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醉枕香江 >

第380部分

醉枕香江-第380部分

小说: 醉枕香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下倒是轮到林宥伦意外了,他看了看站在一旁的李翰详,目光里带着征询的意味。
李翰详也没想到刘晓琴会把话说得这么死,这时候只好硬着头皮帮她做担保:“晓琴和姜闻的关系实际上已经和夫妻差不多了,有这么好的机会,她应该是可以帮姜闻做主的。”
刘晓琴接上李翰详的话,却说出了一番让林宥伦和李翰详都很意外的话。
“林先生想要确认我说的话是不是真的,其实不用这么麻烦的,姜闻就在香港,如果林先生需要,我可以让他马上过来。”
“姜闻也在香港?”林宥伦苦笑着摇摇头,“刘小姐应该早和我说这件事,这样我就可以安排他和你一起出席今晚的颁奖典礼。”
刘晓琴这次倒是没有说什么了,在这之前她只和林宥伦通过一次电话,到了香港之后能够直接联系上的也只是林宥伦的助理,而且这次金像奖颁奖典礼,林宥伦名义上就只邀请了她一个人,冒然提出要和姜闻一起出席,这样做并不妥当。
情况虽然是这样,但刘晓琴还是很聪明地将所有问题都揽到自己头上:“我不知道林先生也知道姜闻,这事确实是我的失误。”
“刘小姐不用这么说,这次是我考虑得不够周全,金像奖每年都有,与大陆那边的相关接触也会越来越多,一起出席颁奖典礼的机会以后还有。”
“那今晚?”刘晓琴迟疑地问道。
“今晚就算了,太仓促了,刘小姐如果不急着走,可以等到明天,我请你们吃晚饭。”林宥伦已经约了周星池一起喝下午茶,和刘晓琴、姜闻的见面只能放到这之后。
刘晓琴点点头,她和姜闻定的是后天飞法国的机票,实际上完全来得及。
约好明天见面的时间地点,刘晓琴便和李翰详一起提前退出了晚宴,而林宥伦则还要继续留下来应酬其他的宾客。
在回酒店里的路上,李翰详安慰刘晓琴说:“林先生的想法总是让人难以琢磨,而且就像他说的一样,这次没有机会,还有下次,关键大家现在已经算是认识了,以后有合适的角色,他肯定会想到你。”
“其实今晚的收获已经很大了,回去告诉姜闻,他肯定得乐坏。”刘晓琴看起来很洒脱,实际上心里却还是有些遗憾。
林宥伦给姜闻准备了一个角色,这真的是一个巧合吗?刘晓琴可不这么想,她更觉得这一切都是林宥伦事先就已经决定好的,只不过是借着这个机会说了出来。
当时还不觉得,但是现在回想起和林宥伦的谈话,实际上从一开始,林宥伦就已经表示出了明显的倾向性,只是刘晓琴没有第一时间察觉出来,这次引起了后面的误会。
论及在国内的名气,姜闻还差了刘晓琴很多,林宥伦既然都已经将关注的目光投注在姜闻身上,没有理由说忘了刘晓琴,更大的可能是他曾经考虑过,但最终却没有想和刘晓琴合作的想法。
想想原因其实很简单,刘晓琴自己都能猜到,大陆的方面的女演员,论名气和影响力她都已经被巩莉超过,论年轻貌美,陈虹显然更有优势,林宥伦要找大陆女演员拍戏,只能是考虑过前面这两人之后,才会轮到刘晓琴,机会实际上是很渺茫的。
当然刘晓琴并不会因此而自怨自艾,虽然在演艺事业上,她已经越来越多地遭遇到后来者的挑战,但从前两年开始,她便开始在香港投资楼市,最近转手一卖,已经成为了大陆演艺圈的第一个坐拥数千万资产的富婆,有这样的经济基础,刘晓琴本身就有很足的底气。
而且姜闻能够获得这次机会,刘晓琴从心底里为他感到高兴,从在拍摄《芙蓉镇》擦出火花,但恋情被揭穿备受争议,两人这一路走来确实经历了太多的艰难曲折,而且到现在,外界的质疑声都还没有停下来。
尽管姜闻一直很努力想要证明自己,但他和刘晓琴因为名气相差太大,总摆脱不了吃软饭的感觉。
香港的电影发展水平和层次都领先大陆方面太多,而且在商业电影上几乎是压倒性地占据着国内的市场,姜闻如果能够在这边获得一个很好的发展,名气提升之后,无形中就会减弱很多两人在一起时候的压力。
车到酒店楼下,李翰详拒绝了刘晓琴让他上去坐坐的邀请,他知道今晚刘晓琴和姜闻肯定会有很多话要说,当然不回去做这个电灯泡。
刘晓琴回到房间,姜闻正坐在床上看电视,刚刚他也看了金像奖的直播,虽然以前在国内也能接收到这方面的信息,但都不如这次看现场直播来得真切直接。
在香港这几天,姜闻从影像店租到了很多没有在大陆上映的电影,看了之后震撼很大,我很羡慕香港电影自由开放的环境,只要不突破社会底限,什么样的题材都可以拍,而且香港成熟的特效技术发展,也为很多奇思妙想提供了可能,这一切都是大陆所不具备的。
所以从刘晓琴口中得知林宥伦准备找自己拍戏的时候,姜闻激动得一下子从床上跳了起来,脑袋差点就撞到天花板。
至于刘晓琴替他做主答应林宥伦这事,姜闻根本提都没有提,在他看来这本来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第596章 顽固派的转变
第二天,《明报》率先登出了香港星光大道即将落成的消息,首批留下手印的电影界知名人士共有十人,以电影制片人身份入选的有邵毅夫、邹闻怀两人,导演方面则有张彻、李翰详、胡金全和楚源,剩下夏梦、李小龙、麦加、许贯文四人都是以演员的身份入选。【r /》
这份名单一公布出来,立刻引起了香港社会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很多批评的声音认为,这份名单将香港70年代以前成名的电影人都排除在外,人为的割裂了香港电影的历史起源。很多老一辈的香港电影人,也对这份名单颇有微词。
负责拟定这份名单的《电影双周刊》杂志,为此顿时承担了不小的舆论压力,甚至没有等到新一期杂志出版,就不得不召开新闻发布会做一些解释。
“星光大道作为香港国际电影节的主会场,定位并不是追溯香港电影的发展历史,而是突出展示在香港电影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有杰出贡献的电影人,首批在星光大道上留下手印标记的电影界名人,评选标准都是从70年代开始,因为从这一时期香港电影才真正突破本埠市场,开始获得东南亚市场的认可。”
《电影双周刊》杂志主编陈柏森面对着一堆话筒,阐释了星光大道名人手印的评选标准,发言才一结束,台下几乎所有记者的手都举了起来。
主持人点了《明报周刊》的记者第一个提问,在场的其他记者对此并不感到奇怪,《明报周刊》和《电影双周刊》都属于明报集团,自己人肯定是要优先照顾的。
“手印落成仪式是一起举办吗?”《明周》的记者果然提了一个很应景的问题。
“不是,十个人都是分开的,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不同的情况选择时间。从4月份就会开始,在香港国际电影界节开幕之前全部完成,除了已故功夫巨星李小龙。”陈柏森顿了顿,接着又补充了一句:“经过我们和李先生家人的初步协商,李小龙在星光大道的手印落成仪式时间定在他的生日11月27日,同期落成的还会有一尊他的真人比例铜像。”
“以后每年入选的电影名人都是按照这样的程序走吗?”《明周》记者接着又问,算作是对上一个问题的补充。
陈柏森扶了扶眼镜,“一开始这两年会优先照顾那些曾经为香港电影辉煌作出过贡献,现在已经退居二线的电影人。后面会慢慢开始吸纳时下的当红演员,当然谁先谁后不是以年龄来计算的,而是以对香港电影事业做出的贡献多少来计算,也就是说,不是要等到老了才有机会获得这个荣誉。”
《明周》的记者满意地坐下。随后被允许提问的是《东方日报》的记者。
“林先生对香港电影事业的贡献也很突出,为什么他没有入选这个名单?”
香港三大报纸,《东方日报》立场相对中立,《东方日报》的记者现场提出这样的问题,意图很让人玩味。
“我说过了,首批入选的这些人都是从70年代开始就已经成名,林先生显然不符合这个标准。”这件事陈柏森没有多做解释。
林宥伦是完全有资格进入这份名单的。问题是他自己不愿意,陈柏森也没有办法。
“作为名单中唯一的女性,夏梦的入选是否和金镛有关?”第三个站起来提问的是《星岛日报》的记者,这人明显一副来者不善的架势。
这个问题一说出来。台下顿时响起一阵嗡嗡的议论声。
夏梦成名于60年代,在70年代香港电影崛起的时候,却选择了远走美国,论起对香港电影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的突出贡献。夏梦和名单上的其他人比起来却是略显不足,现在坊间都在流传。夏梦之所以能够入选,是金镛在背后出力的结果。
这就是和第四届金像奖颁奖典礼改由《明报》集团主办之后,夏梦投资的《似水流年》捧走多个奖项的情况很相似,当时也有很多人觉得金像奖这么偏爱这部电影,是因为受了主办方《明报》的影响,而当时金镛还没有卸任《明报》主席一职。
陈柏森不得不咳嗽了一声,这才压住了台下的小声议论。
“夏梦女士从80年代开始就以香港电影人的身份在大陆投资拍摄了多部电影,为沟通两地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就凭这一点,她入选就没有任何的问题。而且我有必要提醒这位记者朋友,金镛先生从两年前就已经宣布卸任明报董事局主席,现在整个《明报》集团都是林先生名下的产业,你刚才提到的猜测根本就没有事实依据。”
陈柏森这段话被当天下午的电视新闻节目转述,正和周星池在一家茶餐厅里喝下午茶的林宥伦刚好看到了这个节目。
陈柏森在林宥伦的印象中一直是个认死理的顽固派,但抛开这一点,陈柏森确实是一个优秀的电影媒体观察者,《电影双周刊》被《明报》收购之后,上面登载的影评也一直保持着很强的独立性,哪怕是林宥伦投资拍摄的电影,只要被大家认为是不好的地方,都会被《电影双周刊》毫不留情地拿出来痛批。
陈柏森确确实实是个人才,但在林宥伦手上却没有得到重用,金像奖本来是《电影双周刊》最先提出来的概念,但林宥伦接手没几年,就把《电影双周刊》从金像奖体系中剥离了出去,其实就是变相的在削弱《电影双周刊》的职权,后来让《电影双周刊》来负责星光大道名人手印资格的评选,实际上也是为了给陈柏森和他手下一帮编辑找些事情做,最后名单还是由林宥伦敲定,真正的权力并没有多少。
《明报》主编董千里曾因此问过林宥伦,总将陈柏森这样投闲散置,万一他被别人挖走了怎么办?怎料林宥伦毫不在乎,理由是香港除了他之外,很少有人能吃得消陈柏森。
董千里听过这话之后就再也没有和林宥伦再提过这个问题,确实愿意给陈柏森开工资又能忍受他骂自己的人,全香港除了林宥伦之外也找不出几个,而且陈柏森的能力只领域局限在电影评论这块,在整个香港影坛都要看林宥伦脸色行事的大环境下,陈柏森跳槽出去之后根本没有立足之地。
陈柏森被“冷置”了两年后也算是看明白了,这次他在新闻发布会上义正严词地向《星岛日报》的记者强调林宥伦才是《明报》集团真正的主人,变相的也是在向林宥伦服软。
看完这则新闻,林宥伦接着便给负责香港国际电影节主办事宜的康俊杰去了一个电话。
电话一接通,林宥伦什么都没说就直接问:“你对陈柏森这人怎么看?”
康俊杰不知道林宥伦的用意,稍微斟酌了一下用词,说:“陈主编对于电影的客观态度让人很欣赏,只是性格里少一些变通。”
“那我把他派去给你当个副手怎么样?”
林宥伦毫无征兆地来了这么一句,康俊杰在电话那头愣了三秒钟,这才反应过来。
“如果这是林先生的决定,那我没有任何意见。”
康俊杰的回答让林宥伦很满意,为了进一步打消康俊杰的顾虑,林宥伦接着又说:“你放心,陈柏森过去之后,你只需要把一些具体的事情交给他来做,比如说布置影展、召开电影研讨会这些,电影节整体运作和商业方面的事务还是由你来负责。”
这话等于确定了康俊杰在电影节事务上的主导地位,康俊杰明白了林宥伦的真正用以之后很高兴地答应了下来。
 第597章 预备星女郎
林宥伦打完电话,略带歉意朝周星池笑了笑。 /》
“刚才我们说到哪儿了?”
周星池戴着一顶棒球帽,为了防止被周围人认出来,不得不把帽檐压得低低的,只有在和林宥伦说话的时候,才会把脸露出来。
“刚才林先生说这家茶餐厅的东西很好吃。”
“对对,我想起来了……其实东西好吃还是其次,今天我约你到这里,主要是因为这家店经常可以看到美女。”林宥伦戴着墨镜,和周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