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炸年糕 >

第45部分

炸年糕-第45部分

小说: 炸年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宣给宋佳期碗里挟了两筷子榨菜,说:“刚四岁大,还小着呢。”摊主瞧见就笑了,看看,果然是夫妻吵架了。他说:“四岁就来念书了,这孩子真聪明啊!”见唐老太不吭声,摊主转头恭维唐老太:“还是老太太教的好吧?”
唐老太夸起孙子就高兴,笑着说:“托福,那小子闹得很,不安生。”
摊主说:“孩子闹才好呢,不闹怎么叫孩子。”
唐宣又给唐老太和宋佳期一人买了个茶叶蛋,摊主也给他拿了一个,挺同情的看着他,说:“你这么大的个子,吃一个够不够啊?”
唐宣正掏钱,见状只好又多数了一个子,说:“够了,老板的馄饨挺实在的。”
摊主挺好奇的,看他那么大的个子,旁边这个媳妇看着不像个厉害的啊,他怎么被他媳妇吃得那么死?问他:“我看你这副身板,是当兵的?”唐宣长得高大,身上煞气挺重,可又不像屠户,摊主看人挺准的,一下就猜中了。
唐宣笑笑,不接腔。当兵的可不是什么好人,像这路边做生意的,一般都不愿意接当兵的客人,他们腰里带着刀,衙门里的人又管不住,一来就三五成群,吃东西常常不给钱。摊主们为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通常见了他们都是好声好气的把他们送走,从不提收钱的事。
所以唐宣从不在外头说自己是当兵的。
摊主见他不说,心里倒认为自己猜对了,当然就不肯收茶叶蛋的钱了,还又给他添了一碗。旁边的摊主也听到了,也送过来一碗豆腐脑,见唐宣抬头还冲他笑笑。
唐宣见周围的人都看过来了,立刻不肯再说话了,低头几大口把东西都吃完,放下钱就站起来了。
宋佳期和唐老太在外面都听他的,见他不吃的也跟着站起来了。
摊主把碗收了,数钱的时候发现他连刚才添的那一碗和旁边送的豆腐脑的钱都给了,把钱给旁边的摊主后,还是照样跟唐宣搭话。他看出来了唐宣不想再理人了,可对他们来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再说能够跟个当兵的套上关系也是好事。
摊主见时候差不多了,就跟唐宣他们说:“小的孩子这时候就该出来了,他们下课早。等他们走了,大的孩子还要接着听新课、练字。”
本来不想再跟摊主说话,一听这个唐宣也不得不跟摊主道声谢。他一开口,摊主就连连摆手笑道:“谢什么?一会儿你家小少爷出来了,过来喝碗馄饨就行!”
唐老太和宋佳期早就过去门口接孩子了,可是等那些小不点似的小娃娃们都出来完了也没看到六六。婆媳两个一下子急了,互看一眼就往书院里进。门口看门的拦着她们:“你们干什么的?”
宋佳期赶紧说:“接孩子的,我家孩子刚四岁,刚才没出来啊。”
唐老太则是陪着笑对那人说:“要不你帮我们进去看看?这小家伙皮得很,说不定跑到哪里去了。”
看门的也怕孩子乱跑,要是乱跑到先生的屋子里乱拉乱尿怎么办?他让人在外面等着,他进去找找看。
唐宣也过来了,见没接着就把东西递给宋佳期说:“我进去看看。”
结果他抱着六六跟看门的一起回来了,别看那看门的敢拦着宋佳期和唐老太,可是对着唐宣这样人高马大的男人他还是挺客气的,见了等在外面的婆媳两个就稍稍说了两句。
“你们家这孩子啊,太皮了。刚才先生让他走,他非要留下来跟大孩子们接着学,还说为什么他们不用出去?这又不是闹着玩的,就是让他在那里,他也听不懂啊?”
宋佳期和唐老太赶紧陪不是,倒是唐宣不高兴了,瞪着那个看门的。
看门的让他瞪得满头冷汗,什么也不敢说了,摆摆手让他们走。
六六出来了看见摆小摊的果然吵着要吃,唐宣对孩子是他要什么就给他什么,何况肚子饿就是要吃东西。
唐老太连忙把他们带的点心拿出来也摆到摊子上,六六看都不看一眼。
卖馄饨的摊主见他们回来,连忙麻利的给六六盛了一个大碗的,还送了一个茶叶蛋和一碟榨菜。
本来以为他吃不完,不知道是不是在书馆里饿坏了,一大碗馄饨吃得干干净净。宋佳期不敢让他吃茶叶蛋了,怕晚上回去肚子疼。
抱着他回家的路上,六六不停的抱怨,把在书馆里的事学了一遍又一遍。
那个先生对这些年纪小的孩子只是让他们先试着描红,训练他们的坐姿,怎么握笔,还是虚握,没把笔给他们。别说讲书了,连《三字经》、《百家姓》都没教。
六六辛苦坐了一早上,累得腰酸背疼,他就是在等先生讲书,可等来等去都没有。好不容易看着先生让下面的学生把书拿出来了,又说他该回家了。他当然不愿意了,就在那里不肯走,先生生气了,把戒尺都拿出来了,幸好唐宣及时赶到,不然这小子非挨打不可。
六六说先生不好,唐老太也跟着孙子说先生不好。老太太道:“这先生真是!那钱我们又不少他一分,怎么不教我孙子,还让他出去?”
宋佳期不吭声,抱着六六加快脚步走到前边,让唐宣跟他娘说。
可唐宣心思不在这上头,直到进家门也没说老太太一句。结果老太太抱怨了一路先生这不好,那不好,欺负她孙子年纪小。
“他以为六六年纪小不会说呢!我们六六那么聪明,他知道的多呢!”老太太回家后坐在屋里说,“这个先生不行!咱们再换个先生!幸好还没给他钱!”说着她满意的看了眼宋佳期,觉得儿媳妇聪明了一回。
宋佳期抱着六六回屋让他睡午觉了,没跟老太太硬顶。人家先生做的挺好的,谁家四岁的孩子去了也是先学坐,学规矩学听话,怎么可能一去就跟那学了两三年的学生上一样的课?要真是那样的,反倒不是个好先生了。
等唐宣进来了,她扭头轻声抱怨道:“你怎么不跟娘说?人家先生哪里做的不好了?”
唐宣闷头进来就是来听她发火的,闻言也不管听懂没听懂,张口就是:“这个事是我做错了,你想怎么骂我都行,要不打我两下出出气也行,别憋在心里。”
宋佳期听着这话不对味:“……你这说的是什么啊?”
第54章
唐家小夫妻两个当着睡觉的儿子的面小声的说了半天后才发现他们在说的是两件事。
“那个事我们一会儿再说!”宋佳期简单的把唐宣的问题挪到第二顺位,不是因为儿子的事更重要,而是因为六六的问题更简单,她不怎么想现在就跟唐宣讨论关于他跟宋家的事,她也害怕两人真的吵翻,可放过这件事不说清楚她也不安。
唐宣听到现在不说,点了点头。他想可能两人睡觉的时候会说,现在说万一让唐老太听见就不好了。
“还有什么事?”他问,一点都想不起来刚才还发生了什么事。
宋佳期深吸一口气,拿他没办法,用极快的速度把刚才唐老太抱怨的事说了一遍,道:“我觉得那个先生没做错什么。六六才四岁,一进学堂当然要先从教规矩学起,怎么会一上来就让他跟那十几岁的孩子学一样的书呢?”她最后淡淡加了句,“一会儿要是娘跟你抱怨,你劝两句。”
她再说,老太太更要生气了。
唐宣倒不把这个当回事,说:“六六反正年纪还小,我也不想让他那么早就去上学。就按娘说的办吧,换个学堂也没什么。”他觉得这不要紧,反正孩子不急着识字念书,六六大概也是一时兴起,说不定三天不到就忘了。为了这个跟老太太对着干犯不着。
宋佳期一肚子火憋在心里吐不出来。她嫁给唐宣也有四五年了,从第一年开始就跟老太太住在一起,她从来不跟老太太顶着干,不管老太太说什么,她都没意见,就是有她也不会说。
可现在轮到孩子身上了,她突然发现自己的好脾气都没了。她不知道这跟她生唐宣的气有没有关系,但这件事她还是想让唐宣劝劝老太太。
她半天不回话,屋里气氛有点僵。唐宣见她脸色一直沉着,知道她心里还是不服。他挺奇怪,在他的印象里,佳期从来不会跟唐老太拧着干,以前那么多事都没跟他提一句,今天怎么突然拧着这个事不撒手呢?
宋佳期最后还是淡淡的说:“要是一会儿娘再说这个事,你劝劝吧。”
唐宣想了想,答应了,停了会儿又问她:“你是跟我生气,还是恼娘了?”
她看着睡得正香的孩子,给他掖掖被角不抬头的说:“你一走就是好几年不回来,要是下回我跟娘为这个吵起来怎么办?”她想到这个,在孩子的事上,她可能就不会只听老太太的话,由着她惯孩子了。
唐宣不以为然:“你怎么会跟娘吵起来?”他对宋佳期还是有这个信心的,想着还是为了宋家的事,坐过去扶着她的肩放软声音说:“我知道你生气,可这跟娘没关系。”
宋佳期没好气的说:“我不是为那件事。”
唐宣当然不信,她这几年一直都对老太太挺孝顺的,今天这事又不大,怎么就突然生这么大气,还一定要他去说。
他轻声说:“行,我听你的,一会儿娘说了,我劝劝她。”
唐宣知道现在跟她说不清楚,她心里有气,那就先顺着她。等她的气消了,当然也就不会再跟老太太生气了。
宋佳期听得出来他话里的敷衍,蹦出来句:“随你吧。我不管了。”说着肩一耸,把他的手甩掉了。
招弟和孙婆婆做好晚饭叫他谬去,几人都在小摊上吃过了,都不太饿。宋佳期和唐宣过去的时候,先跟老太太说六六一回来就累得睡着了,反正他也吃过一碗馄饨,夜里饿了再说吧。
唐老太听说孙子累得睡着了,更讨厌那个先生了,一边吃一边道:“那个先生我看不行!瞧把六六累成这个样子!你不是说他还想打六六吗?”她看唐宣,“你就没教训教训他?你跟他说,咱们家的孩子不让他打!他要敢动六六一个指头,你就去打他!”
宋佳期捧着碗低头吃饭不说话。唐宣顺口道:“行,我听娘的。”说完才想起来刚才在屋里佳期是怎么交待他的,他悄悄看她一眼,见她根本连头都不抬,脸色看着还是不好。
唐宣心里不安,一直不停的看她。唐老太心疼孙子,匆匆吃完就去西屋看孙子了。等她出去了,唐宣赶紧坐到宋佳期旁边给她挟了一筷子菜。
宋佳期不理他,她觉得自己这股无名火有些发的不是时候,不肯再跟他多说,免得在老太太屋里说出什么不好听的,几口把饭吃完,端着碗盘送去厨房了,把他一个人留在屋里。
唐老太去看孙子,到底把六六又给哄醒了。她抱着六六出来:“乖乖,你不吃晚饭,到了夜里该饿醒了,吃一点再睡啊。”
宋佳期端着碗盘在院子里看见六六还在揉眼睛,想跟她说孩子在小摊上吃了一大碗馄饨了,比他平常晚上吃的还多呢,不会饿了。可她知道唐老太在孙子的事上不会听任何人的劝,她以前说什么,她都说:“我养了香儿他们五个,比你懂得多!你在一边学着就是了!”
她站在那里张了张嘴,又把话都咽回去了。唐宣已经觉得她这是把火发到老太太身上了,她要是再多说两句,就该他跟她吵了。何况唐老太又不是一说就听的人。她扭头,眼不见为净的快步进厨房了。
唐宣端着自己的碗就跟在她后面,看她阴着脸皱眉看着唐老太又把六六从西屋里抱出来,明显是生气了。他站在那里想了想,为什么啊?
六六被唐老太又喂了半碗稀饭,半个馒头两个鸡蛋。小睡一觉后又醒过来吃了饭,他一下子就有精神了。眼看着已经到了睡觉的时候,可他还在院子里呜呜叫着疯跑。
唐老太把他抱回屋,硬是给他洗了脚脱了衣服扔上炕,对宋佳期和唐宣说:“今晚我带着六六睡,你们回去歇着吧。”
回了屋,唐宣等着她说话。可佳期身上累,心更累,洗漱完就吹灯睡觉了,一句话也没跟他说。
唐宣心里有事,他发现佳期是真的生唐老太的气,可他不知道为什么。是生气她不让孩子接着睡觉?还是找先生的事?可这都是些小事,哪一件拿出来也不像是能让她气成这样的事。
还是因为他跟宋家的事让她恼了?
他翻来覆去睡不着,想跟她说说,可她在旁边已经睡沉了。
过一会儿他听见正屋有动静,他披上衣服起来出去看,见是唐老太半夜起来去厨房。一会儿还点起了灶,他走过去小声问:“娘,你干什么?”
唐老太正在做糖水荷包蛋,见他过来赶紧说:“你回去睡吧。”
唐宣看她正在打鸡蛋,更不明白了,问:“这都半夜了,六六要吃?”
唐老太对孙子是什么时候都毫无怨言,道:“六六不肯睡,我给他做碗荷包蛋哄哄,让他睡觉。”
唐宣生气了:“这臭小子这么不懂事!娘,你别惯着他!”说着转头就要去教训他。唐老太一把拉住他:“你干嘛?别吓唬他!他一个小孩子家,你再给他吓坏了!”
唐宣看着唐老太快了两个荷包蛋,盛到碗里又加了两勺白糖,说:“我这快得很。你回屋睡吧,什么时候再给六六生个弟弟才好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