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奇谭怪事录 >

第13部分

奇谭怪事录-第13部分

小说: 奇谭怪事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过年的有人号啕大哭,村里人都出来看,一见是杭向东的舅舅倒在地上死了,全都大吃一惊。这时舅妈闻声也赶了过来,围裙都没解,见丈夫竟然死了,顿时瘫倒在地。好端端过个年,没想到瞬息之间就成了场丧事,杭向东一家和舅舅一家全都痛哭失声。正哭着,忽然听得有人叫道:“煨番薯的哥子在这儿吗?”飞雪中,只见一个黑衣人急匆匆地跑了过来。杭向东一看,正是和自己一块儿在土谷祠烤火的那个人。却见这人满头是汗,赶得气喘吁吁,也不知赶到这里来做什么,便答道:“是找我?”那黑衣人看见杭向东,这才舒了口气,跑过来把一把伞递给他道:“哥子,你拿错了我的伞。”
  那人打着的也是把油纸伞,和杭向东的一模一样,杭向东心想这外乡人也真是多事,一把油纸伞都要赶过来调换。他抹了抹眼泪,把伞还给黑衣人,说:“对不住,我舅舅突然过世了,我家里没办法招待你。”黑衣人一听,马上问:“你是不是打开过伞?”杭向东不知黑衣人话中是什么意思,说:“是啊。”黑衣人跺了跺脚,说道:“坏了,快带我去看看死人。”他这要求也当真无礼,不过杭向东伤心之余,也顾不得去怪罪,说:“就在那边。”
  黑衣人快步走到舅舅的尸体前,伸手摸了摸手腕,松了口气说:“还好,没误事。”说罢咬破了手指,将一滴指血滴在尸体前额。说来也怪,血刚一滴下去,舅舅突然翻身坐起,叫道:“哎哟,好冷。”众人见舅舅居然死而复生,全都破涕为笑。混乱中杭向东猛然想起那黑衣人,正待问个究竟,那人却已经走了。虽然天上飘着雪,那人却仍然挟着伞,走得非常快。
  舅舅醒后,除了因为在雪地里躺了一阵,觉得有点冷,别的也没什么,晚饭也就照常吃了。酒席上说起刚才的事,有个没在现场的老辈人听说这黑衣人,忽然说:“哎呀,这是阴差!”“阴差”也叫勾司人,传说哪个人将死,阴差就会来带走他的魂魄,那把伞准是他的法器。因为森罗殿传说是在四川丰都,所以阴差大多是四川口音。不过话虽这么说,谁都不会去信,有些小辈笑着说老爷子还在搞老迷信。而至于那黑衣人到底是什么人,谁都说不上来。
  僵蚕
  我的老家盛产丝绸,过去每到夏天,村里几乎家家养蚕。在老家的翔云观边上,有户姓陈的人家,子女都在工厂做事,老太在家没事干,每年便也养上两匾蚕,秋来好卖出点油盐酱醋钱。
  养蚕是件很费心的事,每天都得起早摘嫩桑叶,蚕小的时候还得把桑叶洗过、晾开才行。陈老太年纪大了,早上有时起不来,便放了一个小闹钟在床头。有一天,陈老太醒得早,天还没亮,看闹钟才三点多。外面下着小雨,天色越发显得暗。醒来后也睡不着,就干脆起身,撑了把伞去摘桑叶。
  她把两匾蚕养在柴房里,走过柴房时,却看到里面透出光来,她吓了一大跳。因为那时柴房还没拉电灯,她以为是把油灯忘在里面了,那要烧起来可不得了,便赶忙走到柴房门口,却发现那光很平稳,没有一点儿晃动。油灯光不可能这样。于是,她先从门缝往里望了望,哪知刚一碰门板,里面的光就灭了。陈老太推门一看,里面什么都没有。天还没亮,柴房里更是昏黑暗淡。只是就算自己年老眼花,刚才的亮光总不会看错。
  陈老太百思不得其解,白天把这事告诉了孙子。她孙子刚上中学,正是好事的年纪,当新鲜事跟同学说了。同学却都不信,说他瞎编。孙子火了,说自己奶奶绝不会说瞎话,肯定是真的。几个男孩子就相约,晚上来看个究竟。于是,当天晚上几个人一块儿到陈家的柴房守着,守了一晚,却没什么异样。第二天,纷纷哈欠连天地说陈家孙子吹牛。孙子很沮丧,去问奶奶是不是看错了,陈老太自己也有点怀疑。这事就这样过去了。
  过了几天,又是一个下雨天。养蚕不能让蚕有一天饥,而带雨水的桑叶又不能直接喂给蚕吃,所以陈老太便把桑叶一张张地擦干。两张匾的桑叶,也有一大堆,老太太手脚慢,孙子心疼奶奶,也来帮忙。擦完后,天也全黑了,陈家孙子就冒雨把桑叶搬到柴房去。来到柴房门外,却发现有微光映出来,吓了他一跳,推门进去,这束光却没有消失。定睛一看,柴房里并没有灯,光是从一条蚕身上发出来的。只是这蚕爬出了匾,趴在一块断砖上,已是条僵蚕了。他不敢碰这条僵蚕,赶忙连断砖一块儿拿起来,送去给奶奶看。
  这僵蚕身上散发出荧荧的白光,陈老太说她那天见到的光更亮一些。蚕是种蠕虫,蠕虫感染了真菌后会僵死,所以有了僵蚕得赶紧拣出来,不然会传染给别的蚕。僵蚕可以入药,中药店会收,只是这条僵蚕为何会发光,实在让人想不通。
  陈家孙子正放暑假,说开学后去问问老师看。他拿了个塑料袋把僵蚕装好,先拿去给同学献宝,以示所言不虚。一见这僵蚕果然能发光,同学才信了。其中有个同学的爷爷,说听老辈人说起过,蚕里有一种叫“水晶蚕”,几万万条里才出一条。这种水晶蚕通体透明,像夜明珠一样能发光。曾经斗法击败张天师的翔云观观主张和,号称半仙,传说就是吃了一条水晶蚕后才有法力的。
  陈家孙子好歹也是个中学生,不太信这个,但听那同学的爷爷十分郑重其事,便问怎么个吃法。同学的爷爷摇摇头说他也不知道,但他认识个还俗的老道,常常来这边采草药,说不定老道知道,还叮嘱陈家孙子把这条僵蚕放好,别扔掉。可是过了一个礼拜,那采草药的还俗老道也没来。那条僵蚕却慢慢地不再放光了,硬邦邦的,完全和一般僵蚕一样。
  直到有一天,那还俗老道真的来了,同学的爷爷跟他说了这事,还俗老道登时大惊失色,要他赶紧去找陈家孙子。找到了那条僵蚕,还俗老道看了看,跌足叹道:“可惜可惜。”又问那块残砖还在不在。一块破砖头,隔了这许多天,哪里还会留着,自然已经扔了,扔哪里都不知道了。还俗老道此时竟然痛哭流涕,连说:“无缘!无缘!”
  同学的爷爷追问怎么回事,还俗老道开始还不肯说,后来请他喝了几盅酒,才道,当初他当道士时,便听说过翔云观里有一块神仙砖。原来张和当年斗败了张天师,张天师恼羞成怒,请了雷公要将他劈死在大堂前。张和自知难逃一劫,临死前就把自己的修行吐出来,藏在一块墙砖里,这块砖就叫神仙砖。如果找到磨成粉后吃下去,能抵上百年修行。后来翔云观屡遭战火,观中房子毁得干净,只剩一道山门,这块神仙砖谁还找得到?唯一有线索的,就是当初张和死后,观中道士见雨天停在这块砖上的虫子,不论是蚊子、苍蝇还是蟋蟀、蝼蛄,全能发光。
  陈老太一开始见到光后光又消失,那是因为这条蚕还没死。后来成了僵蚕,就不能再韬光养晦了。那同学的爷爷便问这条僵蚕还有没有用,还俗老道说僵蚕沾过神仙砖的仙气,多少比别的僵蚕药力大一些,却也没什么大用。听他这么一说,那同学的爷爷不由得叹息,也去找那半块断砖。可残砖碎瓦,遍地都是,砖上又没什么记号,谁还找得到?
  这事本来也已了结,但前几年回老家,我吃惊地发现陈老太太居然还在世。三十多年前她已经过了七十,现在只怕一百一十岁都已到了,精神却还很好。有人传说她是服过什么仙药,到底如何却也没人知道。
  鬼里鬼
  小时候,我被寄养在外公家,经常有那些乡间来的老爷子上街卖完菜,过来和外公聊天。有一年夏天,突然下起了雨,有个老爷子衣服淋湿了,就拿出干衣服来换。他脱衣服时,我看到这人肋下有一大块黑印,看样子也很久了,很淡,模样有点像手掌。那时看得发毛,等他走后我问外公这人身上的印迹是怎么回事。外公说他叫鬼摸,那个印子就是鬼摸出来的印吧。那些老爷子过来聊天时,鬼故事说得不少,我又怕还又想听,但从来没见过真的。这一听居然真有鬼摸,连连追问,但外公说他也不清楚。后来外公带我去乡下亲戚家玩,有人来请外公去吃豆腐饭,外公问是谁,那人说:“就是鬼摸伯伯,前些天刚走。”外公听了很感慨:“他也走了啊。”
  吃豆腐饭时,人们自然要说死者的生平。有人就问起鬼摸为什么有这么个怪名,席间有个老爷子便道:“你们都不晓得吧?我跟鬼摸做了七十年的邻居,倒是知道的。”
  原来他比鬼摸伯伯还要大个七八岁。鬼摸当初生下来,他还去隔壁看过毛毛头。鬼摸的爹妈三十多岁才生他,爱若珍宝。那时候乡下老鼠多,有过刚生下的小孩被老鼠咬坏的先例,所以小孩子生下来后,都包个蜡烛包放进元宝篮里,吊在房梁上,老鼠就咬不着了,鬼摸也是这样。只是有一天半夜,他突然大哭起来。爹妈吓了一跳,连忙点着了油灯看,并没有老鼠,摸摸尿布也没湿,只道是饿了,但喂奶他又不吃,只得抱在怀里哄着。可小孩还是哭个不停,怎么也哄不好,一直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他爹妈愁坏了,还是他妈妈说是不是被蚊子咬了?那时候是冬天,照理没什么蚊子,但也解开蜡烛包来看了看。一看,两人都吓了一大跳,原来小孩身上竟然有个黑黑的手印,黑得像墨一样。
  第二天,父母就带他去看郎中。那个郎中是镇上有名的中医,专攻儿科,看了看,却说不出什么名堂来。还是隔壁邻居说:“这小孩准是遭鬼摸了。”过去人身上莫名其妙出现斑块,就说是被鬼摸了,但从来没见过有这么一大块的,还跟个手印一样。他父母就问有什么办法,那人说:“邻村有个人过去是走方郎中,找他去看看吧。”走方郎中是卖野药的,大多不可信,但病急乱投医,他父母便买了些糕点,去找那人。
  那走方郎中原先卖野药,因为不能糊口,现在回乡务农,没想到还会有人上门求医。其实若是不认识的人,他也就大着胆子乱开点草药了,但鬼摸父母的邻居跟他是拐弯抹角的亲戚,万一看坏了可不成。他看了看小孩身上的印子,就说:“这个鬼摸我也看不了。”一听看不了,孩子的父母都很失望,但这走方郎中接着说,“不过我师父准行,我带你们去。”原来这走方郎中的师父是个和尚,住在邻县的一个破庙里。找到了那个老和尚,却见庙里虽然简陋,却是满架的医书。原来这和尚是个儿科圣手,那走方郎中当初就是跟他学了几手三脚猫功夫,然后就跑江湖去了。
  和尚看了看孩子身上的印迹,点点头道:“是鬼摸。病是好治,不过不除根的话,很难好。”孩子父母问怎么除根法,和尚开了帖药,又说你们回去看看有没有人家有隔年的门神,喷上水揭下来,贴到自家门上就行了。门神一般是过年一换,王安石诗“总把新桃换旧符”便是咏此风俗,隔年不换的人家当真很少。好在父母回去一寻,村里还真有。两年前有家人外出谋生,一直没回来。家门锁着,贴的门神都淡得快看不出来了。他们揭了那旧门神,贴到自家门上,以为没事了。但到了晚上,听得小孩又哭了起来,起身一看,见他身上那块印迹越发黑了。
  他父母更是着急,第二天便又带着小孩去看和尚,说旧门神没用。一听旧门神没用,和尚也是一怔,二话不说,便亲自到他家看。看了一圈,指着门口点头道:“这还挺棘手,居然连陈年门神都挡不住。”原来门口有些白霜,一片片的,倒似一些脚印。孩子父母听说情况这么严峻更加犯愁,便央求和尚说:“大师,千万得救救我的孩子。”和尚叹了口气道:“本来老僧也不该管红尘俗世,但这下实在不能旁观。你们等一下。”说着,他找了把伞就出去了,半天才夹着伞回来,将伞横放在门框上,说,“今晚在门口泼一盆水,明天你见地皮上有血迹,孩子的病就好了。不然的话??”说着摇了摇头,看样子是说邪魔太凶,自己也没办法的意思。
  孩子父母到了这时候也没别的办法,只得照着做。这一晚半夜,忽然“啪”的一声,伞掉了下来,门也开了一条缝,冷风直扑进门,孩子哭起来。孩子父母只道和尚的办法仍然无效,抱起孩子解开衣服一看,却见那黑印淡了许多。他们正在看着,门外却发出一阵“吱吱”的响动,像是老鼠打架。但又阴风阵阵,冷得让人发抖。一家人缩在床上,不敢动弹。第二天起床,推门一看,却见门口泼上的水结成了一片片的冰,有一片似乎被人动过,上面还沾了些血。虽然看得发毛,但孩子从这天起就不再哭了,身上的黑印也更淡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