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农门家主之四姑娘 >

第107部分

农门家主之四姑娘-第107部分

小说: 农门家主之四姑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知道,知道,多谢差爷!”不就是要钱吗,里正爷爷说了,事办成了,钱花了也不心疼。当下,就拼命点头。
    “好,那我就陪你走一趟吧!”衙役收了钱,也是尽职尽责。当下,就带着人,大摇大摆的进了县衙这道难进的大门。
    县衙师爷的办公厅,听了来人的禀告,摸着胡须赞道:“你们里正是个明理的,这事呀,是得管管,有一就有二,这些刁民眼中,还有没有王法了?这次,得杀鸡儆猴,一办到底!”
    “多谢师爷,多谢!”年轻后生上前,递了四两银子过去,还余下三两,等会儿,说不定会派出差爷一起回李家寨子,到时候,还得花些钱呢。
    “这是我们的职责,当不得谢!”师爷摸了摸银子,心下了然道:“你说是哪个寨子来着,那户人家姓什么?我这就去禀告大人,请他示下!”
    “回师爷,小民是李家寨子,那户刁民姓杨,叫杨大年!”年轻后生连忙如数上报。
    “什么,李家寨子,叫杨大年的?”师爷一听,惊了一下。那杨大年,正月里才买下一百亩的山,犯不着去别的地儿没事找事,修什么房子不能修在他的地盘上?自己也拿过杨家的好处,不只是一点点,这次,怎么就牵扯上了,不行,还得提前给透个风出去才行!又或者,他本就是修在自己的地盘上,外人不知道而已。是了,很有可能!
    师爷取过县志图,摊在桌上,让年轻人上前指正修占地势。
    “就是这儿,在这个河弯的位置,修了老宽!”看了半天没看懂,还是师爷耐心的讲解,才知道,原来,李家寨子这么宽大的地方,在师爷的眼里,就巴掌那么大点。惊讶的着着河弯,告诉了师爷。
    “你确定?”师爷重点指了河弯的位置,再三询问年轻人。
    “是的,师爷,您说这个地方是河弯,杨家确实就是在河弯的地方修的房子!”年轻人不明白,师爷怎么对河弯还这么熟悉。
    “如此,就是了!”师爷如释重负,小心的收起县志图,对年轻人道:“你回吧,告诉你们里正,这地,本就姓杨,别说修房子,无论修什么,都是杨家的事,别人管不着,官府也犯不着!”
    “啊?!”年轻人听了,更是一头雾水!什么叫姓杨?
    自己家的儿子跟自己姓,那河湾,什么时候成了杨家的儿子了?
    “唉,你怎么就不明白呢?这河湾,一直到你们李家寨子后山,方圆一百亩的地,都姓杨。杨家花了白花花的几百个大洋,全买下了,懂了吗?”师爷有些气结,这李家寨子的里正,也不派个聪明的人来办事。话说,这里正都不是个聪明的,也不打听打听,就莽莽撞撞的来打小报告。也亏得自己多了个心眼,要是就直接上报了,派人去一趟,劳命伤财,白跑一趟,曹知县怪罪下来,自己也是吃不了兜着走的。
    河湾,后山,一百亩,几百个大洋,全买下了!
    年轻人一个字一个字的,消化了半天,这,都是什么时候的事啊?杨家,什么时候这么有钱了?比李家族中大老爷还有钱?
    “唉,你呀,太年轻了,这次来都来了,不妨去码头看看吧,顺便,也好给你们里正汇报汇报!”收了钱,哪有退回去的理。不过,指点你一二,也就当自己的教育费了。
    别说你一个小小的李家寨子里正,就是河包县的三教九流,经商的人家,谁不认识杨家。对杨家那丫头,敬而远之,又敬又恨。
    锦记现在进退两难,陷入一片泥潭了。秦老板恨得咬呀,妹夫却一再打招呼,不能给他惹事!
    徐记把杨家当上宾敬奉,龙头老大都敬奉的人,商家们谁还不长眼敢去招惹呀。
    “这就是码头,呶,看看那边,那是你们说的那杨家的工棚,还有,那个竹屋,叫临江茗,在河包县远近闻名喝茶休闲的好地方;那后面的一排屋,叫满堂红,每天去吃饭的人还得提前预订,要不然就只能第二天请早了!”好心的衙役将这个愣头青带到码头,指着一排排的建筑,一一给他介绍道。
    年轻后生,愕然瞪着大眼睛,看都看不过来了!
    老天,杨家,杨老二家,只不过是几个孩子在县里,说是做着什么营生,什么时候,变成了大户人家了?这叫营生?这叫大生意好不好!难怪,能买山,能那么大的排场修大房子!
    咦,那抬木头的,不是罗虎吗?还有,还有王三?
    年轻人往前多走了几步,猜都猜不着,他看到了谁?
    冯家和离的那个女人,现在,长得红头花色的,看着比以前还年轻好几岁,要身段有身段,要脸蛋有脸蛋,老天,这冯全真是个傻蛋,这么好看的女人居然舍得休掉!
    “哪来的登徒子!”冷不防,右眼被人一个拳头打了过来。年轻后生捂着眼睛后退好几步。
    这打人的不是谁,正是送了杨子森上学堂回来的大丁子,居然有臭小子盯着自己的丈母娘看,嫩牛还想吃老草?一拳重重的甩了过去。

  ☆、第八十六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

   “臭小子,居然耍流氓,小爷打死你!”大丁子准备再补上几拳。
    “好汉饶命,好汉误会了,我不是耍流氓,只是遇着熟人了,又不敢确认,就多看了几眼!”年轻人一手挡着脸,连连后退,一边慌忙解释。
    “什么事,大丁子?”听闻女婿和人起了争执,走到门口的罗氏走过来问道。
    “娘,这小子说认识你!”大丁子皱眉,丈母娘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能认识她的人可不多。小子,等会儿,谎言揭穿了,看小爷打得你满地找牙。
    “谁呀?”罗氏也疑惑的看过去。
    年轻人放下捂着脸双手,连忙道:“冯家嫂子,我是李家寨子的李钟,钟娃子呀,你不记得我了?我娘是人称疯三娘的。”不管老娘疯不疯,这次再不立马解释清楚,自己离疯可不远了。
    “噢,是钟娃子呀。”罗氏看了半天,仿佛是有那么个人,点点头,后又摇头道:“你可能认错人了,我不是你口中的冯家嫂子,我姓罗!”
    一听是李家寨子的人,大丁子已经知道那小子说的话是真了。不过,听丈母娘说不姓冯,倒让他想起了自己的杰作,想必,那便宜老丈人现在都在吃素了吧!想到此,大丁子心里是偷笑不已!男人最怕什么,哈哈,冯全这个五阴六阳都分清的人也不必当男人了!
    “冯家嫂子,噢,不,罗嫂子,想不到在码头看到你,你现在过得好吗?”钟娃子套着近乎,省得再被眼前的大汉当陌生登徒子揍了。
    “呵呵,总比在李家寨子好。对了,你不在家好好伺侯你娘,跑到县里来干什么?”罗氏盯了这人一眼,在寨子里就没有什么来往,这会儿,还会关心过得好不好,这是唱的哪一出?
    “噢,我来县里帮大老爷办点事,这就回,就回!”钟娃子打着圆场,才不能说是为了告倒杨家呢。“那我先走了,回头见啊!”偷偷看了眼大丁子,见他没反应,连忙和罗氏打了个招呼,撒腿就跑了
    见什么见,自己可没想过再回李家寨子。罗氏看着远去的人影,摇摇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现在的日子,过得真的挺好!
    杨家都开始动工砌条石了,左盼右盼,里正等人终于盼回了顶着熊猫眼回来的钟娃子。
    “咦,怎么你一个人回来,那官府里人呢?不会让我们直接绑了人给送去吧!”里正看着这个笨小子,这六七天了也不知道跑哪儿晃了来,眼睛都被打乌了。
    “哎哟,我的个里正爷爷,您老这次把我害惨了!”钟娃子手上还余下三两银子,白白跑了这么一趟,也不打算交还了。早在路上,就把要怎么回话想了个清楚明白。
    “什么?怎么会,杨家什么时候买了这么多山地,我们都不知道?”里正气得翘胡子,这简直就是翻天了,杨家买地,都不用通知他这个里正了!
    “是啊,爷爷,县里的差爷们都说这山正月里就买下了,说我是诬告,狠狠的揍了我一顿,看看,我这眼睛!还让我在大牢里呆了一天,是我把手上余下的三两银子还有工钱一起掏出来,好说歹说,这才放了出来,一路上,我吃的是野草山泉,又累又饿,这才耽误了时辰回来!”钟娃子坐在里正堂屋里,一坐就是一个窝,不打算动了,再怎么着,也得混一顿好吃的才走。
    “行了,行了,给你煮两个蛋,吃了就快滚回你家去,你不在这些天,你老娘可都是族里轮流给送饭的,算下来,你也没亏!”里正这头气得不行,还得打发这个无赖侄孙儿。
    杨家买地不找他!
    这杨家,当真是不得了!
    也是,在寨子里,自己还是个里正,要买寨子里的地,是得通知自己。他买的那是无主的山,直接找县里就行了。可是,那是一百亩啊,几百两银子,杨家怎么这么有钱。
    “爷爷,我还没吃饱,要不,让婶子再给我煮几个,吃饱了,我才有力气给你汇报杨家在县城里的事!”三下五除二,吃光了两个蛋,钟娃子抹了抹嘴巴,朝里正笑道。
    里正确实想知道杨家都在县城里折腾了什么,挥挥手,让大儿媳妇又去给煮了两个蛋端出来。
    钟娃子瘪瘪嘴,好吧,小气巴拉的,不过,有总比没有好!
    大口大口的吃了个欢快。
    “吃饱了,现在该说了吧!”里正看着这些不争气年轻后生,暗叹李家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
    本想说没吃饱的李钟,却不合时适的打了个饱嗝,只得讪笑,一五一十,外带着见着罗氏也一一说了。当然,肯定不能说那熊猫眼睛是被罗氏的女婿打的。
    “想不到,想不到…”里正听完,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嘴里喃喃自语。
    早就看出杨家不是个简单的,叮嘱了族人不再卖地给他。却不想,人家的翅膀硬了,直接避开他这个里正买了河弯以及后山。再想不到,在县里,居然还有那么大的产业,在此之前,都没有透露出一点风声!
    连带着,冯家和离的女人,都跟着杨家过上了好日子。
    这杨家,是祖坟埋正了,要发家了,硬是挡都挡不住!不过,买了山修了房又如何,没地也是不成的。再怎么发,李家的地不卖给他,也只能去别处发。想到这儿,里正心里又要好过些了。
    不管怎么说,这次,李家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搭进去十两银子,吃大亏了!
    杨家的房子,如火如荼的修建着。
    “老二,想不到那沙田,居然能派上这么大个用场?”杨大富带着人在沙田淘出无数挑沙子回来,和着山上挑回来的白泥,砌的条石看上去稳稳当当的,比黄泥糊的好看耐用。这河边也有沙,但小石头儿多,反而不如沙田的用起来方便。
    “呵呵,我也想不到,这呀,都是那几个孩子,在书上看到了,说可以这样用!”杨大年没有将这主意是女儿出的说出来,四丫头太聪明了,反常即为妖,他可不想这孩子未来的婚嫁什么的影响。
    “你家这几个孩子,跟着夫子倒是长了不少见识!可惜了,子强没学!”杨大富有些遗憾,往常想着老二一家养个外人,这会儿,才知道,书上还能学到这些东西。
    “听孩子们说,子强现在也很认真,学东西,任何时候都不算晚!”杨大年想说自己也是才跟着学了些字什么的,却有显摆的嫌疑,就闭了嘴。转而想着,小五也该到学知识的年纪了,明年,子森上府城考试,是不是让夫子回寨子教小五了呢。
    “这次啊,全靠你们照应着了!”杨大富也听儿子说过县里的事,能让他出去见见世面,学东西,真比地里刨食强得多。
    “大哥,你这样说就见外了!”杨大年看着自己亲大哥,无论是成亲前还是搬家后,他都是没有多话说的人。兄弟俩之间,也没红过脸,闹过矛盾,要说有什么事,都是王花儿一个人闹出来的。好在,她也改了不少,这往后,两家人的关系应该更亲厚些了。
    “哈哈,好好,大哥不说这些了,老二呀,这条石砌出来的房子,是比土墙看起顺眼!”拍了拍砌了半人高的墙,杨大富道。
    “唉,只是越砌越高,这越费力!”看着七八个人抬着条石喊着号子往墙上举,杨大年觉得怪累人的,想着,明天,去镇上多买些肉,让这些帮工的吃好点。
    “都一样,夹墙板锺土墙,越高上土也越费力,这高了,就多来两个人手就是了,进度慢一些,好在,你们也不急着搬家!”杨大富看了二三十号人的修房子场景,想着这进度也慢不了多少。
    “不急,不急,年前修好都行,子木在码头的房子里完婚,三朝回门后再回寨子里!”这才九月,到腊月,还早呢。几个月时间,还折腾不出七八间房子才怪。
    丫头说了,这次修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