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越,尚宫宫略 >

第54部分

穿越,尚宫宫略-第54部分

小说: 穿越,尚宫宫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气死才高兴。”
  说罢,摔门而去。
  母子俩弄成这样,秦枫也走不成了,又怕英华跑掉,便把房间反锁,再看萧可,淌着两行清泪。“何苦呢?喜欢就喜欢呗!不过一个舞伎,当玩物儿弄来不就得了。”
  萧可是打定了主意的,千里不用提,岳父是左卫大将军,在朝中是响当当的人物,彦英、曦彦均娶了冯子游之女,连承宣的妻子都是岭南行军总管的女儿,英华怎能娶个舞伎?拭了拭眼泪道:“你回去吧!孩子们还等着你呢!”
  秦枫看了看天色,是该走了,临走又道:“眉儿说要过来服侍你。”
  “不用了,我这里不缺人。”萧可推却,那小丫头跟了她十年,总算寻了好的归宿,“她要看顾女儿,还看照顾明杰和明月,和邓邓好好过日子就是。”
  秦枫离开时,夜幕降临。
  翌日,萧可起了大早儿看儿子,亲手端了食物哄他,拿钥匙开了锁,英华仍躺在榻上,还是那个姿势,好像一夜没动过。
  “我不吃饭,你不让我见槿儿,我就饿死。”英华堵气,吸着鼻子哭。
  萧可放下食盒,拿他一点儿法子都没有,真要饿坏了,岂不是后悔莫及。
  来到院子,婵娟立在芙蓉花下面,一如的貌比花娇,“阿娘就依了英华吧!他会饿坏的。”
  “不行。”萧可一口回绝,这事儿根本没商量。
  “你把我弄得不痛快,也要英华不痛快吗?”念及自身,婵娟未免责难母亲。
  “不痛快?”这一点,萧可不曾想到,处处为他们着想,他们却一个个怨起了自己,“我把你嫁给阎庄,不痛快吗?他要家世有家世,要模样有模样,本人是太子家令,叔父阎立本现为右相,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家世,又是家世。”婵娟很不屑,很轻蔑,“你只知道家世,有没有想过我的感受?”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无需感受。”萧可稳稳镇住了女儿,“阿娘是为你好。”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婵娟反问母亲,“你当初大胆到冒充王妃嫁给耶耶,也是奉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吗?怎么?你只顾自己肆无忌惮,却处处管制我们?”
  “阿娘是为你们好。”萧可再次重申。
  “那就多谢阿娘了。”母亲是无论如何也听不进去的,婵娟冷冷道了谢,转身而去。
  萧可是心事重重地来到尚宫局,虽然做了统辖六尚诸尚书,每日仍在尚宫局处理事务,今日心事不宁,文宗一件也看不下去,全交给了沈容止处理,晃晃悠悠朝紫宸殿而来。皇后也好不到哪去,李治病重,将军国大事全权交给了太子处理,少了许敬宗,她插手不了任何朝政,刘仁轨、郝处俊等重臣皆是‘反武派’,每日只在紫宸殿内打发时光,召集了范履冰、万元顷、苗神客、刘玮之、周思茂等才能出众之人编书,后称‘北门学士’,从而扩张势力。
作者有话要说:  

  ☆、第六章

  皇后在紫宸殿大发雷霆,因太平公主祭拜鲁国忠烈夫人的灵位,武敏之竟□□了她的随行宫女,一气之下把他革职拿问,历数几大罪状,直接贬到雷州去了,饶是这样还不解气,又命人在途中把他杀掉。
  萧可很清楚的知道,贺兰敏之虽然罪有应得,但皇后想除掉他不是一天、两天了,自打贺兰敏月死后,皇后就对他有了防范之心,因为他怀疑过妹妹的死因,曾到李治面前泣诉。□□宫女事件就成了□□,皇后一并历数他的罪恶,连□□曾经的准太妃杨氏、蒸于荣国夫人的话的抖了出来,必是恨之入骨。
  待皇后静下来,大半个时辰都过去了,就连秦枫也不敢上前相劝。
  “本宫生的好儿子。”发落了贺兰敏之,皇后又把书案上的奏疏全推了下来,都是议论皇后干政,招致上天降怒,以致关中大旱,就连太子也上表劝母避位,仍回后宫主持事务。
  萧可随手拾起一册,大略扫了一眼,自许敬宗致仕,朝中大臣无不以刘仁轨、郝处俊、李义琰、戴至德、张文瓘马首是瞻,戴、张出自东宫,为太子所倚重,刘仁轨为李义府仇人,李敬玄左右摇摆不定,军方由裴行俭征战吐蕃,裴本就是因废王立武被贬,自不会为皇后效力,如今皇帝病重,太子监国,双重夹击之下,皇后再也插不进手了。
  秦枫看过太子的表章,也认为有理,“您就听太子的吧!一个女人,何必管那么多呢!”
  萧可推了推他,真是梦到什么说什么!今时今日的皇后,恐怕不甘心拘泥于后宫了吧!自上官仪事件起,她越发加紧了步伐。
  “李敬玄虽是马周引荐入东宫,后升迁多得许阁老之力。”萧可算是了解老朋友的底细,皇后急需一位中书令。
  “尚书倒是聪明的紧,时时不忘昔日的故友。”皇后总算能心平气和,自太子监国以来,诸事不顺,太子国之储君,深受朝臣、百姓爱戴,刘仁轨、郝处俊等重臣是反对她干政的,皇帝病重,一旦禅位太子,她便成了太后,永寄深宫。
  皇后和颜悦色下来,秦枫提议出去走走,说是雍王、周王在含光殿前的鞠场打球,问她想不想一观。皇后一听,来了兴致,重整了笑颜,带着宫女、内侍浩浩荡荡向含光殿而来,这座殿宇虽不如前朝三大殿宏伟壮丽,倒也开阔瑰丽。只见二十几名球手策马飞驰,往来穿梭,如风回电激,挥动球杖,激战正酣。
  “看来又是贤儿拔得头筹。”皇后倚凭栏而望,对儿子大加赞赏。
  “让我想起了当年的皇后。”萧可的思绪拉回到许多年前,仿佛看见他英姿勃发的身影。
  一时间,激战结束,李贤、李显两位皇子飞也似的赶来,连手中的画杖都不曾放下。
  “看这一头的汗。”两个孩子大汗淋漓,皇后接过帕子,为他们轻轻拭着额头。
  好一个母慈子孝的画面,谁能想到许多年以后,母子反目,萧可笑道:“雍王真是好身手。”
  “尚书过奖了。”李贤彬彬有礼,他今年十七岁,风华正茂,早已礼聘了清河房仁裕孙女为妃。
  萧可还以一笑,这少年品貌非凡,英华潇洒,命运却不得不让人一叹。
  “尚书还没有夸过我。”李显只比李贤小一岁,举止却像个顽童。
  萧可眉目一转,“周王的表现一如既往的好,我想就不用夸了。”
  李显这才乐了,呵呵一笑。
  和两个儿子谈笑一阵,皇后重返紫宸殿,一路眉头紧锁。
  “陛下要给显儿择妃,有意常乐公主之女。”
  皇后最不待见常乐公主,岂肯同意,萧可道:“这不妥吧!辈分错了。”常乐公主之女自然是李显的表姑姑,虽然皇室联姻一向不太讲究,但表姑姑就表姑姑。
  “怎奈陛下同姑母的关系好,怕是心意已决。”皇后一听常乐公主就头疼,自是不乐意,“先拖着吧!立妃是大事,不能马虎。”
  萧可略略一想,李显后来的皇后是韦氏,赵氏女倒是不曾听说,现在的皇帝怕很孤凉吧!每日围着他的只有皇后,小情人贺兰敏月已死,庶子们远在藩国,萧云襄所生两女被幽禁冷宫,皇后是不会让他们相见的,唯一经常来往的只有常乐公主了。
  日暮时分,萧可回到怀贞坊府邸,特地从西市买了白糖糕,英华到底是小孩子,哄上一阵子也就好了。让她想不到的是,英华已经在吃饭了,谢氏坐在榻边喂他,婵娟和阎庄也在,想来是给姐姐劝住了,只要他不去宜春坊找槿儿,怎么折腾都行。
  “不是我劝的,是阎庄。”婵娟还在为今早之事生母亲的气。
  “阎庄何时回来的?”萧可想的是另外一件事,他是不是已经办妥?扭头瞅着英华道:“都多大了,还让乳母喂饭吃,自己有手有脚的。”
  半晌,却无人理她,乳母该喂饭还喂饭,阎庄、婵娟坐在一起,一言不发。
  “阎庄出来一下,有几句话说。”无奈,只把阎庄叫出来,同时眉头紧锁,担心他是否得手,对元如娴倒是无一丝愧疚。“
  “尚书想问什么?”阎庄立在一颗花树下,神情呆滞。
  “这么快就回来了?”萧可话中有话。
  “刚出长安就动手了。”杀一个无辜的人,阎庄也不好受,“在蓝田驿道。”
  “不曾出了纰漏?”萧可问。
  “我办事,你放心。”阎庄强做镇定。
  “很好。”
  萧可才要转身,却被阎庄所阻,看着她,极为失落,她从前不是这样的,她一向温婉和顺,对儿女爱护有加,经此一事,方懂知人知面不知心。“我能娶婵娟了吗?”这是他唯一的要求。
  “婵娟能遇见你,是一件幸事。”对阎庄,萧可始终满意。
  就在皇后与太子矛盾加剧之际,李治的病情突然有了好转,太子国之储君,且是大唐的未来,他第一个压制的也是皇后。这日,天子临朝,皇后垂帘,透过纱幕遥望那些肱骨重臣,除了李敬玄,无一可用,所招纳的北门学士此时还拿不上台面。
  乞老归养又复出为太子左庶子刘仁轨上前禀奏,“吐蕃屡屡犯境,镇守河西非李敬玄不可。”
  此言一出,不止皇后,连萧可都吃了一惊,他们做得也太绝了。
  “臣非将才。”李敬玄自是不肯去,因许敬宗早与刘仁轨、裴行俭不睦,一去就是无回。
  李治却懂刘仁轨的用意,“刘仁轨若需要朕,朕也要去,卿安得辞?”
  当即拜了李敬玄为洮河道大总管,兼镇抚大使,统兵十八万,代刘仁轨镇守河西,以拒吐蕃。
  唯一一个堪当重任的李敬玄被搞走,皇后的怒火可想而知,正要拂袖而去,太子又出来禀奏,说是两个异母姐姐,宣城公主与义阳公主,因母得罪,长年幽禁冷宫,年过三十还未嫁,请求允许两位姐姐以公主之礼出嫁。
  恐怕李弘不提,李治早已忘了两个女儿,正要应允,皇后翩然而至,公然从帘后走到诸臣面前。
  “慢着。”她掷地有声道:“如此疏忽两位公主,却是本宫的责任。”
  将殿内之人挨个扫过,眼光最后落到慕容天峰手底下的两名千牛身上,决定好好报复一番。
  皇后居然从帘子里出来了,李治被她弄得头疼,诸臣皆是敢怒不敢言。
  “本宫看着慕容将军手下的千牛就不错,不如将两位公主就此下嫁。”皇后晏晏一笑,指着那两名千牛道:“你们叫什么名字?”
  皇后如此薄待两位公主,诸臣皆叹,天子又不吱声,李治是了解媚娘的,睚眦必报,何况萧云襄曾是她的死敌,此时若不应允,不说义阳、宣城,怕是连弘儿都恼了去,凭她发落就是。
  “这个叫权毅,这个叫王勖,皆是世家子弟。”慕容天峰算是给足皇后面子,公主配世家子弟,不算刻薄她们,群臣也无话可说,又抬头瞅着亲家,就立在皇后身边,一脸讪笑。
  从前的武昭仪是如何登上皇后宝座的,萧可一清二楚,时过境迁,被她一手捧上太子之位的亲生儿子却给仇人的女儿求起了情,这不是最大的讽刺?
  “陛下认为如何?”皇后寻问李治。
  “皇后做主便是。”李治的病情是刚刚有所好转,连两位驸马长什么样子都瞧不清,好歹娉下两位公主,殿前千牛太过于寒碜,便下令封赏,一个封了袁州刺史,一个封了颖州刺史。
  “那就劳烦尚书大人请两位公主出来,此后就随夫上任吧!”皇后一如地笑意盈盈。
  萧可应了一声,不得不佩服皇后,这一招回马枪杀得厉害,袁州刺史、颖州刺史均是地方官,两位公主随夫上任,还有机会回到长安吗?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七章

  萧可领着一班宫娥来到掖廷,去往两位公主的幽禁之所,自萧云襄死后,义阳、宣城两位公主便被安置在此,整整十七年了,若不是太子提起,怕是无人问津。曾几何时,下玉一直以姨母相称,她出生的时候,还守在其母身边,如今时过境迁,往事难追。
  踏进两位公主居住的院子,却是破烂不堪,杂草丛生,蛛网交错,连条路也看不见。内侍把门打开,一股潮湿又发了霉的馊味迎面而来,室内黑洞洞的,什么也看不见,窗户都没有一个,幸有伶俐的内侍掌灯,萧可才看见两位公主的样貌。说是公主,却连鸟雀也不如,绻缩在三尺之地,衣衫破烂,蓬头垢面,能活下去实属不易。
  “两位公主可好?”
  萧可弯下腰,立时掩了口鼻,她们身上的味道实难忍受,一个三十三岁,一个二十五岁,放在一千三百年后不算大,可唐时女子在十三、四岁就成亲了,幸亏她们有个好弟弟。
  李筱玉基本上不认识萧可,下玉却从记忆里找到她,儿时一直以姨母相称,她张了张嘴巴,不曾道出一个字,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