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江蓠 >

第90部分

重生江蓠-第90部分

小说: 重生江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哆他伽多夜

哆地夜他

……

沈江蓠去世的消息传出数日,宋辛夷每日在佛前持诵往生咒不止。她以为青灯古佛前;对生死已然看淡。然而突如其来的死亡仍有一张狰狞的脸。

她们从前做闺中女儿时;没有祁年;没有萧栖迟,真是无忧亦无怖。

而现在,一人入了佛门,一人往生。杀人者;是谁?是造化弄人,还是心魔难灭?金刚怒目;菩萨低眉,他们有翻云覆雨的手段。

而凡人只能参拜。

“咚,咚,咚……”山门乍响。

已经昏昏欲睡的小尼姑突然清醒了过来,转身向外去开门。浓重的黑夜,伸手不见五指。只有夜枭会在此时转动眼珠,寻觅未知的恐惧。

小尼姑跑到一半,突然想起半夜三更,谁会此时来访?!莫不是……她伸向门锁的手逐渐变得抖抖索索。

“谁?”

“故人来访。”

是一个清脆的女声。小尼姑放下心来,暗道这时候来客,又一时半会不得睡觉了。

吱呀一声,门扇打开。门外立着一个身披斗篷的女子,约莫二十七八年纪,身后跟两个下人,一男一女。都是俗世中人最寻常的打扮。

小尼姑赶紧迎了进去,安置三人在厅中等候。她则入内去请宋辛夷。

宋辛夷从蒲团上站起,理了理衣襟。到底是修行过的人,听见有人夤夜而来仍是不慌不忙。她缓步外出。厅中灯光不是晃人眼的明亮,但也不昏黄。她看得清清楚楚,来人站立厅中,长眉凤目,不是沈江蓠却是谁?

心头一震,宋辛夷疾步上前,一把抓住沈江蓠的手,问到:“你是人是鬼?”

沈江蓠没想到宋辛夷如此问,不禁一笑,说道:“你看看我的影子。”

灯光下,三道被拉长的黑影。

宋辛夷也一笑:“我……”,倒不知说什么好了。拉着沈江蓠在椅子上坐下,眼眶立刻就湿了。突然又在沈江蓠身上结结实实摸了好几把:“当真活着?”

沈江蓠痒得笑起来:“活得好端端的。”

“那你的葬礼,还有江中女尸?”

沈江蓠端起小尼姑送来的茶,喝了一口,才道:“都是假的,我事先安排的。”

她为萧栖迟挡那一箭,她说那些话,她当众坠楼,乃至事后面目全非的一具女尸,说是金蝉脱壳也不完全正确。

射箭的侍卫是她的人,挡箭是故意为之,再说出那样的话,惨死江中。为的是在萧栖迟心里恨恨划上一刀。要他尝一尝自己受过的切肤之痛。

既然他心中有两意,既然他怀疑自己要夺他的江山,那么就让他亲眼看看自己是如何为他所伤,为他而死。她要在他心上捅一个血窟窿。要他在负疚与自责的梦魇中不得救赎。她的血滴在他的心头,烙下永世的疤。

“陛下怀疑我谋反,我不过诈死以求脱身。所以,我仍在世这事情对谁都不可说。”沈江蓠叮嘱宋辛夷。

“他怎可能怀疑你?如今天下皆知皇后薨,陛下痛不欲生。”

沈江蓠冷笑了一声:“他以为我以死明志。”

“今夜来,是有事相求。你这里隐秘,我想暂住几日,待风头一过,我打算南下觅一个栖身之地。还有,待我走后,你设法给我父亲通个信,告诉他我还活着,此消息再不可使第三人得知。为以防万一,我现在不便与沈府接触。”

——————

沈江蓠在庵堂里住了一月有余。祁府中人竟丝毫没有发现异常。跟随她的两个人时常出去打探消息。每日回报京中动向。城门若何,巡守若何,城中流言若何。说皇后丧葬豪奢无比,陛下亲为守灵,整日不出。

沈江蓠似乎已经不为所动了。

有时,那两人也会带来一些书信。

这次她是真的要从永通钱庄退出了。当日她捏造身份与蒋久尚合作,背后掌控钱庄。这一次退出,换了银票,就是她以后立身的根本。

早在设计脱身之前,她已经向蒋久尚透露转手的意向。蒋久尚也在为之寻找买家。只是买卖太大,要找一个合适的人选不太容易。

只有这一处产业是萧栖迟不知道的,她还能变卖了带走,其余店铺、庄子皆是明面上的产业,动不得。

这一笔也够一世逍遥了。

直到霜降过后,事情才终于尘埃落定。

宋辛夷每日打坐之外,会与沈江蓠聊聊天。这几日看她神色不同以往,想是事情已了,打算走了。

她不担心,就单单凭这诈死脱身的手段,她也清楚明白丝毫没有担心的必要。从前都做女孩儿时,只知道她有些计谋,没想到亲眼看见她长成这样强大的人。她相信,不管去哪儿,沈江蓠都会好好儿的。

沈江蓠终于道明了辞别之意。她几乎没有行李,只有跟在身边的两个人,还有包袱中上百万两的银票。另有一半约定一年后再去钱庄南边的铺子提取。

走的那日,京中下了第一场雪。纷纷扬扬,将阡陌巷道,高墙黑瓦,前尘往事,尽皆覆盖。

丫鬟绿竹撑开油纸伞扶沈江蓠上车。宋辛夷只送出山门,就红着眼回去了。

显然会武功的南无正在前赶车。马鞭扬起又落下,马背上细小的雪花被震落,一架车很快消失在白茫茫之中。

受过的伤,施予的痛,在沈江蓠心里,就此两清。只是皇宫之中,她留下的骨血,是深刻的牵念与负疚。

她的手放在肚子上,从今以后,对得起的只有腹中这一个。

——————

一架翠色马车驶入即墨城门。隆冬时节,街上行人寥寥,看见这架马车的人并不多。从车上下来的妇人有已经隆起的肚子。一行三人住进了城里最大的悦来客栈。

越两日,消息灵通的人士得知有人要买屋子。进出悦来客栈的人突然多了起来。

南无正跟着人看了好几处屋子,最后挑了海边一所依山建的院子。并不是十分富丽堂皇的屋子,与国公府、公主府,或者皇宫,那自然是没得比的。

院子不过两进,然而背倚山,前靠海,院中一架葡萄,还有几株腊梅,倒也小巧精致。沈江蓠去看了一眼,一见就满意了,下了定,隔日便付了全款。一行三人搬进去。

隔壁邻里只知道搬来一位姓苏的婆婆,却无人见过长什么样子。

隔日,绿竹去人牙子处挑了几个粗使杂役的仆妇回来使唤。

当第一缕炊烟袅袅升起,日子就这样开始了。

怀孕将近七月,又值隆冬时节,沈江蓠懒得恨不能变成冬眠的蛇。每日只在屋里或躺或歪,看书,吃东西,与绿竹闲磕牙。

绿竹与南无正其实替她办事多年,但从未摆在明面上。这是她给自己留的最后的退路。二人都会武艺。绿竹使一把铁骨伞,南无正使剑。

她能如此全身而退,自然不全是绿竹和南无正的功劳。其实萧栖迟的戒心也没错,她一直都在朝堂上有势力,只不过与沈江节、展落白都无关,甚至也不是什么高官,只在恰当的位置上而已。

当年她扶植萧栖迟,但又怎么将所有砝码压在一个人身上?所以萧栖迟之外,她还扶植了数人。这些本是留作以防万一的后招,当初大婚时还以为再也用不着了。

没想到终是一用。

来之前,绿竹问她:“夫人,即墨是什么地方?从未听说过。”

即墨,即墨,她从未去过的地方。可是,心甚向往之。

她是在裴琅的信中读到的。

瑞州临海一小城,名曰即墨。居民房舍皆依山而建,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城中碧树繁花,四时不谢。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码头临海,木质栈道交错往复,延伸入海,朝迎日出,夜送晚霞。

驾船出海,往东二十余里有一无人荒岛。岛上溪水潺潺,有怪石嶙峋,亦有宽阔平地。晨起浓雾,如在仙山。

若不是与萧栖迟成亲,入宫为后,她早已迁居于此。

绿竹看沈江蓠实在懒得不像话,有时也催着扶她出去走走。沈江蓠缩在狐裘氅衣里,走得不情不愿,嘴里哆哆嗦嗦:“冷啊……真冷啊……这该死的冬天什么时候才过去?”

院中白雪覆盖,腊梅暗香如月影浮动。沈江蓠走得还是很高兴的。她突然对绿竹说:“告诉南无正,叫他看一艘船,待开春了,咱们去海上。从海里现钓的鱼,一抓上来直接烤着吃,怎么样,向往罢?”

绿竹默默咽了口唾沫。

沈江蓠畅想起未来美好生活,似乎有一轴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反正海上有很多无人岛,咱们挑一个风光最好的。我要建别院,以后咱们都住去岛上住。岛上遍植桃花。待三月时节,必是灿若云霞。”

在桃花树下喝酒,落英缤纷。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

作者有话要说:即墨其实是山东的一个靠海城市,在青岛附近,还是属于青岛,不记得了。

我大学时候去过一次,印象不深,感觉是一个灰蒙蒙的,与其他任何三四线城市没什么却区别的地方。甚至,去完以后都忘了这个地儿的名字。

但是,作者是仙剑迷(是不是有点暴露年龄),从初中迷恋到现在。在仙三还是仙四中,就是菱纱、唐雨柔那一版中,有一个小城就叫即墨。虽然那一版游戏一般般,但是作者深深迷上了游戏里的小城即墨。整个城几乎依山而建,又有一半码头伸到水里。几个主角在那里看了一场烟花。我现在还记得动画里小孩子跑动的姿势。

才想起来我去过一个叫即墨的地方。虽然现实和游戏里完全不一样。

但是,即墨,是我心中的桃源。

 第113章 岛主大人

春分那日;沈江蓠诞下一个称得上漂亮的女婴。因为绿竹懂医书,分娩时并未请稳婆来。许是因为第二胎,生产甚为顺利。

小婴儿在绿竹怀里满足地阖着眼,不哭也不闹。沈江蓠就着绿竹的手看了一回;母爱浓稠得似要喷出来。

绿竹早已找好了奶娘。奶娘接过小孩抱去洗澡换衣裳。

奶娘进府不过月余;见沈江蓠的次数也不多。只觉得面相还挺年轻的,怎有一头白发?

沈江蓠本就二三十的年纪了;也许因为这几年用心太过,发丝间竟陆陆续续有了霜色。到了即墨之后;因对外称苏婆婆;她便索性叫绿竹调了药膏;将头发尽皆染成白色。只是调出来的颜色到底不比自然白发银灰之色;反而偏雪般白。只不过若不是有心之人,也难以看出这细微差别。

为了不显得突兀,与周围邻里处好关系,沈江蓠编造了一个略微凄惨的经历。称本是边境凉州人士,成亲多年未有子息,为求子拜遍了菩萨,谁知好不容易到四十多怀上一个孩子,丈夫却在战事中死于北蛮人之手。边境战火连连,亲戚中为之捐躯的亦不少,为避战祸,不得已舍了家,搬来南边。

即墨人对于边境战事亦有所闻,听那苏婆婆家人如此说,便也信了十足,还纷纷道好在终是有个孩子,有个念想。

孩子满月那日,沈江蓠本可以出月子,但懒得外出,只叫绿竹带人给各家邻居送了红鸡蛋,又解释到,苏婆婆老来得子,还要着实调养一番身子。

邻居们也实在,听得此话,个个点头称是,第二日还纷纷送了补品做回礼。

沈江蓠躲在“苏婆婆”这个壳下,过得很是自在。

待到初夏时节,孩子已经长开了。葡萄架下爬出小小的青色果实。沈江蓠抱着孩子坐在绿荫下,看怀中小孩儿颇见瓜子型的脸倒与自己相像,只是一双眼睛又亮又圆,似点漆一般,也不知像谁。

她给孩子取名沈致,对外说“沈”是夫家之姓,其实是从自己的姓,做好了要她当沈家女儿的打算。

沈江蓠的身子早好了,仗着自己是“老婆婆”的身份,加之即墨小地方没那么多讲究,她也时常上街逛逛,或去码头上吹风散步。一来二去,见着的人多了不少。人们厚道,不猜其他,只说那苏婆婆保养得可真好,面上不见一丝皱纹,只可惜一头白发。

更有那心软的叹到丈夫、家人都不在了,独自带着孩子,难免要愁些。

哪知沈江蓠已经兴致勃勃筹划要出海寻岛去了。

本来南无正一直都在看是否有出售的船只,但是看了几家,不是船太旧,便是太小,皆不合适。沈江蓠便说索性找工匠自己造一艘罢。

南无正每日里跑进跑出,忙得几乎四脚朝天。

但这里头不大不小还发生点桃色事件。看得沈江蓠和绿竹二人乐不可支。

南无正今年也有二十五六了,一直未曾娶亲。小伙子长得是一表人才,因为会些拳脚功夫,长身玉立的,加之来自京城,又一直帮沈江蓠办事,颇见过些世面,在这小小的即墨城一下就成了极为出挑的人物。

上街时,也有姑娘躲在手绢后头悄悄看的。也有大胆些的,冲他一笑留情。

偏生南无正活了二十多年,这根筋就似从未开窍一般。

他在大街上走过那么几遭以后,便有媒人上门探听情况了。

绿竹在这里闲得头上差点发芽,一听媒婆上门,也不顾自己是不是姑娘家身份,跟人家媒婆直接说起了家长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