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寒士谋 >

第841部分

寒士谋-第841部分

小说: 寒士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庶闻言,神色笃定,轻笑一声,与赵云谓道。

    “子龙不必多虑。某正欲如此。所谓兵行险地,剑走偏锋。此中自有深意。”

    徐庶说着说着,在赵云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赵云听了,脸色连变,暗暗称妙。赵云遂向身边从骑教付如此如此。从骑听令,护着徐庶在后。赵云策马往前而行。行了不到两里路程。猝然间,一声炮响,蜀军右寨内有无数兵马冲杀而出,各路人马争先杀来。原来早前,便有哨兵看得有一队人马望寨前赶来,原以为是偷袭营寨,众人正惊慌间,却见后方并无动静,方知来者只有这数十人。有一眼细蜀将,很快便认出了赵云,连忙赶入寨内报之王平。王平闻报,唯恐打草惊蛇,亦不通知刘备,当下传令诸将,立即暗中点兵,但听号令,齐来抓赵云。

    顿时间,喊杀声如似震天动地,前方火把并举,无数蜀兵出寨来杀。赵云见之,急令从骑护送徐庶先撤。那数十从骑,早有提备,一听赵云令起,便齐齐勒马,护着徐庶先走。

    赵云剑目烁烁,手中紧紧抓着手中龙胆亮银枪,手拍坐下夜照玉狮子而道。

    “昔年你我并力,引八百死士,冲破西凉十万大军,从此闻名天下。今日可敢再与某一同再创奇迹耶?”

    夜照玉狮子极有灵性,似乎听出了赵云的意思,猛地嘶鸣一声,好似狮子咆哮。说时迟那时快,只见眼前一片人山人海的蜀兵扑杀过来。赵云大喝一声,一勒缰绳,夜照玉狮子四蹄飞奔,骤然飙飞,竟望着蜀兵人潮撞了过去。蜀兵见赵云尽单枪匹马地杀了过来,各个精神倍增,蜂拥迎去。前头数百长枪手,突进杀来。赵云舞起手中龙胆亮银枪,骤刺飞搠,枪影如电般飞荡,当头杀开一个破口,拥入进去。只见赵云如似一柄巨大的尖刀,锐不可当,就在蜀兵人潮内,左冲右突,所到之处,人仰马翻,血雨飞腾。赵云身手灵敏,夜照玉狮子亦是巧灵,蜀兵根本围杀不住,一旦涌来,赵云便立即杀出一个破口而出。前头人马一阵大乱,赵云奋勇突进,一阵一阵破开,杀得如似波开浪裂,惨叫声响不绝耳。王平看得眼切,急教弓弩手放箭去射。哪知前面人头涌涌,全是自军人马,弓弩手大多居后,唯恐射中自军人马,哪敢发箭。赵云越杀越猛,血染战袍,浑身尽是胆气,如同神人一般。渐渐地蜀兵都吓得心寒,人不敢当,有相拒者,枪搠鞭打,无不被杀。

    后面蜀兵看得心急,蜂拥赶去,鼓角喧天大震。只见赵云从阵东杀到阵西,又从阵西杀至阵北,就一人一马,神威无比。猛然间,东边一阵喊杀声传来,赵云纵马看时,只见一军行如猛风,为首一将,乃张飞也。

第一千一百十一章 徐元直的逆袭(中)

    张飞圆瞪环目,见是赵云,跃马挺矛,大呼喝道。

    “唐贼休走!!!”

    赵云大怒,面目冷酷,挺枪迎之。张飞拍马迎去,面目狰狞,恶煞如兽,两人飞马相冲。赵云拼力厮杀,张飞狂势作攻。枪光矛影,快得惊人,兵器碰撞声,暴响不止。赵云将游龙翻天枪法、太极招式,两套武艺尽数并用。张飞杀出八荒灭神矛法。两人施出浑身解数,皆欲诛杀对方,杀得好似天崩地裂。蜀兵都看得呆了。两人杀得战有三、四十合,不分胜败。正斗间,背后蜀兵大进,前后夹攻。赵云不敢怠慢,骤然一枪杀出,龙胆亮银枪上,银光如海潮升起,一条银色巨龙冲天高跃。张飞见着,扯声大吼,丈八蛇矛上,仿佛雷霆暴落,一头浑身布满充满毁灭气息的黑色雷霆豹子冲出。两柄兵器,遽然交接。风尘冲天弥漫,剧烈的余波风尘,逼退四周蜀兵。赵云从风尘中,飞马冲出,单人独马,转向一处蜀兵阵内,蜀兵无不敢前,赵云纵马望南而走,一路径直飞杀,撞开一条大道而走。背后王平引着数十员大小将校赶去,见了赵云,各个抖擞精神,骤马追去。赵云一路奔逃,来到一桥边,回头一望,看着王平将要赶上。赵云剑目一凝,忽然勒回马大喝一声,直冲入蜀将阵中来,银枪起处,纷纷落马,各各倒退。赵云杀退众将,复回而行。散开的蜀将聚在一处,王平一脸不甘忿然之色,扯声大喝。

    “赵子龙单枪匹马,尚敢退我等之众耶!可并力追之!!!”

    王平一声喝起,于是蜀将数十员,复来追赶。赵云见之,勃然大怒,怒声吼道。

    “昔年马孟起十万西凉军士,我视如儿戏,鼠辈何不惜命也!!!”

    赵云喝毕,提枪拨马,又再杀入蜀将丛中,用鞭打死数人,使枪刺死五六人。王平见着,吓得面色煞白,兼之年轻,这一惊吓,可把他吓得肝胆俱裂,哪敢去追。赵云冲开蜀将人潮,复回马缓辔而行。此时,背后蜀将纷纷纵马狂追赶来,连追四五番,皆被赵云一人杀退。赵云神勇,胆敢破天。蜀将无不而畏,最后张飞引军杀到。赵云方才退去,夜照玉狮子行走如风,蜀兵追之不及,一声好似狮吼般的马鸣声响。不少蜀将以为赵云又复回杀来,竟有数个人吓得当场坠落马下。

    刘备与诸葛亮正于一高处观战。刘备见赵云单枪匹马,在他军寨重地如入无人之境,行走自如。万余兵马,却围杀不了一人,反被赵云击杀数十将士,军士死伤无数。刘备看了,长叹不止,痛心疾首,与诸葛亮谓道。

    “当年赵子龙引八百死士,杀破十万西凉雄兵。时而听之,孤以为言过于实。如今见其,单枪匹马,杀入我军重地,如在自家花园闲庭信步。方才信之。此人不但武艺绝伦,傲视群雄,更兼浑身是胆。如此神勇之将,若为孤蜀国之将,何惧天下英雄呼!?”

    诸葛亮闻言,面色一沉,缓缓闭起双眸,向刘备安抚道。

    “主公不必多虑。赵子龙如何勇猛,亦是一人之威。行军打战,将勇固然重要,但韬略计策,方才是制胜之关键。如今赵子龙夜闯我军大寨,彼军必有动静。主公且下令收军,整备兵马。亮自有布置。”

    刘备闻言,便知诸葛亮必有计策,心里一喜,遂依诸葛亮之言,令左右军士擂鼓收兵。鸣金号角声一起,追袭人马连忙纷纷撤退。

    却说赵云赶回营寨,途中正遇着徐庶还有一众从骑。徐庶下马而待,见赵云纵马赶来,作揖赞道。

    “子龙不愧有‘龙胆’之名,今夜一阵,杀得蜀兵闻风丧胆,庶实为甘拜下风,如见神人!!”

    赵云闻言,却是谦虚,毫无傲色,只道谬赞。于是,赵云和徐庶并马而行,望军中屯兵处而赶。就在此时,前方一阵风尘滚动。只见文翰引张辽等将仓促赶来。文翰见得赵云、徐庶等人,连忙赶来问之。徐庶急下马跪伏在地,口道有罪,然后具告昨夜夜探蜀寨之事。文翰听了,神色连变,亦怒亦是自责。所怒自然是徐庶贸然而举,几乎折损他一员爱将。至于自责,则是自己对徐庶过于严厉,至事如此。不过所幸赵云并无大碍,更大挫蜀军锐气。文翰长叹一声,与徐庶谓道。

    “元直素来行事缜密,何故如此轻率?”

    徐庶听了,却是笑而不答。文翰神色一愣,此时在他身侧的庞统却是笑道。

    “哈哈。元直既是有计,焉能隐瞒,还不快快道来!?”

    文翰听言,脸色一喜,急望向徐庶。徐庶笑容灿烂,颔首而应。文翰欣然大喜,遂令收军而去,聚一众文武于帐内议事。须臾,众人于帐内坐定。徐庶纶巾锦衣,脸带笑意,浑身散发着一股智睿的气息,出席而道。

    “昨夜庶夜探彼寨,察觉蜀军分力三寨。一寨据左,地势险峻,不易急攻。一寨据右地势平坦,利于攻取。中间一寨,据于屯口,极易埋伏。诸葛孔明与庶相熟,知庶平生好使奇兵,必以为庶将攻取左寨,再起兵取中路袭击。如此这般,庶今夜却自取右寨,使其防不胜防。”

    文翰听之,暗暗称妙,忽然又心里起疑,向徐庶问道。

    “竟是如此。元直昨夜又为何引军深入彼军右寨?如此一来,岂不打草惊蛇,倘若彼军以重兵防之若何?”

    徐庶闻言,呵呵一笑,遂答道。

    “诸葛亮平素用兵谨慎。庶深知如此,昨夜遂教子龙将计就计,去探右寨。若是诸葛亮知得,反会以为我将出奇兵攻打左寨。即时主公可如此如此,必可胜矣!!”

    徐庶将计策道出,众人听得徐庶思量,无不惊叹。庞统更是笑道。

    “哈哈。依我之见,元直之智,却丝毫不逊色于孔明与统。今夜一役,必可教孔明惊讶追悔!”

    文翰听庞统亦是如此说道,心里大定,遂依照徐庶之计,各做调拨。诸将纷纷领命而退。唐兵先做歇息,只等今夜开战厮杀。

    却说刘备大会一众文武于帐内。诸葛亮问之昨夜之事。王平告之,昨夜除赵云之外,尚有一队人马跟随,其中一人,王平认出,乃西唐大司马徐元直。刘备一听徐庶之名,脸色连变不止,甚是复杂。当初徐庶乃其麾下军师,幸得其为他出谋划策,他方才击退曹仁大军,保住新野。之后徐庶离去,还不望为他推荐诸葛亮。

    刘备深知徐庶才学,亦知他乃忠义之士。后来听闻徐庶转投于文翰麾下,刘备亦是百思不得其解。再者之后,经过数番深思之后,刘备猜到可能是当初徐庶听得,他与伊籍的密语,因而心生间隙。刘备追悔莫及,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

    刘备充满愁绪的长叹一声,与众人谓道。

    “当初元直入仕于孤,对孤忠心耿耿,凡事尽心竭力。孤不曾料,如今元直竟会与孤兵锋相对。实乃世事无常!”

    张飞却不知昔日刘备有负徐庶在先,当下听了,冷哼一声,慨然出席而道。

    “哼!那徐元直不过贪图名利鼠辈,大王何须介怀!小弟迟早把他擒来向大王请罪!!”

    诸葛亮闻言,脸色默然。徐庶为人如何,他又岂会不知,此中必有不可示人之事。诸葛亮想了想,默默地投眼望向刘备。刘备发觉诸葛亮眼神望来,心里一紧,连忙喝叱张飞,以掩盖心里慌意。

    “三弟不可造次!!当初若非元直相辅,孤早被曹仁大军攻破新野,擒为阶下之囚。岂有今日光景!?何况当初曹老贼,以元直之母相胁,元直为赴孝义故而离去。后来听闻,文不凡却早将元直之母护回河东,侍养在府。元直故而奔赴。孤料元直定为报其之恩,方才入仕于其麾下。元直无负于孤,孤却深受其恩,他日若能相见,不可丝毫冒犯,当以礼待之!!”

    刘备此言一落,一众文武听得,皆叹刘备仁义。诸葛亮见刘备生出几分哀色,心里一紧,连忙出言安抚。刘备回想旧事,竟就泪流而下。众人见之,无不动容。

    半响,刘备泪止,又是忧心忡忡地叹道。

    “元直有经天纬地之智,若其尽心相辅,为文翰出谋划策,只怕我军危矣。”

    诸葛亮闻言,轻笑摇首。刘备见之,脸色一喜,连忙问道。

    “莫非孔明已有计策应付?”

    诸葛亮拱手一拜,凝声而道。

    “主公不必多虑。徐元直才高八斗,普天之下少有人是其敌手。可亮与之相熟,他之计策,却瞒不过亮。徐元直昨夜夜探我寨,必有意起兵袭之。”

    诸葛亮话还未说尽,张飞心里一急,便张口打断道。

    “若是如此,大王可速调重兵把守右寨,以作提防,今夜西唐贼子必将来袭击右寨!!”

第一千一百十二章 徐元直的逆袭(下)

    诸葛亮闻言,把扇一招,望着张飞笑道。

    “翼德如何未料先知,料定彼必会攻打右寨?”

    张飞听了,眉头一纵,沉色而道。

    “军师莫要欺我不识谋略。右寨尽是平坦之地,极易袭击。反之左寨地势险峻,彼军必不会攻来。至于中寨,前方多有丛林之地,可埋伏军。若是教我用兵,自然选右寨袭击。更兼昨夜,徐元直正往右寨来探。如此这般,如何不能料之?”

    诸葛亮闻言大笑,又回顾帐内诸将问道。

    “你等可都认为如此?”

    诸将面面相觑,遂纷纷附和,皆如张飞所想。诸葛亮再望之刘备问道。

    “主公可亦认为如此?”

    刘备听言,面色一愣,踌躇一阵后,颔首示意。诸葛亮哈哈一笑,把扇摇起,大声喝道。

    “如若这般,你等便都中了徐元直之计也!!”

    诸葛亮此言一出,帐内众人一片惊疑之色,张飞却是不忿,扯声问道。

    “军师此话怎讲!?”

    “呵呵。主公与徐元直曾为君臣,可知徐元直此人用兵如何?”

    诸葛亮淡然一笑,又向刘备问道。刘备听了,脸色一沉,沉吟一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