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红楼小婢 >

第164部分

红楼小婢-第164部分

小说: 红楼小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雪雁上下打量了她一回,摇头道:“快别如此,咱们家若是这样登门,只怕被周家当成是上门打抽丰的了。”

听了这话,米氏不觉紫涨了脸。

雪雁心中冷笑,若是赵家老宅的人持身正,心思清明,好好儿地与自家来往,自己也愿意帮他们牵线搭桥,只可惜他们贪心不足,偏打着这样的主意过来。

米氏随即叹了一口气,道:“我们这样,竟是上不得台面了。也是,我们终究比不得城里的打扮,也没什么好首饰好衣服,按着嫂嫂的意思,我日后竟是不敢出门与人应酬了。”

雪雁心道米氏果然沉不住气,拍手道:“哎呦,怎么不早说?偏我今年有了身子,做的新衣服尺寸大,你也穿不得,倒是还有几件不穿的旧衣服和几件不戴的旧首饰,你若是不嫌弃,我叫丫头送过去与你穿戴。”

米氏大喜过望,忙道:“便是嫂嫂不穿的,也是千金难得的好东西。”

雪雁听她没有推辞,心里更看低了几分,越发不喜赵家老宅人等,对小兰道:“我的话你没听到?拣几件我没大狠穿的衣服和几件没上头的好首饰给锋大奶奶送去。”

小兰听了这话,站着不动。

雪雁见状,登时柳眉倒竖,凤眼圆睁,道:“你这小蹄子,怎么不听话了?”

翠柳走过来笑道:“奶奶息怒,小兰姐姐原是为锋大奶奶着想,方不敢过去找东西。”

米氏一怔,道:“我竟不懂这话何意。”

翠柳道:“锋大奶奶有所不知,按着当下的规矩,我们奶奶的衣裳首饰寻常人都是穿戴不得的,便是我们奶奶,若不是上头赏下来,也不能穿戴。因此,锋大奶奶得了衣服首饰倒是一件小事,只怕锋大奶奶穿戴了走出去,反被人告一个逾制之罪。”

米氏大惊失色,但随即道:“往常嫂嫂也没少给老爷子老太太送东西。”

雪雁斥责翠柳道:“你多嘴做什么?快叫小兰去拿。”

见雪雁如此爽快,米氏倒迟疑了起来,问道:“嫂嫂的衣服首饰,我果然穿戴不得?”

小兰正色道:“这是自然,在镇上奶奶孝敬的那些东西,虽也有一些是宫里才有的,但是还无妨,奶奶在京城里住着,所穿戴之物皆是上用的,连官用的缎子都不大常见,奶奶能穿得,便是一般官宦人家穿戴了都要被参一个逾制呢。”

米氏不懂这些,小兰便随口乱诌,横竖雪雁房中的确有泰半之物非常人所能穿戴。

雪雁却道:“快别吓唬锋大奶奶了,叫你去拿,你就去拿。”

她越是如此大方,米氏反不敢接受,忙推辞不迭。

经她几次推辞,雪雁便作罢了,道:“四季衣裳都是前一季做的,弟妹既不受旧衣服和旧首饰,等做秋季衣裳时,再给弟妹多做一身新的罢。”

等她走后,小兰和翠柳都笑道:“好容易糊弄过去了。”

雪雁道:“等她回去只怕就反应过来了,除了上头赏赐的,难道寻常衣服首饰就没了?”

小兰笑道:“便是反应过来又如何?横竖她自己已经先推辞了,也没脸再要。”

翠柳在一旁笑着赞同,道:“我去端补品,厨房婆子早就炖着了。”

不说主仆三人如何乐不可支,却说米氏回到客房时,赵云已经不在了,唯有赵锋坐在窗下,沉着脸不说话。

米氏忙问道:“这是怎么了?”

赵锋道:“还能怎么着?大哥哥说,观月赏风两个人都是重用的,离不开身,家里虽有两个小厮,却都是净了身的阉人,是于总管留给嫂嫂使唤的,不好随着我出门,免得被人看轻,因此没有清闲的小厮给我使唤。”

米氏惊道:“这是不管咱们出门应酬了?”

赵锋抬眸看她,沉默不语。

米氏焦急不已,道:“咱们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虽有大爷认得的同窗,可是出身好的咱们没认得几个,若没有大哥哥派人引荐,没有大哥哥家的帖子,咱们可如何是好?如今嫂嫂也不愿出门,我竟也不能结交那些贵人了。”

赵锋叹了一口气,道:“只好先跟同窗来往,然后再由同窗结交别的学子罢。”

米氏知道眼下只能如此,只得答应。

次日,赵锋出门,米氏打开妆奁对镜梳妆时,蓦地反应过来,自己上了两个小丫头的当了,不由得满脸怒色,到了晌午,赵锋意欲在赵家请客时,吩咐厨房做一桌席面,李妈妈过来道:“我们奶奶有身子,家里不备酒水,没有得锋大奶奶的吩咐,东西竟未曾采买回来。”

米氏想起昨日言语,再加上先前之怒,登时气了个倒仰。

李妈妈站着不走,直到米氏取三两银子给她,她方下去置办酒席。

自此以后,赵锋夫妇除了吃住在赵云家里以外,余者席面酒水应酬使费都得自己出,不过半个月,带来的银子淌海水似的花将出去,若是不出银子,厨房便不去采买。

米氏越想越气,索性坐车回家,告诉了赵老爷子和赵老太太。

赵老爷子和赵老太太闻言大怒,牛氏气得浑身颤抖,道:“亏得还是一家子亲兄弟呢,事关一家子前程,不拉扯兄弟拜见贵人不说,连几样酒菜都舍不得。”

赵老爷子听了,叹息不语。

赵老太太却道:“我这就坐车进城去,难道我去了,他们还不好好给锋儿做饭?”

说完,赵老太太果然打扮一番,带着米氏进了城。

及至到了赵云家里,却听说宁安郡主带着保哥儿来探望雪雁,闻得赵老太太来了,忙命人请进来,赵老太太头一回见到皇家的郡主,忙颤巍巍地行礼。

雪雁则扶着丫头的手,起身给赵老太太见礼。

今日米氏回家,雪雁便知她必定会向老爷子和老太太告状,如今懒怠和他们周旋,便请了宁安郡主过来赏花,小兰亲自过去时,并说明了缘故。宁安郡主感念雪雁救了保哥儿,且她知书达理,未曾挟恩图报,求的只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愿意帮她一把,故亲自过来了。

雪雁聪慧便在于此,大事不求,只求小事,既不会引其反感,又能有所来往,宁安郡主如今和夫家不和,平常清闲无事,也来过他们家几次,亦觉顺心。

赵老太太见雪雁给自己行礼,忙命米氏扶着说不必。

宁安郡主抚着保哥儿的头,含笑道:“老太太怎么来了?”

见到宁安郡主语笑嫣然,十分和气,赵老太太原先的一团怒火早已吓得丢到爪哇国去了,忙陪笑道:“云儿媳妇有了身子,我过来瞧瞧她好不好。”

宁安郡主道:“老太太有心了,见你们这样疼她,我倒放心了。”

雪雁笑道:“郡主有什么不放心的?谁还能吃了我不成。”

宁安郡主却道:“便是大肚子弥勒佛,也吃不得你,只是怕别人给你委屈受。你如今不比从前,若是恼得狠了,只怕对哥儿不好。因此,今儿我话撂在这里,谁若欺负了你,你只管打发人告诉我,我给你出气。”

雪雁看了赵老太太和米氏一眼,看得二人顿时心惊肉跳,雪雁随即收回目光,道:“有郡主给我做主,谁敢欺负我?郡主放心,若有人果然如此,我定当告诉郡主。”

宁安郡主含笑点头。

等到宁安郡主离开后,雪雁送到二门回来,见赵老太太和米氏低声说话,米氏面色苍白,不断点头,脸上犹有余悸。

雪雁恍若未见,缓缓地走上前,笑道:“老太太好容易来一趟,我这就叫人给老太太收拾院落,老太太在城里多住些日子,我们也好尽尽孝心。”

赵老太太忙道:“我只是来看看你,一会子就回去,你们祖父在家,我不放心。”

雪雁听了,十分惋惜。

赵老太太不敢对雪雁如何,遂含怒而来,害怕而归,米氏更加不敢说什么了,往后一个月,直到赵锋进了考场,两家虽住一宅,倒还相安无事。

乡试连考三场,每场三天,八月初九为第一场,八月初十却是宝琴出阁之日。

初九这日,赵锋进了考场,雪雁则预备几样添妆之礼,托黛玉捎去。

宝琴仅是寻常商贾之女,虽由薛姨妈料理,来往不过是寻常商贾之家,也有几家皇商去了,官宦人家甚少,身份最高的只有黛玉,凤姐迎春宝钗等人倒也去了,邢夫人想着自己的侄女许给了薛蝌,也命凤姐送了一份礼。

宝琴出嫁虽不是十分风光,然嫁妆却丰厚之极,人人称道。

凤姐看在眼里,笑在心里,回来说与邢夫人听,道:“琴妹妹的嫁妆比宝玉媳妇厚了三成不止,虽说琴妹妹只是寻常商贾之女,但是柳湘莲却是六品武官,因此琴妹妹凤冠霞帔比宝玉媳妇的规格还高些,若是二太太知道,不知道怎么想。”

如今大房二房愈加不和,邢夫人闻言一笑,道:“必然是对宝玉媳妇不满,嫁妆比不得林大姑奶奶还罢了,如今连琴姑娘都比不得。”

凤姐抚掌笑道:“明儿见了二太太,就说给二太太听。”

邢夫人最是不肯消停,见了王夫人果然说起此事。

王夫人听了,登时面沉如水。

邢夫人笑道:“二太太也是琴姑娘的干娘,怎么琴姑娘成亲时二太太没去?若是去了,定然觉得面上光彩,听说琴姑娘的嫁妆丰厚得很,我那侄女婿真真疼妹妹。”

宝钗给宝琴添妆回来,并不曾与王夫人说起,但是很快察觉到王夫人待她不如从前。

她本是聪明女子,不必打探便知王夫人何以如此。

想到这里,宝钗不禁心中一酸。

次日去给王夫人请安时,王夫人看了她一眼,道:“你既过来了,服侍我用饭罢。”

宝钗忙答应一声,走过去拿了筷子给王夫人布菜。

李纨在旁边看了她一眼,低头不语,径自从丫鬟托盘中接了粥碗,放在桌上,从前都是她一个人服侍王夫人,宝钗虽也按着规矩,终究比自己得王夫人另眼相待,只是布两筷子是个意思,常常能同王夫人一起用饭,今日王夫人还是头一回待她如此冷淡。

等到王夫人寂然用毕,漱了漱口,对宝钗道:“家里如今俭省,宝丫头你就在这我这里用饭罢,不必再叫人另做了。”

宝钗低头应是,彼时饭菜都已经凉透了。

李纨却没有在这里同吃,服侍王夫人用过饭,退出去回房自用。

宝钗才用完饭,王夫人又道:“宝玉房中如今可安排人了?”

宝钗心中酸涩不已,道:“我想着过几日给莺儿开了脸,给二爷放在屋里。”莺儿是自己的心腹,总比别人对自己忠心些,若是别人,恐怕不好拿捏。

王夫人道:“你既这样贤惠,我心里也觉得喜欢。一个莺儿倒不好看,明儿再给宝玉挑两个好的使唤。”

宝钗一怔,意欲问王夫人把谁给宝玉,却知此时不好开口,只得答应了。

回到自己房中,宝钗忍不住对窗落泪,但是旋即便拿着手帕子擦了,若无其事地叫了莺儿过来,如此交代一番,说选个好日子给她开脸。

宝玉素日为人,最喜做小伏低,姑娘丫鬟无人不爱,莺儿是宝钗的陪嫁丫鬟,本就知道这是自己的归宿,且知道宝玉喜自己娇憨婉转,也知宝玉秉性温柔,听了宝钗的话,登时满心欢喜,面上却不敢大显,静静地给宝钗磕头谢恩。

过了几日,果然给莺儿开了脸,放在宝玉房中。

府里人等听了,都赞宝钗比凤姐贤惠。

原来上回袭人被打发以后,不少人都说宝钗有凤姐之性,也爱拈酸吃醋容不得人,不想没过几日,便听说袭人素性藏奸,仗着宝玉疼爱,总是拿大,反是宝钗处处忍让,受了不少委屈,直到忍不得她对宝玉使性子,方打发了她,众人听了,十分同情宝钗,改口称赞。

宝钗去给王夫人请安,带了莺儿过去。

王夫人见了莺儿,招手到跟前,细细打量一番,问了几句,又赏赐了两身衣服给她,道:“日后好好服侍宝玉,若是挑唆宝玉生事,我可不轻饶。”

莺儿得了王夫人的衣服,自觉体面,忙躬身应是,举止十分稳重矜持。

王夫人满意地点点头,偏在这时,有人慌慌张张地进来,道:“太太,二奶奶,薛家出了大事了,如今已被户部派人查抄了。”


第八十七章

听到薛家被查抄的消息;王夫人和宝钗婆媳二人面上登时一变;尤其是宝钗,面如土色;竟无往常的端庄矜持;急忙问道:“是什么缘故?好端端的怎么被查抄了?”

王夫人看了宝钗一眼;亦是此问。

来报信的婆子道:“听说是以次充好;险些误了上头的大事,龙颜大怒,遂命户部查抄。”

王夫人听了,道:“薛家查抄了,薛大爷和姨太太如何?”

那婆子道:“我来时还在抄家呢;薛大爷已经被抓进大狱里头去了,下剩只有姨太太和大奶奶在家;眼下不知如何。”

王夫人忙瞅着宝钗道:“你回去看个究竟,问个明白。”

宝钗称是,匆忙回房,命人预备车马出去。

望着宝钗的背影,王夫人心里忽然有一丝后悔,早知薛家落得如此,宝钗嫁妆亦不及宝琴,她当日何必心心念念这个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