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醉枕香江 >

第702部分

醉枕香江-第702部分

小说: 醉枕香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这么讲,如果大家可以接受这两部电影,也算是为华语大制作电影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第1065章 左右手的战争(下)
“哪种程度的市场反应才算是成功?”
“说实话我也不清楚。”
这是采访开始以来林宥伦第一次给出让董千里都感到意外的回答,所以他跟着就追问了一句:“为什么?”
“从目前亚洲电影市场来看,东南亚、台湾、日本、韩国的电影市场都已经趋于饱和,香港就更不用说了,因为人口、市场规模的制约,一部电影收获上亿的票房已经是极限,而且这还是在双倍票价的况下,正常影片能够达到5000万票房就已经到极限了,而现在这样的电影基本上每年都会出现好几部,所以这里我所说的市场反应,并不包括这些地区。”
林宥伦这么一解释,董千里算是彻底的明白了,林宥伦真正的用意是在大陆市场。
“尽管港片从80年代后期就开始被引进大陆,但是大陆电影市场机制一直都不是很完善,长期以来都是用的计划经济的那一套,而随着大陆改革开放的深入,实际上政府高层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未来大陆电影市场的开放是必然的趋势,相信会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很想知道这个又有十亿人口的市场究竟蕴含着多大的市场的潜力,甚至我可以毫不夸张预,新世纪最开始的十年,中国经济总量绝对可以跃居世界第二,而中国电影市场也将成为仅次于北美第二大票房产区,香港电影市场依靠固有市场展到现在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未来要想更进一步,着眼点只能是放在大陆市场上。”
从这番谈话中,董千里很明确地可以感觉到林宥伦雄对大陆电影市场的信心,而在随后由这次采访整理而成的报道中,他也特别地提到了林宥伦的这种观点。
林宥伦对大陆电影市场的重视由来已久。这篇报道在最新一期的《明报》上登出之后,外界更多只是将其视作林宥伦表明自身政治立场的一种方式。
随着《金陵十三钗》和《太平轮》映日期的一天天临近,媒体的注意力早就被转移到了这两部影片上,所有媒体都在猜测。林宥伦回去参加哪一边的映式。
《金陵十三钗》这边。导演斯皮尔伯格完全是因为和林宥伦的私人关系,所以才答应执导这部电影。要不然换成其他任何一位导演,都不会轻易去触碰这种和自己本身没有多大关系的敏感题材,因为这完全就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再一个,林宥伦和斯皮尔伯格还仅仅是简单的朋友关系。作为东方梦工厂三巨头之二,两人还有着非常一致的利益诉求,于公于私,林宥伦都应该要来捧场。
当然事要真这么简单,媒体也不会因这个问题吵来吵去,甚至还有人以此做赌,实在是《太平轮》也和林宥伦牵扯甚多。
影片导演吴雨森是香港最早一批和林宥伦合作的导演。这些年来两人多次合作,关系非比寻常。
而影片的三位女主角,林清霞和林宥伦是干姐弟,要不是给林宥伦面子。已经结婚息影的她无论如何也不会再出来演戏;钟楚虹就更不用说了,她为林宥伦育有一女,外界甚至有传闻说林宥伦花这么大带价来拍这部电影,全都是为了她;而最后一位女主角陈虹则是由林宥伦一手捧红,尽管没有证据表明两人正在交往,但两人的关系暧。昧却是不争的事实。
再加上男演员中像张囯荣、梁朝韦这些人,也多多少少是因为林宥伦的缘故才答应出演,所以林宥伦要是缺席了《太平轮》的映式,肯定也是说不过去的。
映式当天,很多香港媒体都拿不准林宥伦会去哪边,所以只能兵分两路,而从海外刚来的记者倒是没有这么纠结。
美国记者也是两头跑,不过去《金陵十三钗》映式现场的人数明显多于《太平轮》,日本记者倒是简单,基本上都是去的《太平轮》这边,再加上来自大陆、台湾、东南亚的一些记者,基本上两处映式到场的记者人数都差不多。
某杂志编辑部,一个年轻人神色匆匆地推开门闯了进来。
“主编,《太平轮》那边入场式已经结束了,来了不少明星捧场,但是林宥伦没有露面,现场那边也确认过了,主办方没有安排林宥伦的座位。”
办公桌后那个中年眼镜男兴奋地站了起来,“没去《太平轮》这边,那肯定就在《金陵十三钗》那里了,快,马上联系那边的记者,确认况!”
话音刚落,放在一旁的电话就响了起来。
“你说什么,《金陵十三钗》的映式林宥伦也没有去,这怎么可能?”
很快,香港大部分的媒体都确认了这个消息,林宥伦既没有参加《太平轮》的映式,也没有参加《金陵十三钗》的映式,至于林宥伦究竟去了哪里,这个没有人知道。
相比于记者们的抓狂,影评人则显得淡定很多,他们的注意力完全放在了这两部电影本身上。
刘瑞城就是这样一个独立影评人,从电影院里走出来的时候,他脑子里还在回味着《金陵十三钗》开场那长达半个小时的激战,炮弹、子弹到处开花,所到之处血肉飞,闭上眼睛就是这些,甚至他还在努力回忆最后那场南京保卫战里中国士兵到底有几个人,最后还剩几个等等诸如此类的细节。
显然战争并不是这部电影所要表现的主题,但斯皮尔伯格还是用了很大的电影篇幅来渲染战争残酷的真实,要不然也就不会有影片开始这么一段表现南京保卫战的战斗场面。
香港电影里从来都不缺少枪战场景,场面也有做得很大的,拍得很热血的,但这些都和战争片不在一个层次。
正因为这种类型片的缺失,所以刘瑞城每次看这种大场面的战争片时,都会不自禁地很佩服导演的功力,而斯皮尔伯格显然是此中的高手。
他对整部电影的掌控已经到了收放自如的地步,简直就让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这种观众与电影的距离感,又通过影片的各种细节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比如在战斗打响前,明知已经陷入包围中的中国士兵表现各不相同:有的人手在无意识地抖,有的人在默默的擦枪,一位军官放下望远镜,拿出妻子的照片最后看了一眼,种种细节将大战将临的紧张感清晰的传递给了观众。
而战斗一打响,这种紧张很快就变成了残酷。
中**队的阵地被猛烈的炮火覆盖,一个被炸断了手臂的士兵到处找自己胳膊,然后找到了断臂拿在手里不知所措;受了重伤的伤员躺在那里一个劲儿地叫哀嚎;一颗子弹打死了士兵身边的伙伴,正当这个士兵庆幸死的不是自己的时候,令另一颗子弹把他的头打碎了……残骸断肢、崩碎的脑浆、从身体伤口里流出的肠子,每一个镜头都是那样的触目惊心。
刘瑞城誓,《金陵十三钗》中的这场南京保卫战绝对是他看过的最具真实感和细节感的战争场面,血腥到不忍目睹,以至于在观影的时候,有的观众都悄悄遮住了眼睛,不忍去看。
这种对战争场面的真实描绘,并没有带有任何主观色彩,这也许就是斯皮尔伯格作为一个外国导演拍摄这类题材影片一个独特的也优势,他不会去评判这场战斗中谁属于正义一方,只是真实地把战争的残酷表现出来,而通过这种触动与震撼,自然就会让观众意识到战争的不人道以及和平的可贵。
这种手法比起单纯地反应日军的残暴,高明了不止一倍。
刘瑞城心里琢磨着这些问题,随着散场的人流往外走,这时候挂在腰间的传呼机却响了起来。
看到上面显示的号码之后,刘瑞城跑到影院门口,和一家商店的老板商量了一下,然后用这家商店里电话回了一个电话过去。
“怎么样,你那边感觉如何?”
电话一接通,刘瑞城就迫不急地问道。
电话那头的朋友兼同事沉默了片刻,“太震撼了,整个太平轮沉没的过程完全就像真的一样,根本都看不到任何特效存在的痕迹,那个场面我都有些不知道该怎么用语来形容了。”
“就只是特效,剧方面呢?”刘瑞城皱了皱眉。
“剧也很感人,片中三队侣沉船时候生死离别那一段,把电影院里好多人都看哭了。”同事将自己的观影感受简单地描述了一遍,跟着就问起刘瑞城这边的况。
“斯皮尔伯格在这部电影里对战争场面的掌控,绝对是同类型题材电影里的翘楚,不,完全可以就可以说是战争片的教科书,至于剧我先卖个关子,反正很值得一看!”刘瑞城换了一只手拿话筒,“对了,我在映式没看到林宥伦,他去了你那边?”
同事的回答让人十分意外。
“没有啊,我还以为他在你那边呢!”
刘瑞城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林宥伦居然两边的映式都没参加,这也太不正常了!

 祝大家中秋快乐!
这是本书有幸陪伴大家度过的第二个中秋,值此佳节,再次向所有支持本书的朋友表示感谢!
然后就是向大家汇报一下,本书即将完本,感谢一路的陪伴,感谢大家的肯定与批评!(未完待续。。。)
 第1066章 宾客盈门
从商店里出来,刘瑞城越想越觉得这事蹊跷。
放下一枚五元的硬币做电话费,也不等商店老板找补,转身就走。
刚迈出店门,刘瑞城就和一个匆忙赶路的家伙撞了个满怀。
骂人的话还来得及说出口,刘瑞城就已经认出这人是香港一家报社的记者,因为工作的关系,两人还打过几次交道,也算是半个熟人。
一看对方身上带的行头,相机、录音器一样不少,刘瑞城便知道他应该是刚从映式现场出来。
“徐记者,这么巧,你也来参加的映式?”
这个叫徐立华的记者见是熟人,已经到了嘴边的脏话赶紧又收了回去。
“原来是刘先生,真是抱歉,刚才走得有些急,没撞着你吧?”
刘瑞城摇摇头,示意自己无事,眼睛却忍住不好奇地往徐立华脸上看去。
因为就在和自己说话这会儿功夫,徐立华脸上已经现出焦急的事,再加上他刚才那番着急赶路的架势,显然是遇到了什么心急火燎的事。
“徐记者有急事?”
“刘先生还不知道?”徐立华一脸诧异地看着刘瑞城。
见刘瑞城一脸迷茫的表,徐立华这才想起来对方是影评人不是记者,消息当然不会像自己这么灵通。
徐立华朝两旁看了一眼,然后压低声音说:“周小姐生了!”
“那个周小姐生了?”刘瑞城下意识地问了这么一句,跟着表却突然僵住。连语气也变得结巴了起来:“你说的是……周彗敏?”
“除了她还能有谁啊?你没看今天林宥伦都没露面。肯定是一早就在医院里守着了!”徐立华匆忙和刘瑞城解释了这么两句。跟着便转身要走。
刘瑞城从这个消息带来的震撼中回过神来,一把拽住徐立华。
“男孩女孩?”
“这个还不清楚,不过应该很快就会有消息了。”徐立华跟刘瑞城道了一声别,然后头也不回地就走了,他现在还得赶着去医院那边,晚了估计就什么消息都捞不着了。
看着徐立华拦下一辆计程车离去,刘瑞城心想着香港媒体今天可有得忙了。
本来和映式已经够引人瞩目了,现在又冒出周彗敏顺利生产的消息。估计很多报纸已经定好的头条都得被统统换下来。
如果周彗敏生的是一个女孩,事倒还简单,顶多是媒体上热闹一阵也就过了,毕竟这些年有关于林宥伦的风流事迹已经不是一桩两桩,先有钟楚虹为他生下长女红红,然后前段时间又有媒体在美国拍到许久没有在公共场合露面的邱淑珍外出购物时,身边有保姆抱着一个不超过两岁的小女娃,应该也和林宥伦有关,只是那边防范的严密,暂时还没有让媒体抓到更多的证据。
以林宥伦此时此刻的财富和地位。多一两个女儿在外人看来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事,大家真正关心的还是谁能够成为他的妻子。
而早年林宥伦的母亲陈慧晴为了“逼迫”儿子早日结婚。曾媒体面前表态,谁能为林家延续香火,谁就有嫁入林家的资格。
当时陈慧晴说这番,本意是想为周彗敏造势,同时也给这位“内定”的儿媳一点紧迫感。
周彗敏肚皮也算是争气,虽然不是第一个为林宥伦怀上孩子的女人,却真的为林家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个消息在晚些时候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全香港,再次引轰动。
虽然在周彗敏生产的消息传出之后,闻讯赶到的记者就已经将负责为周彗敏接生那家私人医院围了个水泄不通,但还是有记者不断地从各处赶过来。
眼看着这边聚集的记者人数快要超过三百人,警方不得不派遣警力到现场维持秩序。
一个年轻的记者来到时候看到医院门口黑压压一片人,顿时心凉了半截,他们这边收到消息的时间只比别人晚了半小时,赶到现场已经是这种况,有什么新闻估计也早就被别的记者给抢走了。
“头儿,我看今天还是撤了吧,周彗敏今天才生下孩子,肯定不会这么快就出院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