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公子风流 >

第567部分

公子风流-第567部分

小说: 公子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学的一些资政疯狂的抨击理学,一副誓不罢休。要与理学不共戴天的姿态。商贾们抱怨无计可施,一定要挽救时局。几个军中的资政倒是痛快看,大吼大叫,叫嚣要一决死战。

    “诸公,诸公,都听我一言。”

    有人胀红了脸,站起来,此人乃是模范军的人员,模范军算起来。是整个西洋披着陈学外衣的极右势力,他们颇有点像是中世纪披着教会外衣的审判所人员,最是极端不过。

    此人穿着的乃是模范军的军服,不过他已退役,因而军服有些老旧,却是洗得浆白,他挥舞着拳头,大声吼道:“西洋诸国,就在几年之前。有多少的王侯?他们传承数十代,世袭罔替,安享富贵,谁能想到。他们最后会像今日一般,成为丧家之犬。在苏门答腊,谁又曾想到。在今日,资政的大臣与商贾把酒言欢?在座诸位。又有几人是出身显贵,又有几人沐浴过什么王恩和皇恩?这西洋。这谅山的一切,都是由我等双手创造,是谅山,是交趾,是定南,是各国的华人的血汗堆砌,就在一个时辰前,王府与朝廷决裂,尚还有人满腹牢骚,希翼和平。可是和平,难道就该用忍让来争取?安居乐业,就需要忍气吞声!”

    他狠狠的在半空中砸了拳头,厉声道:“不,绝不,不能后退,后退一步就是万丈深渊,后退一步,我等俱都死无葬身之地。苏门答腊的苏丹可以赶下王座,吕宋的国王可以被剥夺王权,苏禄的王公贵族可以对我们点头哈腰,那么现在,早该轮到这群吃人剥皮,骑在我们头上的人,这些人自诩天子,胡说什么受命于天,这些人,自命不凡,将万物当作刍狗,他们何曾想过我们,何曾想过我们在此创造了奇迹?那么接下来,将创造更大的奇迹,今日,资政局向大明宣战,不是以定南王的名义,不是以谅山的名义,是以我们自己,我们才是天下的主人!”

    轰……

    所有人疯狂了,一起吼叫:“反了,反了,立即反了。”

    “大明天子、大小贪官污吏,何德何能,窃据天下,这些人统统在诛之列。”

    “天道已变,当与诸公共勉,打到金陵去!”

    他们绝不是容易被煽动的小民,可是即便得失计算如他们,此时此刻却都已知道这是他们唯一的机会,苏门答腊也绝禁商贸,那么就用武力和强权临门一脚,踹开他们的大门。大明绝禁商贸,那么就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大家拍着议事的桌子,有人将自己的冠帽抛在空中,异口同声:“讨伐明逆!”

    …………………………………………………………………………………………………………………………………………………………………………………………………………………………………………………………………………

    郝政并没有急着出现在资政局,他在等,等待时机。

    资政局的每一个消息都会及时传到他的耳中,而现在,他心里清楚,时机成熟了。

    这个时候,郝家就是中流砥柱,成为万众瞩目的主心骨。

    他今日没有穿蟒袍,也没有戴梁冠,身上穿着的却是谅山军的军服,军服是最好的毛料制成,笔挺修长,当这位定南王出现在资政局的时候,所有人鸦雀无声。

    每一个人都看向这位可敬可畏的王爷。

    而此后,郝政坐上了专属于他的宝座。

    郝政没有做声,可是一队军官却已出现,一名军官站上了议事台,正色道:“定南王殿下诏命如下……”

    每个人都竖起了耳朵,每个人都在屏息等待,每一个人都不敢发出任何声音。

    人头攒动的大厅里,只有一个声音:“从即日起,谅山正式向大明宣战,定南、交趾、桂林、广州四地颁布紧急法令,法令全文如下,还请诸位静听,若有疑问,可于一个时辰之后向殿下恳请,两个时辰之后,紧急法令将传至各府各县,立即实施,有任何违令者,都以煽动动乱罪处置!”

    ………………………………………………………………………………………………………………………………………………………………………………………………………………………………………………………………………………

    第二章到!继续求点月票,老虎需要支持呀,支持呀!(未完待续……)

第七百八十九章:总动员

    一道王命,蕴含的信息却是包罗万象,而且几乎牵涉到了这谅山的每一个人。

    所有商户的工坊、船只乃至于囤积的货物,都可以随时在征收之列,只要军中所需,就意味着谅山军可以随时征收,当然,征收下来,会发放所谓的征收令,战争结束之后,将会启动补偿措施,这一切,当然是在战争胜利的前提情况下。谅山还将兜售战争债券,供所有人认筹,只要战争胜利,所有战争债券,都将获得高额的回报。

    除此之外,募兵制改为义务兵役制度,所有符合年龄的青壮,都将颁发征兵令,在限期时间内,必须到军中点卯,随即进行操练,分派入各营进行武装。

    谅山天策府,亦是总览所有权利,如成立军事判官,给予任何破坏战争的人予以重罪,比如商户向军中兜售不合格的军需,比如强制征兵令发放之后,逾期不至者,又如散播反战争言论者,都将由军事判官,予以军法处置。

    战争期间,所有的报馆、书刊都必须经过审查,唯有审查之后,才能予以印刷成册,否则,将以私通明逆罪论处。

    当然在这最后,则是一项巨大的利好了,谅山军将会大肆收购军需,所有工坊,都必须开足马力生产,军需价格虽然必须在市面上交易价的七成,可是这笔银子,几乎掏尽了郝家的所有府库,总计是在五千七百万两纹银左右,这还只是第一笔银子,银子战争债券将会认筹。这笔债券,第一期便要认筹纹银五千万两。

    单只这两笔。便是纹银一亿之多,此外还将会有第二期、第三期。只要战争继续下去,这一切就不会停止。

    王命和后世的紧急动员令相仿,等于是一下子,将整个郝家属地,缔造成一个恐怖的战争巨兽,所有的青壮,都将应征入伍,所有的商贾,虽然没有强制认筹债券。只不过现在,这一场战争的胜负,都已经和他们息息相关,到时各大商会,必定会组织起来,鼓动大家认筹债券,到时候,一些商业巨子们首先购买,其他人若是不紧跟脚步。就不免会被人排斥,往后再要做买卖,那可就举步维艰了。

    而更恐怖的是,郝家的订单。主要倾斜于拿些认筹了战争债券的商贾,说穿了,这是一个左手倒右手的把戏。郝家通过债券得到资金,而后给各家商户们订单。商户们拿到了订单,工坊得以维持。随后,他们的利润,再拿出来认购债券,债券卖出去了,郝家再拿这笔银子去收购军需。商户们又有了订单,如此反复循环。

    而这个‘金融’游戏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所有人都在赌,郝家在赌,商户们也在赌,赌的就是这场战争的成败,若是胜了,那么所有相关人等,就都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可若是不胜,或者战争持续十年八年,整个谅山就将自行崩溃,所有人都将成为这场战争的利益损失者,每一个人付出的都将是家破人亡的代价。

    …………………………………………………………………………………………………………………………………………………………………………………………………………………………………………………………………………………………………………………………

    会议结束。

    可是有许多的事却要开始做了。

    吴昌盛很快便被几个资政留下来,他们都是船业的代表人物,眼下所有人都明白,他们已经没有了退路,而这场战争的成败,就成了关键。

    随即,一批订单便发了出来,首先,便是谅山军将征用他们的船只,这些船只,将用来给予广州的谅山军进行补给,除此之外,他们眼下砸在手里的货物,也将由天策府低价收购,这个价钱,只够他们保本,除此之外,银子在他们手上还没有热乎,这债券的认筹就开始了。

    吴昌盛心里清楚,自己得来的这笔银子,眼下有将继续全部砸出去,若是不砸,人家凭什么给你吴昌盛订单,这就等于是,吴昌盛拿出自己的身家性命,来支持郝家进行这一场战争,于是,吴昌盛认筹了纹银一万两的债券,既然砸了自己的身家性命,紧接着,便是鼓动其他人一起拿出老本了,吴昌盛会同几个船业巨子,立即成立了一个船业认筹资政会,利用他们的影响和关系,将牵涉到船业的所有商户都召集了起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开始四处游说。

    “老兄,到了这个地步,谁还有退路,这债券,关系到了谅山军的成败,若是谅山军败了,咱们的身家性命,你以为真能保得住,那个朝廷,可是如狼似虎,你当真以为,到时候没了郝家,咱们还有活路?况且这债券,收益也是不小的,一年两成的利,驴打滚的好处,将来只要战争胜利,郝家便是富有四海,难道还稀罕欠你的这笔银子,就是自家的兄弟,我才这样劝你,说实话吧,不认筹,往后人家怎么看你这陈氏船业,往后,你靠什么在此立足,我说句不好听的话,守着那些银子,没用,只有郝家好,只有郝家军能打胜仗,咱们的好日子,才能继续下去。”

    “刘东家,你家业不小,才认筹一千两,说句难听的话,王家的买卖不如你吧,人家都是两千两,你摸着良心说一句,没有这谅山,你他娘的还蹲在广西给人做佃户呢,事到如今,你倒是想置身事外了……”

    这总总的劝说,倒是颇像是后世的某种销售方式,先下了水的人。拿出了浑身的劲头,去劝说拿些犹豫不决的,一个个恨不得把对方的身家全部抠出来,大家都在水下头光着屁股,就你他娘的还衣冠楚楚的站在岸边上,这可怎么成?

    债券的认筹,可谓是如火如荼,大量的白银,俱都进入了天策府的后勤府库,与此同时,大量的订单也都分出去,棉衣、武器、船只、绳索、靴子、火药、钢铁……

    而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宣传机构,也都开始动作起来。

    无数的报纸、书刊,一下子风花雪月没有了,才子佳人也都不见了踪影,各种战争的叫嚣开始横行。

    “谅山军必胜,论谅山军与明军士气、装配、实力对比。”

    “神机卫第一千户所小队官刘成……”

    “明军军纪涣散,杀良冒功……”

    “大明朝廷……”

    各种文章,几乎除了不断吹捧谅山军,另一个职责,就是对明军的各种诋毁,什么吃空饷、什么杀良冒功,什么纵兵劫掠,这些明军,宛若是上下流了脓疮的怪物一般。

    大规模的征兵已经开始,所有适龄之人,全部接到了征兵的命令,全部是由天策府签发,无论是上学或者是上工之人,只要得到了征兵令,必须按时报到,逾期不至者,将接受军法处置。

    而事实上,逾期不至的人其实并不多,这既是因为天策府已经承诺,只要入伍,不但会提供伙食,也同样会有一些薪金,薪金虽少,可是将来战争结束,所有人依旧可以回去上工和上学,任何工坊、学堂胆敢拒收,都将军法处置,不只是如此,将来退伍之后,将会发放一些津贴,以保证他们未来的生活。

    这虽然只是解决了大家的后顾之忧,可是真正让他们心甘情愿,并且乐于入伍的关键却是陈学。

    征兵令开始之后,陈学的学社便开始动员起来,所有陈学读书人,除了适龄者入伍效命之外,其余之人,都已成为了一个个散播战争的机器,他们到处写诗词,写文章,在各大戏院里宣讲,或者写了许多字幅,在大街小巷张贴。

    更有一些,直接进入了工坊和学堂,宣扬征兵的政策。

    就如那同福的船坞里,就在下工的闲暇时,便有许多人人头攒动的聚拢起来,一名陈学的激进分子握着拳头在卖力的嘶吼:“都到这里来,到这里来,诸位,诸位,且听我一言,咱们在这里,可有衣穿,可有饱饭吃,可是就在几年前,我们是什么样子,今日之诸位,从前绝大多数,兜售佃户,每日上工,吃不饱穿不暖,婆娘不能养活,孩子面黄肌瘦,而如今这一切,拜谁所赐?正是拜这谅山,拜这郝家所赐,我们之今日一切,于过去相比,是何等的幸运,可是诸位,拿些豺狼来了,朝廷将郝家列为逆党,将我等视为附逆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