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东汉同人)重生之郭家圣通-郭家圣通[宫斗系统] >

第45部分

(东汉同人)重生之郭家圣通-郭家圣通[宫斗系统]-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撤下去,赏与众人,命厨娘再做新的来。”阴丽华冷冷道。
江女忍不住摸了摸自然有些鼓胀的肚子:“诺。可夫人,这都已经是第三次了……”
“我让你撤下去,叫厨娘做新的来,”阴丽华提高了声音,“陛下岂能吃不新鲜的食物?”
“诺,诺。”江女不敢再言。
漪澜殿的食材也是有每日份利的。今日已然严重超了份,为了接下来她们这些做仆从的不挨饿,她还是下去细细问询有什么方法可以将这些熟哺食保存至明日吃吧。
不多时,新的哺食又热气腾腾呈了上来。
天色已然戌时末。可刘秀仍旧不至。
阴丽华此时难免有些心神不宁。
仿佛是听到了她的心声,外间突然传来小黄门的声音:“陛下至漪澜殿!”
阴丽华慌忙理了理衣衫,带着笑容迎了出去:“陛下。”
“华儿,我来了。”刘秀牵住她的手,“华儿可有想念我?”
“自然,”阴丽华娇羞一笑,“只陛下却仿佛未念过华儿。”
“岂有此理,”刘秀道,“我日日思念华儿,怎奈如今政事繁重,总不得见。今日我政事结束的尚早,长秋宫那边还请我去,我想这郭氏重身已然四月,胎息已稳,便推了来你处。华儿什么时候才能为我怀个孩子?”
他抚向她的腹部:“我对华儿的孩子,期盼久矣!”
饶是阴丽华听了刘秀这通言辞也耐不住有些动容:“陛下……陛下真如此想?”
“叫甚陛下?”刘秀佯怒,“别人叫我陛下,华儿却不必。叫我文叔便足矣。”
这次阴丽华是真感动了,她没想到刘秀竟会说出这番话来,一时心头剧震,多日的委屈也有了宣泄出口:“文叔。”
刘秀被阴丽华抱着痛哭,他轻轻地拍着她的背部,似在安慰。心头却百般烦躁与无奈……这阴氏怎么天天就知道哭?
阴丽华哭了几声,自知不妥,忙钻了出来。又含羞带笑道:“文叔,快尝尝哺食,刚做的,还热着。大姐最爱吃这厨娘做的哺食了……”
她这头热心的张罗,刘秀那边却忍不住想着郭圣通亲手为他做哺食的样子来……
阴丽华对自己家厨娘的手艺极有信心,她虽然听说郭圣通善庖,但想来一个贵女,再善也不足以同一庖艺为生之人相比。
刘秀被她热心劝着尝了一口便默默地放了著子。
他是有些饿了,这厨娘的庖艺的确非凡,却仍未出的了那加盐水煮的做法……你让一个吃惯了炒菜和精致面点的人,再返璞归真回到水煮食物的年代……那简直是强人所难啊!
就这一口,刘秀便想着立刻动身回长秋宫。虽然郭圣通已不下厨,可她的贴身侍女叫阿露和阿雪的做的也不差啊……
说不定现在回去,还能赶得上长秋宫的晚食呢。
至于阴丽华的肚子,也不是一晚上就能大起来的,对吧?
“文叔为何不吃了?”阴丽华见他放下著子忙问。
“我突然想起曾答应过通儿,陪她吃晚食。”刘秀叹了口气,“华儿,通儿毕竟有身子,那是我的第一个孩子啊。”
‘孩子!刘秀的第一个孩子!’阴丽华心头又妒又恨,可惜,竹若当时那一手做的太好,她半点儿诡计也不敢使。
“那文叔还是去吧,”阴丽华垂目,“有孕妇人要身心愉悦才能生的出康健的郎君,只,娘娘也太拘着……”
她又想吹耳边风呢,只可惜,这想吃晚食乃刘秀的私心。就连借口也是刚刚编的,她这耳旁风算是白吹了……
刘秀终于摆脱了阴丽华,心情十分轻松地上了步撵,便往长秋宫方向去了……
还未行至长秋宫,便有一小黄门上前道:“禀陛下,皇后娘娘之弟郭况郭大郎在宫外求见陛下。”
刘秀深吸一口气:“速速请至前殿。”
这下好了,晚食不必用了:“摆驾前殿。”
————
郭况这会儿来找他却是有原因的。
见到刘秀过来,郭况便如一十三岁少年应有的行为那般扑上去:“姐夫……陛下。”
他脸色微窘,低下头去,有些不安:“陛下。”
刘秀看的心头一乐,再忆起他曾经模样,更为开心:“况儿来了,‘姐夫陛下’这个称呼倒是稀罕,我可是第一回听说。”
“陛下,”郭况越加羞涩,却做出大人模样挺起红透了的脸,“是况失态了。”
“未,”刘秀叹息,“自我登基后,便很少再听到这般亲切的称呼了。还是叫我姐夫吧。陛下之称,有外人时再叫不迟。”
“诺,”郭况从善如流,“姐夫。打扰姐夫晚食,实因况有一物什要献于姐夫!”
他说罢,从怀中掏出几张白纸递给刘秀:“大凑山下有一人姓蔡,此物便是由他献上。”
刘秀接过那纸张,一看不由大惊。
那纸不同于他纸上有簇多凹凸不平之物,不仅颜色偏白,还光滑如许。
“这是?”
“新纸!”郭况热情洋溢地为刘秀解疑,“乃旧衣所捶打揉烂后,其浆而成。较之旧纸成本偏高,却多有所得。况试过,书写效果比缣帛更好。”
刘秀精神一振,忙至几案之上,提笔蘸墨,略一思索,方挥笔纸上:“佳!绝佳!”
那纸上正是大大一个‘天’字。刘秀笑道:“蔡姓之人何处?”
“已殁,”郭况道,“我已将其后人全请至雒阳城中。姐夫可愿见见?”
刘秀听罢兴趣已然不大:“后人中可有人懂造纸之术?”
“无,”郭况叹息,“唯有造纸术方一张,我走的匆忙,姐夫若要,我立刻叫人送来。”
“罢了,”刘秀更没兴趣了,“这造纸术需旧衣物?”
“是,”郭况道,“新衣也行,但花费更巨。”
刘秀更加失望,旧衣物听上去仿佛可行。只这历年征战,他如今虽建了国,可这国库空的真是老鼠都懒得来打洞。天底下庶民有几个舍得旧衣物丢弃的?这新纸虽好,造成价格只怕太高。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交给郭家算了。
“况儿收好,新纸所代表意义甚重啊!”他叹息,“况儿,这是个一本万利的好生意,郭家自你阿父后,也一直鲜有收益。你既然已自立,不妨便以此为准,做着新纸生意。”
“姐夫也这样看?”郭况显得更高兴了,“我也这般想,不说别的,姐夫刚刚为帝,便有这新纸为吉兆,还有我阿姐腹中之子。怎么听都觉得大吉!可惜阿母却说此事做不得,如今百业待兴,我郭家自阿姐嫁后,家财便寥寥无几。阿母言及这旧衣物太难收购,只恐成本太高,卖不出去呢。”
刘秀听了心有戚戚,只觉郭主想的极为有理。不过,郭况有句话说的对。新纸乃吉兆啊!如今读书人多出自氏族,这部分的人若是也觉得……
此事必须做!
他看着眼前傻兮兮的郭况,心头有了主意:“况儿,郭主说的甚是有理。只,你甘心这新纸埋没吗?这可是振兴郭氏最好的时机!新纸一出,郭氏不仅声名远播。况儿之名也将如雷贯耳啊!大丈夫在世当如是啊!”
果然,郭况更加兴奋,他只差跳起来了:“姐夫说的对!我要做这新纸!”
刘秀等的就是他这句话:“善!况儿真乃大丈夫!”
“姐夫,”郭况突然道,“可是阿母不允怎办?”
刘秀也皱了眉头:‘是啊,如今郭家的家财多掌握在郭主手中,可郭主却不是好糊弄的。’
“有了!”郭况突然叫道,“我同姐夫分成,我每卖出新纸便将十分利分九分给姐夫。姐夫给我个什么表记,我这就叫代天子行商!”
“九分利?那购置旧衣所需?”刘秀有些意动,如果郭况不要他出成本就给他九分利,那真是太好了。
果然,郭况并未让他失望:“购置旧衣物的我出!只是姐夫啊,我阿母还心心念念让我搏个功名……”
“这有何难!”刘秀道,“是我疏忽了。你如今是可以封个候。”
他细细一思。提笔写下‘忠义候’三字:“况儿觉得这个如何?”
郭况眼中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讽刺,脸上却笑的十分开心:“我是不懂的,横竖能让阿母不说我便好了。”
“那便是忠义候。”刘秀展开一卷圣旨所用缣帛,便写了一封圣旨,然后又加盖了大印:“给你阿母看。”
郭况接过一看,瞬时想笑:‘刘秀真是好大度,竟大手一挥将整个蜀地都给了他做封邑。只,那蜀地虽然富饶,堪称天府。但如今却还在公孙述手里呢。公孙述一向御下有方,对百姓也是极好,蜀地无人不服不赞。这封邑能不能变成我口袋里的,都还是未知。不过,能将新纸一事尽数给他,还封了个什么造纸官衙的虚职听上去也着实威风。这也避免了日后有人和他抢生意。这点刘秀倒是做的不错。’
“姐夫,”郭况道,“您是不是写错了,蜀地何其之大,况何德何能,竟能独享蜀地?”
刘秀心头思量,据吴汉发回的信息,那蜀地能不能攻下都不一定呢。郭况到时候如果不能从封邑获得什么实际物资,可就不能怪他。他给的封邑之大,已让人无法挑错了。
“况儿何须自谦,”刘秀笑道,“新纸乃利国利民之事啊!”
郭况脸上浮起笑容:“是啊姐夫,阿母和阿姐看到了这圣旨,定会高兴的。”
刘秀心头一个咯噔,突然想起,郭况是傻了点,好骗了点。可郭主却不傻。他占了九分纯利之事,虚了个可能给不了的封邑给郭况这些事,做的仿佛有些不地道:“九分利免谈,姐夫并没有帮你什么,你又要操持造纸之术,又要购置旧衣为料。我看,不若三七?你七,我三足矣。不瞒况儿,若不是国库空虚。姐夫是一分利也不想要的。”
“姐夫!”郭况喊道,“不行,姐夫对况如此之好。况何德何能竟能做个侯爷,还能享有如此好的封邑。更能扬名天下!这不妥,不妥啊!”
“我意已决!”刘秀道。
“不妥,姐夫,这般,四六。姐夫六,我四,姐夫若是不答应,我便不造这劳什子的纸了!”郭况赌气道。
刘秀听了心头一阵感动:“好孩子。便五五吧,莫和姐夫争了。”
郭况这才不情不愿点头:“姐夫,也写在圣旨上,到时候免得姐夫又偷偷给况返利。”
刘秀闻言更是感动郭况对自己的赤子之心。立刻便写了:“你要去长秋宫吗?你阿姐也想你了。”
郭况一阵意动,却看了看手中圣旨,决然摇了摇头:“不了,姐夫的大事要紧。我今夜就回去造纸!”
他转身便走,突然又回过身来:“对了姐夫。竹若大师今日同阿母辞行言及回河北了。你要不要见见。”
“竹若大师……”刘秀想了想,“我还欠他一个承诺,我答应过给他修葺佛寺,弘扬佛法。只是,如今国库空虚啊。”
“从我的纯利中拿出钱去给竹若大师造佛寺!”郭况道,“姐夫的承诺岂能失效?我们是一家人,用我的,姐夫你不许推辞!”
刘秀心头暖洋洋的,更觉对不起郭况了:“况儿,你这些新纸留在这里,明日我便拿到朝堂上去给大臣看,你加紧造。对了,卖纸的铺子你也看着点,选好了位置来告诉姐夫一声。姐夫令京城尹为你画地,造房。”
“诺。”郭况应罢,便匆匆走了。
“郭家,郭家……”刘秀反复念及,心头的暖意怎样都消不掉。
————
郭况出了宫门,上得牛车便狠狠唾了一口:“谎话连篇!若造纸所用之料真非旧衣物不可,我岂不是要亏死了?看来前几年我需先用旧衣物撑着,过几年待刘秀松泛之后在用那树皮等物替之!”
他握着手中圣旨:“唯一好处,便是得了这物,这可得收好,万一刘秀真能收复蜀地,我便是发了。日后若是纸张厚利,有了此物傍身,想那刘秀也不好轻易毁约。唯一要做的,便是将这里头的内容宣扬出去。人尽皆知才好!”
他心头有了主意,便定了心。
细细想方才所为。虽看似亏损了不少利益,但仔细一想,却是大赚了……

☆、第44章

这头郭况觉得自己大赚了;那头的刘秀也高兴之极。
郭况不知道蜀地的情况;他刘秀却是一清二楚:这世上总有一种刁民。不知思慕正统皇室;只知有奶便是娘。因了那公孙述善收买人心,便忘了自己乃汉室之人。如今的蜀地;竟十分不成体统!
从吴汉的信中可以看出;那蜀地之刁民一个个竟忘了自己乃大汉之民。对公孙述歌功颂德不提;更是心安理得地过起了自己吃穿不愁的小日子……
刘秀叹息一声,吴汉与那刺奸将军都曾言:每每对敌,敌方将士都奋不顾身拼命。如此一来;蜀地收复只怕是无望了。郭况不愧是被娇养坏了的的孩子,竟丝毫不知自己得到的封邑竟是这样的情形。
“郭况倒是难得的赤子之心;我总不能让他心凉了去;”刘秀叹息;“郭主也不是好愚弄之人,看来我须得再多给甜头才好。”
毕竟;郭况踏实肯干;人傻了些,却仿佛因了郭圣通的缘故,对他十分信服,这样的人刘秀是要重用的。甚至对比阴识的聪明,刘秀更放心用郭况这样脑袋不会转弯的憨人。
想到此处,刘秀难免有些后悔,将蜀地作为郭况封邑之事了。
不过,多想无疑。刘秀起身:“摆驾未央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