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北宋有坦克 >

第235部分

北宋有坦克-第235部分

小说: 北宋有坦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方腊,其退后仍有其攻打何处,主公也无需多管,只需坐镇丹阳,等待卢将军率领大军到来,届时主公可直接夺取江宁,斩杀朱勔,以声震江南!”

    “多谢先生解惑。”

    施天逸这话说的非常的明白干脆。

    李初不禁摇了摇头,自己有时候也容易钻牛角尖了,这身边有个谋臣当真是轻松了不少,在他心中疑惑迷惑不知如何前行的时候,施天逸已经将前方的道路指明了。

    施天逸继续说道:“主公拿下江宁之后,还要切记一件事情。如今主公孤军深入江南地区,目前困境尚可如此,一旦夺下江宁之后,莫要在造杀孽了。”

    “此何解?”

    施天逸道:“江南一地,半个天下,数路数十数百州,敢问主公如今又有多少的兵马?难不成江南征伐战,没战主公都必亲至否?如今的江南,于主公而言可谓是百年大计,乃为国之根本,单单以麒麟军此时的兵马尚且不足,而且大军如此长途奔袭,势必异常的疲惫,一旦到时候内部再发生祸端,又当如何?

    以天逸之计,主公拿下江宁后,可将方腊原先一些人马收编整顿,只诛恶首便可,其余人马按照军规行事,其后再多多观察,取其清正洁廉之勇者为将,不消一年,足够能将这些军队归化为主公所有。不仅如此,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们,主公也可将其征集起来,闲时则让其为民,参与劳作跟训练,一旦战时起,需要他们的时候则可立即化为士兵,不过,此量还需多多计较,还需多多细分,此后天逸再与主公商讨此事。

    主公,还请莫要忘了那王庆!”

    王庆!

    跟施天逸结束了通话后,李初的脑子就只有这两个字了。

    施天逸最后这句话,这是给李初一个提醒。

    王庆的势力地盘已经消灭了,但是王庆这个人却是逃跑了,不晓得逃到哪里去了。

    不是担忧王庆再复起,而是借王庆之名夺取云南四川成都。

    这是当初还在汝坟镇的时候,施天逸给李初上中下三策中上策之谋,无论王庆是生是死,可借着王庆出逃跟云南那边勾结之名,一路带兵攻打西南一带。

    施天逸这句话是在提醒李初,西南那边还要继续征伐平定,麒麟军的主力不能在江南被牵制太多人,否则西南那边则谁来打?

    有个谋臣,就是好啊。

    尤其还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谋臣。

    这个宝捡的当真是幸运,谁人曾想到,当初襄城县一事中这个被牵扯进来的文人会有如此惊人的才能?如果不是当初李初造反夺下了襄城县,恐怕这位大才子就要命丧在监牢里了。

    回到了丹阳城后,李初就赶到了南门的城头上了。

    战在城头上看着麒麟军跟王德麟那三千部曲清扫余下的贼兵。

    清扫的时间持续的比较长,主要是在追逐。

    直到黄昏落幕的时候,这场战争才算真正意义上的结束。

    战争结果也统计出来了。

    麒麟军这边阵亡了十个人,伤了六十多个……

    这十个人是被张近仁军中一个大力士所伤,其武器是重锤,造成了钝器伤害,再加上力大无穷,这才折了十个人,不过这个大力士也被余下的麒麟军给弄死了。

    王德麟那边,三千人阵亡了一百人,伤了四百人。

    (未完待续。)

第四三三章:若有退缩者,立斩!

    而贼军这边,死亡的没有统计。

    俘虏这块,一共是俘虏了一万二千人。

    而逃跑的最少有五千人跑了。

    那么贼兵最少死伤了一万左右。

    “先将这些俘虏押到东城外去,在大运河旁边建立一个俘虏营,暂时将他们安置关押在那边吧。这几日每日只给一顿饭,之后再等我消息,再改变伙食。”

    李初听从了施天逸的计划,打算将这些俘虏进行收编,不过收编他们还需要一点手段。

    如今这边跑了不少的人,估计有些人会逃到江宁那边去,方腊知晓消息也快了,所以为了防止这群人到时候在后面闹事,这几日只能每日给他们一顿饭,吊着他们就好,不然到时候他们有了力气就不会这么安分老实了。

    把他们安置在东面也是这个原因,东面有大运河,方腊来攻也是从西面来,这群人接触不到的。

    在丹阳的北面,还有个丹徒。

    为了防止丹徒那边的贼兵到时候跟方腊的人连同一线,等待丹阳稳定后,李初又带着两千麒麟军往北进攻丹徒去了。

    丹阳这边,留杨志跟王德麟的三千人驻防在这边。

    豹1坦克随同李初一起跟这两千麒麟军一起进发丹徒。

    丹徒是一座靠江城市。

    江口的渡船全被贼兵给烧了,渡口处,贼兵为了防止朝廷大军渡江强行登岸,甚至将这边的渡口都给破坏了,不仅破坏了,还将渡口给加高了,导致这边没法进行登陆。

    封死了这边登陆的渠道,这丹徒一县的作用意义就没那么大了,再加上南有丹阳在,所以在丹徒只有不到五千的贼兵。

    五千贼兵。

    在炮火下,五千贼兵又能抵挡几时?

    不知这丹徒是从哪儿得来了麒麟军正攻打丹阳的消息,这守将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带了两千的士兵往丹阳支援过来,路上正好遭遇了麒麟军,直接被丁舞策马上千一刀斩了主将,余下的人冲锋一波后就被弩箭射退了,吓的立即往后逃,被麒麟军追逐了一下后就纷纷选择投降。

    于是李初遣这群投降的贼兵为先锋去说降丹徒。

    丹徒的主将有两人,一人带兵支援丹阳被杀,一人留守,留守之人看到了麒麟军还带着兵马上千欲与李初一战,结果还没出城就被其身旁的几个贼兵给反绑了,然后压着这贼将主动送到李初面前了。

    这一幕倒让李初颇为的意外。

    这一问才知,这几个人原先本是本地的小世家,丹徒县被贼兵占据后,他们迫不得已不得不加入方腊的贼军,如今看到朝廷大军来收复,自然就将此贼绑了出来。

    不仅是他们,这丹徒的五千贼兵当中,有一半的都是当地的百姓被强行征来的。

    李初下令,暂任此人为丹徒县县令,命其整顿丹徒县,将丹徒县原先为贼兵的士兵俘虏扣押,交给李初一同带回丹阳,而丹徒则由剩下的这些人继续防守,等待润州一地彻底平复后,这些被强征来的百姓们,如果愿意继续为民的,到时候可让其归家耕种。

    返回到丹阳后,李初定制了大量的铁锹、锄头,然后让士兵拿着在丹阳的东城外进行挖掘壕沟。

    估算一下,从方腊得到消息,再从江宁战场撤下,再返回反攻丹阳,最少需要两天的时间,如果好的话则还能留给李初三天的时间。

    三天的时间,足够很多事了。

    方腊的贼兵没有骑兵,这挖壕沟主要是用来防守用的。

    麒麟军的武器是复合弩,虽然射程很远,但是一旦对方一拥而上,能留给多少时间给你填装弩箭?

    壕沟的作用一是让士兵可以待在壕沟里射击。

    其次,从壕沟撤退后,方腊的贼兵渡过壕沟也需要时间,这个时间就能给予城墙上的士兵跟城下的士兵足够多的时间来填装跟射击弩箭了。

    原本是想在从大运河那边,挖出一条小河来,来将丹阳包围,形成一道护城河,但是时间方面留给这边的不多,而且要挖护城河工程太大,单单就麒麟军的士兵肯定来不及,那些俘虏们李初又不放心给铁锹他们,不然一旦拿了武器,挖河估计是其次,恐怕到时候被人一鼓动说不定会把铁锹砸向麒麟军的士兵。

    除了挖壕沟之外,还有一件事需要做。

    李初点了几百的士兵,跟十辆东风猛士一起出发,这些士兵能进车子就进车子,进不了车子,那就人爬在车子上,坐在车顶上。

    就连李初的坦克上面也爬满了大量的士兵。

    可惜那三样解放汽车没有跟来,不然又可以多带点士兵了。

    如今,唯一让李初担忧的就是怕方腊狗急跳墙。

    万一方腊知道了丹阳被破,大军存量被麒麟军斩获后,不往回退,而是接着这股哀兵一鼓作气直接猛攻江宁,拼死一搏。

    无论他能不能打下江宁,一旦方腊如此猛攻,江宁那边绝对会强行让李俊的那两万水军上岸作战,那个时候那就亏了。

    目前的水军还没装备上麒麟军的这种软铁铠甲,武器只有绣春刀,无论是防御力还是武器都跟普通的大宋官兵强不了多少,而且他们是水军,擅长的水战,一旦在岸上这样死拼起来伤亡肯定非常重大。

    为了避免方腊狗急跳墙,李初还是决定亲自赶到江宁去给方腊上上眼药。

    之所以只调了两三百个,是怕到时候方腊急红了眼,拼命的死追,人数不多可以全部强行登上车子跑路,对面肯定跑不过的。

    如果带的人多了,一旦被牵制了下来,恐怕到时候就会被包围,变成了千里送人头的举动了。

    江宁城外。

    南门。

    方腊的圣战军又组织了一波进攻,不过还没登上城头,又被城中的守军给压了下去。

    方腊已经记不得这是第多少次的进攻了。

    进攻的攻势一波比一波猛烈,然则这江宁城的防守依旧如同一座大山,一次又一次的击退进攻。

    方腊捏紧着双全,这江宁难攻的程度比他想象的要难得多了,即便是那苏州杭州,也没江宁这么难攻过。

    这都是第六天了!

    “继续,再攻,若有退缩者,立斩!”(未完待续。)

第四三四章:黑夜里的一道火光

    江宁,便是后世的南京。

    这里是六朝古都所在,历史上的吴、晋、宋、齐、梁、陈都在这里定都过。

    虽然之后的杨吴、南唐都曾经在这里定都过,不过那是十朝古都的事了。

    此时的江宁,乃是江宁府的州府所在,更是江南东路的首府。

    于花石纲而言,这里已经算做是一个次要之地了,苏州、杭州才是主要。因为运送花石纲的大运河在丹阳转道了,由常州、丹阳、丹徒进入长江,再直接北上进入江都,江都,也就是扬州。然后再由楚州进入淮河,然后一路再从大运河往南京应天府,最后抵达东京汴京城。

    这里的南京,指的是应天府,也就是后市的商丘所在,并非后世的南京。

    宋朝有四京,分别是国都东京汴京城、南京应天府、西京洛阳、北京大名府。

    江宁虽然与花石纲不重要,但是却是个吞并之地。

    江宁一带所驻扎禁军数量众多,单单四周是在册兵员就有三十万众,这也是朱勔从苏州逃离后,第一个想到逃跑的地方,躲到了这江宁来了,就能借着江宁的兵马平定这场方腊的动乱。

    只是,长年的和平和江南富饶掩盖下的糜烂,这在册的三十万禁军,最后能点名点到的不过区区……

    江宁城,已经快要守不下了。

    不仅是守不下,而是一开始就是强行硬撑着。

    对外,朱勔宣称江宁有四十万大军,四十万,这个数字吓到了一堆人,方腊那边有没有吓到不清楚,但是江南这边的官员都被吓到了,听到江南这边还有这么多可战的士兵,逃到江宁后那叫一个开心啊。

    可实际上呢?

    真正看明白的只是少数,长期吃空饷,长期虚报士兵,甚至士兵脱离了军籍去做了其他事,这些事情这已经是一种潜规则了,在册三十万,朱勔逃到江宁的第一件事就是继续封锁江南的消息,同时又命人将江宁一带可战之兵全部摸了个清楚。

    朱勔虽不是武将,但是生死攸关的时候,他比谁都认真执着。

    三十万在册,实际点卯应到不过是七万人!

    七万人啊,朱勔当场就砸了许多的东西,最后实在不行了,就那百姓们充数,不管战斗力如何,抓到充军,最后对外宣称四十万。

    不过从方腊猛攻江宁的计划中可以看出,方腊并没有被朱勔这四十万守军给吓到,而是一路猛攻过来。

    唯一让朱勔庆幸的就是这些守城器械了,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些守城的器械并没有被人贩卖掉,以至于方腊攻打江宁的时候,他们还可以用守城的器械抵挡一阵子。

    这一档,就是六天,也多亏了江宁城外的护城河,水太深阻扰了方腊军的攻势。

    这几天下来,七万可战之军死伤也非常的大,阵亡了四万,如今的江宁,只剩下了三万可战军,以及五万被强征来的百姓,而城中的收成器械也已经消耗一空,不得已连金汁都拿了出来,泼洒在这江宁城下。

    城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