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之打造幸福 >

第24部分

重生之打造幸福-第24部分

小说: 重生之打造幸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说你怎么唧唧歪歪像个老娘们?”廖清不高兴了,杨帆当芝芝犯人一样审问,当他不存在啊?
    “杨帆,你想不想做比包家更好吃的包子出来?”赵芝芝没想到杨帆的耳朵这么灵,刚才特意压低声音和包大刚讲话,就是不想被人听到,她也解释不了为什么对包大刚说那些话,只好转移话题。
    “真的?你有办法?”杨帆成功地被吸引了注意力。
    “嗯。”赵芝芝点了点头说:“包记这样的包子就能称霸春城,春城的民众要求真不算高。”杨帆他们几个今天已经不止一次听赵芝芝说包记的包子味道不怎么样,开始以为是说笑,现在当然不会这么认为了。
    “包家包子的秘方传了好几代,听说是传子传媳不传女的呢!你真有本事把他们家的秘方弄到手?”杨帆不放心地问。
    “谁说我要去弄包家的秘方了?”赵芝芝白了一眼杨帆,不高兴地说。
    “那…那…那你刚才不是说要做包记包子吗?”杨帆有点委屈。
    “错!”赵芝芝打断杨帆的话说:“我刚才说的是要做比包记更好吃的包子,不是说做包记包子。”
    “扑…”廖清听着赵芝芝和杨帆的辩论,笑喷了,笑完了接着说:“哥,芝芝说的多了三个字呢!你少说了‘更好吃’三个字。”廖清支持赵芝芝,连平时不愿意喊的哥都喊出来了。
    赵芝芝皱了皱眉头,还好刚才她和外婆都已经吃完了,要不然现在桌子上的饭菜都给廖清喷上了口水,可怎么吃哟!
    “想做成那样水平的都不容易,还想做比人家好吃的。”杨帆不满意地说。要知道前天耗子跑来告诉他说包家打算撞的那辆车的车牌号码查到了,真是杨帆自己的。
    杨帆当时气的够呛,想着包家不过是凭着包子秘方才赚了一大笔钱,要是把包记味道的包子做出来了,看他们还怎么得瑟?杨帆那两天叫自家酒楼停业,让师傅们专门研究包家包子的做法,可是搞来搞去,浪费了几百斤面粉和几十斤猪肉,做出来的包子不是馅太干就是太湿包子破皮了。无奈之下杨帆昨晚只好叫酒楼继续开业,放师傅们做回本职工作。在他心里,不是没有起过让人去包记偷秘方的主意,可是还没来得及实施,赵芝芝今天就和他说有办法。
    “小姑娘,你要是有包家包子那样的秘方,哥也不会让你吃亏,花钱买下来。”杨帆豪气地说。想想都激动啊!要是做出比包记还要好吃的包子,他杨帆不斗得包记关门就不是个男人。
    “哥,叫人家名字,芝芝,赵芝芝。”廖清又不满意了,杨帆叫芝芝小姑娘的语气让他心里很不舒服。
    “那当然,你难道还想白占便宜啊!”赵芝芝理所当然地说:“咱家这包子,虽说没在御膳房呆过,好歹是老吴家的祖传秘方呢!要不是咱乡下地方不稀罕吃包子,肯定比包家包子还红火。”赵芝芝知道杨帆开着这么大一家酒楼,不是个穷人,他既然想拿自己的包子手艺赚钱,那收他点技术转让费也不算过分。
    芝芝外婆在旁边听着,见自家外孙女连老吴家的祖传秘方都出来了,心里有点担心芝芝会不会吹牛吹大了。芝芝外公酿酒的秘方就有,她怎么不记得他们老吴家什么时候有了个包子秘方。
    “那好,赵芝芝,请问你打算怎么收这个秘方费,是一次性付款还是入股?”一谈起生意,杨帆就变得正经起来。
    “一次性给多少?入股又怎么算?”赵芝芝反问。她没想靠包子做法来赚钱,但也不希望当傻子被杨帆打发了。
    “如果是一次性的话,买断技术我给你一万块。但是以后你除了自家吃,不能以这种包子做任何盈利活动。特别是不能再把技术转让给别人。”杨帆提了个让人心动的建议。
    “那…入股又怎么算?”赵芝芝又问。
    “包记包子铺听说是包家出的秘方,占的五成股份,如果你信的过我,咱们也这么分成怎么样?”杨帆提议。
    赵芝芝点点头。廖清的这个表哥还算靠谱,并不是一味占人便宜的人。赵芝芝打算等会儿再送个惊喜给他。
    “这样吧!你现在先带我去后厨,我准备点东西,一会儿去完专利局办好事,我再回来教师傅们怎么做包子。”赵芝芝自信地说。
    杨帆眼前一亮,急忙跑后厨安排去了。廖清听到有新鲜事可以看,屁颠屁颠跟了过去。
    芝芝外婆拉了拉芝芝的衣角说:“小芝,你什么时候学会做包子了?还吴家秘方都出来了,说好了,咱不能骗人哦!”
    “婆啊!您就放心吧!您外孙女能干着呢!”赵芝芝自信地说:“等会儿他们问什么都让我来回答,您不用出声。”
    芝芝外婆叹了口气,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意,她想管也不知道怎么管。算了,随她去吧!反正待会儿如果做不出好吃的包子,赔人家的面粉和肉钱就是了。
    赵芝芝不知道外婆心里已经把她划入胡闹的行列,顾自到后厨和好面,叫个帮厨的剁好肉馅和白菜备用,然后叫上廖清往专利局走。一通忙乎下来,已经到了各单位上班的时间了。
    专利的事廖清是让杨帆问的,一事不烦二主,廖清就把杨帆喊上了。在春城办事,如果不亮出老廖家的招牌,还是叫上杨帆比较方便。杨帆地头熟,认识的人也多些。
    果然是有熟人好办事,半小时后,几个人已经办好事回到了杨帆的“君再来酒楼”。
    赵芝芝用她的方法和好馅料,手上飞快地包起了包子,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吴家包子就端到了杨帆面前。
    因为是试做,赵芝芝捏了二十来个包子就没继续做,收拾好自己回到了桌前。芝芝外婆手里拿着个赵芝芝刚做的包子慢慢地吃着,心里却很激动。自家外孙女果然没吹牛,做出来的包子比刚才那个包记包子还好吃。
    杨帆和廖清咬了一口后就不顾形象地打吃起来,一连吃了五个才停嘴。
    “赵芝芝,你做的包子真好吃。”廖清眉开眼笑,好像是自己亲手做的这么自豪。
    “小姑娘,咱们签合约吧!”杨帆两眼发光。有这么好吃的包子,打败包记是分分钟的事。清子可真有眼光啊!随便喜欢个乡下丫头就有一手做包子的好手艺。
    赵芝芝有点纠结,自己这么高调地秀了一把,应该不会有事吧?她可是喜欢低调做人的。
    ‘咱们这包子,就叫赛包记,气不死那帮黑心的,恶心恶心他们也好。”杨帆拍拍桌子决定。

  ☆、33火了

玉山县城这段时间流行一种小零嘴,香气扑鼻,脆生生的,一咬下去咯嘣咯嘣满嘴的香甜。而且价钱也不贵,五毛钱买上一大包,一个人可以不停嘴吃上半小时。
    这几天玉山县城大街小巷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相熟的人碰上了,问候的第一句话从“你好,吃饭了吗?”变成了“你好,今天吃爆米花了吗?”
    没错,赵成和赵芝芝的爆米花生意在一个星期前在玉山县电影院小卖部推出后,迅速地往玉山县周边蔓延开去。前世的无良商人为了追求最大的利益,在爆米花的添加剂里放了对人体有害的香精和糖精,赵芝芝当然不会这样做。
    赵芝芝在企鹅的帮助下改进了添加剂的配方,用几种天然的香草的混合物代替了香精,甜味也规定只能够用白糖不能用糖精。最让人兴奋的是这几种香草在玉山县的田头地头到处可见,根本不用担心原材料。
    为了控制好爆米花的品质,赵芝芝还规定玉米粒和添加剂由大王庄的达成食品加工厂统一生产,统一包装后才能拿出来售卖。电影院小卖部的三台爆米花机不停地转动,每次爆米花一出锅马上就被热情的人们一抢而光。玉山县有点头脑的生意人眼睛已经盯上了这个爆米花生意,你想啊,一锅爆米花最多放进一斤干玉米,再放进一小包还不到十克重的粉末,插上电转上十几二十分钟,一出锅就是三四十包爆米花。一包爆米花卖五毛钱,也就是说把两毛钱一斤的玉米卖出了十几二十元的天价,而且还不愁没人买,电影院小卖部那里,从早上六点钟开始到晚上十二点,买爆米花的人都排成了长龙。这么大的赚头,怎么不让人眼红?怎么不让人疯狂呢?
    商人逐利是一种本能,爆米花的商机让一些头脑灵活的人注意到了大王庄一家新开的食品加工厂—达成食品厂。这家食品厂开业不过十几天,已经在大王庄造成了极大的轰动。听说食品厂的法人代表是个六十来岁的老太太,从小就在大王庄长大,一辈子没有离开过玉山县。按理说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太太,就该在家闲着种种菜养养花享享清福。可是这个老太太啊!有点不服老,在一个多月前拿出了一辈子的积蓄注册了一家公司,在大王庄承包了块地建起了厂房。因为刚好是农闲时候,达成食品厂初期又只是建一排平房,所以建房的速度很快,二十来天后就正式投入了生产。大王庄的村民们很兴奋,在自家门口的工厂,离家近。如果进工厂做工,赚钱贴补了家里不说,每天下班后还能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孩子。
    抱着这样的想法,食品厂建厂的时候,大王庄的村民们每天往王大娇家跑的不计其数,一波接一波的。没错,这间食品厂的法人代表正是芝芝的外婆——王大娇。赵芝芝和赵成还未满十八岁,做什么事都不方便,所以王大娇出头帮孩子们撑起了食品厂。
    王大娇在村里挑了二十个利落而又勤快的婆娘到食品厂上班。王大娇在大王庄住了一辈子,村里谁家婆娘勤快谁家婆娘懒惰都一清二楚。王大娇的想法很简单,既然是食品厂,肯定要找些爱干净的,要是制造食品的人自己都脏兮兮的,做出来的东西谁吃的进口?至于勤快,哪个东家不喜欢手下的人勤快些?
    崔金凤以为自己进大姑家食品厂是件很简单的事,照她看来,自己是大姑唯一的弟妹,有钱赚的事不便宜自家人难道还便宜外人?说不定大姐到时会安排个轻省又多钱的活呢?她没想到自己又馋又懒还不爱卫生,根本入不了王大娇的眼。
    食品厂开工后,崔金凤都没等到王大娇叫她上工的消息,心里又急又气,整天在家摔摔打打骂东骂西。王小虎不敢管她,只好自己到地里干活去了。王小虎不是不想去和姐姐说说情让金凤去食品厂上班,只是想到这几年自家在金凤的反对下,除了过年,平时和大姐家根本不走动。他是个男人,虽然有点怕老婆,但是也还算是个要脸的人。他不想让别人以为他看到姐姐家有好处才巴巴地凑上去。
    杨建设是个很聪明的人,在困难时期都没有饿着自己的老婆孩子。他家住在县城,自己在化肥厂上班,本来工厂的男工要到五十五岁才可以退休,杨建设在去年四十二岁的时候就找了关系办了病退,让自家的大小子顶替他的职位进了化肥厂。如果不是因为听说顶班的政策过几年会有变化,杨建设也不会这么急,杨建设家大小子学习不行,不像隔壁家的小子考上了中专以后有国家包分配工作,甚至连高中也没能考上,初中毕业整天在家晃悠着。这几年街上晃荡着整天没事做的小子们太多了,他怕一不小心孩子跟人学坏了。
    杨建设在化肥厂是当的仓库保管员,职位不高,位置却很重要。玉山县周围几个县都没有化肥厂,所以玉山县化肥厂生产的化肥要供本地和周边的几个县用,有点供不应求。杨建设做仓库保管员的时候,外地县的供销社过来进化肥,为了节省排队的时间,往往会给他送些烟酒做礼物。杨建设一概笑纳,自然也会安排关系户早点提货。
    杨建设提前退休后,觉得自己还算年富力强,不愿意在家闲着,就整天到周围的村镇倒腾些日用小商品。他把县城的塑料盆塑料桶锅碗啥的倒腾到周围的乡镇卖,回县城前又在乡镇里收些土鸡蛋什么的回县城卖。一来二去的,杨建设倒做出了门道,一头扎进生意堆里了。
    玉山县的爆米花出现后,杨建设是听自家二小子说的,二小子说起爆米花的时候两眼都是放光的,嘴角边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杨建设知道自家虽然不算有钱,但是平时小子们的吃食上,他和他老婆还算是比较宽松的。杨华也不是什么都没吃过的乡下小子,至于为这么个叫爆米花的东西流口水吗?
    好奇之下杨建设叫二小子去电影院小卖部去买包爆米花回来尝尝,照他想来,这玩意儿不过是孩子贪新鲜才会觉得好吃。
    他小时候还不是这样,平时没有什么零食,过年的时候家里搞点豆子炒一炒都觉得香。再说了,爆米花这玩意儿他以前住乡下的时候也吃过,有匠人过年前专门走街串巷到家门口来爆的,口感虽然不错,但是有股铁腥味,远远没达到吃了还想再吃的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