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明天在我身旁的人 >

第20部分

明天在我身旁的人-第20部分

小说: 明天在我身旁的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了,你们想好志愿怎么填没有?”坐下不久,赵涵就把目前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摆上了台面。
  我不禁看向小亦,她看起来十分怡然自在,于是我也只好耸耸肩。
  赵涵当即心领神会地问小亦:“小亦你呢,你应该想好了吧?”
  “我还在考虑。”
  “那你最想去哪所大学?”
  半年的深刻友情果然不是假的,赵涵果然帮我问出了我最想知道的事情。虽然我和小亦每天朝夕相对,但是我发现最近我越来越不了解她。譬如填报高考志愿的问题,不管是外婆我妈也好,还是我直接去问她,她经常都是奇怪地避而不谈,又或是含糊地应付过去,我根本无从揣测她的想法。
  小亦承受了一会我和赵涵探究的目光,好像终于要下定决心开口,然而她的手机却偏偏戏剧化地响了起来。
  小亦拿出手机,匆忙地离开了座位。
  我目送着小亦的身影渐行渐远,对座的赵涵叹了一口气:“我已经尽可能地帮你了,不过看她的意愿,好像也不怎么想回答我。”
  我不得不自我检讨了一下,“我们刚才把她逼得太紧了?”
  “我也不知道。”赵涵烦恼地搅拌着面前的汽水,“如果我们真的把她逼得太紧,她会不会不再理我啊?”
  “不会的。”我肯定地说,“她最看不得就是你不高兴。”
  我的安慰让赵涵随之愉快地笑了,她猛地吸了一口汽水,笑容里仿佛还带着汽水的香甜。
  “你是真的打算和小亦上同一所大学吗?”我们默默地等了等,赵涵见小亦还没有回来,便又问我。
  “我希望最好还能在一个班。”
  “你还真是锲而不舍。”
  我笑了笑:“你就当我是一个变态,一天不守着她我就浑身不舒服。”
  “不,你是太过在意她。”赵涵顿了顿,“总感觉我和你像现在单独谈话的机会还真是少之又少。”
  “我们也就试过一次单独相处,平时不是你粘着她,就是我守着她,在关于她这方面,我们俩可能都是一样的变态。”
  赵涵仓促地笑了两声,“那次如果不是你和梁永皓差点在学校仓库打起来,小亦让我拉住你,我们都不会有机会单独聊天吧?”
  “没错。”
  “那时候我们足足聊了半个小时呢。”赵涵一边回忆着,食指一边无意识地沿着玻璃杯口画圈,“当时小亦拉走梁永皓的时候,你的表情有多恐怖,我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那时候你是第一次对我表露心迹吧?”
  “你说得太暧昧了。”
  她轻笑,抬头看了看小亦刚才离去的方向,确定小亦还没有出现,她才压低了声音问我:“你真的决定接下来都走在这条死路上了?”
  我说:“我从来都不觉得她是我的死路,又或者说,我根本就不知道别的生路该怎么走。”
  “但她是你的小姨。”
  “这个事实我已经看清了十八年,我从来都没有糊涂过,以后也不会。”
  “那你就没有想过,一直这样下去,她或许终有一天会知道你的感情。”赵涵语重心长地提醒我,我很少看她露出如此严肃的神情,证明她的确是关心我的。
  “她不会知道的。”我苦涩地说,“她从来都没有把我放在心上,所以,她不会在意我的想法。”
  赵涵难过地欲言又止,她还没有决定是否开口,就慌忙闭上了嘴。她直直地盯着我的身后,扬起了一个明灿灿的笑容:“小亦,你回来啦?”
  我回头,小亦就在我的身后无声地注视着我和赵涵,神色难得有一丝不自然,不过当她留意到我殷切的目光后,她低下头,对着我极轻极浅地笑了。
  跟赵涵吃完晚饭后,我和小亦一起漫步走回家,我故意走得慢一些,这样一来,我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在她的身后独享着她的背影。
  小亦走路有微微低头的习惯,恐怕此刻也在考虑着什么难解的事情。当她路过明亮的街灯,影子瞬间被拉得纤长,我轻轻地踩着她的影子,仿佛和她融为了一体。
  前方的她突然停下脚步,回头对我指了指路边的书店,“我想进去看看。”
  我想都没想就跟着她走进了书店,她在紧密的书架间熟练地穿梭自如,我难以跟上她的脚步。看不到她,我有些焦急起来,一时不注意撞到了书架旁的一个女生,女生的身体眼看就要往后倒,我连忙停下脚步扶住了她。
  女生因为失去了几秒平衡,怀中抱着的书全部都掉在了地板上,我向她道歉,蹲下来为她捡起一本又一本我看不懂的厚重专业书。
  我搞定闯出来的祸后,找了好久,才在某排书架前找到了小亦,相比起我的局促,她正在悠闲地捧着书看,似乎不怎么在意我为什么这时才来到她的面前。
  我问她:“我们不用回家做饭给外婆吃吗?”
  “姐姐打了电话说今晚会过来,所以这个任务就交给她吧。”
  “所以刚才你在餐厅接到的电话,是我妈打来的?”我漫不经心地问,随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打开一看发现是外国文学,书中那些又长又拗口的人名看得我眼睛都花了。
  她沉默地看着书,片刻后才应了我一个字:“对。”
  “你们聊什么能聊那么久?”我又抽出了一本书,鲜黄色的封面,实在太过抢眼。
  “什么都聊了。”
  “你们两姐妹也太奇怪了,明明今晚就有大把时间就可以聊天,还差那一会吗?”我翻了几页手上的书,隐隐觉得对话有些眼熟,情节却想不起来多少。我这时才看了一眼封面,书名是硕大的三个字——《洛丽塔》。
  小亦没有回答我,我只当她是太过专心看书。我陪着她站了一会,很快就闷得受不了。我捏紧了手上的书,望着封面上的“洛丽塔”静静地问:“小亦,其实你想去的是哪一所大学?”
  她还是不回答我。
  我终于抬起头看她,她的目光出了神,手上捧着的书迟迟都没有翻到下一页。
  我正想叫她,她却突然对我笑了,这一副笑容,和她在餐厅里接完电话后,回来对我露出的笑容如出一辙。
  “我已经想好了。”她说。
  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到来那天,是一个大雨磅礴的下午。
  当时的我,正愉快地试想着我和小亦的大学生活。
  正如我所预料,小亦的第一志愿是香城最好的大学,接下来的第二三四志愿,对她来说不过是过眼云烟,不说也罢。
  至于我,志愿表上除了个人基本信息,其余完全拷贝小亦的志愿,如此没有一丝个人意识的志愿,幸好我妈和外婆都默认了我的行为,志愿提交后,我几乎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小亦,我们还能再拥有四年相依相伴的时光。
  小亦,我们暂时不必说再见。
  家里的门铃终于响了,我期盼已久,我第一个跑去开门,门外果然站着一位身穿雨衣的男人,透明的雨衣映出了男人快递员的制服,他的怀里正抱着一叠书信。
  “你好,请问是司马谦吗?”见我点头后,他把最上面的一封信递给了我,“这是你的录取通知书,请签收。”
  信封上有些地方被雨淋湿了,但是这不重要,它带来的意义远远高于表面的内容。我粗略看了一眼,寄信的地址果然来自于我第一志愿的大学,我不由得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我麻利地在快递单上签了姓名,快递员简单核实后,眼看就要离去。
  “等等。”我连忙喊住他,“我们家还有一份录取通知书你还没有给。”
  他愣了一下,“我记得没有。”
  “肯定有,是你看漏了吧?”
  他见我态度坚决,只好快速查阅了一番怀中的一叠录取通知书,我只能在雨声下焦急等待着他的回音。
  “真的没有,你们家今天的通知书就只有你那一份。”他指了指我手上的信,道出了一个让我绝望的事实。
  从前一串串蛛丝马迹略过了我的脑海,但我还是执拗地不愿意相信,“麻烦请你再查一查,收件人是颜亦蓝,颜料的颜,亦然的亦,蓝色的蓝。”
  “我刚才已经看过,真的没有了。”
  “那会不会还有一些通知书你没有拿过来?”
  “不可能!这区的大学通知书都是我今天负责派的,现在已经是最后一叠了!”
  不会是这样的,她不会这样对我的。
  我还想继续争辩下去,毕竟这是我唯一的希望了,然而我的身后有人说:“司马谦,让他走吧,错的人不是他。”
  我怔住,仿佛瞬间失去了任何语言能力,小亦走到我的身旁,朝那位快递员微微鞠躬,“不好意思麻烦了您这么久,这里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了,谢谢。”
  待到快递员愤愤地离去后,小亦关上了门,雨声都消失了,只剩下我和她之间痛苦的沉默。
  “这是怎么回事?”我有气无力地问。
  她平静地看着我,我现在真烦她这种无所谓的态度,我加重语气追问:“你的录取通知书呢?”
  “会来的,只是还要再等几天。”
  “再等几天?”我咬牙切齿,“究竟是怎么回事?”
  “我和录取通知书和你的不一样,不是从香城寄来,而是上海。”
  “我们的志愿里哪有填什么上海的大学……”我终于恍然大悟,“不,不是‘我们’的志愿,是‘我’的志愿……是吗?”
  “是。”
  她看着我,镇定又温柔地笑了。
  我是那么地喜欢看见她的笑容,然而那一刻,是她的笑容第一次在我的心上剜了一刀。
  切身之痛,便是如此。
作者有话要说:  晚上大概没空,所以一大早起来就开始写,今天提早更新,字数很足吧~
  明天会写一篇番外,司马谦的感情也许就会一目了然了。

  ☆、番外 悠长假期

  
  出生至今的十八年来,我认知中的“家”,是目前我的住所,而我眷恋的“家”,是某个人所在的地方。
  在我十岁以前的每一年暑假,我都是在那个眷恋的家度过的。
  据说我爸是在我的两岁的时候出了交通事故去世了,我爸去世后,都是由我妈一个人独自承担起养育我的艰巨任务,同时还要分出心思打理她经营的小生意,如此一心二用的生活,她过得极其辛苦。
  每逢到了暑假,就是我妈最烦恼的日子。在漫长的假期中,我妈不放心让我一个小孩整天在家无所事事,而我又不愿意去上补习班,她冥思苦想好久后,才拍板决定在暑假期间把我送回她香城的老家,让外公和外婆照顾我。
  我不得不说,我觉得这是她这辈子对我做过最好的决定。
  外公和外婆向来很疼我,只要我一回去香城,我总是可以受到热情温馨的对待,比起一个人留在家里上网打游戏,和他们两个老人家一起生活确实愉快多了。
  外公和外婆的家里还有一个我的小姨,不过我从来不听任何人劝说叫她小姨,我只叫她小亦。小亦虽然是我的小姨,年纪却比我小了三个月,在我看来,除了辈分以外,她根本没什么比我强了(当时我总是忽略她的成绩其实也比我好的事情)。“小姨”和“小亦”两个称呼之间不过只是声调上的一点区别,不过我就是不愿意承认她是我的小姨,她是小亦,从来都是我的小亦。
  小亦是一个很早熟的女孩子,亲戚和外公家的邻居都是这样评价她的。当我们一群同龄的小屁孩还在兴致勃勃地讨论着《迪迦奥特曼》时,小亦早早就跟着大人们一起看职业连续剧了。小亦平日总是冷着一张小脸,一副爱笑不笑的样子,却比大人更加懂得去察言观色,她在人前永远都不会说错一句话,学习又很优秀,大人们总爱说她是我们一群小屁孩的好榜样。
  但是小屁孩往往不会喜欢大人们最欣赏的小孩,而且小亦一向独来独往,和我们的兴趣爱好也毫不相同,渐渐的越来越多的小孩对她产生了偏见。有一次,一个平时和我玩得要好的小肥仔不经意说了一句小亦的坏话,当时我想都没想,直接扑过去揍了他一拳又一拳。
  理所当然,我打人的事很快就传遍了街坊邻里,小肥仔的家长满腔怒火来到了外公的家里声讨我,外公因此第一次狠狠训了我一番。
  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知道了我为小亦做任何事情,永远不需要任何冠冕堂皇的理由,永远都是奋不顾身。
  打小肥仔的事情平息了以后,外公家附近的小孩都不敢再和我来往了。我有些患得患失,只好成天到晚跟着小亦,外公见我和小亦总是在家里大眼瞪小眼,便带着我们参加了小区某个教育中心的暑期阅读班。
  所谓的阅读班,不过是让一群放假时没有大人看管的小孩在一间冷气房里看书,然而真正在看书的小孩其实也没有几个,就算是在看书的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