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之春秋战国 >

第160部分

重生之春秋战国-第160部分

小说: 重生之春秋战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寅面带苦涩说道:“吴军士气非常旺盛,而且我在他们的眼中都看到了决死之意,恐怕此战吴军是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而来”
“如果出战,胜算几何?”赵鞅闻言仅仅是皱了皱眉头,但不知道为什么,赵鞅的眉头很快就舒展开,朝司马寅沉声问道。
在座的诸大夫都禁不住暗暗佩服赵鞅这一份气度。
“二三分而且胜之,也是惨胜损失最少二万人以上”司马寅犹豫了片刻,开口说道。
诸大夫闻言,都一片哇然。智瑶质问道:“司马家宰你此言是不是太过了?我晋国自去年便开始整军备战,至今已经近两年了而吴国人固然士气高但从去年开始便劳师动众远征齐国,如何有如此大的能耐啊?”
(司马寅担赵鞅家宰,故称之为司马家宰。)
上军军佐韩不信还有下军将军魏侈虽然顾忌司马寅背后的赵鞅,并没有像年轻气盛的智瑶那样直接开口反驳,但看他们的脸色却也显然不太相信,心中所想恐怕也是和智瑶差不多的。
但赵鞅知道司马寅说话从来都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绝对不将一说成二,二说成一。不过他也知道下载说再多也没有用,赵鞅站起来,拍了拍身上长袍下摆,淡淡然的说道:“既然如此,到外面一观便知道情况了何必多言呢?”
诸大夫也没有意见,跟在赵鞅身后,倒是司马寅脸上闪过一抹愤愤不平之色。赵鞅走过司马寅的时候,拍了拍他的肩膀,低声说道:“本帅相信你”
司马寅眼中立刻闪过一抹感激之色。
赵鞅带诸大夫来到木墙上,只见吴军旗帜招展,三万人站在野外纹丝不动,自三个方阵中散发出浓浓的战意。不过这到底有点远,一时间也看的不太真切,于是诸大夫就转而看着靠近喊话的茹曹。
只见茹曹双目透着决死,此时更是脱下左臂盔甲,露出左臂和左胸。要知道人的心脏就在左胸上但这不仅仅是一个人,茹曹兵车上所有车兵都如同茹曹这一打扮。
此时再遥望吴军战阵一番,虽然距离很远,但诸大夫隐约间居然看到有不少人都和茹曹一样的打扮,特别是车兵,车兵都是高级兵种,车上之人都是将官。正所谓身先士卒,将官都如此了,恐怕再懦弱的士兵都会变得勇敢起来了。
诸大夫当中,不少人都禁不住倒吸一口凉气。智瑶口舌也变得有些打结的说道:“吴国人疯了真,真是疯了”
哪怕从得到消息到现在,都显得那么冷静和淡然的赵鞅,此刻都禁不住脸色微微一变。吴国人是不是疯了他不知道,但他知道司马寅说的没有错,击败这样的吴军,真是最少要损失二万人以上注意,是损失,并非是死伤。也就是说这二万人,要么就战死,要么就残废,不能够在上战场。
赵鞅眼睛微微扫了身边的智瑶和韩不信、魏侈一眼,心中出战的心立刻动摇了。
此战虽然晋国四卿都出战,,但因为赵氏封邑邯郸更加靠近卫国(黄池之会,是在卫国境内的黄池举行。),所以这此出兵,他赵氏就占据了大头,五万人当中,韩不信六千,魏侈四千,智瑶七千,公室一万,赵氏二万三千。而如果开战,必定是赵氏为主力,就算以平均分下来,赵氏的折损也是最多。
此时的晋国可不是以往的晋国,矛盾比以往激化了很多。本来的六卿,也灭了两族,变成现在的二卿。最简单而直接的变化,从继承人上就可以看得出。继承人中,现在仅存的四卿都抛弃了嫡长子继承制,而改为有能者居之。可见晋国世家存在的矛盾多么大了。到了一个选错继承人,都可能灭族的程度。
而如果开打,赵鞅估计赵氏着二万三千大军,最少死伤一万五千人,损失最少一万人。赵氏是一个大世家没有错,但家中私兵大概也就四万人左右,忽然间折损了四分之一的战斗力。难保身边这些家伙不会趁火打劫,赵氏再也经不起一次下宫之难啊而这个时候,也不可能再出现一个程婴。
(注:下宫之难,乃是赵氏家族历史上一次几乎灭族的事件。电影赵氏孤儿讲述的就是这事情。赵氏仅存一名婴儿,最后在门客程婴以自己的孩子代替赵氏孤儿后,赵氏的血脉才得以延续。赵氏也因此受到重创,最后在韩氏的帮助下,才得以恢复家族。而赵鞅就是赵氏孤儿赵武的孙子。)
赵鞅想到这里,心中有了决定了,虽然对此颇为惭愧,感觉自己愧对君上。但为了赵氏和赵氏的延续,自己唯有放弃晋国的霸业。赵鞅转过身来,淡淡然的说道:“下令死守出营迎战者,斩”
诸大夫见状,都禁不住脸色动容。
智瑶呆了一呆,旋即脸上露出几分玩味之色,他已经看出赵鞅的几分想法了。不过他并没有说破,因为为了赵氏,哪怕现在晋定公来到赵鞅面前,下令赵鞅出战,赵鞅最多也就出工不出力,说不定第一支溃败的军队就是赵氏私兵。
夫差在晋国大营外邀战三次,见晋国不出营作战,并退兵,并没有多纠缠。不过即使如此,来参加会盟的诸侯都已经知道了晋国的退让。
当天下午,夫差趁热打铁,立刻召集各国诸侯会盟。赵鞅也出现了在会盟的现场,但这次谁歃血为盟先,赵鞅却比之前少了几分坚持。仿佛是为了表现一下晋国是不甘心的一般,赵鞅仅仅是上前和夫差争执了一番,就很顺其自然的败下阵来。
不过赵鞅此人也不是好对付的,虽然心中早就知道霸主之位定然要让出,但他指责夫差道:“天下仅一天子大地唯一大王汝自称王,岂可为霸主”
逼得夫差当众说道:“那不过是乡野之人乱说罢了寡人那里敢自称吴王呢?”
如此一来,夫差就恢复了原本的爵位——侯爵,不知道憋屈的在对那些公爵国君拱拱手,以示尊敬。而那些公爵国君,除了齐国心中暗暗爽了一把外,那些陈国、卫国这些小国国君,一个个尴尬不已,别看他们是公爵,但比起赵鞅这样的大国执政还不如。
不过无论怎么样,夫差也达成了他的目的,在周天子派来的使者单平公的象征性监督下,夫差第一个歃血。紧接着就是晋国,第二个就是齐国,其他就按照国力大小,国力差不多就按照和吴国亲近程度排名。歃血为盟后,单平公这个木偶就宣布夫差为霸主,以后要为周王室怎么样怎么样的,一大堆礼节性的话。
按照流程,夫差就要和各国国君扯皮,为进贡多少的事情而进行谈判。这件事情夫差一定要在场,但夫差那里愿意。又或者夫差那里有时间和这些国君扯皮那?于是夫差宣布,考虑到天下连年征战,各国国人食不果腹,今年的进贡就免除了,贡品的事情,明年再谈。
感动得一众小国国君那啥的,人人都在歌颂夫差仁德,听得夫差颇为欣慰。感觉自己有些因祸得福,因为杨子璐攻破了姑苏城而变得差的心情,也好了不少。
夫差却不知道这帮家伙都是墙头草,别看他们说的比吹的还好听,当他们知道了夫差被人抄了后路,立刻不再进贡。而赵鞅则是趁机派人到各国那里,勒索道:那啥,老大不在了,按道理来说,论到我这个老2接任了,贡品呢?可别给我说忘记了?
那些诸侯国国君虽然心不甘,情不愿的。但还是立刻让人准备,苦着脸的给晋国进贡,也就只有齐国不甩晋国。不过晋国实际上也维持了自己的霸主之位,赵鞅也趁机说自己多么英明,早就知道夫差怎么怎么,自己不过是以退为进罢了。忽悠得晋定公仿佛小鸡琢米,让本来准备暗中参赵鞅一本,好让赵鞅倒霉的智瑶气得三尸神暴跳,但却无可奈何。
赵鞅反倒因为他的‘英明’还得到了晋定公的嘉奖,将各国的贡品,给予了十分之一给赵鞅。加上原本各卿的分成,赵鞅一举获得了三成的贡品,也让智瑶暗暗妒忌异常,为日后智瑶上位后报复赵氏埋下伏笔。
PS:今天依旧是两更不过因为情节的关系,这一章不好分割,所以第二更就只有两千字。希望大家见谅
吴越争霸 第277章 子贡使夫差


说回夫差,在告别了各国诸侯后,夫差立刻率领大军一路急行军。虽然一路上整合了不少兵马,三万人马已经扩充到七万,而且还在扩大着。但为了赶时间,夫差仅仅是带着两万精锐大军率先赶回吴国。
等夫差回到吴国,来到长江北岸,此时已经是六月上旬了,而时隔杨子璐攻下姑苏城也已经有差不多两个月了。不过比起夺回在杨子璐手中的姑苏城,现在夫差面临着更加大的危险,那就是没有粮食。
别看夫差虽然占领着现在整个江苏省,但因为强干弱枝的关系,吴国北部一向都是被剥削的多,投入的少,核心地带一向都是在太湖一带。
再加上之前两次进攻齐国,早就将江北本来就不多的粮食消耗得差不多。而此时又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哪怕夫差下令强征民间粮食,也杯水车薪。而且夫差的大军还是慢慢扩大着,这让夫差有一种搬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
而在江北,杨子璐不仅仅用夫差回来这一段时间,调来了夏尤,结合吴国的战舰,组建了一支二百艘战舰的舟师,在长江上游弋。另外在江南,各处渡江要害地点,修建了城池。当然这些所谓的城池,都是杨子璐为了欺骗夫差的。
所谓的城池其实就是用芦苇杆混合着泥巴,用版筑法修建到一丈高,再在上面插入约莫一丈高的木桩,而且木桩的间隔很大。这些间隔就用扎好的芦苇填充上,再在外面涂抹上一层薄薄的泥巴。所以别看城池座座都差不多两丈高,而且连绵不断的样子,其实都是很脆弱的,甚至一场大暴雨就能够让这些城墙倒塌了。
而且杨子璐不愧是来自于豆腐渣工程杰出的国都。这些城墙还只是修建了三面。靠南方的那一面,都是空荡荡的。在城头上,也只是用稻草人伪装士兵。
不过夫差可不知道,看得他一惊一乍,他可不知道汉军来了多少人。看这个情况,还误会汉军这次进攻的兵马足足有三四万人。又有长江天险,不由叫夫差更加忧虑。
特别是水师,邗沟虽然可以走得了大翼级战舰,但那就相当于一条比单行线规模宽一点的公路上来了一架大货车。叫那些返回的船只,怎么返回呢?所以夫差手中虽然有原本用于运送粮食的战舰,但没有一艘大翼级的,都是中翼级和小翼级。在其他地方也就罢了,在宽阔的长江水面上,大翼级战舰的存在,不怕夸张的说一句,比十艘中翼级战舰都要强大。
就在夫差忧心忡忡的时候,杨子璐却派人过江了,不是别人正是子贡。一看到子贡,夫差本来就不傻了,立刻明白之前怂恿自己北上的子贡坑了自己一把了。再加上现在还是对面自己恨不得食其肉的杨子璐派来的使者,当真是新仇加旧恨。
夫差两目圆瞪,第一句就大吼道:“给寡人将此人拉出去,车裂”
(车裂:古代刑法,和五马分尸一样,只是改为用五乘兵车拉动人的四肢和头部。)
子贡闻言,却从容得很,一言不发,即使是被两名宫廷宿卫架了起来,也只是看着夫差。
伯嚭怕子贡临死前抖了他和杨子璐那些交易出来,死都拉一个垫底,慌忙劝说道:“大王大王稍安勿躁,且听听他说什么再作处置”
王孙雒也劝说道:“大王,无论是怎么样也好了,不想发生的也发生了,现在杀了此人也没有什么用。何不听听他准备说些什么?到时候就算是再想杀了此人,也不过是大王一句话而已,何必如此焦急呢?”
夫差见麾下两名心腹大夫都如此说,这才压了压心中的怒火,低吼道:“带回来”
子贡从容的拍了拍被弄皱了的衣服,淡淡然说道:“大王如此才对,子贡不过一书生。一个活子贡,可是比一个死子贡还要大作用,须知子贡来这里,可是为了归还江南之地的”
夫差眉头一挑,不相信的说道:“子贡,你说什么归还江南之地?你莫非觉得寡人比较笨,好欺骗啊?”
“子贡会如此无聊吗?”子贡从容道。
王孙雒见子贡不像说假的,而且显然话中有话,王孙雒连忙按住刚准备发作的夫差的手,压低声音劝慰道:“大王,小不忍则乱大谋且看臣问上一问”
夫差这才压下心中的怒火,不过依旧冷哼一声,表示自己的不满。
王孙雒转过头来,凝视子贡,沉声问道:“子贡先生,似乎现在尔主上占尽优势,为什么要归还江南之地啊?如果不说清楚,恐怕我们也难以相信汝的诚意到时候,我也劝不住我家大王了”
子贡对于王孙雒后面那句威胁,一点也不在意,依旧表情从容的说道:“其实问题很简单,我家主上虽然痛恨吴王攻打我汉国,但主上做事情从来都是恩怨分明的。当初江上弭兵,大王并没有穷追猛打,而是放过了我家主上一次,我家主上也不愿意欠着这个人情,所以这才愿意归还江南之地,并且还会和吴国举行弭兵之盟。”
说到这里,子贡顿了顿,接着说道:“只是子贡在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