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鬼马喜剧之王 >

第143部分

鬼马喜剧之王-第143部分

小说: 鬼马喜剧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莱坞电影投资虽然大,但因为有如此巨大的市场,却同样可以赚的回成本。相比而言,以香港电影狭小的受众人群,大手笔的投资很难收得回来。

于是好莱坞电影投资越来越大。从《泰坦尼克》之后,大片的定义之一就是投资超过亿元美金……投资越大,画面越好,观众越多,票房越高……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而原本属于香港电影的观众。也被好莱坞大片所吸引,毕竟相同票价之下,谁都愿意看质量更好的影片。

所以香港电影市场越来越萎缩,地盘不断被好莱坞电影侵占。于是就造成了观众越少,票房越低,成本越小,画面越差,恶性循环下去,到最后港产片几乎都卖不出去,连盗版商都不情愿做了。

所以香港电影的唯一出路,就是开拓大陆这个市场。八零年代,电影票只有几毛钱的时候,《少林寺》票房可以卖到上亿票房,就知道其实大陆电影市场非常有潜力。内地观众也是非常有观影需求的,所以港产片自然也有市场。

不过香港电影人一项自由自在惯了,连政府、警方、港督、英女王……所有人都可以拿来调侃,拿来谈论,如果让他们接受内地电检那一套,只怕就像是孙悟空戴上了紧箍咒,无法可施了。

现在摆在许贯武面前的就有两条路,一条是忽视大陆市场,眼看着港片再繁荣十几年,然后轰然崩溃,留下哀鸿遍野,饿死一大批人。

另一条路就是提前让香港电影人做准备,主动适应内地的审查标准和市场,免得到等香港电影真的玩完之后,才被动的进入到内地市场打拼,然后就是水土不服各种不适应。

不过向来是顺水行舟易,逆流而上难,选第一条路对许贯武来说,无疑是最容易走的路,而且自己还可以赚这十几年的钱。香港电影垮了就垮了,不会让他损失一毛钱。

不过人毕竟不是金钱怪兽,不是为了钱什么都做的。许贯武经过这两年多来的付出,已经对香港电影产生了感情。这是他赖以起家的法宝,他也不想眼睁睁的看着它垮掉。

如果香港电影垮了,这些摄影师、道具师、灯光师、茶水、剧务、场务……很多人都会失去工作,你让他们三四十岁,四五十岁再去改行,他们还能够再做什么?

之前许贯武也看过类似的报道,香港电影从业者六千人面临失业,没片拍没工开没钱赚。当时许贯武只是扫了一眼,马上就翻过去了,根本一点都不关心。

但现在这六千人就活生生的在自己身边,单许氏旗下就有近千名员工。一旦港产片死掉,那能有多少人还能继续干这行,又有多少人一把年纪了,还要被迫改行换工作?

所以进入大陆市场是香港电影的必然选择,也是许贯武的必然选择。他记得貌似前世嘉禾就曾经获批,可以在广州兴建自己的影院。

可惜它自己不争气,偏偏拍了一部《表姐,你好嘢!》,在剧中对大陆同胞极尽嘲讽,又说脏话又随地吐痰又蛮不讲理又自以为是……明明已经九零年代,却把人打扮的好像文革时代穿越过去的,张口闭口*思想,就差举个小红本本高呼革命万岁,造反有理了!

这样侮辱大陆民众,严重歪曲现实的影片,自然引起大陆有关方面的不满。据说本来内地还想扶持香港电影产业,但是因为香港电影人频频作死,一个劲儿挑战内地的心理红线。到最后内地索性放手不管了,任由它自生自灭。嘉禾在广州开设的影院也随即被查封,之后再也没有开放过外来资本在内地开设影院。

所以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不作死就不会死!

第二百三十六章 倾向

许贯武当然不会像嘉禾那么作死了,而且嘉禾的事还给他提了一个醒。如果嘉禾都有能力在内地开设影院,那么许贯武同样可以开设。

gd一省人口至少五六千万,而且与香港风俗基本相同,粤语电影在广东同样大有市场。

而且如果可以的话,再将hn、gx、fj等地囊括进来,那么就至少拥有一两亿人口。如此庞大的市场基数,自然拥有无限的票房潜力。

当然要进入内地市场,首先就要建立良好的关系,不能像有些人那样,赚着内地的钱,反过来骂内地,食碗面反碗底,令人不齿。

等许贯武确定了自己接下来要走的路之后,发觉已经是第二天的清晨了。从老板椅上站了起来,许贯武长长的打了个哈欠,这时候才发觉自己饿得难受。

打开房门,许贯武正要去找些吃的。这时候,从沙发上突然爬起一个人来,把没有防备的他吓了一跳。

“咦?!老婆你睡在沙发上干什么?又是昨天晚上贪看电视,然后不知不觉就睡着了?”许贯武惊讶的问道。

“什么啊,我是在担心你。你一个人闷在书房里做什么,呆了整整一夜都没有出来?”赵雅芷哭笑不得的问道。

“想些事情而已嘛,你不用多问了。快弄点早点给我吃,饿坏了我了。”许贯武摆摆手道。

“娥姐已经在准备了,我现在去端给你。”赵雅芷起身说道。

片刻之后,早餐就已经全部端了上来。

许贯武先狼吞虎咽的吃了个半饱儿,然后才放慢速度细嚼慢咽起来。

“阿武,那个总理走了,你怎么这么悲伤?他之前跟我们家有旧?”赵雅芷疑惑的问道。

“我们家哪来的那么大面子,能同人家拉上关系?”许贯武不由得好笑道。“不过我之前读过一些书,知道他是位非常了不起的人,所以对他的逝世我很不开心。”

“这样啊。那你现在好点了没有?”赵雅芷关心的问道。

“好多了,对了。等下吃完饭,陪我去趟花店。”许贯武又说道。

“去花店做什么?”赵雅芷纳闷道。

“去定制花圈。”许贯武说道。

赵雅芷点了点头,很快就将早餐吃完。

随后两人坐车来到花档,店老板见到他们所乘坐的豪车,马上跑过来招呼客人。

“老板,买花啊?要什么样的,我们这什么话都有啊!单单玫瑰花就有十多种……“那店主唾沫飞溅道。

“帮我扎一个花圈。要大要好要漂亮。”许贯武淡淡的说道。

那老板没想到今天早起开门第一单生意就是扎花圈,不禁感到一阵晦气,有心拒绝吧,但看这人的架势就不一般。没道理有钱送上门也不赚。一咬牙一狠心,再晦气也先接了再说,大不了回头用柚子水洗澡。

“盛惠五百块,回头是您自己来拿,还是让我们帮忙送?”老板又问道。“如果让我们送,还要再付五十块的运输费。”

“你们帮我送过去吧,中国银行大厦。”许贯武想了想,说道。

“这样啊,我明白了。那花圈上要不要留下姓名?”老板点点头,恍然大悟道。

“写上‘事国先事民;周公吐哺;责己后责人;天下归心。’两句挽联,然后署名许贯武、赵雅芷夫妇敬献!”许贯武说道。

“阿武,名字写上去真的好么?万一被台湾那边发现,恐怕会有不少麻烦。”赵雅芷担心的说道。

“没关系,这里是香港,他们不敢乱来的。”许贯武摆摆手道。

老板很快将许贯武的要求记好,“放心了老板,我收了你的钱,一定帮你扎个最大最漂亮的花圈。”

“恩。”许贯武点了点头。

……

“阿武,台湾那边如果对我们有意见,不让我们的电影进入那边的市场,怎么办?”回到车上,赵雅芷担心的问道。

“放心,我有分寸。”许贯武笑了笑,“如果台湾真的封杀我们的影片,那我们就改头换面,扶持皮包公司进台湾。他封杀得了我们的影片,却封杀不了我们的钱。”

“这样就好,我还真担心丢了台湾这个市场呢。“赵雅芷担心的说道。

“不会的,其实所谓的封杀只是自欺欺人而已。”许贯武摆摆手道。送个花圈就登上黑名单,这也太小题大做了。而且许贯武如今也不是普通人,不是说封杀就能封杀的了得。

再说他之前在台湾已经埋下了钉子,竹联帮上上下下近千人,就指着许贯武养活了。就算他想放弃台湾电影市场,那些人也不会放弃的。到时候万一闹起来,有的是让蒋光头头痛的。

……

周总理逝世的消息,在香港也引起了震动。大陆那边一咳嗽,香港这边就感冒。更何况去世的是二把手,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香港所有媒体都给与了报道,无论是亲中、亲台还是中立媒体,全都对周总理给与了非常高的评价。

而且香港三大电视台也暂停一切节目,全部都通过卫星转播信号,向全港市民播放央视新闻。

全港市民有自发到新华社香港分社吊唁的,有到中国银行大厦吊唁的,凡是内地设在香港的中资机构,都陆续有人前去表示哀悼。

新华社香港分社见状马上发布消息,要在一月十三号在中国银行大厦举行吊唁仪式,市民可以自发前往悼念。

诸多报纸媒体之中,亲中的《大公报》、《文汇报》都不消讲了,都用了六个版面刊登报道。令人惊奇的是,一贯中立的《天天日报》也用了六个版面,而且里面很多文章,都是新华社记者刊发,让香港的媒体不禁有些诧异。

虽然香港所有媒体都看不起《天天日报》,认为每天刊登些八卦新闻。教坏了小朋友败坏了社会风气,但私底下却都羡慕《天天日报》的高销量。

无论承认还是不承认,《天天日报》始终是香港影响力最大的报纸。它一旦表现出亲中的政治立场。就立刻吸引到了众多审视的目光。

一时间不少人都打电话给许贯武,询问他有关报纸的事情。究竟是他亲自授意,还是底下人肆意妄为?

许贯武虽然想要进入内地市场,但也没傻到要大声宣告出来。毕竟经历了六零年代的曝洞,香港左势力已经大不如前,而且给香港民众留下太多惨痛回忆。在他们的印象之中,左派就等于暴、力。

现在宣布自己亲中,不仅得不到人心。而且还容易得罪港英政府和台湾当局。香港目前政治势力分为四种,亲台、亲中、亲英以及中立。

其中亲台、亲英以及中立的实力都很大,思想也非常有市场。但惟独亲中势力最惨,受到亲台、亲英势力的强制打压。

举个例子。霍英东当年抗美援朝时,偷运了不少物资给内地,结果就导致了英美政府的不满。

六零年代,他同何鸿淼、钟明辉等人合建九龙商业大厦,结果美国驻香港代表宣布。任何九龙商业大厦的租户,都不允许购进美国货。而英资电话公司也拒绝给大厦租户安装电话。逼得霍英东最后只好将大厦廉价卖给英资置地集团。

许贯武没有霍英东那样的硬骨气,还是想要暂时伪装一阵子,等八零年代中英谈判之后,再旗帜鲜明的表态支持。

所以当他接到这些试探电话之后。全都表态自己一概不知,完全推给下面某某某。反正《天天日报》编辑就有几十个人,要是那些情治机关喜欢,就去慢慢的调查去吧。

一连几天,许贯武都在应付来自各方的试探,有台湾方面的,有港英方面的,也有大陆方面的。全部都被赵雅芷挡了驾,许贯武也对外宣布自己要闭关写剧本,暂时不出来会面。

……

许贯武的书房之中,汇丰银行的总经理沈弼,正微笑着看着他。

“许先生,你上一次告诉我的,北面可能有所波动,没想到就真的出事了。”沈弼笑着说道,“是你不巧说中了呢,还是你在那边有消息来源?”

许贯武微微一笑,“我说不巧说中,你肯定不相信;我要说那边有人,就更是天方夜谭了。”

沈弼听了不禁笑了笑,他也相信许贯武不是北面的人。原因非常的简单,许贯武起家不是借助北面的力量,而是自己在美国投资电影才发的家。总不可能每一位观看《洛奇》或者《大白鲨》的观众,都是北面花钱资助的吧。

不过如果说是偶然言中,那也实在是太巧了。而且发生在许贯武身上的奇事太多了,沈弼怎么也不会相信他是随口一说。

“许先生,明人不说暗话,我很想知道你到底是如何做出推论的。”沈弼笑着问道。

“其实很简单,你买几份《大公报》,连起来仔细看看,就能看出蛛丝马迹。”许贯武故作神秘道。

沈弼点了点头,见许贯武说的如此肯定,也决定回去就搞个“读报小组”,专门负责分析北面的情报。

“许先生,我还有件事需要确认一下,你的政治立场到底是什么?”沈弼问道,“《天天日报》的事,你就不要推给下面的编辑了。我们汇丰银行的情报系统虽然比不过军情七处,但是像这种事情还是很容易就调查出来的。”

许贯武不禁笑了笑,他就知道自己就算安排的再周密,也架不住有心人的调查,所以也就没有瞎费工夫。反正政治上的事也好,商业上的事也好,人情上的事也好,面子上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