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阖家欢 >

第77部分

阖家欢-第77部分

小说: 阖家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公,对不住,我不是故意偷听的。”清若看着两个老人一样通红的眼睛,只觉得心里很是难过。
“你不回家,跑这里来干嘛。”杨老爷子把她唤到跟前来。
清若将湿透的雨伞倚在门外,扫了身上的雨水,走进来给二老行了礼,“刚刚想起二婶三婶都回去了,怕大姑姑一个人照顾不来,就过来看看。”她对这个奶奶没什么感情,单纯就是觉得她很可怜。方氏不喜欢她还能理解,连一向偏袒的吕氏都总是借口推卸责任,杨茂辉更是三天两头不在家,对于家里的事也不怎么过问。
早在路口看到杨竹眉出来的时候,才想到杨老太太屋里根本没人,只好加快了脚步,踩着一滴雨水跑来。不料却在门口听到杨老爷子似自言自语的话,一句句痛入骨髓。
不管哪对父母,盼的都是家庭和睦子孙满堂,可是老母病重,儿子却在闹分家,就是健健康康的人也会气出病来。相比起来,孔家的和谐团结才像是一个家该有的样子。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事情闹得如此无法挽回的地步,也绝不是一天两天的矛盾。杨茂昌说的算是实话,如今方氏和吕氏闹成这样,再见面也必定会斗得更严重,即使表面不说,心里也会存着疙瘩。
如此看来,还不如大路朝天各走半边,再闹下来去,难过的只有杨老爷子。
“阿公,你别难过了,不管分不分家,我们还是会留在这里陪阿公阿嬷的,就是当老姑娘也会照顾阿公阿嬷一辈子的。”清若见老人家不说话,以为他还在难过,便说了句煽情话。
杨老爷子被清若的话怔了一下,看她一脸认真,不似王柔那般撒娇,也不是清曼那般谄媚,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
“若丫头,你今年几岁了。”杨老爷子问。
“十二了。”清若老实回答。
“还有三五年。”杨老爷子说得她一头雾水,“你阿姆回去可说了什么?”
清若立刻警惕了起来,不知杨老爷子所问何意。方才一路回去,她是向杨妈妈打听了事,问她为什么刚刚一直不出声,连带杨茂礼也都任着他们在闹分家。按理说杨茂礼是少有的愚孝,万事以父母为重,明知道杨老爷子不喜分家这一套,否则也不会放着两个八字不合的媳妇在身边吵吵闹闹。
杨妈妈还没开口,杨茂礼便已长叹一声,“阿公的身体重要,还是阿公的想法重要?”
“当然……是身体重要。”清若顿了一下。
“你阿公身体自来不舒坦,如今阿嬷行动也不利落,要是可以,咱也买十个八个丫头在身边伺候着。可是要是一直有人在旁边给他闹气堵心,再多人在身边也是多个嘴巴,还不如落个清闲。”杨茂礼一开始也是不知道这个道理,总想着父亲说什么就是什么,亏了杨妈妈和杨竹眉给他做了不少思想工作,才意识到有时候不能一味地迁就。
“那也不用分家啊,大不了让他们别来,这么一样买几个丫鬟放身边就好。”有能力的媳妇子难找,手脚麻利的丫鬟还是有的。
“他们一早都打定主意要分家,否则也不会闹得这么大,你觉得要是不遂了他们的愿,能有清闲日子吗?”杨妈妈抢了嘴,“你阿公八成是早知道这事,否则也不会这么老神在在。”
清若本想问分家有什么好,十块钱分三份,一人三块钱,还得留一块给所谓长孙。别人都巴不得集中投资,他们却在搞分散资金,可跟她又有什么事呢,说到底她也只是个女儿,终究是要外嫁的女儿。
“阿姆没说什么,只是看风起天凉又下雨,让我过来时叮嘱阿公多穿一件。”清若顾左右而言他。
杨老爷子没有戳破她的谎言,只是陪她们坐了好一会儿,肃三媳妇进来,看见祖孙三人静静坐在屋子,忙告罪一声。杨老爷子摆手,看了妻子一眼,然后背手走出屋子。
“若姐儿,我方才在外头看见策哥儿,好似在等你呢。”肃三媳妇对双胞胎都比较偏袒,每次看见她们在屋里,都会帮她们顶一会儿。倒不是因为杨茂礼,而是觉得这两个丫头才是最真心在行孝。




第一百零六章 黎明
自打回来,她只见过发策一次,但因为累得很,又有其他人在,也没多说话。心知发策必然是内疚自责,所以打着伞走到巷口时,看着发策躲在屋檐下朝她微笑,不觉有些负担,“策哥哥怎么站这里,没带伞吗?”雨水打湿了他的肩膀,头发也沾了不少水珠。
“方才出来时雨没这么大。”发策寻了个话由,“三婶婆休息了吗?”
“嗯,刚刚出来时已经睡下了,肃三嫂让我先回来。”清若见他嚅嚅一阵,忍不住问,“策哥哥有事吗?”
发策见她眼眸清澈如水,歪着脑袋的模样甚是可爱。心念微动,却又忍不住想到自己眼睁睁看她陷入危险,“一直没跟你说对不住,那日我若没有叫你出去,你也不会被人抓走。”对于这件事,发策一直耿耿于怀,“虽然大舅舅说不怪我,可我看他坐立不安茶饭不思的样子,我真心觉得自己没用极了。”
“我阿爹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别看他平时说话都端着夫子模样,其实他胆子可小了,还不如我阿姆淡定呢。”清若偷偷吐槽,“再说,我现在不是好端端站你面前吗?过去就过去了,别放心上。”
“怎么能说得这么轻巧,虽说你如今平平安安,可我一想到……枉我学武那么久,竟如此不堪一击。”发策脸上露出痛苦的神色。
清如虽然也偷偷抱怨过发策,可没少给清若递过话,说当时发策拆点没把整个木云都翻过来。对于清若来说,她的心思完全没放在发策身上,自回来以后,她心心念念的只有两件事。
一件便是杨茂昌和方员外的事;初时她也只是怀疑,可是她回来后,杨茂昌一改当初借钱的大方和关切,对此事三缄其口,连句问候都没有,更坐实了清若的怀疑。她的平安归来,黑龙兄弟的凭空消失,定然是把他和方员外的一番算盘给捣乱了。但杨茂昌既然能下得了狠心让人绑架自己的侄女,难保不会做出其他事,没想到战战兢兢却等到了分家这个结果。
另一件事便是殷时,不知是不是被黑龙兄弟的话给吓着了,她连着两夜都做梦梦见殷时身陷不测,醒来时一身冷汗。夜里梦醒,发现手里紧握着他送的玉佩,心神有些恍惚,只能默默祈祷他早日平安回家。
“你放心,以后我不会再让你遇到危险了!”发策信誓旦旦地说,见清若想事情有些出神,“怎么了,你不信?”
清若回了神,忙道:“怎么会,策哥哥想多了。”她笑着转移了话题,“这么大的雨,不知道什么是才会停,不如策哥哥等一下,我回去拿把伞给你吧。”
“等一下!”发策唤住转身要走的清若,将她拉入屋檐,“这么大的雨,你这么来回一定会淋湿的,不如陪我等雨小再回去吧。”明,怎么也回不到最初的兄妹关系。清若真想着寻个什么借口离开,否则只有默默地屋檐下看雨,久了也会觉得尴尬。
“这个给你。”发策忽然从怀里拿出一个盒子,打开盒子,取了一个玉镯递给清若。
清若就是不想跟发策独处才寻了借口离开,不料发策却主动将她拉到屋檐下躲雨。虽说好了在及笄之前不谈其他事,可到底彼此都心知肚
“策哥哥,这礼我不能要,贵重了些。”虽然她收过不少发策送的礼物,但多是她平时兴趣所在,光看着都觉得眼馋,所以也不好拒绝。可她不爱戴首饰,所以对发策送的镯子毫不心动。
“这个是三叔公给我的。”发策说。
清若依旧摇头,“既然是阿公给你的,你就好好收着,给我我也不爱戴。”她最怕戴玉镯,一不小心磕着碰着都得心疼上好久,算起来除了头上的一些几朵绢花,她唯一戴在身上的也就只有殷时送的玉佩了。
“傻丫头,这个就你能用,你不戴还能给谁呢。”发策见她一脸疑惑,顿了一下,道:“三叔公说这是杨家隔代相传的传家宝,藏着便是死物,还不如戴在身上。”
清若听了有些傻眼,看着那洁白无瑕的玉镯,又看看发策手里的木盒子,看似古朴简单,但其材质光泽都是极好。
她听过杨妈妈提起传家宝这事,据说杨茂昌你们迫切想要发贵上长孙谱,为的也是这盒子里的东西。可没想到杨老爷子竟然釜底抽薪,给了发策,如此一来发贵就是上了长孙谱也是扑了个空。
“这原是一个镯子和一个玉戒,镯子我也不能用,自然就是给你的。”说着,想帮清若戴上,清若急忙将手藏在身后。
见发策眼神一黯,清若连忙说:“这么重要的东西,哪有你这么随便给人的。既然是传家的,那、那等到时岂不更好。”她怕镯子,特别是玉镯子,好似戴上去了,一辈子都会被套牢。“策哥哥若想送我东西,不如送这盒子给我吧,我正好缺一个首饰盒呢。”
发策见清若脸颊微粉,以为她害羞,心里一阵欣喜,脸上去无奈地笑笑,“哪有你这么买椟还珠的。”
“我又没给钱,算起来也不算亏。”
……
“你确定这样能成?阿爹真的会同意分家?”豆大的雨滴打在青瓦上,几乎要掩了屋里的声音。“可是他刚刚什么都没说,连长孙谱也着落。”
“你急什么。没看见刚刚老三媳妇闹的时候,大哥他们一句话都没说吗?”杨茂昌老神在在地坐在椅子上喝茶,“大嫂是个聪明人,否则,阿爹当初也不会放大哥三天两头上城去。”
原本以为拿着清若当保险,收买了人情不说,就算拉不成同盟,至少不会是敌人。可是清若意外平安逃回来乱了他的计划,气得他上门找方员外算账时,却发现那雇来的绑匪早就没了踪影。虽然不知道清若到底是用什么办法说服了那绑匪,但计划一乱,他只能把事情提前进行。
这头收钱入账都要偷偷摸摸,那头妻子女儿整天怨声连连,杨家宅大人多,怎么也比不上他外头的院子舒坦。
所以,早在知道吕氏有遗传的失心疯后,杨茂昌就让清曼忍下口气,对她多为避让,使吕氏信以为她是在心虚逃避问题。待到恰当时候,寻个借口挑衅吕氏,逼她亲口在众人面前提出分家。这样一来,避免了外人以为分家事端是由他们挑起的,而能拆散杨妈妈和吕氏的临时阵营。就算杨竹眉是站在杨茂礼那边,他这里也有杨竹嬗这个亲姑姑撑后台。
杨老太太病倒,他们却在闹分家,不管于情于理都是要受外人唾弃的,再加上之前长孙谱的事闹得理事会不少人对杨茂昌有诸多不满。但若这事由吕氏闹起来的,众矢之的只会落在向来都受杨老太太偏袒的杨茂辉身上呢。
“就算大哥不站他们那边,这家产怎么办,理事会那群老不死都是墙头草。老大没回来前看到我们还客气得跟孙子似的,老大回来后,特别是中举后,有些人连理都不理我们,走在路上都装不认识!”方氏不屑地撇了撇嘴。
“你以为理事会的人都是吃闲饭,个个都是钱眼精,有势没钱他们也懒得去巴结。我用这个数就搞定他们!”杨茂昌比划了两个手指。
方氏眼睛一亮,狡黠地笑道:“这么说,事情搞定了?”
“要是搞不定,下一任的理事会他们也就别想在里面坐稳了。”杨茂昌说。
一想到马上就能离开这个破旧的小屋子,方氏立刻喜笑颜开,顿时觉得心里无比舒畅。早在两年前,杨茂昌就在外头寻了块地,找人悄悄地建了新屋,虽比不上方家的豪门大院的,但也是费劲心思。为了避免旁人说道,力求外观简朴,内藏乾坤,合着全家时辰八字生肖年份去设计,为了就是能将来大富大贵飞黄腾达。
所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东风便是腊月二十一亥时阖家进宅。
这个日子是算了又算,五年难得一遇的好日子,错过了时候,要寻这么一个好日子就得登上七年。让方氏再等七年,她决然不肯的,过没多久女儿都要及笄出嫁,她可不希望往后送嫁娶媳都在这破屋子里。于是,他们才想方设法要求分家,这样他们才能名正言顺地搬家入宅。
“我听说大姐有意要大哥家两个丫头中一个去做媳妇。”方氏朝丈夫打听道。
“她不就是担心以后发策在杨家没个后台支撑,虽说发策这小子我也挺看重,可是大姐跟老大是站一块,我也不肖想,我的女儿将来何愁怕嫁得不好。”想到马上就能搬新家,杨茂昌心情也特别愉悦,甚至淡忘了方员外雇下失手放手清若的事。“你等着看吧,他是承外祖,再怎么出托理事会也懒得将他放眼里,没了郑家的家产,他算得了什么。”
方氏想到大女儿一直对发策心心念念,有些不安,随即又想着到底只是小孩子心绪,待往后换了地方见多了人,自然目光也就放深远点。这么想着,她更期待早点能搬家了。




第一百零七章 定局
三日后,木云杨家的嫡支,知海堂的东家要分家这件事传遍了整个木云,不少人都来打听墙角。杨老太太病倒的事情是众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