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醉枕香江 >

第251部分

醉枕香江-第251部分

小说: 醉枕香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登奎早年因杀死黑。帮头目入狱服刑,1975年假释,到台北成立登奎影业公司,仗着黑。道背景,结识了不少艺人,期间拍了《红粉兵团》等电影,逐渐成为台湾影坛的知名人士。
正当杨登奎准备大展拳脚之际,1985年“一清专案”令其再次被捕,一直到今年小蒋先生逝世,台湾因此特赦了一批罪犯,杨登奎便在其中。
林宥伦虽然笑着和杨登奎握手,但语气中的疏离也非常的明显。
台湾娱乐圈的黑。道势力,经过这两年的肃整,已经没有以往那么猖獗,再加上台湾电影不景气,无利可图,黑。帮势力纷纷转向更加赚钱的行业,也使得台湾娱乐圈风气好转了许多。
以林宥伦的身份,确实没必要和杨登奎牵扯上什么关系,所以他表现出这样的态度并不奇怪。
杨登奎心里虽然是有些不舒服的,但林宥伦的身份确实让他有些忌惮,而且他今天来又是有求于人,所以即便不满也只能忍下。
“多谢林先生关心,这次出来,准备重操旧业,以后少不了要和香港那边打交道,到时候还请林先生多多关照!”
“好说!”林宥伦淡淡一笑,邀请众人坐下。
“林先生,这次我们找上马经理,求他做这个中间人,其实是想请林先生帮一个忙。”侯晓贤也看出林宥伦对杨登奎有些不感冒,甚至因为这个缘故,连带看他的眼光也有些异样,越是这样,侯晓贤越是要把这事解释清楚。
“我手上有一个剧本,因为题材有些敏感的缘故,一直找不到投资人……”侯晓贤边说边往杨登奎身上看了一眼,“现在只有杨先生愿意给我投资,但是我们担心这部电影拍出来之后会被当局封禁,所以就想把这部电影的资方背景换成香港那边的公司,这样风险会小一些。”
侯晓贤话并没有把话完全说透,但林宥伦却明白他的意思,如果只是简单地将电影的资方背景换成香港,侯晓贤和杨登奎大可不必这样费事地找到自己,他们这么做,显然是希望自己能够担任这部影片的监制。
林宥伦可不同于一般的香港电影人,这部电影要是能够挂在他的名下,可以帮侯晓贤、杨登奎省下不少的麻烦。
 第409章 提醒
侯晓贤、杨登奎走后,马芳踪马上向林宥伦解释说:“林先生,这事……”
林宥伦抬手制止了他,“马经理,此事你无需自责,侯晓贤在台湾素有声誉,不然我是不会答应的。※※”
侯晓贤即将要开拍的这部电影,林宥伦基本上可以肯定是侯晓贤的成名作《悲情城市》,这部电影反映的是台湾历史上的“二二八事件”,可以说已经触及到了台湾社会最敏感的神经,所以便是杨登奎都不敢挑头做这部电影的制片人,而是求到了林宥伦这里。
无论是杨登奎还是侯晓贤本人,肯定都不会想到这部电影会在明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影片“金狮奖”的殊荣,成为首部在世界三大影展内荣获首奖的台湾电影。
这样一个刷声望的机会白送到林宥伦面前,至于担任影片制片所需要承担的那点政治风险,和这相比根本就不值一提。
林宥伦只说自己同意担任这部电影的制片人是因为侯晓贤的缘故,自始至终都没提杨登奎。马芳踪出于好意,忍不住提醒了一句:“林先生,杨登奎这个人虽然身份有些上不得台面,但手腕能力都不差,以后你要是对台湾这边的市场感兴趣,这个人倒是还有些可取之处。”
林宥伦点点头,算是接受了马芳踪的好意提醒,杨登奎在后世台湾娱乐圈里确实算得上是一号人物,强龙不压地头蛇的道理他心里当然清楚,以后要进入台湾电视产业,少不了要和这人打交道。
只不过,马芳踪现在是邵氏的人,当着马芳踪的面。林宥伦并不想流露出太多对台湾市场的兴趣,以免今天这番交谈传到芳逸华、邵毅夫耳中,带来不可控的影响。
“对了,侯晓贤和梁光标这两人以前有过节?”林宥伦换了一个话题。
“这事我也正好奇……敢问林先生,那位梁光标先生是不是金马奖那边派过来的人?”
林宥伦点点头。
“这就对了。”马芳踪一拍手,“林先生可知道侯晓贤和金马奖一直不对付?”
“还有这事?”林宥伦顿时来了兴趣。
侯晓贤是台湾文艺电影的代表人物之一,而金马奖是台湾最重要的电影奖项,按理说侯晓贤应该是金马奖的常客才对,可听马芳踪的语气。好像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事情还得从1984年开始说起,那时候金马奖第一次由官方主办改为官方与电影团体合办,侯晓贤那一年拍了两部电影,其中《风柜来的人》在法国南特上获最佳影片,《冬冬的假期》也在次年于此获首奖。按理说侯晓贤为台湾电影打开了国际路线,金马奖对他应该更加的肯定,但是这一年的金马奖,这两部电影居然颗粒无收,侯晓贤当即向金马奖评委开炮,说他可以等待威尼斯电影节或其他国际电影节对他的肯定。”
“1985年,侯晓贤凭借《童年往事》同时入围最佳导演和最佳原著剧本。但是因为金马奖评委新旧两派的交锋,最后最佳导演被颁给了别人,侯晓贤只拿到了安慰性质的最佳原著剧本,而这还不是金马奖对他最残酷的时候。第二年,也就是1986年,侯晓贤拍出了比《童年往事》更经典的《恋恋风尘》,这部电影居然没有入围任何奖项。让很多人跌碎了眼镜。《恋恋风尘》的编剧在报上讽刺金马奖是毫无意义的社交场合,侯晓贤更是愤怒地说出金马奖一向都是在搞分配。很烂!”
马芳踪说到这里,忍不住往林宥伦脸上看了一眼,金马奖这种“分蛋糕”的做法,实际上是从香港金像奖身上学来的,这种做法初衷是为了防止奖项被一部电影大包大揽,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对一些有些的作品造成不公平的待遇。
金像奖这么搞,包括马芳踪在内的很多人都觉得这背后体现的是林宥伦的个人意志,而金马奖有样学样,搞得侯晓贤几次都和大奖失之交臂,细究起来和林宥伦也不无关系。
当然,这话马芳踪可不会当着林宥伦的面说出来。
——
这一届的金马奖颁奖典礼,请来了不少港台明星,但是红毯上最引人瞩目的,还是林宥伦和王组贤这一对。
王组贤最终还是放弃了那条紫色的露背礼服,改穿上一条白色的修身拖尾长裙,大腿部分的紧身设计将她腿部线条完美的勾勒了出来,再加上她全程甜美的笑容,秒杀了现场记者的不少菲林。
相比之下,身穿一身笔挺黑西装的林宥伦在红毯上行显得低调许多,但是一下红毯,立刻就被记者围了起来。
台湾现在的媒体风气还没有香港那么八卦,又是在金马奖这种很正式的场合,所以记者们都没有问太出格的问题。
一般的问题,林宥伦回答都很简单,倒是有一个记者的提问,让他稍微重视了一些。
“林先生,作为香港金像奖主席,你认为台湾金马奖和金像奖最大的不同在什么地方?”
“金马奖更偏重艺术性,得奖的电影水准都很高,而金像奖虽然也强调艺术性,但是在对商业电影的鼓励方面,我觉得金像奖要做得比金马奖更好一些……当然有一点我必须要检讨自己,那就是金像奖在开放性上,做得远远没有金马奖这么出色,在这方面我要感谢金马奖评委们的大度,每年都会把一些奖项颁给香港电影人。”
本来采访气氛是很好的,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了。
“台湾电影市场七成以上的份额都被香港电影占据,现在台湾电影界有一种观点是要限制引进香港电影,林先生对此怎么看?”
“你确定减少引进香港电影,或者不引进香港电影,空出来的这部分市场份额就能被台湾电影占据了吗?”林宥伦看了那个记者一眼,“我这么说并没有任何看不起台湾电影的意思,就像刚才我评价金马奖一样,台湾的电影艺术性很强,但在商业电影方面确实有很大的不足,要是限制引进外来电影就能让台湾商业电影发展起来,新闻局早就做了,还用等到现在吗?”
金马奖这边的工作人员怕采访再继续下去,会引发更大的不愉快,以颁奖典礼马上开始为由,请林宥伦和王组贤经常入座,围在两人身边的记者则被统一挡在了会场外。
闻讯赶来的梁光标在会场中找到林宥伦,一个劲儿地赔礼道歉。
林宥伦这次来颁奖典礼,外界媒体都认为这是给金马奖很大的面子,金马奖组委会这边也很小心谨慎,生怕出什么问题让别人抓住话柄。
颁奖典礼前闹出的“假代表”事件,就已经让金马奖组委会这边打丢面子,好在事情没有传扬出去,还可以亡羊补牢。
但是刚刚发生在采访过程中的事情,就完全是主办方的失误了,他们之前和这些媒体沟通的时候是提前打过招呼的,没想到还是发生了这样不友好的提问事件。
现场那么多记者,又有电视直播,这事想捂都捂不住。
梁光标匆匆赶来,也是想取得林宥伦的谅解,也好为这件事的后续处理争取一些主动。
林宥伦不置可否地笑了笑,“这种情况在香港很常见,相比之下,台湾的记者已经很友善了。”
梁光标一边赔笑着称是,一边拿手巾擦汗,心里早把那个搞事的记者骂了无数遍。
梁光标走后,林宥伦表情这才变得严峻了起来。
林宥伦并不担心台湾新闻局会真的对港片引进加以限制,但从那个记者口中传达出的这种舆论情绪却给林宥伦提了一个醒。
港片这几年在海外电影市场上攻城略地,无形中加大了对其他国家地区本土电影产业的压力,连台湾都出现了不满的情绪,更不要说日韩、东南亚等国家。
港片的强势和繁荣,暂时掩盖了这些问题,但时间一久,必然会爆发出来。
香港电影不同于好莱坞电影,好莱坞有美国强大的文化输出能力做后盾,又有北美市场做支撑,而香港在这两个方面都没办法和好莱坞相比,所以此时港片的繁荣就像是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坠入深渊。
康俊杰所提出的香港国际电影节发展计划,再一次浮现在林宥伦脑海中。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日韩和东南亚地区都是受到华语文化影响很深的地区,趁着此时香港电影在亚洲大行其道,将香港电影的理念广泛深刻地传播出去,确实要比占领更多海外市场份额更加的重要。
除了将香港国际电影节的主办权拿到手之外,林宥伦同时也在考虑,是时候应该增加一些香港与其他国家合拍电影的数量,以此来缓和其他国家地区电影人对港片占据市场的不满情绪。
开场舞蹈的伴奏音乐,将林宥伦的思绪重新拉回到了现场,王组贤从进场后就一直显得很紧张,倒是没有发觉林宥伦刚刚的走神。
——
(第一届书评比赛的奖励发完了,因为每天只能奖励一个帖子,所以要是有漏掉的朋友,请把你参赛的帖子顶起来,青蛙好补发!)
(另:今天没有了,明天三更补)
 第410章 金马封后
(先补昨天的)
今年的金马奖颁奖典礼,香港无线电视台第一次进行了转播,原因很简单,因为林宥伦现身颁奖典礼现场的缘故,并且是和王组贤在一起。※※
王组贤凭借《倩女幽魂》入围最佳女主角奖,并且是得奖的大热门,早在颁奖典礼之前,香港的媒体就开始在关注这件事。
在遗憾和金像奖失之交臂之后,王组贤能否在金马奖上有所斩获,也成了香港舆论热议的话题。
以金马奖偏重艺术性的颁奖原则来看,凭借《倩女幽魂》入围的王组贤并不占太大的优势,但她却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她虽然成名于香港,却是地地道道的台湾人,在台湾评委眼中可以获得不少印象分。
当然此刻坐在电视机前的陈柏森,关心的却不是王组贤能不能拿奖,而是林宥伦之前在台湾媒体面前的那一番表态。
虽然在之前的商讨中,陈柏森的坚持让林宥伦暂时搁置了对金像奖改革的想法,但从林宥伦这次在金马奖颁奖典礼现场接受记者采访,陈柏森知道林宥伦内心深处的想法并没有动摇,只是不知道林宥伦何时会有具体的行动。
陈柏森拿起遥控器,关掉了电视,一个人失魂落魄地坐在那里,心中不无悲哀地想着,林宥伦真要对金像奖进行改革,自己这个障碍应该会被第一个清扫掉。
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将陈柏森的思绪打断,他木然的转过看,看着电话愣了几秒钟,这才拿起了话筒。
电话是董千里打过来的,他都没问陈柏森为什么这么久才接电话。直接就说:“柏森,金马奖颁奖典礼的电视转播你看了没有?”
陈柏森心中微微泛苦,“刚才正在看……”
“林先生接受台湾记者采访那段也看了?”董千里接着又问。
陈柏森的嘴皮艰难地动了动,“董老,您不用说了,我知道林先生决心已定,他是在用这种方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