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醉枕香江 >

第286部分

醉枕香江-第286部分

小说: 醉枕香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挖鼻孔的来历,李建仁终于开始吐苦水,当时拍戏的时候为了突出江南四大才子的英俊潇洒,然后就需要一个人做反衬。周星池就想到了李建仁,“当时他让我演一个女人,背对镜头坐在桥上,他演唐伯虎过来搭讪,然后我就猛一回头。真是拍摄的时候,我就猛一回头,结果他吓得台词都忘掉了,然后第二次拍摄的时候,他就说,拜托你回头前挖个鼻孔先。其实我是无辜的。你看我这么威猛的人,猛一回头当然吓人,后面加上挖鼻孔这个动作,搞笑的效果一下子就出来了。”
周彗敏接着就拿出一张李建仁挖鼻孔的剧照,台下顿时笑喷。
此时。节目也快要接近尾声,周彗敏最后问周星池,希望这部电影的票房达到多少,周星池很腼腆的笑了笑,说三千多万吧。
——
“在我看来,《唐伯虎点秋香》这部电影的票房绝对有超过4000万的可能,而《卧虎藏龙》在香港能有2000万的票房,我觉得就已经很不错了,这就带来了这样一个问题——《卧虎藏龙》的拍摄成本是《唐伯虎点秋香》的三倍,如果你是一个电影投资商,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电影?”
在主题为“如何平衡电影的商业性与艺术性”的研讨会上,林宥伦在面对台下来自亚洲各国100多位电影导演,做开场陈辞,其中他提到了这样一个问题。
台上和他同坐在一起的还有十多位不同国籍的导演,香港这边有胡金全,台湾有杨徳昌、侯晓贤,大陆有陈剀歌,日本有黑泽明,韩国林权泽以及两位印度导演。
张忆谋因为只拍了《红高粱》一部电影,在国际上的名声还没有打开,所以他只是应邀出席,并没有被邀请到台上就坐。
“电影的艺术性好比一个小孩,天马行空,比较认真、任性;电影的商业性则好比父亲,比较有势力,也比较负责,因为他得赚钱养家。电影只要还得观众买票进场,商业性就会一直存在,可以说这是先天就存在的,而艺术性则是后天才被逐渐赋予到电影身上的属性,我一直觉得,有自觉意识的电影创作者,会主动根据市场、观众的需求,在这两者进行调整,最后达到一种平衡。”
“所以究竟是艺术性多一点,还是商业性多一点,我觉得要根据不同电影市场的具体情况而定。比如说现在的中国大陆,电影市场还没有真正的形成,很多人都没有去电影院的习惯,在观众们对电影没有太多热情的情况下,我觉得导演所追求的艺术性,就要稍微让利于一点他的娱乐性和商业性,目的是让这个市场变得活跃起来,你得从初级阶段培养大家对电影的兴趣,用大陆那边的话来讲,如果一味地追求艺术性,那就是脱离群众。”
陈剀歌身子在椅子上动了动,他知道林宥伦这番话是特别说给他听的。张忆谋坐在台下,脸上也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而像香港,商业电影已经很发达,市场也很活跃,这时候导演拍电影的那些艺术性,给人对这个世界、对生活的看法,就可以强调得更多一些,很多香港导演其实都在自发的做这件事,因为这实际也是观众的需要,现在大家对商业电影的要求也高了,他们不要看烂片,不要看就拿一些明星找一个临时的故事,搭一个台就来对付。观众需要看这个故事能够真的从内心深处打动他,所以根据观众的情况,现在导演也在不断的调整自己。”
台下做的很多香港导演都在不自觉的点头,因为林宥伦所说的正是他们这些年切身的体会感受。
对比了大陆和香港的情况,林宥伦最后得出结论:“在高度物质化的现代社会,即便是一部艺术电影,也必须或多或少的考虑到自身的商业效果,当然一部商业电影也或多或少的带有导演的主观艺术成分,完全的商业和完全的艺术都是不现实的。”
在掌声中,他的发言正式结束,研讨会也由此拉开序幕。
——
“徐女士,我已经想好了,《霸王别姬》这部电影我可以拍……”陈剀歌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徐砜激动得拿话筒的手都有些轻轻在发抖。
挂上电话,她坐在沙发上,深呼吸了好几下,这才稳住了激动的心情。
太不容易了,从法国一直到大陆再到香港,徐砜终于等到了陈剀歌点头答应的这一刻。
而好消息的还不止是这一个,让徐砜一直困恼的男主角人选问题也得到了妥善的解决,最后帮到她的,居然是尊龙的狗。
在香港国际电影节这段时间,各种宴会交流活动不断,徐砜在不同场合不停地遇到张囯荣,没见一次面,她心里的后悔就多一分,她心里很矛盾,明知道张囯荣比尊龙更合适,但她已经和人说好了,怎么可以说话不算数?
林宥伦之前和她提的那个建议,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尊龙是台湾演员没错,但他的国籍上写的是美国,台湾演员很避讳到大陆拍戏,但尊龙没问题。
尊龙那边不停打电话过来,问徐砜什么时候可以签约,徐砜实在是没办法,只好和他开始谈合约。
谁都没有想到,当初尊龙在争取这个角色的时候,态度表现得异常诚恳,可在签合约的时候,却因为一条狗耍起了大牌。
尊龙的经纪人给徐砜传真的合约上,其中有两条都是关于他的那条狗,首先是他和他的狗要坐世界上最好的航空公司的飞机,第二条是尊龙和他的狗要一同出关。
徐砜的夫家是台湾有名的富商,所以她也算是豪门阔太中的一员,按道理说绝对不孤陋寡闻,但她却真没听说过世界上哪家航空公司是最好的,最让她无法忍受的是尊龙的第二个要求,因为按照动物检疫规定,动物出关至少要三天——徐砜总不能为一条狗去走后门吧?
就这样,徐枫和尊龙说了拜拜,然后再去找张囯荣的时候,张囯荣反而变得好说话了,很痛快地就答应出演这部电影。
【求赞,求月票!】(未完待续。。。)
 第461章 金龙奖的构想【三更】
张囯荣态度发生这样的转变,多半还得感谢林宥伦。
在得知陈剀歌答应执导《霸王别姬》之后,林宥伦特别安排陈剀歌和张囯荣见了一面。陈剀歌的一番心声吐露,把已经准备到加拿大过退休生活的张囯荣给“点燃”了,很多年之后,张囯荣形容这次这次见面,说“两人就像失去了多年的爱人一般,仍苦苦等候着对方的点头和承诺。”
张囯荣是答应了,但这事还得他的经纪人点头。
张囯荣的演员经纪合约在黄白鸣手上,他拍《霸王别姬》就意味着给别人的电影公司打工,一般这种跨公司拍戏都很麻烦。上一次拍《胭脂扣》,是林宥伦从中斡旋,然后梅颜芳自己做“人质”抵给当时还没有解散的新艺城,答应帮对方也拍一部电影,这才把张囯荣弄进剧组。
这一次还是林宥伦出面,给黄白鸣打了一个电话,说这部电影会成为张囯荣一生的代表作,你让他去拍,拍砸了我负责。
林宥伦开了口,黄白鸣便知道这事没办法拒绝,索性就把张囯荣其他的片约都往后延,空出档期让给《霸王别姬》,做足了顺水人情。
——
康俊杰是这次香港国际电影节的主要负责人,这天早上他来到林宥伦办公室,向林宥伦汇报一些事情。
林宥伦正在看一张图纸,见康俊杰进来,抬起头说:“你来得正好,这个奖杯造型怎么样?”
康俊杰往林宥伦手上的图纸看了一眼,上面画的是一个龙形的奖杯图案,林宥伦问他的就是这个。
“挺有气势的。”这是康俊杰的直观感受。
林宥伦放下图纸。看着康俊杰问道:“那你觉得用它做香港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奖杯怎么样?”
香港国际电影节并没有像其他电影节那样有专门的奖项设置,康俊杰一直想向林宥伦建议增设这么一个奖项来扩大电影节的影响力,现在看来林宥伦早就有这方面的打算。
“法国戛纳电影节有金棕榈奖,威尼斯电影节有金狮奖,柏林电影节有金熊奖。台湾有金马奖……想来想去,我就觉得香港国际电影节最高奖叫金龙会比较的合适。”
这个时代,“龙”这个字眼在华语地区是十分盛行的,单说演艺圈里名字里带个龙字的就可以列出一大排,所以林宥伦一开始是不准备用“龙”的,但是又没有比这更合适的象征物。
有一段时间。林宥伦也考虑过熊猫,但一来他对熊猫更不感冒,二来熊猫是大陆官方认定的象征物,香港这边拿来用也不合适,最后没办法还是只能用“龙”,而且他问了好几个人。都觉得金龙奖这个名字很霸气,这也许就是身体中的超前灵魂和这是个时代的某种不适应。
金龙奖奖杯的设计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讨论完这件事,林宥伦才问康俊杰来找自己有什么事。
“这是到目前为止,各国电影商在电影节上已经达成的版权交易统计,已经有超过60%的参展在这次电影节上至少已经卖出了一份拷贝。”康俊杰将一份报表放到林宥伦办公桌上。
“托马斯那美国佬还没有回复?”林宥伦拿起那份报表,问的却是另外一件事。
“还没有。”
康俊杰摇摇头。林宥伦正在关心的是《卧虎藏龙》北美上映发行的事情,而代表美国联艺院线的托马斯显然对这事有些不太上心,到现在态度都还模糊。
托马斯看过《卧虎藏龙》,他并不认为这部电影能够在美国有多受欢迎,所以对此事一点都不积极,要不是考虑到和林宥伦良好的合作关系,他应该早就拒绝了。
托马斯是想拖延一段时间,观察一下《卧虎藏龙》在亚洲上映之后的表现,然后再确定是不是引进这部电影,但是林宥伦显然没有这么长时间的耐心。
康俊杰也看出了这一点。所以他今天带了一位朋友来见林宥伦。
“江至强?”林宥伦将手上的报表往桌上一丢,“你认识安乐电影公司的负责人?”
康俊杰点点头,他和江至强是在三年前台湾金马影展上认识的,当时康俊杰还在金马奖组委会中担任要职,因为比较谈得来。所以两人就互留了联系方式。
这次江至强也来到香港参加电影节,他看过《卧虎藏龙》之后,敏锐地感觉到这部电影在海外的发行潜力被低估了,而因为之前林宥伦在“如何平衡电影商业性与艺术性”的专题研讨会上,曾经提到他对《卧虎藏龙》在香港的票房预期只有2000万,使得海外片商对这不电影都有些敬而远之的感觉。
林宥伦投资拍摄的电影,都可以通过固定的合作伙伴获得海外发行的机会,所以正常情况下是轮不到别人插手的,而《卧虎藏龙》的情况特殊,似乎连林宥伦都不怎么看好这部电影,江至强就从中看到了机会。
确定目标之后,江至强就开始积极地运作,通过各种关系打听这部电影的消息,以及考虑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和林宥伦接触洽谈。
在一个很偶然的情况下,江至强得知康俊杰竟是这次香港国际电影节的幕后负责人,所以就想通过康俊杰这条线,和林宥伦取得联系。
“他也和你一起来了?”
林宥伦对江至强谈不上熟悉,但也不算陌生。
不熟悉,是因为安乐公司虽然在香港成立时间很早,但在港片最辉煌的时代基本都没有留下过什么痕迹,反而是到了90年代末才开始慢慢走进大家的视线。
安乐公司的主营业务在发行而非制作,所以极少被媒体聚焦,再加上江至强为人十分的低调,较之寰亚的林健岳、英皇的杨授成那样高密度的曝光率,极少在媒体上露面的江至强直接都没有什么存在感。
不陌生,是因为江至强是90年代后期香港乃至整个华语地区最成功的制片人,后世李桉拍《卧虎藏龙》到一半的时候,突然遭金主撤资,正是江至强及时补上资金,并包下了影片的全球发行,《卧虎藏龙》在欧美夺奖大卖,华语电影圈这才真正认识到了江至强的厉害。
张忆谋的《英雄》、《十面埋伏》、《黄金甲》在北美动辄一两千家影院上映,李联杰的《霍元甲》、李桉的《色戒》这些影片背后都可以看到江至强的影子,而且他还是奥斯卡奖的评委。
没想到《卧虎藏龙》换了一个导演,提前十年上映,江至强还是盯上了这部电影,只是这一点,就可以证明此人的眼光确实非常的精准。
——
江至强高个子,方脸盘,鬓角的头发略微秃进去一些,眉毛浓黑而整齐,一双眼睛闪闪有神采。他看人时,十分注意;微笑时,露出一口整齐微白的牙齿;说话时很稳重,给人一种深沉大度的气派。
江至强从13岁就开始走遍世界买片发行,这样的经历让他只奉行实力为王道,林宥伦在香港乃至整个华语电影圈中的地位都无人可比,所以哪怕岁数比江至强小很多,江至强在他面前还是非常的尊敬,在不直呼其为林先生的时候,都是以“您”来做称呼。
林宥伦请江至强在一旁的沙发上坐下,“我听俊杰说起,江先生对《卧虎藏龙》海外发行感兴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