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公子风流 >

第379部分

公子风流-第379部分

小说: 公子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对天子来说,就多了一份心安。

    郝风楼已打算闲下来,好生 歇养几日,寻个空,带母亲大人去寺庙里进个香,或带陆妍儿、小香香寻个地方玩玩,夫子庙那儿不错,此时是冬日,会考的考生早已各自散了,那儿变得冷清,却据说如今被一些人占据,日夜表演杂耍、贩卖一些稀罕物,倒是吸引了不少人去。

    思量间,郝风楼回到北镇府司, 还未进去,便有力士来报:“方才来了个公公,传了陛下 口谕,说是请大人入宫觐见,陛下有些话,要和大人说。”

    陛下的召见,郝风楼早有准备,北狩在即,天子召见,必定是有事要交代,所以他打起精神,颌首点头,转而取道东安门,自是立即入宫不提。

    ……………………………………………………………………………………………………………………………………………………………………………………………………………………………………………………

    暖阁的地龙烧起来,整个暖阁俱是热气腾腾,朱棣只穿着一件单衣,看着几分边镇送来的奏报,心情倒是显得颇好,或许对朱棣来说,这个北狩,意义不在于其他,却像是完成他某种夙愿。

    都说江南好,可是朱棣却感觉,这儿就像是一滩烂泥,舒适是舒适,久了,就浑身不太自在。

    他想去北平,怀念塞外,早就想去走一走,故地重游,去看一看。

    现如今,是即将要启程了,朱棣的心里,不禁有几分激荡,只是即将动身,千头万绪的事,却是不少,朱棣近几日忙的不可开交,本早就想见郝风楼一面,可是今日才抽出空来。

    郝风楼入阁,行礼:“儿臣见过父皇,吾皇万岁。”

    朱棣站在御案前,微微欠身,提笔拟了一份奏疏,抬起头来,将笔搁下,把手压一压:“坐,坐下说话。”

    一个太监乖巧的搬了锦墩,郝风楼倒也不客气,直接坐下。

    朱棣站直,双手负在身后,叹口气:“你看这金陵的雪,没甚意思,就像个老娘们一样,稀稀拉拉的,不痛快,可是这儿也冷,比北平还冷,北平现在,多半也已大雪纷飞了,可是那儿吧,只要穿件袄子,就不冷,哈……朕为何发这样的感慨……”朱棣抖擞精神:“朕要回北平了,是该回一趟,否则等待年纪大了,走不动了,到时再想走,那可就迟了,朕左右思量,还是决心将你留在这里,不必伴驾了,朕不缺一个伴驾,缺的,却是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将才,你就留着吧,好生管好你的锦衣卫,你太年轻,年轻呢,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就好在精力充沛,坏就坏在资历,朕给你独当一面的机会。”

    朱棣来回踱了几步,道:“不过对你,朕素来是放心的,今日叫你来,是问你一件事,你那神机卫,即将要入京了?朕听杨士奇倒是说过一些,来了也好,这些人,有用,他们和京营不同啊……”

    郝风楼听了这句话,不禁微楞,可是很快,就明白了。

    天子说这番话,可是对这太子监国的事不放心,这终究是天子第一次离京,身为一个多疑的天子,又怎么可能什么事都放心的下。这倒不是猜忌太子如何如何,可是汉王的事就发生在当下,那些想要从龙之人,若是心怀不轨,暗中挑拨一番,若是真有什么事,说不准当真被人抄了后路。

    而天子突然夸奖神机卫,倒未必是对神机卫有什么赞赏,神机卫的前身是火铳队,朱棣自然也晓得 是一支精锐,可是一支精锐,还未必能博得天子的称赞,可是神机卫的特殊属性,只怕对于天子来说,意义却是不同。

    想想看,天子北狩,大批精锐的京营、亲军人马即将北上,留下的,当然也可称之为精锐,战斗力还是颇有保证,可是呢,这些兵马久驻京师,和地方的瓜葛实在太深,说句实在话,早就已经养油了,官兵嘛,就怕和地方有什么牵扯,这样难免教人有点不太放心,而神机卫不同,相比来说,神机卫的底子,是最干净的,他们是‘客军’,不可能和京师里的某些人‘狼狈为奸’,同穿一条裤子,又是山长水远的从交趾过来,素来被其他人轻视,多半绝大多数人,将他们视为南蛮子,可是道理就是如此,越是被人看不起,就越是放心,甚至,假若一旦‘出事’,这神机卫,怕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力量了。

    朱棣目光幽幽的看着郝风楼,其实郝风楼心里也自知,自己和神机卫,也是一个道理,自己如今是锦衣卫都指挥使,可是前些日子的折腾,早被满朝文武所忌,也正因为被人排斥,对于天子来说,才可赋予完全的信任,因为无论是郝风楼,还是神机卫,若要谋反,那是断然不可能的,必竟没有群众基础嘛,可是若说和某些有群众基础之人狼狈为奸,那也绝无可能,因为名声太臭,人家就算瞧得上你,也未必希望和你搭伙,丢不起这个人,会砸自己招牌。

    也正因为如此,堂堂九五之尊,却突然提起这么一支不太起眼的军马,其实早就应在预料之中。

    朱棣含笑:“好啊,朕知道,这些人,都是交趾的士绅土司子弟,你们郝家,这个法子好,将这些为我大明所用,让他们死心塌地,为我大明效力,一举两得……朕啊……不能亏待了他们,兵部那边,可都安排好了?”

    郝风楼抱手:“托陛下洪福,早已准备妥当。”

    …………………………………………………………………………………………………………………………………………………………………………………………

    第一章送到,求月票。(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三章:天子青睐

    对郝风楼的话,朱棣显得并不满意,朱棣慢悠悠的道:“话可不能这么说,什么叫做准备妥当,这妥当二字,未免有点儿揪扯不清,依着朕看哪,这不对,不能只是妥当,这神机卫,朕是知道你们父子苦心的,当年的时候,朝廷拿下交趾,可是交趾依旧动荡不宁,何也?无非是地方豪强,不服罢了。此后朕按你们父子的方子抓了药,这成效,朕是亲眼所见的,如今整个交趾已是今非昔比,今年的粮赋,就比广西、云南二省还多一些,不只是如此,境内呢,也不见什么盗匪,太平无事啊,这是你们郝家的功劳,可是呢,也有那些个土司的功劳。”

    朱棣今个儿倒是有许多话要说,手搭着案头,淡淡的道:“这些人,和你们父子一样,都是我大明的有功之臣,他们的子弟入神机卫,这是某种优渥,另一方面呢,也有质子的意思,可这质子,不能让人瞧的出来,郝风楼你明白么?越是朝廷的心思如这司马昭之心,都已路人皆知了,可是决不能让人瞧出来。这人哪,就该是如此,就似这做买卖,做买卖你郝风楼比朕懂,可是朕却也懂一些,这做买卖的人与人交涉,分明是为了铜臭是不是?越是如此,他们呢,偏偏要打着交朋友的幌子,越是做买卖的,就越要显得自己是交朋友,而不是买卖,若是被人瞧出来,这就落了下乘,是不是?这神机卫呢。也是同样啊,朝廷的意图很明显,朝廷看的出来。这些个土司呢,也看的出来,其实这是互惠互利的事,可是这东西,低俗啊,郝风楼,咱们是朝廷。怎么能如此明显呢,所以呢,想要欲盖弥彰。就得把这互惠互利的事儿,添加点其他的,于是,便有了恩泽。有了恩泽。对方才会感激涕零,才会心怀感激嘛,这个道理,你说是不是?”

    郝风楼明白了,天子这是要施恩,之所以施恩,未必就是因为交趾的事,而在于布局。这个局,是在太子监国之后。布置下地一枚棋子,太子安生便罢,若是不安生,这京师,就多了一份制衡的力量。

    或许神机卫人数不多,实力嘛,也并未展现,可是有这么个特立独行的军马在,就多了一个定心丸。

    郝风楼自然得假装糊涂,不能把这个窗户纸戳破了,于是顺着朱棣的心思道:“陛下高见,儿臣受教了。”

    朱棣手指郝风楼,笑了:“你呀,你的花花肠子,可比朕多,受教二字,朕可当不起。言归正传,朕要说的是,朕不能将就,也不能妥当,兵部那边啊……朕要招呼一下,要优渥……”

    朱棣似乎是在踌躇,不知这优渥二字,具体该如何实施。

    显然他也有点犯难,有点权衡不定的意思,太优渥了,当然是不成的,况且也是师出无名……

    倒是这时候,却有个内官小心翼翼进来,道:“陛下,外朝有消息,说是神机营已经抵达京师了……”

    “哦。”朱棣漫不经心的点了点头。

    倒是郝风楼,这个时候,却不由深深看了那个内官一眼,一下子,他的心思变得深沉起来。一个神机卫,说实话,对于眼下京师许多人来说,什么都不是,除了兵部,其他哪个衙门有兴致去琢磨这个,他们来和不来,都和大家无关,来是如此,不来也是如此,歌照唱、舞照跳,谁都没有妨碍。

    顺着这样去想,那么就有点意思了,既然如此,堂堂天子,为何会过问神机卫,要知道,天子在召见自己,这小内官在这种情况下都进来禀告,这就意味着,在此之前,天子一定是已经打过了招呼,可是一个大家都不关注的东西,天子却如此关注,如此看来,神机卫,可能是天子北狩之后,留在金陵的布局中,最重要的一环。

    想到这儿,郝风楼说不出是喜是忧,总体上来说,这对郝风楼是有许多好处的,可是呢……自己突然成为了一枚棋子,这心里吧,总有那么丁点儿不快。

    朱棣脸色却是不变,显然他也没有料到,郝风楼此时在想什么,朱棣只是淡淡的道:“嗯,朕知道了,退下去吧。”

    朱棣的眸光一闪,看向郝风楼,道:“朕倒是有个疑问,郝风楼,这神机卫既是交趾人充塞其间,倒是颇有点儿像是朵颜三卫了,这倒是有意思……”

    朵颜三卫和其他的卫所不同,他们的特点是,所有人都是蒙古人,由于战力强大,朝廷一直将他们充作是对付北元的主力,在靖难之中,朵颜三卫也曾立下过汗马功劳。

    天子的意思,无非就是说,北边有个朵颜三卫,这南边呢,又出了个安南人为主的神机卫,这是刻意拿神机卫和朵颜三卫比较了。只不过……郝风楼不禁皱眉,他当然清楚朝廷对朵颜三卫的态度,一方面,虽然给予了朵颜三卫许多的优渥,可是另一方面,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朵颜三卫是蒙古人,而且又和宁王素有瓜葛,天子对这朵颜三卫,是既喜欢,其实又带着那么点儿提防。

    郝风楼却是不假思索的道:“陛下有所不知,朵颜三卫和神机卫还真有些不同。”

    “哦,有什么不同?”

    郝风楼道:“其实早在秦汉时,便已在交趾设了郡县,交趾之地,一向是汉杂混居,此后前年,不知多少汉人进出交趾,交趾人此前虽自成一国,可是王公贵族,汉人居多,他们不但是流的乃是汉人的血脉,说的也是汉话,写的也是汉字,读的也是四书五经,无论是里外,本身就是汉人,朵颜三卫是我大明驱策夷人,可是这神机卫,却是实实在在的自家官兵,陛下若是不信,大可以请翰林对照古籍查验,儿臣不敢欺瞒。”

    所谓自古以来,想来就是如此吧,郝风楼心里不禁想笑,老祖宗们还是给力啊,这放眼从四邻看过去,想让你自古以来,都跟玩儿似地,何也?无非是祖宗们隔三差五,总得鼓捣出个安西都护府、交趾、乐浪之类的东西出来,后世之人,想不自古以来都不成。

    朱棣似乎颇为看重这个,不由凝重的道:“哦,若果真如此,倒也有几分意思,明日,朕倒是要请杨士奇来问问看。”

    ……………………………………………………………………………………………………………………………………………………………………………………………………………………………………………………………………………………

    兵部左侍郎刘斌可是忙开了。

    既然尚书大人都说了,要给予优渥,那么优渥就优渥吧,一切,都按此前和周司吏交涉的来办。

    营地,已经选好,不在金陵,而是在紫金山的方向,距离京师不过十几里的路,可是颇为幽静,其他的东西,也都没什么差错。

    现在这群乡巴佬终于来了。

    尚书大人早就说明了,要做这甩手掌柜,最后这事儿,自然也就落在了刘斌身上。

    刘斌心里不痛快,一群乡巴佬而已,自己堂堂侍郎,却还得去亲自去照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