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公子风流 >

第621部分

公子风流-第621部分

小说: 公子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君子,可是别人呢。却总是瞧我老实,抓住了这个痛处。平时没少教我吃亏,可这又如何。做人难哪,难如上青天。”

    郝风楼安慰他道:“徐兄何故多愁善感?这世上的事大抵不都如此么?咱们都是老实人,老实人吃亏。”

    徐景明一副惺惺相惜的样子道:“郝老弟什么都好,唯独一点不老实,你看,咱们也算是患难之交,说起来,咱们又是亲戚,而太后更是你的岳母至亲。你到了京师,却不入宫觐见拜谒,这礼数上说不过去。”

    徐景明是有点急了,又少不了旁敲侧击一下。

    郝风楼呢,却只是微笑,喝茶,而后抬起眸来,道:“我身子不好嘛,毕竟是军旅劳顿。风尘仆仆,要拜谒老丈母,岂可不打起点精神,不急。不急。”

    徐景明心里说,你不急,我还不急呢。还真以为姑母稀罕见你么?他随即笑起来:“也对,也对。倒是我多虑了。”

    跟着郝风楼吃了一天的茶,口里都淡出了鸟来。临近傍晚,徐景明晃悠悠的打道回府,郝风楼亲自送他出去,二人就差手拉着手,一诉离别衷肠了,一个是万分不舍,另一个则是千叮万嘱。

    “明日还等徐兄来见教,徐兄一定要来。”

    “郝老弟放心,我已把你这里当作自己家了。你就是赶我,我也不走的。”

    “哎,你我一见如故,我岂会赶你,说句实在话,咱们是惺惺相惜,人生得一知己,无所憾也,不如咱们烧黄纸做兄弟吧。”

    徐景明眼眶里透着一股子感动,拼命挤出一点泪花:“这敢情好,事不宜迟,咱们明日就操办,我自幼丧父,又没有兄弟,今日能遇到郝老弟,这辈子真是值了,郝兄,你不必相送,咱们后会有期。”

    出了朝阳门大营,徐景明想到这郝风楼要与自己做八拜之交,心里不由犯嘀咕,这家伙莫不是想拉近自己的关系?哇哈哈,看来这郝风楼是穷途末路了,多半想靠和自己拉关系来从中捞取好处,看来太后稳住了时局,连谅山那儿也已经开始担心了,料来他们是计算错误,原以为朝廷没有这么快能稳住局面。

    想到这里,徐景明的心情竟是大好,嘿嘿………占便宜占到我姓徐的头上,郝风楼啊郝风楼,咱们慢慢周旋吧。

    谁晓得他刚出来,外头却有宫中的人在此焦灼等候,一见到徐景明的车驾,连忙上前,道:“定国公,太后有口谕,请公爷立即入宫觐见,一刻都不能耽误。”

    这个时候已是接近黄昏,若不是出了什么大事,宫中是绝不可能突然让人入宫觐见的,徐景明不由呆了。

    这不符合常理啊,莫非出了什么大事?徐景明心里咯噔了一下,忙道:“去午门,入宫!”

    ………………………………………………………………………………………………………………………………………………………………………………………………………………………………………………………………………………………………………………

    徐景明抵达了正心殿,这儿,如今已成了太后娘娘召见大臣的主要场所。

    只是他到的时候,发现黄淮等人已经到了,不只如此,几乎所有人都是如丧考妣,每一个人的表情都极为丰富。

    就比如那位黄公,平时都是一副慵懒的样子,而今日却是坐得笔直,眉头紧锁。

    至于徐太后的脸色,就更加糟糕了,她嘴角含着笑,只是这笑容带着几分凛然,见徐景明进来,她抬眸,待徐景明拜倒,口呼娘娘千岁,徐太后只是抬了抬手,慢悠悠的道:“哦,起来吧,定国公,有劳了。”

    莫名其妙来了个有劳,说辞还算是嘉勉,只是口吻的味道却是不对。

    怎么听着有点讥讽的意味?

    徐景明一头雾水,禁不住道:“微臣不过是做分内的事。”

    “你这分内的事倒是办得好。”

    徐景明觉得憋屈啊,这怎么听都像带刺呢,徐家如今人丁单薄,徐太后对徐家有很高的期待,自然对她这个侄子,素来是青睐有加的,平时极少斥责,今日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话语里头含枪带棒的,实在教徐景明难受得很。

    徐景明只得心虚的道:“不知娘娘召微臣,有何事吩咐。”

    徐太后幽幽叹口气,朝身边的太监高进努了努嘴。

    高进则是一副如丧考妣状,拿着一份奏书,送到了徐景明这儿。

    徐景明满是怀疑的打开奏书,这不看不打紧,一看,徐景明肺都气炸了,忍不住破口大骂:“郝风楼,你他娘的不是东西!”

    他在这种场合口出污秽之词,居然没有人觉得无礼,反而竟让人产生了共鸣。

    ………………………………………………………………………………………………………………………………………………………………………………………………………………………………………………………………………………………………………………………………

    徐景明之所以气得骂出口,当然是因为这份奏书,而这份奏书其实颇有意思。

    这是一份劝进的奏书,按理来说呢,近来因为天子之位空着,所以关于人选的讨论不少,大臣们都喜欢凑热闹嘛,可是偏偏,郝风楼劝的人却有问题。

    奏书是这样写的:“臣观宗室之人,竟无一人贤明,而今朝廷内忧外患,若不择贤明,不足以服众,为此,微臣心忧如焚,每每念及此,夙夜难眠,于是遥想当年,尧舜之君,禅让之故,而今朱氏陨落,而徐氏昌盛,徐氏有子弟一人,名曰景明,骨骼新奇,姿态轩昂,性格温和,此帝王之相也,微臣以为,何不如朝廷行禅让之礼……”

    徐景明气昏头了。

    他终于明白,这郝风楼为何如此淡定了,这孙子是在坑自己啊。

    想想看,近来为了斡旋,自己天天往郝风楼那儿跑,现在郝风楼突然上了这么一道奏书,大家会怎样想。

    大家只会想,你徐景明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是想做天子了。

    而且细细去思量,不免让人觉得恐惧?为何?因为徐景明的姑母便是太后,太后毕竟是徐家的人,说实话,如今自己的子孙不能做天子,除了自己的嫡亲血脉,相比于宗室来说,反倒是徐家的人对于徐太后来说要亲近一些,徐太后未尝就没有让娘家人做天子的想法。

    徐太后如今是大权在握,她动了这个念想,徐景明的机会就多了三成。

    而现在,连天下手掌数十万精兵,位极人臣的郝家,如今也上奏表示支持,还说徐景明他日必定是明君,一副不让徐景明做天子,老子就不答应的姿态。

    老子腰杆上,可是别着枪的,姓朱的若是做皇帝,老子就宰了他,你肯还是不肯?

    徐景明要哭了,难怪所有人都怪异的看着自己,自己现在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可以想象,大家心里多半都在想,朝廷让你去和郝风楼交涉,你倒是好,公事变成私事,这边和郝风楼交朋友,那边就和姓郝的沆瀣一气,跑来居然想要图谋大位了,你徐景明,更不是东西。

    徐景明张口,想要解释,却是发现,这事儿没法解释,因为但凡想要图皇帝,所谓的东方宫廷文化都有一个特点,你有图谋大位的心事,作为当事人,都是一副宁死都不从的,而后暗地里鼓捣着下头劝进,自己再勉为其难,捏着鼻子认了,就比如陈桥兵变,而自己越是摇头,越是解释,只会让人觉得自己是学宋太祖那般惺惺作态。(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xiaoshuo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xiaoshuo微信公众号!)(未完待续……)

第八百七十六章:忠义可感天地

    而接下来,徐景明还发现了更加可怕的事。

    自己如今是洗不清了,只怕即便是黄淮这种软骨头都少不得看自己的眼光有那么些不同。

    而真正致命的其实还不在于此,一旦朝野中的文武大臣,还有各路藩王,以及士绅百姓们,发现自己与郝风楼暗通曲款,想要图谋大位的时候,那么……这要置徐太后于何地?

    大家支持徐太后,让徐太后主持大局,这不只是因为朱高燧的‘遗诏’,其中最至关重要的是,太后乃是先帝的发妻,是眼下最合法,也是最有权利的人,太后本身就具有天然的合法性,所以大家信服她,认为她必定能力挽狂澜于既倒,能够效仿那些贤后,在国家危难之际择选贤明宗室,稳定社稷。

    可是一旦大家发现,原来徐太后不再是‘太后’,而是徐景明的姑母呢。

    大家都知道,女人总是偏着一些娘家的,尤其是现在太后子嗣皆亡的情况下,这至亲就莫过于徐景明这个侄儿了。

    也就是说,徐景明图谋大位,肯定是有底气的,那么必定,他和徐太后是早有默契的,此后,他又去寻上了郝风楼,与郝风楼每日交朋友,据说已经到了称兄道弟的地步,那么,得到了两大强权的支持,这姓朱的只怕要完蛋了。

    历史一次次告诉我们,任何反动派在灭亡之前,总是不甘心失败,非要蹦达几下不可的,按理来说。天下得国最正者莫过于朱明,而如今朱明势微。又突然被徐太后和徐景明摆了一道,他们肯甘心么?

    百官们肯服气么?士绅读书人们能心悦诚服么?藩王们肯答应么?

    不答应!绝不会答应!

    那么。为了保住朱明江山,那又当如何呢?眼下郝家暂时消停了,当前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郝家,自然而然就成了徐家。

    你们徐家居然还想出一个天子,这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这时候,大家会突然发现,徐太后不太可靠了,原本大家还算众志成城,在外敌当前。紧密的团结,而接下来,只怕一场新的宫变就会酝酿,而这个宫变的矛头直指徐太后,因为原本大家发现这个曾经利益集团的代表,突然变得没有那么牢靠了,既然不牢靠,当然不能让你手握大权。

    问题就出在这里,徐景明洗不清。徐太后即便依旧还能维持住时局,可是人心却是散了,而眼下的徐家因为手握天下权柄,又与郝家媾和。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大家的心腹大患。

    徐景明禁不住颤抖,他突然明白,徐家覆亡。甚至可能只在这么一个小纸片上,一份奏书。整个原本还可和郝家抗衡的朝廷,只怕就要离心离德。

    徐景明恨哪。其实他不是没有野心,可他是绝顶聪明的人,知道不是自己的东西,绝对不会痴心妄想,他和自己的姑母谋划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走到今日这一步,谁知道被姓郝的打了黑枪。

    一下子,原先握有的所有底牌全部丧失。

    而很快,徐景明发现,此时徐太后狐疑的看着自己,显然自己这姑母也想不到自己居然有这‘居心’,徐太后当然也清楚,徐家不可能出天子,所以她希望徐景明做周公和霍光,而一旦周公和霍光的人格遭受了大家的怀疑,外头又有强敌环伺,那么结果可想而知。

    不只是徐太后,坐在一边的黄淮人等也似笑非笑的看着徐景明,他们之中固然有软骨头,可是软骨头不代表他们愿意让徐家上位,大明朝虽然只是延续四代,可是这个印记却已深深地烙在了许多人的心里,他们和他们背后的人能接受徐太后主持大局,是因为徐太后代表的,本身就是朱明集团的利益,而一旦……

    徐景明叹口气,虽然知道没法儿解释,可是不解释更加糟糕,他一脸诚惶诚恐的拜倒在地,道:“这篇奏书简直就是岂有此理,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郝风楼那厮分明是要离间微臣,微臣的忠心日月可鉴哪,可笑,实在太可笑了,这奏书,哈哈……便是三岁稚童都不会信。”

    他很没底气的故作嘲笑状,仿佛那郝风楼就是个傻叉,只要一想到他,就想到了市井里被耍弄的猴子,以表示自己对于郝风楼的蔑视,撇清和郝风楼之间的关系,同时显露自己对这奏书的风言风语,浑然不在意。

    说到这里,徐景明的眼里竟是开始闪动泪光,哽咽的道:“微臣何德何能,岂有非分之想,这个奏书简直就是其心可诛,是要置微臣于死地,微臣世受国恩,这一腔忠义绝无半分虚假……微臣……微臣……”到了后头,他开始吸鼻涕,哽咽的死去活来,连话都说不出口了。

    可是呢,黄淮这些人却依旧还是似笑非笑的看他,没有半分触动。

    说实话,徐景明如此剖白心迹,可谓是感天动地,若说他的这番言辞,乡野樵夫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