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2050年家园 >

第34部分

2050年家园-第34部分

小说: 2050年家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少有一点点关系,其结果就得由你们自己判断了。”张才儒向上推了推眼镜,对唐克宏说不过起了一件记忆犹新的往事。而王彦臣与徐东胜也对唐克宏提出的问题产生了兴趣,两个人不由地将身子向老师面前凑了凑。
“五十几年前,有一位年轻人叫周云朴,在他读研究生其间,看到深圳市各项经济建设正在飞速的发展,在研究生即将毕业的前夕,实在等不及的他毅然地办理了退学手续,只身一人来到了深圳市。最初他是在一家香港全资公司上班,干了两年后,在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经验后,他注册了自己的公司。最初他经营的是电脑生意。大概是在1993年左右,他来到南方一个省会做房地产生意,由于生意做的大而且很成功,很快他就成了这个省知名的企业家。当时我正在这个省的领导岗位上,是在一次表彰大会上认识了他,在后来的几次接触中他对我谈了他成长的经历。后来在房地产一阵热潮消退之后,他去了北方一个省份,在那里开发其它产品,从此也就断了联系。前几年,有一位叫李国保的人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不久,他就加入了我现在所在的航空协会,因为他是从农业管理的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因此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我出于好奇,就向他打听起关于人工合成食物的成功情况。在谈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他对我提起了周云朴的名字,当我说我曾经认识周云朴时,李国保就很有兴趣地同我谈起了周云朴的情况。原来周云朴到北方不久,凭借着他丰富的知识,聪明的头脑,敏锐的目光,在很多行业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当他所积累的‘资金以天文数字来计算时,他将生意委托给一位跟随多年的经营副经理,自己在2023年办起了一个有相当规模的农业研究所。他以高薪为新办的农业研究所召集了国内才能卓著的农业专家、化学专家、生物专家、机械制造专家。当时周云朴成立这个农业研究所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研究一项他一直认为能够办到,而在很多人眼中是一件天方夜谈的项目。这是一项对我们今天生活起着重大影响的研究项目,就是人工合成粮食。”说到这里,张才儒起身走进书房,在书架前找了片刻,从中抽出一本厚厚的书。
他将书递给唐克宏,“这是周云朴他们那个农业研究所出的一本关于对人工合成粮食研究成果的一本书。”
唐克宏接过书翻了翻,看到里面尽写的是技术术语,“真是隔行如隔山,要具体谈人工合成粮食的内容,我可是个大外行。”唐克宏发出感叹。
“那么后来有究竟如何呢?”王彦臣等不及地问张才儒,迫切地想知道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张才儒看着王彦臣笑笑,接着说道:“周云朴坚信人工合成粮食一定能获得成功,既然水稻、小麦、大豆等粮食作物种子的构成元素是氮、氢、氧、碳,而水的成分也是由氢和氧所构成,只要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就可以获得这两种元素,空气中氮气取之不尽,而碳更是随手可得。再通过一步步地组合,必定能制造出粮食作物中最主要的成份,像蛋白质、淀粉、糖、纤维素、及脂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无水栽培技术,植物在水中依靠人工合成的氨氮肥料,加上叶片吸收光能就可以生长并产出种子,也就是我们需要的粮食,那么通过人工模拟粮食作物的生长方式就一定能制造出人工合成粮食。他认为首先要把一棵稻苗看成一座工厂,将稻苗的生长从幼苗开始直到开花结果都分解成一个个步骤,那么按这个步骤建一座工厂,就一定能获得成功。话有说回来,人工合成粮食谈何容易。周云朴领导着研究所的几百人苦干了近十年都没有结果,其中近一半聘请的专家都打了退堂鼓。但周云朴坚持了下来,他一面加大了对农业研究所的资金投入,一面在社会广络人才,终于在2035年成功地用氮、氢、氧、碳在通过2百多道工序的分解再合成,再分解再合成过程,在几十种生物酶、化学催化剂的作用下,最后以工厂化的方式生产出第一批人工合成粮食。这种人工合成粮食的最终成品很像面粉,但里面含有的蛋白质、淀粉、糖、脂肪的种类相当地单调。人工合成粮食生产出来了,而且它的成份也通过了国家权威机构的分析认可,周云朴对最初计划用这些生产出来的人工合成粮食喂家禽,但没有想到一旦施行起来立即遭到了社会的抵触,人们都说吃了人工合成粮食喂养大的家禽有将有害身体健康。到了这一步才真叫周云朴感到了灰心丧气。他遣散了聘请来的专家,关闭了生产人工合成粮食的工厂。”
说到这里,张才儒起身走进厨房,从冰箱里端出一盘象糕点样的食物,放在沙发前的茶几上。“我那时才知道,你们和我现在吃的主食就是在周云朴的农业研究所发明的人工合成粮食上的进一步完善。中国科学院基因工程研究所在2039年公布了他们对人体存在于人体染色体的尖端端粒体的研究发现,成功合成了一种称之为ANSP的酶,当人每天吸收这种酶后,可以延缓人体细胞的分裂时间,加大人体细胞的分裂次数。这样一来,人人都可以活到150岁左右。你们算个帐,我们国家从2039至今几乎没有人因为衰老而死亡,而且在今后的50年里同样不会有大批的人因为衰老而死亡,我国在50年后的人口将会达到多少?一大堆问题随之而来,首先就是粮食问题,你们想一想,从2039年开始每年人口几乎成净增长,那粮食怎么办?”说到这里,张才儒紧皱起眉头。
看到张才儒表情有些严肃,徐东胜在一旁笑着说:“现在不是不为粮食犯愁了吗!国内有那么多的粮食合成工厂,如果粮食还不够,再建几座厂不就解决了问题。”“去,你在一旁吓扯什么?我问的不就是哪一个先研究出来的吗?”看到徐东胜不懂又乱插话,唐克宏语气中显得对徐东胜有些不满。
“请老师接着讲下去。”唐克宏不希望打断张才儒的思路。
张才儒轻咳一声又接着说:“2039年国家以重金买下了周云朴生产人工合成粮食的专利,并投入巨资及人力在其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进行了改进,并按比例加入了一定的微量元素,很快一批高质量的人造食品被制造出来。经过多种试验认为对人身体无其它副作用时,就开始定量将ANSP的酶定量投入到用人工合成粮食生产的食品中。”
“所以我们这些人想长寿就必须吃人工合成食品。真不知道是什么人想出这个馊主意,这一招也够绝的!”徐东胜听到这里插话道。
张才儒将放在桌上的一盘人工合成食品端到胸前,咧咧嘴摆出一难看的表情,“用人工合成粮食生产的食品的确不好吃,但你要想长寿,你就必须吃下一定数量的人工食品。国家一下将长寿带来的食品短缺的问题圆满地解决了。而周云朴是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凭兴趣搞得人工粮食合成技术,既然会对中国、乃至全球能产生能够产生如此大的作用。”
听张才儒说到这里,徐东胜饶有风趣地追问道;“那么周云朴现在在那里?”“他现在……”张才儒侧着头想了想说:“据说目前定居在加拿大,但没有就此退休,好像是又搞了一个研究所,但具体研究内容我就不得而知了。”
王彦臣此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规定人一旦到35岁就必须吃人工食品?”张才儒笑了笑说:“这个问题比较简单,第一,人在35岁之前仍处于生长期,而在这之后开始走向衰老。第二,现在法律规定夫妻双方任何一人达到35岁就不能生育,虽然目前可以确定食用人工合成食品对人的身体健康没有什么不良的影响,但我们现在仍不能确定长期食用人工食品对遗传有无影响,所以人们从35岁才开始食用人工合成食品有着其根本的科学道理。”一席话说的是让他们三人只点头。
“我也对一些事有点看法。”唐克宏取下眼眼镜,掏出一块绒布不紧不慢地边擦着将镜片,边慢吞吞地说道:“我在政府部门工作了一辈子,其中有很长一段时间从事经济工作,也读了不少经济方面的书,现在呀我是对目前的高失业率是很有看法,你们来评论一下,失业率达到了31%,明明没有做好嘛,还非要说是科技进步所产生的必然结果,真叫我不能理解。”“这话不假,我对此也有看法。”徐东胜接着话题说了起来,“其一,现在政府并不鼓励人民寻求工作,对凡是没有工作的人都提供相当可观的资金供他们去消费,使得这些人终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其二,现在的由政府规定的义务教育从小学一直到大学,包括到继续教育都是免费,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反而让一些人感到学习无所谓,目前一些学校的教学水平实在是太差。想想我们那时读书时的情形,读书像是上战场,考试就是冲锋。”说到这里,徐东胜自己哈哈大笑起来,他指着王彦臣、唐克宏说:“你,你,我,都是在读书时拼刺刀的优胜者,张老师,你说是不是?”徐东胜问着张才儒。
张才儒笑着点点头,“你们说的问题都很现实,但实质却并不是像你们所讲的那样简单。唐克宏说政府养很多人,致使这一部分人游手好闲.而失业率太高了,是政府没有做好工作。其实呀,是你们的思想观念还停留在几十年前那种环境下的对经济的认识,你们的思想还没有跟的上时代。事实上,在任何时代,对于科学技术发展程度的不同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所形成的经济理论也是不完全相同的,如果我们一味地套用过去的经济理论,那你必定是难以对现行的经济运行方式有着正确的理解。比如你刚才谈到了‘失业率’三字,说是政府没有做好工作,让失业率过高了,这说明你的思想还停留在老的经济理论上。当今的经济理论,什么地方还提‘失业’二字。对这些人我们现在称之为‘福养人’,也就是国家福利供养人员,‘福养人’的出现,实际上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的必然产物。现在我们所吃的,用的绝大多数都是在现代化水平极高的生产线上下来的,所用的人是越来越少。记得四十几年前人们大力扩大第三产业,以减少失业率,但第三产业的扩大也是有限度的,失业率仍在上升,问题出在那里?众多的经济专家在长时间的分析研究后不得不认同这样一个现实,就是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必然使得很大一批人离开任何的劳动,而由国家养起来。”
“一大批人什么事也不干,对社会来说,岂不是一种浪费?”王彦臣说道。“任何人只要降生了,就有权好好地活下去。他没有事情可干,并不等于必须活得比别人差,目前国家给予‘福养人’的生活资金并不比拥有工作的人的平均水平要低多少,其原因就是他们并不是失业,而是国家让他们无业,并提供可观的生活保障。”张才儒象他过去的学生详细地做着解释。
似乎是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张才儒想了想接着又说道:“过去我们对很多问题都提出了看法,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就是没有办法解决,比如说人类在其几十万年的进化过程中,疾病、气候、食品短缺、战争及躲避大型食肉动物的捕杀等等,都在无形之中将人类中的一些劣质品给淘汰了,这顺应了自然选择的规律。而到了前几十年,新社会里我们讲的是人人皆知平等,每个人都有相同的权力,每个人都有生育的权力,大量有基因缺陷的人也有了后代,而这些后代同样是基因缺陷者,这些人一代代地繁衍着,而所带来的问题不仅仅是给社会带来负担的问题,而是牵涉到人类的繁衍还能持续多长时间的问题,那个时我们一直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而现在以法的形式对生育进行一定的控制,问题立马就解决了。现在夫妇想怀一个孩子,首先必须要获得指定医院的基因检查,在确证两人的基因无缺陷的情况下,必须获得中央生育管理中心的严格审查后,在得到批准后方可怀上孩子,这样一来既减少了人口出生率,又保证了优良基因的遗传。”
看到三位学生带着疑惑的眼神看着自己,张才儒用手将头发向后理了理又接着说:“我说这些是为了说明这样一个事实,就是同样地问题在不同时期都有着不同地解决方法,在某一个时期我们明知道有些问题正在发生,但解决的条件不成熟,就必须等待。”
王彦臣听老师说的这一席话,仍然感到自己没有明白过来,但看到徐东胜眼盯着自己暗示着,知道他希望自己不要再问下去了,就假装明白地点了点头。
此时的徐东胜看同老师的谈话时间已够长的了,所以不断地对他两人打了个眼色,王彦臣与唐克宏会意地站起身,三人一同向老师告辞。“稍微等一等。”张才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