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之我是曹操 >

第52部分

重生之我是曹操-第52部分

小说: 重生之我是曹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杀!”他一声怒吼,也是纵马向着赵云杀去,很快两人就碰面了,两人也不说话,只是枪对枪地绞杀在了一起,不过三十合,公孙瓒身上已是挂彩不少,但是这刚愎将军一声不吭,仍旧死命地和赵云硬扛!

“认输吧,你不是我的对手!”赵云一枪点在了公孙瓒的头盔上,发出了清脆的声音!“你还想打下去吗,你已经无路可走了!”仿佛应证着赵云的话似的,两边山谷上,密密麻麻的北庭军士涌了出来,每个人手上都是张弓搭煎,定定地对着公孙瓒的白马军!

公孙瓒的神情猛地凝滞了一下,他手中大枪虚晃,而赵云亦是任他退出了战圈。“停手!”公孙瓒举起手中枪,忽然大喊了起来,顿时整个战场都静了下来,北庭军亦是退了回去!

“公孙瓒,降吧!”这时,山坡上,戏志才和高勇的身影渐渐地清晰了起来,见公孙瓒无语,戏志才笑了一下,又是高声道,“公孙瓒,此前若不是我家子龙留手,你早就是个死人了,你还不降吗!”戏志才是绝对不能让公孙瓒活下去的,对于幽州的百姓来讲,公孙瓒就是恶,而像这样刚愎的人对于北庭军来说,也是不能接受的!那么就只有用言语激他赴死了!

公孙瓒的脸抽搐了一下,握枪的手掐得手掌尽是鲜血,他看了看两边山谷上的弓箭手,又看了看身后那些一手训练出来的白马义从,眼神中掠过一丝坚决,他没有去看戏志才,而是看向了赵云,“赵子龙,你可敢与我全力一战,你若胜了,我便降你!”“好,我答应你!”赵云没有多想,直接应道,只要能够少些杀戮,叫他做什么都成!

公孙瓒下了马,一件一件地把身上铠甲脱去了,而赵云亦是同样!两人缓步走到了山谷中央,“请!”赵云道,“来吧!”公孙瓒一声低喝,手中的枪刺了出去!狂乱的气流涌了起来,两人毫无保留地战了起来,二十合后,公孙瓒渐渐不支,但是他依旧拼命地战斗着!

终于公孙瓒不敌,赵云的枪到了他的胸口,但是赵云止住了枪势,他不想杀公孙瓒,既然自己只要胜了他,他便投降,他何必要杀了他!大家身上流的是一样的血,为何要同室操戈!可是事情往往事与愿违,公孙瓒脸上露出了古怪的面容,然后身子猛地前冲,赵云的枪刺穿了他的胸膛!鲜血毫无阻滞地从口中流淌了下来!

趁着赵云失神的瞬间,公孙瓒的枪也到了赵云身前停了下来,“我没输,是吧!”公孙瓒咯着血笑道。“为什么!”赵云的眼中全是不解,“为什么要寻死!”“我不能输,希望你能放过我那些儿郎!”公孙瓒一字一字地道,然后猛地向后退了一步,捂住了胸口!

“大人!”那些白马义从作势欲冲。“都给我站住!”公孙瓒拄住了枪,大喝道,鲜血从胸口狂涌了出来!“你们如果还认我这个大人的话,就给我呆着!”公孙瓒的脸已经变得一片苍白,嘴角边,血不断地溢出着!“你们都给我好好地听着,我要你们活下去,这是我最后的命令!”看着公孙瓒的背影,那些白马义从都默默地跪了下来!

突然,山岚吹过,凝滞了面容的公孙瓒就那么一点一点消逝在了赵云的眼中,带着他的野心和属于他战士的尊严倒了下去。身体倒处,赵云的表情还是那样,但是他忽然明白了曹操以前常跟他说的那个流淌在血液里的龙魂,他明白了,那是属于他们与生俱来的高傲啊!

“替大人报仇!”突然间,不知道是谁怒吼了起来,那些白马义从从地上跃了起来,他们举着剑向赵云冲了上去。看到那些暴起的白马义从,戏志才的手挥下了,“放箭!”“不要,不要啊!”赵云狂吼了起来,但是他只能看着如蝗的箭雨无情地穿透他面前那一张张年轻的脸庞!

过了半晌,箭雨终于停了下来,留给赵云的便是一片尸山血海,他无神地跪倒在了地上,看着那些仆倒在地上的尸体,双眼空洞,为什么,为什么到最后还是这样的结局!

戏志才转过了身子,高勇看得出来这个看似铁血的军师,身子其实在颤抖着,在那样的情况下,作为一个理智的统率都会做出那样的决定,他,没有错!高勇走向了赵云,戏志才不需要他的安慰,但是那个年轻人,却需要他这样的老人去告诉他,战争的残酷!

“如果军师不下那个命令,我也会下!”高勇的语气平缓而冷静,“他们心中已存死志,那样的结局对选择忠诚的他们来讲,也许是他们所渴求的吧!”“为什么会是这样,主公不是说过,我们体内流的是一样的血啊!”赵云的眼神一片死灰。“是的,他们和我们一样,是真正的战士,但是他们跟错了人,如果你不想再看到这样的情景,就应该振作起来,早日助主公一统天下,解救天下的百姓!”高勇的手放在赵云的肩膀上,“我们是军人,军人不该有太多的思想,我们只要相信主公就好,主公的理想就是我们的理想,对军人而言,忠诚高于一切!”说完,高勇转过了身子,“但是如果有一天,当你觉得那理想不是你所想的那样时,你可以抛弃你的忠诚,选择离开!”

“这是您的想法吗!”听到高勇最后那句话,赵云抬起了头!“不是,那是主公当年曾经对我说的!”高勇停下了脚步。“那么?”赵云站了起来。“主公的理想永远都是我的理想,这世上只有为主公战死的高勇!”高勇走了,却留下了这样一句斩钉截铁的话!

看着那发如苍雪的老将消瘦而坚定的身影,赵云站在那里像是在思索着什么!这时,那些北庭的士兵一个个抽出了战刀,划向天空,对着那些死去的白马义从,单膝跪了下来,然后猛地将战刀拍在了胸前的盔甲上,一片金鸣鼓荡,“铁甲依然在,军魂归去兮!”雄浑悲凉的声音穿透了天空,他们用这朴实的话语在向这些死去的敌人表达着他们的尊敬!

在万军中,赵云被这气势所震慑了,他突然觉得主公的军队中也许真得有着那军魂,也许那军魂就是一条高傲的苍龙!赵云的心境随着这荡人心魄的声音慢慢平复了下来,这个世界永远都是那么残酷,理想是需要付出牺牲的,也许有一天他也会倒在战场上,但是他将永远都无怨无悔!如果有来世,他还要做一个军人,做一个如同苍龙一般高傲的军人,永世跟随主公!

(冰风觉得军人有着军人的精神和文化,而我们的民族也应该有着这种苍龙一般的高傲,也许冰风描写得太过理想化了!但是对着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冰风只能用心去描绘一个理想中的国度!希望大家会支持冰风!)

天下裂,几人帝王! 第十二章 开科取士

公元186年的秋天,除了并州以外,曹操攻占了冀青幽三个大州,加上北庭的人口,其麾下统治的民众超过了一千三百万,几乎占据了整个大汉人丁的三分之一,也就在这个九月,北方大地迎来了一个丰收之年,特别是冀州,这个曾在黄巾之乱受到影响最大,其后又因为袁绍调走大部的豪强而几乎陷入绝粮之境的大州,在曹操等人的手腕下,熬过了那段缺粮的日子,迎来了大丰收,但是更让冀州民众欢喜的是,曹操免除了他们三年的粮赋,更将先前分给他们耕种的土地,以明文契约的方式完全赐予了他们!

“主公,将那些土地分给那些百姓,固然是好,可是没有朝廷的命令,这样一来,主公的叛逆之名只会越加为人所诟病啊!”虽然认为曹操的命令是最大限度的为百姓生计着想,但是出于臣属的职责,荀或还是表示了自己的担忧。“文若,你说的是哪个朝廷,是袁绍逆贼的那个朝廷吗?”曹操却是轻笑了起来。

“主公,中原文士鼎盛,若是不能得到他们的支持,以北庭所训练的文士只是勉强够这一地使用,那日后主公如何兼顾天下!”荀或道。“文若,你说得的确有道理,不过我说出的话岂能再收回!”曹操道。“主公,分给百姓田产一事,已是定局,或也不便多说,只是这官吏人选,主公必得早有定见,幽州和青州如今除了少数我北庭的文士之外,大多都是些土豪在打理,现在他们震慑于主公的军威而不敢轻动,但是日后中原与我们起干戈时,难保他们不会做反!”对于目前让土豪暂掌地方大权,荀或始终有着顾虑。

“文若原来担心的是这个啊!”曹操笑了起来,然后看向了荀攸,“公达,你还没与文若说吗?”“主公,这几日为着那分田之事,攸没有与文若讲起,是攸疏忽了。”荀攸欠身道。“这不怪你,现在你与文若说下吧。”“是,主公。”荀攸看向了一脸狐疑的荀或说了起来,“文若,其实主公前些日子早就与我谈过这件事了,我和主公对于目前官吏空缺的看法是:开科取士。”

“开科取士?”荀或的眼中满疑惑。“是的,孝廉制的弊端,文若你也应该清楚,那些地方豪族,名门之后,想要弄一个孝廉之名实在太简单了,这其中难免不学无术之辈甚多,于国于民都不是件好事。倒不如我们开出考卷,让那些士子来公平竞争,唯才是举!”荀攸解说道,他虽也是荀家之人,不过出身旁系的他很明白那些寒门士子的处境。

“开科取士,那若是有居心叵测的小人,也用吗?”荀或虽然觉得这开科取士很不错,不过这德行方面,考却是考不出来的。“文若多虑了,在地方为官,要的是他有安民济世的才学,至于德行,若是他为官不仁,自有律法在那,咱们按法而行便是。”郭嘉却是道。这下,荀或再无意见,也是点头同意这开科取士了。

如果说冀州百姓此前仅是因为生存的yu望,而选择了曹操,那么现在,第一次能够过个安稳,不需要再饿肚子冬天的他们对曹操是衷心的臣服,没人会希望回去再过以前的日子,他们会常常看着自家屋子里那些没被收去的粮食,傻傻发愣,到后来,当曹操发给他们田契的时候,这些百姓都是捧着那田契向着曹操所在的方向,长跪不起,不停地磕头!

“今天俺们的军爷问我们说,南面的朝廷日后要是打过来,要把这些地收回去怎么办?”在冀州,无数分到田地的农家汉子在家里都在讨论着这个由曹操分派下去的士兵向他们提出的问题。“还能咋办,只有认命了,能吃上这饱饭就不错了,只是希望曹大人不要有事就成!”一些年老的老人如是说,不过更多的人却是选择了那些平日里北庭军人所感染给他们的刚强,“他娘的,那些狗官要是敢来,俺一定跟着军爷砍死他们。”“要死俺也要做个饱鬼,反正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只有孟德大人做了皇上,咱们才有这好日子过!”

一时间,冀州的民气便是这样,当曹操将自己的名望声威和他们所渴望的土地混合在一起而给予了那些百姓利益和希望之后,这些原本唯唯诺诺的百姓忽然都变成了护家的狼,而只要曹操能一直带给他们胜利,那么没人能从他们手里把土地抢回去,而他们对曹操的忠诚也将变成一股可怕的力量。现在,冀州的大部分男丁,在接下来空闲的日子里都是整日随着那些北庭的军人习武强魄,向着曹操所希望的民兵化方向前进着。

百姓如此,冀州的大部分读书人同样是心情难以平复,因为曹操的‘开科取士令’让他们看到了出人头地的希望,像他们这些还在冀州的,大都是些寒门子弟,在旧有的体制下,没有关系,没有门路的他们也许一辈子都无法成为官吏,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对他们来讲只是一句空话,但是现在他们却看到了希望,曹操给了他们一个公平的机会,而他们中大多数人也有自信,绝不会输于那些只知高谈阔论的世家子弟。

九月初九,曹操在邺县所设的考试之所,几乎被挤得是水泄不通,让曹操很是意外了一阵,不过他很快就释然了,儒家学说所灌输给这些读书人的理念就是做官,看起来他是高估了那些读书之人的风骨,人性本来就是靠yu望所驱使,孟子的‘富贵不能淫’鲜少人能做到啊,儒家的修身之道,不是死抱着四书五经就能行的啊!

最后,涌入邺县参加科举的读书之人竟有五千之多,不过其实这里面有不少人是学的杂家学说,对于儒学之道到是不怎么精通,他们大多只是抱着不妨一试的心态来参加这科举,毕竟汉室尊儒已有三百多年之久,虽然曹操有着为才是举之说,但那毕竟只是传闻,做不得准。

当进入考场的读书人拿到他们所希望已久的卷子时,大多数人看着上面要他们随意做篇文章的题目,俱是疑惑不解,其实曹操出的题目很简单,只是要他们就先秦诸子百家学说谈下自己的见解,可惜他们中大多数人对百家学说都不甚知之,叫他们如何谈的开来,最后时间催人,无奈之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