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红楼小婢 >

第208部分

红楼小婢-第208部分

小说: 红楼小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连生听了,点头道:“倒也有理,正好,前儿老爷跟前的一座自鸣钟被老爷不小心弄坏了,鸟儿也不叫了,下面还没修好,这个我带过去孝敬老爷。”

雪雁笑道:“既给了哥哥,就由哥哥做主。”

于连生哈哈一笑,将单子收入袖中,忽道:“你们家里这几年的收成和租金除了头两年让薛家带给你们,剩下的都在我那里,眼下你们家里事多,等过些日子再送过来。”

说完,径自坐轿离去。

他走后,雪雁便收拾昨日赵家老宅分的东西,清点时暗暗咋舌不已,单是老太太便有这么些,只怕老爷子手里的东西更多,难怪当年赵云说自己对老宅心灰意冷,想必是知道其中的藏掖,想罢,遂将之和赵云之母的嫁妆放在一起。韩氏是韩青山之女,娘家饶富,嫁妆也十分丰厚,留了不少东西给赵云,但是多年来已经用了七七八八,但是首饰却都没动过,仍旧收着。

李妈妈叹道:“亏得大爷做了官,不然咱们除了祖宅一点子都得不到。”

雪雁抿嘴一笑,道:“老爷子如今反悔了,分得也公道,咱们就受着,何必再说这些,叫人听了倒不好。”

李妈妈听了,忙住嘴不言。

雪雁回头吩咐香桃道:“将往年收着的冬衣拣素色的拿出来晒晒,皮子也拿出来晒,在西海沿子住了几年,竟没再穿过,我虽然生了一儿一女,身量却没大变,旧衣服都能穿,不必再做,在船上给麒儿和好儿做的几套冬衣也拿出来晒一晒,比熏香强。”

香桃笑道:“咱们家的衣裳哪一年不拿出来晒?都好好地收在樟木箱子里呢,我正打算等老太太的丧事办完了,该晒的晒,该做的做,再过一二个月便入冬了。”

雪雁忍不住道:“收拾好了,来我这里拿几匹料子,上上下下各做两套冬衣。”

香桃笑着答应了,感恩戴德不已。

却说于连生回到自己家里,他现今虽然越发有权有势,但因孤身一人,仍旧住在南华留给雪雁的宅子里,彼时宅子里热闹非凡,父母兄弟等人正在厅中大吃大喝。

见到于连生回来,一干人等忙站起身,抹了抹嘴,于大哥谄媚道:“兄弟,你回来了?”

于连生冷冷地甩开衣袖,道:“别碰我!”

于大哥连忙收回手,讪讪一笑,道:“兄弟,你是我的亲兄弟,咱们兄弟不好好亲香亲香,这么生分做什么?”

于父大马金刀地坐在上手,摸了摸花白的胡子,对于连生吹胡子瞪眼道:“正是,难道你如今有权有势了,就不把父母兄弟当亲人了不成?就是出去说,也没有这个理儿。”

于连生嘴角掠过一丝嘲讽,冷笑道:“不知道我该怎么做才能让父母兄弟心满意足?”

于父清了清嗓子,道:“你大哥二哥和你四弟一家都有好几个儿子,个个聪明伶俐,最大的已经二十岁了,也该娶妻生子了,你给你大侄子挑一门好亲事罢,听说有不少人富贵人家都争着抢着将女儿许配给你,你不要,让给你侄子。”

听到于父的话,一干人等纷纷点头,目光中流露出十分喜悦,于大哥的长子若是娶的好,他们将来的前程也不差,真没想到他们家二十年前送去净身的于连生竟然成了皇帝老爷子身边的心腹,若不是有官员往他们家里送礼,他们还不知道于连生已经光宗耀祖了。

于大哥道:“正是,兄弟,你可是我的亲兄弟,咱们家就靠你了。你大侄子长到如今,人品模样都是极好的,在兄弟家里吃喝了几日,越发养得眉目清秀,一表人才,有兄弟你的权势,还怕娶不到官宦人家的小姐?好歹为你侄子着想一番。我听说戴公公不但自己娶了十几个妻妾,也有继子继女,个个娶得好,嫁得好。”

于连生下定了决心,定要将他们锁进大宅子中,从此以后不必惹是生非。

于父等人不知道他的想法,自顾自地道:“连生,你今年也有二十八岁了,偏生还没后,不如娶一个老婆,然后再从你这些侄子里挑一个顺心如意的,过继到你名下,从此以后,你有妻有子,才算是个过日子的。”

众人听了,忙都点头,尤其是一干子侄,都盼着自己能被于连生挑中。

自从进了京城,他们瞬间就被京城的繁华迷住了眼睛,在于连生家里,穿的要绫罗绸缎,吃的药山珍海味,戴的要珍珠宝石,这些真是从前想都不敢想的神仙生活,只有跟了于连生,做了于连生的儿子,才能长长久久地富贵下去。

于连生淡淡地道:“这些事,以后再说罢。”

横竖宅子快修缮完了,他特特吩咐人加高了院墙,砌墙时墙头插满了锋利的刀片、碎瓷片、荆棘等等,又堵死了后门和各处角门,只留正面大门,一旦修完,立时便叫他们住进去,此时便先模棱两可罢。

于连生心性极狠,一旦决定了的事情,绝不会后悔。

于家一干人都道于连生愿意了,不由得相视一眼,彼此目露敌意,都不愿意别人被于连生挑中,正闹得跟乌眼鸡似的,却见小太监来回道:“东西都已经卸下来了,放在哪里好?”

于母连忙插口道:“什么东西?又有人送礼了?”

小太监并不做声,他跟着于连生多年,自然知道于连生的规矩。

话音刚落,早有几个女眷跑出去到前院看刚从马车上搬下来的东西,目露精光,然后回来跟于父于母道:“都是好东西,满目珠光宝气的。”

于母听了,忙向于连生道:“既这么着,就送来孝敬我和你爹罢。”

于连生摸了摸腕上的红玛瑙串子,脸上浮现一抹冷意,道:“不怕死的话,就搬走罢,这可是我要孝敬老爷的东西。”

听说是孝敬长乾帝的,众人顿时不敢吱声了。

于连生望着他们冷冷一笑,谁能想到这些人当初是将他逼入绝境的人,现在却又蜂拥而至,道:“宅子已经在收拾了,明儿我亲自送你们去大宅子里住,里头绫罗绸缎珠宝玉翠山珍海味应有尽有。”

众人听了,顿时大喜过望,于父赞道:“我就知道你是个有孝心的。”

于连生低垂着眼睛,又是一阵冷笑,然后回头吩咐人道:“没见到桌上的菜肴都冷了?赶紧做了肥鸡大鸭子送上来,再送两坛子好惠泉酒,别叫大家饿着。”

众人喜笑颜开,见于连生事事依从他们,随即坐回原处大吃大喝起来。

于连生拂袖而去,将礼单递给小太监,然后吩咐道:“按着清单,除了我的,其他的都送到各处,就说是姑奶奶从南边带来的,但因家中守孝,恐惹了晦气,所以托我送来。”

小太监答应一声,自去料理。

于连生则在次日一早,挑选几件罕见之物并着自鸣钟带进宫中,孝敬长乾帝。

长乾帝看了几眼,道:“又是你妹妹送你的?”

于连生含笑称是。

长乾帝便叫人将这座自鸣钟摆在殿里,取代了先前的那座,他富有四海,自然不在意区区几件东西,自鸣钟再珍贵,在宫里也算不上什么稀罕,他所记得的是于连生的一番心意,不似别人逢迎媚上,送礼也都存了心思。

端详了一番,长乾帝忽然道:“听说你家里来人了?”

于连生羞愧道:“正是,听说是河间府一带的官员去家中送礼,家里便知道了小的在老爷跟前有体面,一大家子统统进了京,正住在小的家中。”

长乾帝想起戴权家眷行事嚣张跋扈,眉头微微一皱,道:“你有什么打算?”

于连生忖度再三,便将自己的打算说了,他万事不瞒着长乾帝,何况也知道长乾帝的心性,虽说是以仁孝治天下,但是实际上自己本性却非如此,而是以国家为重,自己的方法虽说是狠辣了些,却恰好解决了长乾帝担忧之事。

长乾帝微微一笑,道:“你就不怕人说你凉薄?”

于连生笑道:“小的奉养父母兄弟子侄一家人,锦衣玉食,何来凉薄?”

长乾帝顿时哈哈大笑,心里愈加满意,若是戴权也像于连生这样,自己就不必担心宦官之祸了,指着案上的一个折子道:“你看看这道折子。”

于连生一惊,虽说长乾帝信任他,但是从未叫他涉足朝政,倒有几分踌躇。

长乾帝见状笑道:“无妨,这是周元乞骸骨的折子,他说自己年过半百,精力不济,因此祈求致仕回乡,以教导子孙为要。”

于连生诧异不已,周元这是给周鸿让道?


☆、第一百零八章

周元做户部尚书;管着国库和朝廷钱粮进出,稳稳当当地过了多年;若非长乾帝心腹;绝不能连任;他见长乾早已坐稳了帝位,朝堂之事也都已经料理了八、九分,想起长子念过三十,掌管西海沿子的兵权多年却始终未有兵马元帅之名;便生了致仕之心。
长乾帝看了折子后一直留而不发;又给于连生看了。
于连生回思种种,暗叫周元好生精明;拿得起放得下;又在此时,即便自己不再为官,也会让长乾帝记在心头,毕竟此时里里外外都被长乾帝清理了一遍,朝堂已稳。
长乾帝问道:“你怎么看?我是批了,还是不应?”
于连生忙笑道:“老爷英明神武,自有决断,哪有小的说话的余地。”人贵自知,于连生并不认为自己能倚仗着长乾帝的信任而指手画脚。
长乾帝听了,莞尔一笑。
周夫人陡然闻得丈夫意欲退出朝堂,不免有些慨叹,道:“老爷舍得放弃这样的权势?”天底下也就那么几个人能做到一品大员,哪有几个舍得放弃?八十多岁犹在为官的好多着呢,哪像周元这样,未到六十便已致仕。
周元一旦致仕,她便不是十分有底气的诰命夫人了,不过自己的长子争气,现今是一品大将军,自己又不比黛玉的身份低,次子三子亦争气,因此仍旧有所倚仗,只是却不是周元的,而是周鸿挣来的。
周元却是一笑,道:“有什么舍不得?咱们家到了这样的地位,也难以更进一步了,倒不如急流勇退,让圣人记着我的好,善待鸿儿兄弟几个。何况,诸皇子渐次长成,也不知如何争端,咱们不必卷入其中,竟是稳妥为上。”
听了这话,周夫人心头一凛,暗道好险。
长乾帝跟前有十一个儿子六个女儿,夭折了两个皇子和两个公主,皇长子、皇次子、皇四子、皇七子、皇十一子皆是皇后所出,皇长子已经十八岁了,十五岁进朝领了差事,次年皇次子、皇三子亦上了朝,去年皇四子、皇五子、皇六子也上朝了,大家都知道长乾帝并非由太子而登基,皇太后身份不高,连带长乾帝身份也不高,如今未封太子,谁都可以一争。
周夫人虽是女眷,却也知道皇子之事,丈夫已是文官之首,三年前才封了大学士,长子手握西海兵权,次子已为翰林,乃是皇子必定拉拢之户,难怪前儿中秋入宫时,皇长子妃和皇次子妃、皇三子妃等人对自己十分和颜悦色。
周夫人想起二十年前夺嫡之惨,新下颇为赞同周衍致仕,随即皱了皱眉头,轻声道:“老爷只怕担心太过了,圣人年富力强,想这些太早了些。”
周元叹道:“宁可先多想些,也别被富贵荣华蒙了眼,想当初我何尝不是如此?幸而鸿儿媳妇聪明绝顶,反倒点醒了咱们,才有今日之福。”长乾帝极端自制,规矩极严,早些年还能看出长乾帝的意思,眼下他却看不透了,倒不如退出来,横竖长子不在朝堂,次子不知多少年方能上来,诸皇子即便想拉拢,也拉拢不到周鸿。
周夫人笑道:“想当初都说鸿儿媳妇生得弱,娘家子嗣不繁,她也不像是能生养的,谁知她竟是极好的,连带咱们家又是几代兴旺。”旺夫旺子,这是她最喜欢的,王氏虽然生了儿子,周涟之妻容氏也生了一子,到底比不得周玄是长子嫡孙,冰雪聪明。
作为公公,周元不在此事上多说,咳嗽一声,岔开道:“你心里有个数,等到我致仕后,你也少出去走动,只管在家含饴弄孙罢。”
周夫人点头答应了,她现在五十多岁了,儿女娶的娶,嫁的嫁,心事已了,若是黛玉在家,早将家事交给黛玉料理,自己当个悠闲自在的老封君,偏生黛玉不在家,自己也不想乱了规矩,交给王氏和容氏,以免她们管过家后,等到黛玉回来却舍不得放手。
想了想,周夫人问道:“难道咱们就此回乡不成?”
周元道:“鸿儿在西海沿子,咱们如何能回乡?不过是个说法罢了,留在京城方能让圣人放心。再说,咱们家里没什么要紧,衍儿和涟儿都不必回乡考试,咱们回去做什么?”
原来周衍中秀才的下一科便已经中了举人,当年周涟与之同行南下,亦中了秀才,举人又险而又险地中了最后一名,其时兄弟两个名扬江南京城两处,一门父子皆不俗,次年兄弟两个参加春闱却都同时落榜,其后又一科周衍中了二甲进士,虽是二甲最后几名,但是人人都道年轻有为,如今在翰林院做庶吉士。
周夫人听了,脸上露出微笑,她这一辈子极有福分,丈夫位高权重,儿子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