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未火之来 >

第14部分

未火之来-第14部分

小说: 未火之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是一个大卖点。媒体关注不断,花边新闻不断。
递交了“挑战申请书”后,准备休息的队员们又都忙碌起来。大家现在有点不一致的就是为什么要直接挑战高中组,而不是要弱得多的初中组。
领队庞主任说话了:“挑战高中组的比赛。只要进入前三名,就算挑战成功。这对大家将来都有好处。例如你们将来‘中考’、‘高考’都会有额外的加分,说不定那几分、十几分就决定你是去一个普通学校,还是你向往的重点学校,这个好处是集体发送,也就是人人有份。这个机会是非常难得的,大家要好好把握!”
庞主任说完时已经暗自得意的笑了。一想到将来轻易就有一大批学生上了重点学校,警钟小学名扬四海,教师奖金、荣誉不断,就不由一阵窃喜。
“韩老师,如果我们每年都这样拿奖,是不是到时的加分都够我们不用考就进重点啊?”几个调皮的学生,不敢问平时严肃的教导主任,就偷偷的问着下面的两位老师。
“做的好梦!那个加分再多也有限度,你以为教委是你家的吗?小子们要考好学校,还是要努力靠自己!”两位老师教训劝导道。
“那不是好处不大嘛!”几个想偷懒的小鬼还是歪嘴嘀咕了几句。
7月23日,强悍的“蓝虎”队通过了组委会的测试。测试成绩23分33秒,比才出的新记录23分32秒,只差1秒,这让大家是大为惊讶!
“这个学校的孩子真强啊!这个成绩已经是此项目目前最好的成绩之一了!”一个评委说道。
“这个成绩可能吗?别不是老师做的,弄虚作假啊?”另一个评委惊讶的怀疑道。
“不会吧?如果有问题,我们的监测网是不会放过的,还是要相信这个学校的参赛记录都是良好真实的,只是诞生一批天才的学生罢了。而且真假,试一试就知道了。”前面老成的评委说道。
“嗯!我看有必要再测试一下,检查一下真假,不然以后有事查出来,你我都承担不起啊!还是慎重点好!”后一个怀疑的评委说道。
“也对!等会儿,按照以前的方式,再把那套测试标准题,拿来试试!希望我们只是小人之心。哎,人才难得,要多爱护啊!”前一个老成的评委感叹道。其他几个评委听了后也一致点头同意。
组委会对作为代表的罗崇浩、陈国栋、梁星伟三人,进行了严格的理论与动手能力的测试后,但已经经过了“疯狂学习大法”锤炼过的三人那会害怕这个,都是顺利得以通过。
警钟小学“蓝虎”队终于完全获得了“挑战者”的挑战权。
7月24日,小组赛中,警钟小学仅以零点5秒之差,名列第二。同时成绩排在所有出线队伍的第五名,相当不错,但还是与头三名相差约半分钟。
比赛记录是不断被人刷新的,而崇浩他们的成绩从测试到小组赛完,都是比较稳定,颇有一点已到极限的样子,这让所有人都认为他们恐怕已经很难取得前三名,获得“挑战者”这个巨大的荣誉,大家都比较忧心。
一直在着手解决降温问题的崇浩可不这样想。已经秘密研究好多天的降温处理方法已经出炉了,到时保证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第十六章  九霄翻
更新时间2006724 10:59:00  字数:3436

 2012年7月25日,高中组决赛。
今天崇浩拿出了自己的秘密武器——“极限运行”。经过紧张的多次测试和计算,他适当的调整了“极限运行”的设定值,避开了完全自损的高风险,加装了微型散热器和散热片,改造了单一线路为多路迂回保障线路,以及撤下后备电池,而重量不增反降,虽然是降的很少一点。这样“蓝虎”就可以在大致安全的情况下,一直保持极限运行的状态比赛。现在他能够做的基本都做完了,成与不成就看最后一搏了。
比赛的地点是北京宣武区科技馆,临时搭建的新标准赛场简洁漂亮,充满了未来感。组委会的人员让整个赛场气氛是热烈而有序,毕竟大家都是科技教育系统出来的知识分子,市井之徒很少。而市井之人更喜欢的是下赌刺激的“钢铁决斗”与地下的机器人“死亡游戏”。
比赛的出场顺序是按照小组赛成绩排名来得,由低到高。崇浩他们的成绩是第五名,排在第四个出场。由于“挑战者”并不占用原来各个小组出线的名额,只算其排名,所以参加决赛的仍然有八所高中。
现在由于“挑战者事件”的轰动效应,赛场周围聚满了前来采访的众多媒体记者。由于少儿组和初中组早已经比赛完毕,一些继续留京的队伍也是兴致勃勃的赶来,要好好瞧瞧这个比赛焦点事件。
一般机器人给人的印象是动作平稳缓慢,但是在今天的决赛现场,你可以完全肯定那时误会与谣传。因为在这里,你会深刻的体会到机器人也能是有生死时速的。
崇浩为了更好的满足“蓝虎”进行极限运行,不顾陈国栋和梁星伟的反对,两位老师的疑虑,冒险把机器人的重心降到最低,刚刚能够满足跨越弧顶桥所需的最低高度,同时撤下备用蓄电池,更换了吹风机,用了一个更小巧的。其他的一些能够更换为更轻的零部件的,也是尽量更换了,使得“蓝虎”的重量在增加了散热设备后,反而有所降低。
另外为了保持高速运行时的平衡,以前根据赛车比赛编写的“高速平衡”软件也是重新编写,对大量收集的各种数据是计算了又计算,庞大的运算差点让全队带来的三台并联运行的便携电脑死机。
幸好以前上网逛“机器人爱好者”网站,在技术论坛里认识了一位名叫“无法潇洒”的黑客,此人热心豪爽,技术极有特点,由他提供了一个利用互联网空余资源进行超级运算的软件“超级蚂蚁”。在“超级蚂蚁”的帮助下,崇浩的“高速平衡”软件才得以及时的完成,灌装入嗷嗷欲出的“蓝虎”。经过了连夜的测试修改后,“蓝虎”的状态焕然一新,运行后温度虽高,但仍然在许可范围内。
可是其他人还是持保留意见,因为一旦出现故障,“蓝虎”可能连自我修复,重新比赛的机会都没有,风险还是很大。
一切准备停当的“蓝虎”静静的待在出发区,身躯微微的颤动,进行预热的电动机已经预热完毕,运行“良好”的指示灯闪烁着荧荧的绿光。
前面的三支队伍已经比赛完毕,成绩分别是:23分36秒、23分30秒、23分21秒。
“嘟~!”一声电子长铃音响起,崇浩立刻按下了启动按钮,然后迅速的与伙伴围在自己队的几台监控终端上采集“蓝虎”的各项数据,以便出现意外时,能及时正确处理。
“蓝虎”一启动,就如出闸猛虎,离弦之箭,直冲过入口,飙进赛场!
高速进入赛场的“蓝虎”,头部的“多点摄像立体探测仪”流畅的左右扫视,越过一道道或明或暗的障碍,清晰的探测处最近的几个火点,可见光、红外光图像实时传送到后台的几部监控电脑,并且分别显示出来。很快!高速机动的“蓝虎”毫不停留,在运动中就扫灭了前面三个最近的火点,只用了18秒,比前面最佳成绩提高39秒,令人震惊,观众一片欢呼。谁也没有想到,在平常的灭火机器人比赛中,居然有了看‘好来坞’大片似的爽快场面。
这个开始令崇浩他们大为安慰,一个好的开始啊!
但一个好的开始并不意味着就有好的结尾,结果如何还要看下去!
接下来的路况开始变的复杂起来。连续的两座弧顶桥,一个带岔路的大S形弯路,其附近有两个火点。
“蓝虎”对此是上下坡快,到弧顶慢,流畅的越过两个弧顶桥,转头灭掉一个火点,动作给人的感觉就如同舞弄太极剑,似缓实快。至于大S弯路,是直接利用两个侧滑转弯高速穿过,岔路理也没理!出来后一个旋转急刹,停在火点前,轻轻抬臂灭掉了它。时间1分58秒,已经比刚才此段路程最佳成绩2分39秒,大大提前。
下面是一个大回环线路,路上同样有两座弧顶桥,但是岔路众多(有十九条),火点密集(有五个)。在此种路线上保持高速极度困难,大多数选手的机器人在此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蓝虎”要想更胜一筹,这里是一个时间关键点,现在此段的最佳时间记录,是15分12秒。
“蓝虎”杀进大回环,速度稍缓,但是重心却向内侧移动,努力减缓着离心作用。众多的岔路并没有给“蓝虎”带来过多迷惑,虽有短暂停留,让崇浩等人心都提到嗓子眼,却没有犯错,缓进快出。灭掉一个火点后,毫不犹豫,原路返回主干线,沿着新路前进。观众的耳中,随着电动机由于急速启动与制动,只听到一阵阵“吱冈!吱冈!”的声音。漫长复杂的路径,在“蓝虎”的精彩表演中,仿佛就在一瞬间结束了。时间10分09秒。
最后还是那种赛场,一个看似很近的火点,在低处,但是实际路途遥远,困难重重,另一个看似很远的,在高处,但实际的路途很近,难点不多,几个具有较大难度的障碍。这是极具迷惑性和挑战性的场地。两个火点虽然相隔较远,一高一低,但有一个长长的S形陡坡相连的捷径。此路段目前最佳时间为4分33秒。
“蓝虎”照样迎头而上,一个急刹停在岔路口上,探测仪不停扫视对比,电脑中的各种控制软件高速运算,大家不由又紧张起来,“蓝虎”到底会不会快速选择出正确路径呢?时间一秒一秒过去,大家感觉似乎过了很久。
实际“蓝虎”判断的时间只用了9秒,比前面的机器人最佳39秒快的无法想象,但一直高速运动过来的“蓝虎”突然停下来静止不动,再短也让人不能适应。
正确判断后的“蓝虎”从容启动,靠着优异的性能,把几个看似不易的障碍一一克服,轻松灭掉了高处的火点。
可“上山容易,下山难”。捷径也不是那么容易通过的,由于过于强调急速的极限运行,在通过S形下坡道时,差一点就从弯道口冲下高台,摔得粉碎。幸好提前紧急制动,才逃过一劫。观众们则是一场虚惊。
过了S形长陡坡,后面的结果已经毫无悬念。随着最后一个火点“噗!”的熄灭,“蓝虎”一个漂亮的旋转,迅速完美的结束了比赛,总时间12分21秒!
后面的选手完全被镇住了,这还是小学生吗?恐怕青年组在这个项目上也没有这样超强的实力。
观众们兴奋的G点提前爆发,听到最后那令人震惊的12分21秒,全场欢声雷动,原籍四川的解说员也是语音异常激动:
“这是天才的胜利!这是奇迹的出现!M市的天才少年们:陈国栋、罗崇浩、梁星伟……他们每一个都是那么幼小,但却又都是那么优秀!在机器人赛场,他们带给了我们无比的震撼!我无法用更多言语来表达这一切!天才万岁!奇迹万岁!‘蓝虎’万岁!……”
赛后由于这位热情的解说员过于火暴激情的解说,听说还被组委会拉去休息了两天。
后面的比赛再精彩也已经显得暗淡无光了,而他们最后的最好成绩也就是22分09秒,远低于实际可能突破20分钟的能力。
西南大学代表队的成员则异常兴奋,看到这些小弟弟的成绩,就如同他们自己取得的一样,特别是郭教授与张老师、李老师,老早就跑来加油助威。郭教授还热情的邀请警钟小学再访西南大学,并且可能让主要骨干接触一些机密的资料。
期待的大热点果然出了彩,这令前来采访的媒体是大呼过瘾!除了主流的大众媒体,业内的各个专业媒体如《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制造业自动化》、《自动化技术与应用》、《机械设计》、《自动化商讯》、《测控自动化》、《制造技术与机床》、中国机器人网、中国自动化网、自动化网、机器人发烧友天地(ROBOTDIY)等也是争相报道。
于是各种《神童崛起》,《天才挑战》,《神奇学校》,《天才摇篮》,《中国青少年‘机器人’人才系统培养分析》,《我国‘机器人’人才培养从娃娃抓起》等等的新闻报道和采访扑面而来。
组委会对此也是喜榜公布,“蓝虎”队光荣取得了“挑战者”的巨大荣誉。一夜之间,M市警钟小学“蓝虎”队是名扬四海。



第十七章  激潮涌
更新时间2006724 23:15:00  字数:5643

 7月26日,比赛的最后一天。
“挑战者”之战的巨大胜利,让代表队上下欢欣鼓舞。但在以刚飞来的校长为首的全部队员忙于应付媒体和兄弟代表队的技术交流时,崇浩却得到校长暗中默许和支持,悄悄的四处观看和采集其他各项的比赛的信息。
现在只剩下成人组(18~36岁,非在校大学生)和大学生组的最后决赛,都是几个参赛人数众多的大项目:机器人足球比赛、钢铁决斗、走迷宫和空中机器人比赛以及新增的机器人桥牌大赛。
以前全是各个大学和科研院所参加的大赛,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民间选手参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