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红楼之新黛玉传 >

第4部分

红楼之新黛玉传-第4部分

小说: 红楼之新黛玉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拔的主,这些利钱紧紧攥在手上,舍不得拿出来充公呢。
又一心厌恶黛玉,自己儿子对她多有迁就,她竟不理不睬,这不是看不起宝么?这就是她矛盾之处了,又不愿黛玉嫁给宝玉趁了贾母的心,可是那只能是咱们宝玉瞧不上你,怎么能是你不屑宝玉呢!更觉得林黛玉跟她那个娘一样,装模作样,惹人讨厌。
如今正觉得腰杆硬起来了,一时不愤便说了这么一番话,只把贾母气了个倒仰。
因又说到:“如今已经请旨让娘娘回府省亲,马上就要筹备省亲别墅,府中现如今比不得先前,这银子可从哪里来呢?妹妹既住在咱家,又是娘娘姨妈,自会为娘娘分忧。”
贾母见她面有不忿之色,又听她提及银子建省亲别墅之事,一时间觉得自己已经力不从心,这么多年贾母牢牢把持着这个家的方向,现在自己已是风中残烛又能撑到何时呢?一片苦心,她们并不明白自己的苦心,一时间几欲哽咽。可她到底见惯风雨,做了这么多年的老封君,又将这泪意生生忍了下来。
便道:“我现如今老了,也管不动你们了。哪日咽下这口气我也就不管了,现在我偏又没咽气,少不得还是得听我的。你既然这样坚持便让她们继续住下,只是一点,玉儿住在府中,并不是寄人篱下,看人脸色来的。林姑爷堂堂二品大员,莫非能让自己的女儿来吃白饭么?且不说每年四时八节,你妹妹命人送来多少土产孝敬。只说当日玉儿进京,姑爷也是命林管家送了一万两银票在我这。若按着你的说法,玉儿一个人就有一万两,且只是小住咱们家,比不得薛家一家三口连金陵的生意都结了,住多久还未知呢,也才一万两,你道是谁小气?如今我讲这话并不是嫌弃谁钱多钱少,来者是客,可是岂有在人家的地界儿上来编排别人的道理?”
王夫人插嘴道:“既给了银子,怎么咱们都不知道,凤丫头掌管家事也未曾见老太太拿出来?”
贾母怒道:“我原不过想着骨肉至亲,这银子我便替她留着,你们是她嫡嫡亲的舅舅舅母哪里要如此客套,谁知你竟这样。。。也罢了,今日你既这样说,定是早就心存不满,以后玉儿的用度都从我这一万两银子中出。只是这钱我却不能交到你们手中。”
王夫人又有几分肉疼,暗想一万两可也不是小数目了,可是见贾母盛怒她也无法可想,心中隐约又有几分后怕,贾母早年掌管贾府,说一不二,杀伐决断,气势逼人。那贾政又最是个讲究名声,孝顺贾母之人,万一被他知道这样公然顶撞贾母,只怕自己要挨骂。因又期期艾艾地道:“老太太息怒,媳妇不过一时替娘娘心急,自娘娘进宫以来,从未见过家人,如今得封贵妃,亦是贾府之喜,又有今上慈恩体恤,恩准娘娘回府省亲。爷们已经请旨,不日就会批复下来,那周贵人吴贵妃家都已经开始筹建了。只咱们府上还未准备,全因着公中银子不多,这会子妹妹少不得要周全一二,再有她孤儿寡母投亲,怎好赶出去?”
“你不必再说,要留下便留下吧,只是一点,再莫让我听到半句风言风语。”又对凤姐道:“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一向管家公正严明,只是太太糊涂你不能糊涂。你去彻查,那些个嘴碎嚼舌的一律赶出府去,严惩不贷。”
又对王夫人冷笑道:“如今你身份尊贵,我是不敢使唤你了,以后很不必再来我这请安了。”
王夫人一听如同雷击,眼神涣散,做媳妇的不用到婆婆面前来请安,岂不是意味着遭了婆母厌弃?又想完了,老爷定不会放过自己了,便悲悲切切的叫了声:“老太太!”就不敢再言语。心下又暗恨,自己都已经是当婆婆的人了,贾母还这样当着晚辈的面下自己的脸。她却不想想,自己的所作所为,贾母这样已算是慈悲的了。
至晚间,黛玉并姐妹们陪贾母一起用过晚膳,贾母便携了黛玉来到内室。拉着黛玉的手细细地看,见她头上戴着镂空兰花珠钗,眉似远黛,目若点漆,脸盘如今长开了,更似贾敏,贾母想起那时敏儿也是这样陪在身边,母女欢聚,如今却白发人送黑发人,忍不住悲从中来,又见黛玉一脸依赖望着自己,想女儿只留下这一滴血脉,自己若不能照看好,怎么对得起敏儿?
黛玉见贾母看着自己不言语,一时又面含悲色,只怕是为了今日之事伤怀,一时又心中后悔,若不是自己同意,将此事闹到外祖母跟前,又怎么会让外祖母自责不已,引她伤怀呢?往日间因林嬷嬷规矩严苛,黛玉自己又不喜宝玉,所以外祖母偶有不快,便以为外祖母待自己终究不及宝玉,莫非我不同宝玉亲近就是错了么?现在见贾母如此伤心,心下自责不已,又想外祖母待自己真是极好的了,连别的姐妹也多有不及。
忽又听贾母大放悲声,一把搂住自己道:“玉儿,委屈你了!”
黛玉心中一酸,叫了声外祖母。
是夜,祖孙两个宿在一处,自此黛玉与贾母更加亲厚不提。
作者有话要说:取题无能啊,这小标题神马的一章两章还凑合,现在已经是绞尽脑汁了。。。囧一个
另:我把笔名改成了苑清,用这个笔名开通了作者专栏


☆、闻父病黛玉回苏州

此后,凤姐在府中很是处罚了一批人。
是日,贾母并众人饭后正在厅内聊天,忽听丫头来报:“薛家太太并宝姑娘来给老太太请安。”
厅中众人面上各异,都已经知道前日之事。探春因着王夫人被贾母所厌,日子正不好过,又想到起因正是因为薛家母女,便有些不快,可王夫人是她嫡母,她自不敢表露出来。迎春是府中有名的二木头,事不关己己不出声。惜春也只是不语。
黛玉偎在贾母身边,众人见薛姨妈并宝钗已经进厅,见宝钗身边素日服侍的莺儿不在,只带着香菱。
众人细瞧香菱,暗想:怪不得薛大傻子肯为她闹出人命了,果然是个好模样,竟有几分东府蓉大奶奶的风采。
薛姨妈笑福福身:“给老太太请安,老太太近日可好?”
贾母便笑道:“薛太太不必多礼,快些给薛太太并宝姑娘看座。”
薛姨妈已经去过王夫人处,只贾母因这事已对自己和宝钗生出成见,又听得她并不似往日般亲热,心知此时只能伏低做小,便谦恭的说:“因前几日蟠儿从外间回来,竟收购到上好的天山雪莲,我们哪里能受用这等东西,只想着老太太福泽深厚,因此特来敬献给老祖宗呢!”
见贾母只笑不语,又道:“前日间,莺儿那丫头冲撞了老太太,言语冒犯,只怪我管教不当,今日特来给老太太赔礼,万望老太太原谅。宝丫头因着这事心里内疚惭愧,一日不得松快呢!”宝钗又忙站起来施礼,又走到黛玉旁边道:“林妹妹,你且原谅姐姐一次,实是姐姐的错。”
黛玉见她面色羞红,又当着众人的面儿这样说,倘若自己不原谅,岂不真成了小气之人。便笑着拉起宝钗的手:“宝姐姐这是哪里话?你并不曾哪里冒犯我,我又哪里会跟你置气呢?不过是个不知身份尊卑的丫头,有什么好计较的?”又在说到“不知身份尊卑的丫头”时上故意加重语气。
宝钗听她这话心下暗怒,只面上还的露出笑意,难为她脸色还能如常。
贾母笑道:“薛太太客气了,姐妹们一处玩耍,哪能有什么不快。”
一时间场面又热闹起来。
黛玉这日正在房中和云歌绣花闲聊,又说到来贾府进一年了,挂心父亲幼弟,正要写信回家,让父亲派人来接自己回扬州。
却听得鸳鸯来请自己,忙整理妆容去贾母房中。
给贾母请安过后,见堂下站着的不正是管家林安吗?忙问道:“林管家?”
贾母拍拍她的手,“林管家是来接你回苏州的,你父亲近日身体不好,你且先回去照料吧?”
林黛玉听得父亲病了,忙问是什么病,严不严重?林管家答道是因公务繁忙,体弱气虚病倒在床,只需得好生调养,不能劳神。黛玉心下稍定,忙要辞别贾母收拾行李回家。
贾母道:“今日天色已晚了,你们明天再启程吧,我安排琏儿送你回去。再有上次薛太太送过来的雪莲你也带回去,对你父亲是再好不过的了。”
黛玉忙道:“现在府中正要替娘娘修建省亲别墅,正是忙碌之时,怎好麻烦琏二哥哥,林管家最是个稳妥不过的人,很不必再劳动他们了。至于雪莲,玉儿就不推辞了。以后玉儿再寻好的孝敬您!”
贾母笑道:“傻丫头。”便不再坚持派贾琏护送。
唯有宝玉听得林妹妹要回苏州,心中如同浇了盆冰水般,整个人都痴痴呆呆的,眼中滑下泪来。他与黛玉本是木石前盟,大有缘分,无奈贾敏爱女之心竟将事情发展引到另外一个方向去了。宝玉这个痴人,最喜这些女孩儿,便是房中的丫鬟也纵得不知天高地厚,从不舍得说一句儿重话,每日间,只想着天下间出色的女孩儿们都能围在他身边才好。心中对黛玉更有不同,如今听得她要回扬州,忙忙的跑到贾母处哭诉,只拉着贾母衣襟道不许林妹妹家去。
贾母见他落泪,心疼的不行,忙忙的把他搂在怀里,轻声安慰:“你妹妹不过因你林姑父卧病在床,回家尽孝罢了,等病好了,自然还要上咱们家来的。”
宝玉便道:“当真么?老祖宗莫哄我。”
贾母连道“自然当真,你且莫哭了,明日你妹妹家去,你现在去见见你妹妹,道个别,明日早间她们就走了,你还要上学,到时只怕没时间。”
宝玉便抽抽搭搭来到碧纱橱内,却见众人正在收拾东西,林嬷嬷见宝玉急急的往内室走来,忙要起身去引他出去,却见雪鹃上前对宝玉道:“二爷可是来瞧姑娘的,快快的坐吧!”又忙端了盏茶给他。
宝玉只痴痴呆呆地望着黛玉道:“林妹妹,别走!”
黛玉正色道:“二哥哥这话却是从何说起,父亲病重,我自当回去伺候汤药,哪里有不走的道理,你往日所学人伦孝道尽是白学了不曾?”
宝玉道:“妹妹为何这般说我,我一片真心待你,我做错了什么惹得你不快,对我竟这样冷漠?”
林嬷嬷听这话不对味儿,忙喝道:“宝二爷慎言,姑娘同二爷亲表兄妹,往日间姑娘对你也是礼敬有加,哪里有半分失礼之处?你若真一心替姑娘想,现今便不会坐在这里。二爷是读书人,男女之防竟不知么?”
宝玉一时愣住,只觉心中似有千言万语,却难以言说。林妹妹怎么会是这样的呢?刹那间只觉脑中一片迷茫,转身失魂落魄的回了自己房中。
袭人见他如同魔障,叫了声宝玉,他也不回答。直直的走到床上和衣而卧,眼泛泪光。
因此便问麝月:“好好儿的,这是怎么了?”
麝月便道:“刚从林姑娘那儿来呢,听得林姑娘要回苏州伤心罢了。”
此时,黛玉收拾好东西,雪鹃上前道:“姑娘也太严厉了些,二爷不过因着姑娘要家去,舍不得姑娘来话个别罢了,又不是外人,何必如此不近人情,倒挨了嬷嬷的训。”黛玉笑道:“林嬷嬷是宫中出来的,最是重规矩不过,凡事无规矩不成方圆,只要按着规矩来,谁耐烦去说他?”又道:“你原是贾府的人,父母兄弟都在京城,你仍留在这里罢,好歹不至骨肉分离。”
雪鹃已惊,忙道:“老太太既将我给了姑娘,自然是跟着姑娘去哪里,我便去哪里。”
黛玉笑笑:“你留在这替我陪伴老太太就是为我分忧了,我回扬州不是一日两日,怎能使你远离父母。”
云歌便上前劝道:“傻妹妹,这原是姑娘对你一番情谊,怎地想不通?你且留在此,日后姑娘自然还要回来的。不过是帮姑娘在这照看一二罢了,连春纤也是不带回扬州的,这是姑娘体恤,不忍你们一家分离。”
作者有话要说:因为最近上班的时间不太固定,不能定时在下午六点更文了,抱歉!不过会保证每天一更。
还有前文第一章林慎之的年纪改成了四、五岁左右,不然我下面的情节无法展开啦!不好意思,就改了下年龄,不影响阅读,亲们知道就好


☆、林黛玉偶得桃花诗

黛玉挂心父亲病情,一早便辞别众人回转苏州。
三春姐妹很是不舍,只王夫人心中不快,若是让琏儿同去苏州,林如海若是病重过世,林黛玉闺中女流,一应事宜还不是都要依仗琏儿,到时候再用些手段,林家的家业不都是自己的?正好填补给娘娘建园子的空缺。
可她上次顶撞贾母后,贾母对她很是不喜,在贾母身边也说不上话,又被家政狠狠训斥了一顿,再不敢造次了。
唯有宝钗并薛姨妈心中暗喜。宝钗费尽心思要将黛玉比下去,好容易在贾府中树了个贤名儿,又可以做出个勤俭持家,端庄大方的样子,想投贾母所好。却不想贾母跟别的老太太并不一样,竟不喜欢这样守拙勤俭的,又有黛玉在旁,竟白费了一番心思。
她不知道贾母因为年纪渐老,反倒活泼起来,只喜欢些爽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