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寒士谋 >

第947部分

寒士谋-第947部分

小说: 寒士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贼人之手,后瘟疫蔓延,死者更是不计其数。孤见天下危难在即,奈何身微言轻,虽有心而无力。不久,黄巾祸乱,张角聚众犯难,一年间黄巾贼已取半壁江山。孤幸逢潘、张兄弟二人,桃园结义,举事从军,黄巾贼虽人多势众,不过都是乌合之众,兼之张角治军无方,纵容属下犯事。巨鹿一役,黄巾被朝廷军马杀得溃散,溃不成军,张角兄弟三人亦皆伏诛。孤等兄弟三人,虽立功绩,却无于宦官孝银,功绩被削,孤只为一县之令,潘、张二弟尚是白身。之后天下虽有数年安宁,怎奈董卓入朝,妄图操控社稷,曹操召十八路诸侯,群起讨伐,孤与潘、张二弟随而赴之。后董卓因贪图美色,被其义子吕布所杀,西凉军群龙无首。李催、郭汜夺天下退守长安。而当时十八路诸侯,却各争利益,保存实力,联盟瓦解。孤远走北海,后闻曹操起兵攻打徐州,孔公借兵于孤,前往救援,后击退曹操,陶公见孤仁义,三让徐州,病丧而死。孤不得已,暂管徐州事务。转眼数年,天下祸事频生,江南袁术称帝。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下诏令孤起徐州兵马同往征伐。孤为全大义,遂而赴之。因得江东猛虎孙坚为之内应,里应外合,袁术二十余万大军,不堪一击,最终袁术死于寿春。孤却不知曹贼奸诈,趁机夺孤徐州。陈yuan龙叛敌投降,徐州因而不保。孤之兵马,被曹操杀得溃散,更与潘、张兄弟还有群臣分离,孤自逃往河北,投于袁绍麾下。时年曹、袁于河北开战,潘弟为孤之妻小,投于曹贼麾下。曹贼阴险,故令潘弟斩杀袁绍麾下颜、文两员大将。孤因此遭袁绍所猜疑,几乎死于非命。后幸孤等兄弟齐心,终究相聚,逃过曹、袁两军追杀,逃奔荆州。刘景升乃汉室宗亲,待孤如若骨肉兄弟。

    孤深受其恩,望能效命以报其恩德,谁料其妾蔡氏,联合蔡瑁,妄图夺权,害死刘荆州。孤受其遗命,出兵讨伐,遂平荆州,本望待天下局势平稳方再交予公子刘琦。不料益州遭文不凡所窥视,刘季玉请孤发兵驰援。孤与刘季玉乃宗亲族人,岂能袖手旁观。不幸刘季玉于抗贼之时,被赵子龙所杀。孤受西川诸臣所邀,暂统益州。后,公子刘琦亦不幸病逝。孤受荆州、益两州众人之望,建立蜀国。时以至今,数十年载,成矣败矣,不过是苍云白狗,孤无悔矣。只恨苍天不公,汉室气数将尽,若孤逝去,何人能保存刘氏江山耶!?”

    说到此,刘备仿佛回光返照一般猝然站起,走向诸葛亮,将其扶起,一手掩泪,一手执其手,眼中似乎有着道不尽的沉重,凝声而道。

    “孤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还请孔明细听。”

    诸葛亮泪眼朦胧,浑身颤抖,心揪肉颤,哽咽而道。

    “王上有何圣谕,臣定赴汤蹈火,竭力完成。”

    刘备闻言,执着诸葛亮的手,不禁用劲了几分,眼光炯炯,好似流星消逝时,散发的最后余光,一字一字铮铮而道。

    “孔明才胜十倍于孤,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此番若能击退贼子,孔明稳定大局后,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诸葛亮一听,顿时脸色剧变。刘备把手一招,转身与诸臣谓道。

    “此乃孤之遗命,你等尽力辅佐孔明,视其如视孤,他日若能平定江山,一统大业,实乃天下百姓之幸也。”

    诸葛亮此时已然哭不成声,手足失措,急忙泣拜于地,急急而道。

    “王上言重。亮何德何能,受此等洪恩。况且亮乃人臣,岂能取君之基业而代之。王上少虑,臣定当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之!!!”

    言讫,诸葛亮叩头就拜,砰砰直响,直到流血。刘备双手扶住,遂又请诸葛亮坐于榻上,然后召其三子刘禅、刘永、刘理近前,分付而道。

    “你等皆得谨记孤之所言,待孤亡之后,你等兄弟三人,皆以父事孔明,不可怠慢。否则便是不孝不义!!”

    三子无不哭泣,依刘备所示,同拜诸葛亮。三人拜毕,诸葛亮急拱手回拜道。

    “臣虽肝脑涂地,亦难报王上知遇之恩也!”

    刘备摇了摇首,满脸真切,与诸葛亮谓道。

    “若无孔明,岂有刘玄德在此称孤!?”

    刘备说罢,又与众官谓道。

    “孤已托命于丞相,令嗣子以父事之。卿等俱不可怠慢,以负孤望。”

    众官无不痛声应诺。张飞苦苦大哭,已然泣不成声。刘备向其招手,张飞急登而上。兄弟二人执手相望,刘备笑了笑,便与张飞叮嘱道。

    “孤与无双还有三弟,立下誓言,历经万难,相从到今,幸赖你等从无相弃,否则孤早就死于非命。不想无双先去不久,孤与你又于此地分别。待孤亡后,你万不可轻生,尽力辅佐孔明,凡事多听其见,国家大事,皆由你等二人抉择同理。若他日蜀得江山,弟当西蜀王也。还望三弟谨记在心,勿负孤言。”

    刘备说罢,便又教三子向张飞拜礼,称其叔父。张飞眼流血泪,嘶声而道。

    “哥哥不必多虑。弟当一一依从。还望哥哥保养尊体,蜀不能没有哥哥呐~!!”

    这头绝世凶兽,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煞神,此时哪有战场那滔滔煞气,哭得像个孩儿,孤独而又绝望,哭声撕心裂肺,悲怆不已。刘备叹了一声,闭着眼眸,轻轻抚摸张飞后背,又低声而道。

    “卿等众官,孤不能一一分嘱,愿皆自爱。勿负孤之所望。”

    刘备一言落下,抚摸着张飞后背的手,缓缓落下,‘嘭’的一声,震在张飞、诸葛亮、还有刘禅、刘永、刘理三人,以及殿下一众蜀臣心头。在这一刻,时间仿佛变得极其缓慢,所有人都是呆滞,一脸的不可置信。诸葛亮口齿打颤,平生罕有地露出悚然之色。

    “王。。上。。?”

    张飞听着诸葛亮的轻呼,身体一抖,双手抖颤得极其厉害,触摸着刘备的手,毫无反应,更兼冰冷无比。张飞如遭雷轰,大喝一声哥哥,昏倒过去。刘氏三子纷纷嘶声惨呼,众臣疾奔向前看望。霎时间,恸哭声响彻大殿,一声声撕心裂肺地呼唤声,响不绝耳。

    一代枭雄刘备逝去,终年六十岁,蜀中文武官僚,无不哀痛至极。诸葛亮依刘备遗命,与张飞暂且共理国家大事,稳定局势。诸葛亮命群臣先隐瞒此事,莫要造起城内军民惊慌,被唐军有机可乘。而在此时,在成都城内,许多百姓连日拾到从城外射入的箭矢,无一例外,各支箭上,皆有书信,书云,当今西唐王文翰乃天命之子,昔年诛杀张角,得《太平要术》学其精髓,已能驾驭雷霆,乃奉上帝所召,统领天下江山。顿时,这谣言在城内蜂起,不少百姓亦从城内将士口中得知,当日蜀王刘备引军与西唐王文翰对阵,本是占尽上风,哪知忽然几声好似雷般的暴响,蜀军阵内突兀雷火冲天卷席,如若神迹。蜀军刹时溃不成军,被唐军所败,蜀王更因此重伤,不知生死。百姓议论纷纷,半信半疑。很快这谣言,便传到了诸葛亮的耳中。诸葛亮听闻,神色沉重,急召诸臣前来商议。诸臣听罢,无不神色沉重,特别是当日随军出行的文武,想起那日恐怖的光景,皆露畏色。张飞环目一瞪,厉声喝道。

    “文不凡装神弄鬼,迷惑人心,正是要赚得我等自乱阵脚!!此乃彼军奸计,有何俱哉!?”

    张飞喝声一出,众臣皆是神色一震。法正沉了沉色,拱手而道。

    “话虽如此,但那日事迹诡异,我等只听得雷声炮响,便是地动山摇,火海一片,这又如何解释?”

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最后的救命稻草

    法正话音一落,顿时殿内迅速沉寂下来。诸葛亮神色一凝,在这多日思索后,他心中已有个大概。诸葛亮环视众臣,把扇一招,凝声而道。

    “诸公稍安勿躁。若亮所猜无误,这根本非是仙术妖法,实乃军器之威耳。据兵士所言,那雷声响后,随后便见有圆形之物一般坠而炸开。这定是彼军所研发军器。”

    “唐人竟有这般厉害军器,竟是如此,彼军又为何不加以大肆制造,如若这般,不出数年,天下便皆归于西唐矣!!更令人惊异,西唐苦攻西川多年,后来更几乎被丞相杀入长安,有此等厉害军器,却为何迟迟不用?”

    马良听言,脸色剧变,疾声呼道。诸葛亮闻言,冷然一笑,冷声谓道。

    “若是文不凡早现这等厉害军器,西唐必当成为众矢之的。曹魏、蜀汉、东吴三国必将联合抗之,拼力先剿灭西唐,夺其军器。此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更何况西唐国力浩大,再有这般军器,纵如曹魏之盛,亦绝非其敌手耳!!文不凡此人狡诈如狐,自不会做此自取灭亡之事。”

    “可竟然文不凡心有顾虑,为何却又此时展露?”

    殿下马岱一听,神色沉重,疑声问道。诸葛亮叹了一声,徐徐而道。

    “此一时,彼一时。时下,西唐已夺下大半西川之地,我蜀汉已兵力空虚,遭其所围于成都。而曹操聚合兵众,屯兵近有数十万,正举伐吴大业,而此下想必曹魏与东吴已然交战。待魏人、吴人得知,西唐有这般厉害军器时,只怕东吴已难保矣。待那时,如若我蜀汉亦兵败成都,西唐便能取得西川,尽得蜀地。待曹魏平定东吴,西唐、曹魏两国鼎立,文不凡有此军器在手,却又不怕曹魏来攻,只要据守边疆,待数年之后,蓄势待发,恐怕不出一年间,曹魏必败无疑!!”

    诸葛亮此言一出,殿下众臣无不大吸了一口凉气。张飞环目血红,忿然喝道。

    “我蜀国与西唐乃国仇也,势不两立,难不成当在此坐以待毙耶!?”

    “此事亦非并无半点生机。如若遣一将,突破而去,将其中利害,迅速告之曹操。曹操若能看清时势,与东吴暂时休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兵西唐。再教东吴出兵援助于蜀,如此一来,西唐腹背受敌,自当势败瓦解。只不过其中功成机会,实乃万中无一耳。”

    诸葛亮缓缓闭起双眸,凝声而道。诸臣听后,亦皆觉得此中实在太过荒谬,事难成矣。毕竟曹操对东吴势在必得,如今又占据大利,岂肯但听一席话,便休止战事!

    就在此时,王平双眸如同火炬,慨然而出,厉声而道。

    “天下无难事,事在人为耳!如今国有大难,我等当拼死相搏,我虽不才,愿以效命!!”

    王平话音刚落,席中一人大笑,随之走出,一身坦荡之气,拱手凝声而道。

    “子均所言极是!某愿同往,势必完成使命!!”

    诸葛亮闻言,定眼视之,正是侍中孙乾也。孙乾颇有口才,时年曾为刘备游说西方,当初刘备进荆州,便是孙乾前往。诸葛亮见是孙乾,心里一喜,然后神色一震,与二人谓道。

    “子均、公佑皆愿为国赴死,实乃我蜀国之大幸也。兹事体大,事不宜迟,你等速速整备行装,今夜出发,务必尽早将此事传予曹操!!”

    孙乾、王平一听,神色一震,齐齐拱手,慨然应诺。诸葛亮遂取纸笔,写书一封,交付王平。王平接过书信后,与孙乾对视一眼,便拜退而出,前去准备,当夜起程。诸葛亮为防万一,教陈到引白耳精兵一同护送,提备唐军拦截。

    却说王平与孙乾整备完毕。时值三更时分,陈到引兵先出,王平率领数百精骑,并兼孙乾引军在后。在城外尚有不少唐兵斥候打探。忽然成都城内,一阵疾响,陈到引兵倏然而出。唐兵斥候见得,急忙赶回通报。陈到引兵速进,王平率兵紧随其后。行了七、八里后,来到一带山脉某个山腰处,忽听闻喊杀声四周暴起。陈到听得这般声势,便知定是唐人引兵杀到,急与王平喝道。

    “子均此去望东南方向而走三、四里路程,有一条小径,刚好可通往广汉,你从那里引兵速进,我却望大路而走,为你调开兵马!!”

    “可若是如此,但有万一,叔至定遭灭顶之灾!!”

    “国如累卵,危在旦夕,我等身为蜀国之臣,有何得惜命!?子均不必多虑,速速去罢!!”

    陈到疾言厉色,纵声一喝。王平一咬牙,亦知得其中大义,拱手一拜,道了一声保重后,便勒马朝着陈到所指的方向进发。陈到见王平离开,口中喃喃几句,然后眼眸一瞪,厉声喝道。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诸位兄弟何不效以死力!!?”

    陈到声若轰雷,数百白耳精兵无不高举兵器,齐声大呼。陈到猛勒马匹,义无反顾地望大路而走,到有虽百万之众,我亦往亦之悲壮豪气。且说文翰在成都,高阳山下扎据。自从那日轰雷炮显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