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凤栖朱明 >

第46部分

凤栖朱明-第46部分

小说: 凤栖朱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头作鼓励状,心中又惊又喜,抿嘴一笑,面上就露了出来。宋氏方觉失态,忙敛去笑容,垂首向皇后身边走去。
皇后将宋氏上下打量了一番,又拉着宋氏的手,对坐在一旁的郑国公太夫人蓝氏笑道,“如娘,这就是我那侄儿媳妇,婉儿她娘亲,你来好生瞅瞅。”蓝氏微眯着眼睛将宋氏看了看,却是笑着连连点头,“老姐姐,你们马家媳妇定然不会有差。我总算明白婉儿那丫头是如何养出来的了。”
今日风光无比的颍川侯夫人阮氏也笑着连声附和,陪几人坐在一旁的外命妇们自然不甘落后,顿时将宋氏夸得天上有地上无。一时之间,殿内众人俱朝宋氏看去,什么样儿的目光都有。宋氏忙连声自谦,只觉芒刺在身,腰背挺的更直,头垂的却是更低,愈发谦恭起来,把一旁的婉儿看得极其心疼。
就在此时,却听一声娇笑,“惠娘,没想到我们如此快就再见面了!”众人一看,竟是燕王妃徐氏,只见她走到皇后身边福了福,却是拉着宋氏的手再也不放。
见皇后满脸诧异,徐氏连笔带划,将两人渊源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说到后来却是越说越欢喜,拊掌大笑道:“母后,您说这是不是就叫缘分。偶然相遇,却是没想竟有这般机缘。初识时便觉投缘,却不知道,原来惠娘竟是我表弟妹。”
皇后指着徐氏笑道:“你这泼猴,却是喜欢占人便宜,我那侄儿比燕王年长一岁,明明是兄长,却被你说成表弟,还不快快叫表嫂。”徐氏从善如流,笑着向宋氏福了福,口中连连唤道,“我的好表嫂,今日真真是我的错,给你赔礼了。”宋氏忙笑着躲避,却是不受她的礼。
宁国公主和安庆公主对视一眼,俱是上前,拥着宋氏调笑着叫道表嫂,一时之间,殿内无论真情假意,均笑成一片,倒是有几分其乐融融。皇后左手牵着徐氏,右手牵着宋氏,笑得合不拢嘴,显见心情颇佳。婉儿心中顿时松了口气,有姑祖母这尊大神在,众人倒是极给马家面子。
太子妃吕氏坐在椅子上,众人笑也跟着笑,心中本就别扭,也就笑得有几分勉强。耳边突然传来嘀嘀咕咕的对话:
“燕王妃果然是皇子妇中第一人,瞧,刚一回来,皇后就几乎离不开她了。”
“没看她与皇后那侄儿媳妇关系也不一般吗,如此给皇后娘家长脸,难怪这般得皇后欢心,的确是个会为人的。”
只听另一个声音突然压低,却仍能听得清清楚楚,“那是,就连东宫那位,也是差得远呢。”
“那是自然,燕王妃可是魏国公的嫡长女,论身份,论模样,论气度,哪里是东宫那位能比的,唉,也不过是后来扶正的侧妃而已,到底差了不少。”
“我倒是听说,徐氏年幼时,就颇得皇后喜欢,若不是与东宫年纪相差了七八岁,太子妃哪里还轮得上现在这个,这可被皇后引为一大憾事。”
“东宫元妃常氏相比徐氏,倒也差不了多少,只可惜现在这位。。。。。。”
“嘘,不可说,不可说也。”
吕氏越听脸色越是发白,心中又羞又怒,只觉殿内众人笑声愈发刺耳。她使劲用手掐了下自己,方才避免失态,她向正座看去,却见燕王妃徐氏被众星捧月般,心中愈发烦躁,连带看那宋氏和婉儿母女也不顺眼。
作者有话要说:史书上记载的燕王妃徐氏:洪武九年,册为燕王妃。高皇后深爱之。从王之籓,居孝慈高皇后丧三年,蔬食如礼。高皇后遗言可诵者,后一一举之不遗。《明史后妃列传》
如果史书不是后来朱棣篡改的,想来徐氏应是很得马皇后喜爱的。嘿嘿,再强调一遍,此时没人知道朱棣夫妇后来会怎样。就连马皇后因一场梦,几近重生,只知道有人篡了她孙儿的位,却是不知是谁。洪武中期,朱标的对手绝对不是远在北平的燕王,朱棣尚未露出丝毫反意。
作者经常恶趣味的想,如果到最后将婉儿和允炆写散了,会不会被拍死。。。。。。
大家看我写的如此辛苦,留言收藏呗!
ECHO 处于关闭状态。
、洪武帝点鸳鸯谱
殿内众人闲聊都按近午时,皇后方才带着一众内外命妇移至御花园。只见御花园安置了数张几案,每张几案旁配有五六把椅子。宴桌区周遭摆满了应季鲜花、红白软子大石榴、大玛瑙葡萄以及其他时鲜。
众人等皇后安坐后,方才一一就坐,五六成群,围坐共食。允炆和婉儿自然是跟随皇后,婉儿抬头寻找自家娘亲,见宋氏已被燕王妃徐氏拉着坐在她身旁。婉儿又向宫中内命妇看去,见含山公主紧紧跟着韩妃,而永嘉姐妹跟着惠妃,两人之间却是隔了好几张桌子,想是不会出什么事儿。直到这时,婉儿方才松了口气,有那闲心打量桌上的食物。
进贡宫中的螃蟹,俱是湖蟹中的上品,壳如盘大,紫螯巨大如拳,小脚之肉呼之欲出。宫中御厨将活蟹洗净,用蒲叶包上蒸熟,香气四溢,令人垂涎。婉儿瞅瞅众人,却见连夹菜都得太监宫人代劳的宫妃们却都是自己动手,翘着兰花指揭开脐盖,用贝壳般的指甲挑剔着蟹肉,蘸上醋蒜细细咀嚼,又清酌一口黄酒,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甚是优雅。
婉儿看得口水直流,用手掀开蟹壳,只见那蟹肉膏腻堆积,如玉脂珀屑,顿觉胃口大开。也用指甲剔肉?婉儿看看自己指甲,摇了摇头,太恶心了。她最终还是用筷子剔着肉,蘸上醋蒜咽进嘴里,只觉口齿生香。婉儿吃完蟹后,又有宫人端上苏叶汤饮用,递上苏叶净手,洗了好几遍,方才祛除了手中腥味。
毕竟还只是小人儿,又吃了些其他的应季水果,婉儿已觉腹中满满,正想找地方溜达溜达消化神儿,却被允炆拉着,从席上溜了出来。允炆牵着婉儿的手急急往前面走去,低声道,“婉婉,宁国姑姑和安庆姑姑拉着寿春姑姑要去偷看那颍川侯世子,我们也跟去瞧瞧。”
婉儿诧异的看了眼允炆,这家伙年纪小小,怎地这般八卦,朝他翻了个白眼,“寿春姑姑是去看未来夫婿的,我们跟去作甚?”允炆脸有些发红,眼神闪烁,却不敢看婉儿,扭扭捏捏半天才道,“傅忠此次立了大功,就连皇祖父和皇祖母都连声夸奖,宫中人都说他是个少年英雄。我……我就想去看看,到底何等人才能成为那英雄。”
婉儿听罢心中却是一动,允炆能有尚武之心,倒是件好事儿,值得鼓励,遂点头答应了。两人偷偷摸摸跟在宁国公主几人身后,跟到一半路,却被发现了。宁国公主看着两人叹了口气,无奈之下只好带着一同前往。
允炆一门心思想看看傅忠的模样,在前面走的飞快。安庆公主笑着对寿春道,“二姐夫试了一试那颍川侯世子,无论是扬州瘦马,还是那绝色小倌,俱是没沾到他身,想见不是个虚有其名的好色之徒。”寿春尚在闺阁,哪里能听的这样的言语,一时之间羞得满面通红,想听又不敢听。
宁国公主瞪了安庆一眼,指了指婉儿,低声斥道:“你说话有点分寸行不行,一会儿瘦马一会儿小倌的,这里还有个小的呢。”安庆讪笑着闭了嘴。婉儿脑中早有一个念头,忍了一路却再也忍不住,还是问了出来,“安庆姑姑,那世子家中可有通房?”
安庆公主瞪大眼睛,像看怪物一样看着婉儿,戳了戳她脑门,“你这丫头,想什么呢?颍川侯世子十几岁就跟着颍川侯到处征战,自然得留下子嗣,别说通房,据说庶长子都已好几岁了。”
这下轮到婉儿目瞪口呆了,张着嘴巴指着寿春,过了半天方才问道,“那。。。。。。那寿春姑姑岂不是嫁过去就给别人当娘?那傅忠怎能还没娶妻就纳妾?”安庆却是漫不经心道,“那算是什么妾,不过是个玩意儿罢了。”
宁国看了看婉儿仍是满脸惊诧,似受了天大刺激般,不由莞尔,解释道,“《大明律》规定,世子郡王选婚之后,嫡配无出,方可纳妾。不过也事有从权,像颍川侯世子这样的,为了留下子嗣,即使未娶妻就纳妾也无可指摘。只不过颍川侯家教甚严,世子至今也只有几个通房而已。”
通房和妾有毛区别?婉儿见宁国和安庆对这般事居然轻描淡写一语带过,又偷看了眼寿春,见其也不以为然,不由心中暗叹:这个时代的女子,对丈夫在身体上的忠贞,要求可不是一般的低。
正想着,却听安庆低声自言自语道,“像世子这样的已是极为难得,还有那等男女不忌,是个俊俏人儿都能拽上床的。”吓!婉儿看向安庆,只见其眼神中闪过一丝忿然,哪里还有平日跳脱欢快的模样,心中突然觉得有些难受。
允炆在前面自顾自走了好一会儿,方才发现没人跟上来,转头只见几人嘀嘀咕咕不知说些什么,连忙折了回来。允炆见婉儿想的入神,将脑袋伸到她面前诧异道:“婉婉,你们刚才在说什么呢,想的这么入神?”婉儿眉头微蹙,看了看允炆,摇了摇头却是什么也没说。
几人穿过御花园,就来到奉天殿后面的空地,洪武帝大宴群臣的地方,就在那奉天殿里。这里也是划分前朝和后宫的分界线,再往前走,就有无数禁卫把守了。宁国公主带着四人悄悄的靠近了大殿,透过窗户缝,将殿内情况看了个清清楚楚。只见奉天殿内与御花园一般,也是五六成群,围坐在几案旁,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宁国公主瞅了半天方才找到梅殷,往他旁边一看,却是坐着欧阳伦、李坚、王宁(1)等几个驸马,俱是一身白泽补子驸马常服。几人中间夹着一人,宁国公主却从未见过,正是那颍川侯世子傅忠。
宁国向寿春招了招手,将窗户缝让了出来,指着梅殷那处几案低声道,“那个纱帽束带着朱衣的人,就是颍川侯世子。”寿春忙定神看去,因傅忠是坐着,看不出身量长短,但见其上身挺拔,腰细膀宽,想来必是魁梧。寿春又看向那傅忠面容,如大多武将一般面色微黑,却是生得剑眉星目,相貌堂堂。
这就是自己未来的夫婿吗,寿春面色绯红,却又舍不得挪开眼。安庆见寿春半天不说话,在一旁急道:“到底怎样,你倒是说话啊!”寿春方才察觉自己失态,羞涩不已,忙转过头来,垂首沉默半饷,方才抬起头点了点头,大大方方道:“寿春却是极为满意。”
宁国和安庆一见,方才舒了口气,安庆感慨的拂了拂寿春的头发道,“父皇母后看中的,你也很满意,真是再好不过了,也不会造就另一对怨偶。”婉儿看着寿春满脸喜色,为她高兴的同时却也稍稍有些茫然,这个时代女子没有职业可言,嫁人生子就是一生唯一的目标,就连公主也没有任何其他选择。难道自己未来十年的目标,就是追求这样“上上品”的姻缘?
正胡思乱想间,允炆兴奋向婉儿招手,声音略微提高了几分:“婉婉,快过来,皇祖父将云叔叔召入殿中了。”蓝云?婉儿忙跑过去,和允炆一上一下贴着窗户缝往里看。
只见在奉天殿内,此时正一派祥和。洪武帝正端坐在奉天殿正中的一张几案上,太子朱标在一旁陪坐,左右手各自坐了两人。其中一人五十来岁年纪,另一个稍稍年轻些,约四十三四年纪,两人俱是一身带着麒麟的公侯常服,正是征南功臣颍川侯傅友德和永昌侯蓝玉。
洪武帝眯着眼睛看看两边的心腹大将,心中极为熨贴,云南的平定,不但为大明开疆扩土,更是洪武年间太平盛世的祥兆。几杯酒下肚,洪武帝一时兴起,将颍川侯世子傅忠,永昌侯世子蓝良叫到身边,问了几句兵策之见,见两人对答如流,不由更为欢喜。他对着两人左看右看,只觉两人俱是良将美玉,栋梁之才,却是越看越满意。
洪武帝早已和皇后商量妥当,准备将傅忠配给了自己最钟爱的女儿寿春。此时又看看蓝良,还在盘算是否还有适龄公主时,方才想起蓝良早已婚配,顿时倍感失望。洪武帝想了想,问永昌侯蓝玉道,“瑞信(蓝玉字),朕隐约记得你嫡次子似乎在凤翔卫作勋卫?”蓝玉忙起身回道:“回皇上的话,犬子蓝云,确实是在凤翔卫任职。”
洪武帝笑道,“他在别宫时曾教授过东宫皇孙骑射。皇孙回宫后,朕也仔细考较过,却是教的不错,朕心甚慰。今日不知他是否在场?”蓝玉一愣,似是未有准备,稍稍顿了顿,已是答道,“回皇上的话,犬子蓝云今日也来了,因品级较低,在殿外坐着呢。”洪武帝抬了抬眼,身边的大太监赵明已是明了,连忙出去宣蓝云觐见。
不到片刻,赵明已带着蓝云走到洪武帝面前,四拜行礼。洪武帝早已听皇后提过蓝云多次,此次方得见真人,只觉眼前一亮。蓝云生得容貌俊朗,身量颀长,眉眼之间俱是英武之气,举手投足坦荡爽朗,言谈举止不卑不亢,却是比他那兄长也不遑多让。洪武帝心生欢喜,对蓝玉笑道,“瑞信可真是有福气,生的这两个儿子都是人中龙凤。”蓝玉哪敢应诺,连连自谦。
洪武帝突然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