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红楼炮灰攻略 >

第142部分

红楼炮灰攻略-第142部分

小说: 红楼炮灰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黛玉姑娘真的是仔细考虑过女人婚事的人,这问的处处在点子上。

是不是你们家的故旧?如果是话,看这贾府的面子上,婆家也会对贾迎春好些,要不在一个圈子里混的总要有交集。要是亏了人家女儿,亲家不好见面。

是不是知根知底,这个就是为了后头的问题了。本人见过没有,见过了就知道长相如何了,比如当年说给林黛玉的柳芳,贾环见过,就知道长的不错,当然紫鹃也见过,那就是太偶然的情况了,不能指望的。

学文还是习武的?贾府虽然天天说让子弟科举,但是贾家到底是武勋起家的,所以贾府的圈子不是文人的圈子,而是武人的圈子。可是贾政却是个文官,所以贾府和文臣也不是没有交集,要不当年怎么把贾敏嫁给了林如海。

所以如果是武人,林黛玉就可以推测是贾赦相的这门亲,而文人么,多半是贾政推荐的。当然贾赦在林黛玉看来,也不一定不靠谱,论据是当年撮合林黛玉本人和柳家的柳芳的婚事。不过还是想问一下。这里头的原因,林黛玉自己也不明白。

后头就说像林黛玉这样的贵族女孩子挑选如意郎君的标准了。名声如何,这就挑选人品了,名声不好的,人品也要怀疑吧。比如贾宝玉的表哥薛蟠的呆霸王的名声,嫁女儿的人家都要考虑考虑吧。

贾府的男人都是宅男,和人来往不过应酬,哪里能知道多少候选人的本性。而对女人来说,这年头又没个恋爱过程,人品什么的要长期验证的东西,只能靠平时的名声推测了。

家世问题当然是贵族小姐们不可能不考虑的问题了。至于家风么?一般也要斟酌的,如果要嫁过去的人是贾迎春的话,那么这点就很重要了。

贾迎春唯一适合的婚姻就是和贾府一样规矩定的死死的大家族,喜欢不喜欢这个媳妇,看不看的上这个妻子,也不能框外了。至于小妾通房什么的,在这样的家里,怎么也张狂不了多少,要不老太太也会动手处理的。

这样的情况,贾迎春能嫁过去继续过和贾府做姑娘差不多的日子,没什么人把她当回事,没什么宠爱,但是大面上的份例不能少了她的,长辈不会喜欢,但是也没人真把她当做对手排挤。

反正贾迎春对幸福的要求不高,安安静静的过日子就满足了。

在林黛玉看来,贾迎春嫁给一个像贾宝玉一样的丈夫最好,就是贾环也不是不能凑合的。但是要是嫁给薛蟠,那就日子就麻烦了。

当然现在的林黛玉还不知道有中山狼这样的男人存在呢。薛蟠已经是她知道的最差男人的标准了。

可惜这些林黛玉的问题,贾宝玉能回答的不多:“我听说二姐姐的许的这孙家曾是宁荣府中之门生;算也算是世交。这孙家是大同府人氏;祖上军官出身;如今大老爷讲二姐姐许配之人,袭了指挥之职;现在兵部候缺题升。”

林黛玉虽然听说是世交,可是林黛玉不是贾宝玉这个小白,虽然父亲去世的时候还小,但是也听过一些官场的事,比如“门生”,比如“祖上军官出身”;比如“世袭的指挥之职”;还有现在“兵部候缺题升”的状况。

心里已经觉得不好了。不过还是继续问:“那人你可见过?那孙家父母也在京中?”

这个问题贾宝玉倒是能回答,他摇头说:“我没见过一面。听说只他一人在京城。”

林黛玉心里更担心了,这贾迎春什么性子,只有女婿一人在京城,那么贾迎春嫁过去就要当家做奶奶。要是贾探春嫁个没公婆麻烦的家人是千好万好的,可是迎春还是算了,她那性子当了家,丈夫一定会恨她的。

不过林黛玉没有对贾宝玉说什么,因为很多分析了贾宝玉也未必懂,再说懂了有什麽用,难道他能为贾迎春的婚事做主么?本来贾宝玉对姐姐妹妹出嫁一事,就是雷区,尽量不能说不能碰的。现在再告诉他这婚事恐怕不大好,那贾宝玉还不闹出病来。

要是贾宝玉闹出病来,能解决迎春的问题也罢了,显然没用啊,何必让贾宝玉受苦难过啊。

虽然现在林黛玉对贾宝玉没有私情了,但是还是把他当哥哥看的,自然还是要为他着想。

所以林黛玉只说:“二姐姐知道了么?”

贾宝玉理所当然的说:“我听到消息就来找妹妹了,还没去二姐姐那里。”

听到紫鹃嘴都暗暗抽搐了一下,你堂姐嫁人的事,你先跑来告诉你表妹有什麽用。

林黛玉倒是为贾宝玉开脱:“你是不知道怎么和二姐姐说吧?所以来找我,让我和二姐姐说去?其实不用,老太太,太太们一定会亲自和二姐姐说的,比我们这么去说要好的。这可是二姐姐终身大事啊。”

贾宝玉不满的说:“是二姐姐终身大事啊,可是那孙家定的娶亲的日子甚急;不过今年就要过门的。”

“什么?”林黛玉差点把手里的杯子扔了:“三书六礼怎么能这么快就完成了?”

这古代婚姻要求三书六礼的,这时间可要有时间段的,不是紫鹃前世的时代,可以闪婚,只要愿意,两人拿了证件和钱当天就能领证。

民间百姓尚且如此,何况贵族世家,一个婚姻从双方同意开始安排花费一两年的也不算少见。当然还有像史湘云和卫若兰一样小定多年,却没成亲的,这样的不算在内,因为是故意停顿不办的。

怎么看年前要娶过去,也太匆忙了,现在都要九月了啊。就是百姓人家也不能说慢了。

林黛玉听了这个第一反应就是对方不尊重贾迎春,不知道大舅舅怎么能同意这个。

VIP章节 225、莫问前程

贾宝玉也垂头丧气的,他虽然傻,但是这丧气绝对不是仅仅因为他姐姐要出嫁,就是贾宝玉也不能接受这么仓促的婚礼。

林黛玉看贾宝玉低头不语,知道他也没发言权,不过问一句,其实也是白问的。就叹口气说更现实的:“那二姐姐的嫁妆可是准备齐全了?这么短的日子,家具什么的能赶出了么?木工也罢了,那漆料要干也要日子的。”

很多富贵人家,从女儿很小就开始给女儿做嫁妆家具了,其实林黛玉很小的时候,她祖母还在世,曾经要开始给她做嫁妆了。不过她母亲坚持贾府的规矩,非要女儿定下来,再做家具。后来林家老太太去世,这事一直没有再提,后来林黛玉父母双亡,也就没人考虑这个了。

所以林黛玉知道贾府是先定了婚才给女儿打嫁妆家具的,这规矩,按林黛玉帮着王熙凤看的账本来说,好像没有变。起码林黛玉没有看见关于贾府姑娘们嫁妆的支出。

贾宝玉这样的财物小白是不可能知道这些的,但是小白不是白痴,贾宝玉这孩子有缺点,但是不傻,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虽然对嫁妆对女人的重要性不太明白,但是却有嫁妆是女人出嫁的必备品的意识。

这个还要感谢不时在贾琏面前夸耀自己嫁妆的王熙凤,贾宝玉小时候听多了,印象很深刻。

可是贾宝玉怎么想也没回忆起贾赦那边谈论这个问题,就说:“我问问吧,我一点没听说。”

林黛玉心里叹口气。对这门婚事实在没法看好。

前脚送走了贾宝玉,后头就来了贾探春。贾探春也是个消息灵通的,得了信就去见迎春,迎春除了低头不语没什么表示。贾探春当然是聪明人。听了大概情况,也一样没办法看好这亲事。

虽然不是她本人,但是所谓同病相怜。所谓兔死狐悲物伤其类,总之,贾探春很不痛快。

于是贾探春就想找个人说说,于是就直奔稻香村。贾探春虽然因为为了讨好王夫人不敢太靠近林黛玉,但是真的这样的大事情,她还是更愿意和自己的亲表姐林黛玉说说,而不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外人薛宝钗。

所以说贾府的姑娘表面一团和气。有亲近的,有不亲近的,可是万事不能看表面。比如贾探春表面上对薛宝钗多么好,心里也不可能真的把她当做表姐看。

这事上也不愿意和她吐露,绝对不是因为薛宝钗圆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薛宝钗起码有个优点,就是嘴紧,你可以把她当树洞,如果不和她翻脸的话,什么话都不可能从她嘴里扩展开。

但是贾探春还是更愿意找林黛玉说说,就是两个人都没办法,也能感同身受。

于是贾探春来了稻香村坐定,开门见山的说:“林姐姐听说二姐姐的亲事了么?”

林黛玉就说:“刚才听宝玉说了。不过这孙家,宝玉也不太知道。这宝玉也刚得了消息就已经定下了?”太快了吧。虽然贾迎春岁数不小了,也不用这么恨嫁啊,不和侯门规矩了。

贾探春先长叹一声才是:“谁说不是啊。大老爷好像当时就答应了,二老爷听说不喜欢那孙家,劝过一两回,大老爷都不听。”

原来提前有过过场。只是她们当时没听说罢了。林黛玉就问:“老太太怎么说?”

贾探春回答:“我听说老太太只说:知道了。”

林黛玉哪里听不出是老太太不愿意,可是也不想管。林黛玉有些心理压的慌,她勉强不在考虑这个问题,换了个很现实的问题:“宝玉说年前就要过门,怎么这么急?嫁妆可备好了?”

不说也罢,这么一问贾探春的脸色都青了:“听说是孙家提出的要年前过门,大老爷就答应了。这三书六礼的仪式怎么来得及?

说句不该我们晚辈说的,大老爷对二姐姐也太不重视了。怎么也是咱们这样人家女儿,哪有这么样的。对方说什么时候过门,就答应了,也不看赶不赶。真是不怕人看笑话。

二姐姐这么过去,人家能看重她么?偏二姐姐又是这么个软性子。”

林黛玉也蹙着眉头:“是啊,哪里能答应年前就过门的,好像……嫁妆能赶出了么?别到时候真让人看了笑话。”

“嫁妆?”贾探春听了脸色更难看:“我听说现在还动手准备呢。”

“……”林黛玉最后勉强安慰了一句:“可能是二姐姐的事刚定下,这不也的要个时间找工匠什么的。”

贾探春是管过家的,有些事还是懂的:“就咱们府里办事这拖沓劲,要在年前把二姐姐的嫁妆都赶制出来可是不容易。除非琏二哥天天盯着,可能好些。”

林黛玉心里说,就是不拖沓,这么短时间,要备齐了一个这样的世家千金的嫁妆恐怕不容易。家具要现做,针线也要现做,都要功夫的。

两个将来都要从贾府出阁的女孩子,对视一眼,都从贾迎春的婚事里隐约看见了自己的暗淡前途,气氛压的人透不上气。

过了一会儿,贾探春终于又说:“时间还罢了,如果赶赶工也不是行的,可是,可是咱们府里这账上一时能挪出这么多银子给二姐姐做嫁妆么,这才是问题。”

“不会这么紧吧?”林黛玉脱口而出,再想想自己看过的账目,好真的有这样的问题,不过林黛玉又想到一事:“三妹妹多虑了。这二姐姐的嫁妆,大老爷或者府里都都应该有专门的积累吧,哪里能现成从流年帐上走啊。”

林黛玉虽然记不得自己家的事了,不过好像祖母说过,倒是母亲不以为然。但是母亲的嫁妆着实不少,贾府应该对女儿的嫁妆很重视吧。看紫鹃的父母在她还是很小的孩子的时候,就开始给她攒嫁妆了,应该都是这样的吧。

贾探春听了看看林黛玉。她到不知道还有这个可能,起码她重来没听说过。不过也许有呢,因为自己只管过内院的事。真是的大账目自己也不知道的。

想到有这个可能,贾探春就放心很多,意味着自己以后的嫁妆也有着落了。人都是往好处想的么。

事实证明,林黛玉和贾探春两个小姑娘都太天真了。

等贾探春告辞,林黛玉对紫鹃说:“我去看看二姐姐,你慢慢打听一下其他姐妹们都送什么贺礼。”

“早了些吧,现在姑娘们应该还没反应上来呢。”紫鹃认为。

林黛玉正往外走。听了这个回头说:“今天没反应上来,明天就反应上来了。你先打听着,咱们也得有个准备时间啊。”

也是,贾府这帮姑娘们个个都是人精。

等林黛玉回来,精神更不好了。紫鹃等也不好问她什么,只装没看见。

晚上躺在床上了,林黛玉才和紫鹃说:“我看二姐姐这门亲事不是很合适的。”

是非常不合适,可是谁有办法,连贾政都阻止不了,贾老太太又不愿意管。紫鹃却只能安慰林黛玉说:“听着不太好,可是关起来门来过日子,没准就合适了。”

“这话你自己都不信,说的很心虚。我一听就听出来了。”林黛玉在枕上转头看着紫鹃。

紫鹃叹口气,可不是,她自己都心虚的话,怎么可能林黛玉听不出来假啊,“只能指望这个了。要不能怎么样?大老爷已经答应了,二老爷劝不过来。老太太又不肯管,就是老太太愿意管,真的能管着大老爷么?毕竟大老爷才是亲生父亲,儿女亲事还是父亲做主的。”

林黛玉没再说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