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之我是曹操 >

第121部分

重生之我是曹操-第121部分

小说: 重生之我是曹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蛉似疵吠耍痛笄囟夹枰庵Ь勇爻防耄窍衷谌钡闹皇鞘奔洌灰暮钤ǖ谋锞坏劫蛑荩源笄氐氖逋虻挠攀凭ο胍缘粽馐蛉寺聿⒉荒选8慰鲇姓膨⒄飧鲈谫蛑荽嗟背さ匾欢问奔涞娜嗽冢绞焙蛳胝薪嫡馐蛉艘膊皇敲挥锌赡堋

虽然于禁没有直接攻打这十万军队。但是他仍旧亲自带着徐州地八万大军稳稳地跟在他们屁股后面,于是这十万大军的主将淳于琼更加不敢全力撤退,仍旧是小心谨慎地提防着于禁而缓慢撤退,按他的意思是先稳妥地撤到衮州内腹,留下部分军力固守险隘,然后等待朝廷的消息,对于袁绍身死的消息。淳于琼始终报着半信半疑的态度,于是他自作聪明地选择了先撤退,扼守要地,等待朝廷命令的主张,不过他地撤退实在太缓慢,让原本还担心时间上有所欠缺的曹操等人终于是放下了心。

当淳于琼带军撤到济北国的时候,夏侯渊部已经日夜兼程到了衮州的边境上,离曹操的距离不过最多一天的路程而已。可笑的是当淳于琼看到据守的大秦军营时,他竟然没有选择立刻死战突围,而是下令扎营,打算探明虚实后在做打算,他又送给了大秦宝贵地时间,当他派出的斥候查探时。夏侯渊的先锋军已经驰到了曹操军的驻地,后继骑军也开始源源不绝地加入了进来,由于畏惧大秦骑兵,淳于琼的斥候并不敢太靠近,于是他们回禀的时候,很自然地误认为大秦地骑兵在源源不绝地增援过来。

“怎么办?”夏军的大营里,淳于琼不停地度着步子,焦急地来回走动着,现在他前面的是斥候所说的近五万骑兵,身后是于禁带领的八万步军。前有猛虎。后有群狼,现在他被夹在了中间。动弹不得。“大人,我军粮草所余不多,您要尽快做决定,不然的话,粮草一旦用尽,士气低丧。”淳于琼的副将蒋奇在一旁道。

“打,我们怎么打,陛下的二十万大军才不过几天的工夫就给人家收拾了个干干净净,秦国人明显是布下了局,让我们钻那。”现在淳于琼是铁了心的认为这次大战之前,他们得到地有关秦国地消息全是假的,他不相信那二十万大军还真能给区区地几万人马在那么短的时间里给打跨,于是他很自然地觉得秦国和曹操一定是早就在冀州埋伏了大量军队才将袁绍的二十万人马消灭,现在挡在他前面的肯定不止五万骑兵,叫他带着十万步兵去冲名闻天下的大秦铁骑,他不觉得他有多大的胜算,而且现在他后面还有于禁的八万步兵,那些凶猛的丹阳兵也不是什么好惹的角色,到时候一旦被夹攻,他就只有败亡这一种可能。

淳于琼其实心里也动了投降的主意,但是对他来讲,现在局势尚未完全明朗,而且袁绍以前对他有知遇之恩,他也不能就人走茶凉,袁绍才刚死他就不战而降,更何况现在他的家眷都在洛阳,他要是投降,这消息一传回去,那他的家人也是难保了,于是他再一次犹豫不决,在死战和投降之间飘摇不定。

于是在衮州,顿时出现了一种奇怪的局面,那就是夏国的十万军队被夹在了秦国骑兵和步兵军团的中间,但是双方都是互相按兵不动,淳于琼是想动却不敢动,而曹操则是巴不得如此,夏侯渊的骑军远道而来,极为疲惫,若是淳于琼真地倾全力来攻,他们纵使能胜,但是伤亡一定比较大,如今淳于琼举棋不定,则是再好不过,不但夏侯渊的军队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而他也可以在这段时间里面,在另一方面动动手脚,至少洛阳的大清洗就是他可以利用的。

曹操的营帐内,现在几个主要将领齐聚一堂,现在的局势对他们非常有利,汝南派果然在洛阳进行了大清洗,虽然河北派原来有不少掌握兵权的将领,但是随着邺县的战役已经灰飞湮灭,至于洛阳十万军队的兵权则一直是袁绍本家势力所拥有。也算是汝南派系地,他们自然是和郭图,审配他们一伙儿的,再加上田丰和沮授在他们眼里的叛变行为,让他们清洗河北派的借口更加充分,而在这次清洗中,苍天之眼动用了全部的暗藏势力推动着这次血腥清洗。这也是曹操分裂削弱中原世家势力的一步狠棋。

“不战而屈人之兵,无非是以势压人。淳于琼本就没有斗志,若是让他知道他的家人也被汝南派地人以通敌罪给杀了的话,他一定会立刻投诚地。”曹操看着苍天之眼送来的暗报,淡淡道。“陛下,想不到夏国的庙堂如此短视,竟然将淳于琼给弃若蔽履,真是自毁根基。”曹仁在一旁道。像这种时候,夏国无疑应该对淳于琼大加拉拢,封赏,让他出死力在这里拖住他们,好为夏国争取喘息的时间。“他们一定是只想着如果让淳于琼带着这十万人马回去的话,会分走他们多少的权力,会拿走多少他们的好处罢了。”想到夏国那些面目可憎地官员,张颌的眉头扭紧了。一旁的曹洪对于这种话题并不敢兴趣。而夏侯渊,则是一向最讨厌和政治有关的东西,很显然这次的衮州战役是从政治角度上解决了,所有的大秦军队只是起了一个造势的作用罢了,不过这样很好,可以避免战斗和无谓的牺牲。

“俊乂。明天就由你去说降淳于琼。”曹操看向了张颌。“诺。”张颌大声领命道,在他看来,这才是曹操最让他钦佩地一点,曹操从不迷信武力,能够避免使用武力的时候,就尽量不使用,就像曹操所说的,一支有着无敌之名的军队什么时候最可怕,就是他将出未出的时候最可怕,无敌之名就是用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那也是仁地体现。滥用武力不是名将所为。

同样在这一夜的另一端,于禁也猜到了曹操的想法。他失眠了,作为一个将军,最想做的就是在战场上证明自己,可是那么长久以来,他一直都只是作为练兵的将军而存在着,从未参加过什么大战,这一直都让他耿耿于怀,这一次,好不容易有了如此机会,他能够一展所长,可以踏上战场尽情地释放他的才华,到最后却依旧是这种结果,他惟有苦笑不已,他突然好恨淳于琼,这个没种的男人,他胆小的连战都不敢战,算什么将军。对于曹操,于禁不敢也不会去怨恨,皇帝的用兵无疑是最契合兵法的至道,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兵法地极至,没有丝毫可以攻讦地理由,如果要怪的话只能怪淳于琼那个胆小鬼。

第二天,张颌单人匹马入了淳于琼地大营,他曾在衮州为将好几年,这十万士兵中有大半是晓得他的,而且淳于琼也和他有数面之缘,所以他自信有绝对的把握能够说服这个男人。“张兄此来不知为何?”淳于琼还是很客气的。不过张颌没有跟他寒暄,而是直接道,“淳于兄,汝南派的人已经占据了夏国庙堂,你的家人已经遇害了。”直接的语言让淳于琼呆住了,就连一旁蒋济也呆住了。“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淳于琼红着眼一把抓住了张颌的衣服。“淳于兄,你的家人已经遇害了。”张颌还是那般镇定地道。“你胡说。”淳于琼吼了起来。“张颌的为人,淳于兄应该知道,我没有必要骗你。”张颌猛地甩开了淳于琼。“淳于兄,你应该为你的后路好好考虑一下了,陛下给你三天的时间考虑,你好好想想吧!”张颌说完便走了。淳于琼没有拦他,现在他真的要好好考虑一下自己的后路了。“大人。”见张颌就那样走了出去,蒋济叫了起来。“闭嘴,你什么时候听过张颌说过假话。”淳于琼喊住了蒋济,他不是个勇敢的人,所以他开始为自己考虑了。

(电脑的主板和硬盘一起坏了;看起来是要换电脑了;不过起点的稿费还没到;这两天只能在网吧里码字了;更新时间可能比平时稍微晚点了;大家见谅!)

天下裂,几人帝王! 统一之卷 第一章

统一之卷 第一章

三天的时间并不长,淳于琼想得很清楚,战,连袁绍的二十万大军都不是秦国的对手,更不用说他这十万人了,而且现在他是腹背受敌,粮草将尽,连一成的胜算也没有,更何况汝南派系的那些杂碎杀了他的家人,他更没有理由替夏过卖命,所以他选择投降,但是他没有主动派人,而是等到了曹操给他三天期限到达后,张颌来的时候表示了他的诚意,他自己一个人跟着张颌去了大秦的军营。

甫一进大秦的军营,淳于琼就感到了一种火一样的战意,虽然他所见都是纪律森严,行动一丝不苟的军人,但是他能感觉到隐藏在那些寒冷眼神后面的火一样灼热的渴望,对那些秦国人来讲,战斗是件光荣的事情,淳于琼脑子里冒出了一个古怪的想法。

终于到了曹操的军帐里,当见到曹操本人的时候,淳于琼还是吃了一惊,他无法将面前这个面相消瘦的中年男子和一个无敌的英雄联系起来,但是他身边那些威武的将军们那种从骨子里表现出来的崇敬都在告诉他,他面前这个貌似平凡无奇的男子就是大秦的皇帝。

“参见陛下。”淳于琼按照夏国的规矩向曹操行礼道。“淳于将军请起,朕很高兴淳于将军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曹操笑了起来,然后只是看着淳于琼,一语不发。“不知陛下打算怎么处置琼麾下的那十万士兵。”淳于琼硬着头皮问道,他本来以为曹操会主动提及那十万人。但是没想到曹操仿佛浑然不晓似地,只是盯着他看,让他心里七上八下,忐忑不安,不得不主动开口,毕竟那也关系着他日后的前程。

“那十万人,如果他们能够符合我大秦军团的要求。只要他们本人愿意,可以入我大秦军中。仍旧由淳于将军统领好了。”“谢陛下。”听着曹操的话,淳于琼松了一口气,虽然不知道最后他手里能剩下多少人,但好歹还是一个将军。“那么士兵的甄选,朕就让张颌将军来负责,不知道淳于将军觉得如何?”曹操看向了张颌,然后又对着淳于琼道。“一切全凭陛下吩咐。”淳于琼唯唯诺诺道。他已经没有选择了。

当这十万人彻底被安顿下来时,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这一个月里,大秦基本控制了衮州全境,对于大秦和曹操来讲,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将衮州彻底纳入大秦的有效统治中去,于是大秦地太学院里,通过导师推荐。一批优异的学子被临时抽调了出来,作为衮州地官吏外派了出去,而原本的礼部侍郎王朗由内阁府的推荐,出任了衮州州牧一职,至于衮州的地方守备军力,基本上落在了淳于琼淘汰后的三万大军和从徐州军团中调出来的两万人所组成的五万衮州军。他们地职责就是负责衮州境内的秩序,在过去的几年里,由于衮州一直是和大秦接壤的第一线,所以不可避免的,衮州的赋税很重,因此产生了大批的流寇,不过他们多是小股匪寇,并不能起什么大风浪,不过对曹操来讲,显然是不能容忍的。于是当徐州地军队大部分撤回以后。于禁被曹操特许可以带一万人马扫平匪患。

按照常理来讲,像这种事情明显应当是由衮州的部队负责。不过尽管在张颌的严格筛选下,十万人中留下了三万人,但他们也只是被张颌认为有资格能够跟得上大秦军队训练的人而已,并非是说他们可以和大秦的军队相提并论,当然曹操的这次命令也间接促进了他们地荣誉心,一个合格的军人,总是有争胜的心理的。所以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挺住了接下来一个月内的淘汰训练。

由于大秦高效率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地方行政的人员上面有着充足的储备,所以衮州各地的生产迅速地恢复了,然后在于禁地强力围剿下,衮州地匪患顿时一空,再加上曹操的免税三年,衮州很快就平定了下来,所有地百姓都为着大秦而欢呼,相对地,这一次,衮州本地的豪门势力并没有向过去的冀州豪强一样逃离或是选择与曹操对抗,在大秦建立的这四年里,这些世家豪门懂了不少,他们很清楚和大秦曹操做对的下场,大秦那种能够一下子提供整个衮州官吏的恐怖能力让他们惊讶无比,基本上当曹操挥军攻占衮州全境以后,从冀州过来的儒士就源源不绝,他们最多只用了十天时间就大体上恢复了衮州的生产,而后于禁带着一万大秦士兵所进行的围剿作战,更让他们知道大秦的刀锋是何等的锋利,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他们想继续在衮州很好地存在下去,那么就得听从大秦的安排,事实上他们对与曹操和大秦的命令还是可以接受的,曹操并没有过分地一下子要求他们做到和大秦的世家一样,只是让他们尽量善待百姓,此外对他们的特权并未大加削减,而是保证了他们的大部分权利。

“陛下,为什么我们不乘机进攻司隶,现在乘夏国虚弱之时,不是正可以一举将他们歼灭吗?”曹仁对于曹操突然在衮州按兵不动的举动感到很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