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之我是曹操 >

第29部分

重生之我是曹操-第29部分

小说: 重生之我是曹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去拿酒!”“奉孝说笑了,你一人能拿几坛,我随你去!”曹操站了起来,典韦和张飞亦是站了起来。“也好!”郭嘉道,“公达,文若,你们两位就呆着,我们去去就回!”留下二荀,郭嘉自是领着曹操谈回去拿酒了。

看着曹操他们消失在山林之中,荀或长叹了起来,“世称曹骠骑嗜血好杀,如今观之,当是谬言!”“文若,主公是真正一心为天下!”“主公,公达,你?”听着荀攸的‘主公’二字,荀或惊道。“不错,我已经奉曹公为主了,虽然我还是看不清曹公真正的心思,但是有一点我是能够确定的,主公是真地为这天下百姓而想!”荀攸的脸上有一种淡定的坚决。“公达,你下定决心了!”荀或低声自语道,不知是说给谁听。“我知道您属意袁公,只是如今主公收拢了五万流离失所的百姓,附近的郡县又不愿收留他们,我只是希望叔叔能够替主公暂管这些百姓,直到叛乱结束!”荀攸看着荀或道。“叔叔!”荀或心里苦笑了起来,为了那位曹公,公达你竟然愿意向我低头,这位曹公值得吗?“好,我答应你!”荀或淡淡点头道。“谢谢!”一时间,两人陷入了沉默之中,各自想着心事。

山谷外,曹操奇怪地看着郭嘉,眼神中俱是不解之色,迟疑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问道,“奉孝,今年年高几何?”“十七!”‘十七’曹操心中暗叹,史书果然未必尽准,这郭嘉的生年竟是差了三年,还好自己没有多问!

进得茅屋,曹操楞了一楞,只见满屋尽是竹简,随手翻看一下,竟是无所不包,道儒墨法兵等诸家学说皆有所包,心下叹道,后人大都说郭嘉天纵其才,但是这满屋的竹简,足见其刻苦之功,天赋固然重要,但是若没有这后天的努力,终只是无用罢了!

再说几人拿了酒正欲走,曹操却看见墙上挂了一把胡琴(其实汉时西域应当传进过这种乐器,我想大致是唐代胡琴的前身,不过那时侯叫什么实在查不到,就用了这个名字!)心下一阵恻然,他前世本就是喜好此器的高手,此世却并未见过这胡琴,“奉孝,这是?”“这是家父生前之物,据说是来自西域的乐器,我父亲把他唤做胡琴!”郭嘉的神色黯了一黯。“我可以拿下来看看吗?”“无妨,曹公但请自便,不若一起拿去吧!”郭嘉性子终是豪迈不羁,应声道。

再回到山谷之中时,几人却已是各有心事,荀攸和荀或依旧沉默不语,郭嘉则是想起了死去的双亲,笑意再无,而曹操则是抚mo着那胡琴,神态间有伤感之意。见着几人如此,典韦和张飞也沉默了,两人拿着酒坛子自是闷喝了起来。

不知沉默了多久,曹操忽然拉动了那胡琴,声音生涩晦暗,时断时续,慢慢地才连贯了起来,想到自己前世那等如空白的人生,曹操有着无奈叹息,再想到此世关心自己的人一一离自己而去,心中随着琴弦的拨动,悲伤上涌,琴声更显悲拗,又想到因为信念而与自己诀别的师父,那琴声中又多了些许老天弄人的苍凉!

拉着拉着,曹操心中渐渐模糊了起来,那些往事化做了碎片,飘舞不清,最后突地变成了一副灰暗的景象,苍茫的大地上,无数蝼蚁一样的人,穿着破败的衣服,形容枯瘦,双眼木然,无神地劳作着,蓦地那景象又变了,只见触目尽是熊熊燃烧的火焰,四处皆是白骨苍苍,血流成河,积尸盈野!乱世,诸侯相战,豪强残民,便是此般景象吗!

凄凉苍茫的胡琴声如泣如诉,如山鬼夜哭,凄苦哀怨;如龙哀鸣,声悲大泽!荀攸他们完全被这琴声所摄,想起了这世间,那些腐糜黑暗,那些不平,那些苦伤!每个人的心中并没有什么豪气上涌,有的只是说不出的苦闷难受,道不明的凄凉苍茫!

“痛煞我也!”张飞叫了起来,他实在受不了这凄凉的琴声了,竟是纵身跳入了山潭之中,狂乱地疯打起来,典韦也忽地猛砸破了手中的酒坛子,他想起了以前乡里那些残民而肥的恶霸土豪,背上的铁戟到了手中狂暴地舞了起来。

荀攸想起了军营旁那些对自己千恩万谢的老弱妇孺,心中悲怆莫名,为什么这世间会是这样,会是这样啊!而荀或脸上表情忽明忽暗,心中如*一般,自己那理想在这琴声里好象变得支离破碎,渺小不堪!郭嘉怔怔地呆立于原地,他想起了自己小时候,那个拉着胡琴的背影,那个告诉自己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身影!

曹操越拉越急,心中景象忽地破碎,他看到了自己,一个模糊的自己,你想背负的,你不觉得太沉重了吗,为什么想要去改变,那是你改变得了吗!他心中大声呐喊了起来,对着那模糊的自己!他看清楚了,那个模糊的自己浑身是血,手中提着的是头颅!那头颅满是血污,但却不是汉人的头颅!

“杀!”曹操猛地嘶吼了起来,而琴弦也‘崩’地断了,一切嘎然而止!曹操的眼中有着血丝,其他人怔怔地看向了他,神情凝滞,“对不起!”曹操将胡琴拿到了郭嘉面前。“它是你的了!”郭嘉将胡琴推了回去。没有说话,曹操接过了胡琴,走向了山谷之外,荀攸紧紧跟随了上去,他知道,荀或答应了就绝对不会反悔!至于郭嘉,他猜度不到!山岚中,荀或和郭嘉静静站着!没有声息!

(我最恨内战,此书虽是写曹操,也许统一过程看上去会很曲折,人物方面会写得惨烈,但我保证绝不会让此书中汉人元气大伤,只要解释合理,没什么不可能,沿着丝绸之路杀向西去,是写本书的夙愿,但是我不会粗制滥造,为了所谓的爽而再强行将一般牛人归入曹操麾下,将国内写的草草了结,而对外战争也不会写得那么不真实,狂顶回首东顾和1911新中华!意淫强国,万岁!)

第二卷 乱世开启大时代降临 第九章 破灭

(兄弟新书,大家去顶下!器吞天下 书号85454)

鼎沸的军营中,俱是一阵练武呼喝之声,曹操来到颖川驻扎之后,已是一月有余,这段日子里,除了练兵之外还是练兵,与白登河对岸的波才部隔岸对峙。因为与中央军一战而元气大伤的波才也自是不敢去褥曹操的虎须,曹操的名望在北地可不是吹的,能够杀的那些悍勇的蛮人闻其名而瑟瑟发抖的神将,又岂是他能轻易冒犯的!曹操没去攻他,他已是庆幸万分,只是整日里不断地加固着营盘!

而曹操现在也有他的难处,朝廷虽然给了他三万大军,但是大部分都是新兵,那些不多的老兵也多半是些兵油子,现在他就让黑骑营每天操练着他们,一开始还有几个老兵痞闹事,不过被曹步持戟连挑十七人后,就再也没人敢做声了,而且那些新兵还高声叫好,那些兵痞平时没少欺负过他们!这一个月下来,虽然实力提升有限,但总是有些军队的样子了!

而那日回来之后,荀或和郭嘉在第二日也自己来了,荀或自是被曹操派去管理那些无家可归的百姓,有些东西,不是靠说就能转变得了的,只有亲身去看去体会,才能慢慢地一点一点地转变过来!至于郭嘉,曹操则是放任自流,随他在军营中走动,现在,他还用不到他的智谋,就让他在这军营中好好历练一番,曹操相信‘纸上用功十年,不如一朝剑忍染血“这句话,无论对什么,都适用!更重要的是,决定要彻底铲除豪强的他,需要的是能够和他有着相同信念和理想的麾下,光以个人的魅力有时并不能让人死心塌地地追随,只有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理想也是他们的理想时,他们才会为了这个一致的目标惮精竭智,尽其所能!

荀或这些日子急剧地消瘦了下去,原本的丰神俊郎再也难觅踪影,身上那儒雅全变成了一种沉稳,一种责任,当他走进这流民大营的那一刻起,他忽然觉得自己原来的那理想是多么可笑,现在他还一直记得第一天来这里时,曹操看着这些流民所吟的那首怪异诗句,“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荀或总是低吟着这两句话,他从小所形成的那种理想那种志向,在这句话面前,突然间变得很脆弱,很渺小!在这一个月里面,事无巨细,大多都要由他来亲自处理,他开始了解这些流民,了解他们的悲,他们的喜,他们的哀,他们的乐!曹操所购的粮食虽然很多,但是却架不住越来越多涌向颖川大营的流民,在这些新过来的流民中,荀或真正对自幼所形成的那种理念产生了动摇!这些新进的流民全是被那些豪强和士族所驱赶过来的,而那些黄巾并没有为难他们!

而另外一件让荀或震动的事情就是,在这些原本被他所轻视的流民中并不乏一些才智之士,他们或许没读过书,但是他们在某些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智慧甚至在他之上,与他有着同样震撼的还有荀攸,由于大营目前只是训练士卒,所以他留在流民中的时间远远比在曹操身边的时间要多得多!出自名门望族的他们在这一个月里,心灵受到了有生以来最大的震动,但是那还不足以让他们转变头脑中那根深蒂固的观念!

“主公,现在流民全部涌向了我们,已经有十万之众!”大帐里,荀攸道,“恐怕,以后的人会更多!”作为一名优秀的谋士,他明白,如果继续再收拢那些涌来的流民,也许不用多长时间,全军的粮草就要崩溃了,而且这些涌来的流民很可能是黄巾他们故意放过来的,作为曹操的谋士,他应该劝阻曹操继续收纳流民,但是他做不到。

“我知道,文若,如果流民继续涌入,你能够管好吗?”曹操看向了随荀攸一起来的荀或。“能!”荀或站了起来,现在的他早就屏弃了那所谓的儒雅,有的只是一种精干,“只要有粮!”

曹操看向了两人,他知道他们两个是能够为着真正理想而牺牲一切的人(不要和我扯什么豪族的人将本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的周总理当年就是出身资本家庭,还不是参加了革命,比有些出身贫贱的更忠诚更坚定!)但是他们似乎还处于矛盾和迷茫之中,那就让自己再来加一把火吧!

“粮食!”曹操低吟道,然后眼神猛地锐闪了一下。“公达,这附近有不少大户,我想你去借点粮食!”“荀攸愿往!”荀攸苦声答道,这几日在流民中的日子,让他对那些豪强有了清醒的认识,但他还是想努力一下。“文若,你们家是颖川的大族,能否也借点粮食与我,待叛乱平定后我再还!”曹操转向了荀或。“或愿往!”荀或到是大声答道,虽然这些日子的经历也让他对所谓的豪门世家好感难在,但对自己的家族他还是有着这自信的!“那好,便拜托你们了!”曹操淡淡道。

荀或和荀攸走了,走的很急,看着带人分别疾驰而去的两人,曹操站在营门口,好久没有动静!蓦地他才转过了身子,郭嘉正自站在他身后,自从在军营里呆了十日左右,他便选择了跟在曹操左右,但却不发一言,他想知道,曹操的理想是否就如同他所猜测的那样,他始终不敢确信自己所猜测的,因为那委实太疯狂了!

“奉孝,你觉得文若公达他们能借到粮吗?”曹操问道,郭嘉摇了摇头,没有说话。“是吗!我也是这样想的!”曹操笑了起来,然后便转身走了,留下了被这句话所惊到的郭嘉。“我猜得没错!”郭嘉在夜风中笑了起来,“看起来我找到了!”随着话语的落下,他转过了身子,跟上了那个身影!

五日后,荀攸和荀或回来了,两人的面色都很难看,荀攸空手而归,而荀或也好不到哪里去,他带了粮食回来,但却少的可怜!荀攸很愤怒,他这五日来,跑遍了附近的豪门大族,还有不少所谓有着名士之称的望族,但是没有一人肯听他把话说完,更惶论借到粮食了!而荀或则是一脸黯淡,他回去之后,家里那些自小被他所尊崇的长辈没人愿意帮他,甚至还劝他离开曹操那个屠夫,任他如何踞理力争,他们始终不愿意借粮于他,到最后还是那些他平日里曾接济过的穷苦人家,从口中抠出了这点粮食给他带了回来!(那些豪强名流大抵都是这样,就算现在我们国家那些富豪名人有几个是真心做慈善的,大都是作秀,到最后真正帮穷人的还是穷人!)

“公达,文若,附近郡县我已找过,没人愿意接纳这些流民!”看着两人,曹操道,“我想请朝廷拨粮,赈济这些流民,想你们两个去朝廷上告,你们可愿前往!”“攸(或)愿往!”荀或和荀攸相视一眼后,齐声道,豪强,名门,望族,已经让他们彻底失望,就算是朝廷他们心中亦无多少把握,只是从小那种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让他们还是相信灵帝和朝廷只是被蒙蔽,此去也许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