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之我是曹操 >

第82部分

重生之我是曹操-第82部分

小说: 重生之我是曹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佳刈耪馓趼仿纬桑懿偎M姆较虮煌昝赖匦纬闪耍灰欢问奔湟院螅菰僖膊换峄氐侥敲擅谅浜笾腥ィ牡奈幕谀抢锷⒀浚⑶抑鸾プ伦常衷谖ㄒ环⑸秸牡胤揭簿褪窃诓菰谋呔常笄夭皇焙投×惴鲇嘈倥浞⑸判」婺U秸淙淮笄赜心芰Τ沟谆靼芩牵侨次薹ǹ刂谱∷堑耐恋兀且丫诘酃哪芰χ猓圆懿俳呔匙魑硕土缎戮某∷庇么笄氐纳桃岛退墙凶沤灰祝⑶医形幕纳福劣谡鞣徒桓笕税伞

随着一系列的工程,农业的稳定,商业的发展,曹操终于开始了他的马政,北庭所养的两百万马匹开始分匹次的运入到冀州等各地,现在的各州,依旧处于地广人稀的阶段,绝对够养这些马匹,更何况在曹操的设想中北方不过是大秦暂时的产粮地,将来江东,湖广,蜀地才是开发粮食的重点地区,北方应当作为战马和各种工场的所在,而且此时北方以及中原地区天灾并不多,这和当时良好的生态是离不开关系的,曹操不希望对北方以及中原地区进行不合适的过度农业开发而导致以后生态失调,天灾频发。(汉以前其实黄河很少有水灾,因为过度的开垦才导致中国文明的发源地变成了现在这副模样,以前的黄河还是相当清澈的。)至于这些马匹的用处,很简单,在工业时代以前,马匹是唯一能够进行快速交通的工具,曹操和大秦的官员费尽心思规划了一张发达的交通网,并且发动了这么多奴隶去修建,自然不能让它们浪费,有了这路,没有马又怎么行呢?所以马匹是必须要养的,而且要养很多,最好每家每户都有马,当然曾经就此也有人有过担忧,比如荀彧和荀攸就曾经表示,大秦让各家各户养马,又盛行武风,也不禁绝民间武器,这日后若是造起反来岂不是相当之可怕,不过被曹操一句,‘百姓会无援无故地造反?’给反问了回去。其实曹操想的很简单,想要帝国的军队素质不下滑,想要帝国的官僚不敢胡来,就得给他们一个压力,而那个压力就是天下的百姓,而同时这些养马习武的百姓也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大环境,至少汉人会保持尚武的精神,更何况现在这些百姓养的大多是驽马,真正精锐战马的培养还是控制在帝国的手上,所以他没什么好担心的。

“皇后,你会怪朕太狠心了吗?”夜晚,忙完了一天公事的曹操看着妻子静静问道,明天他就要亲自送他的长子曹昂去往草原的边境,带着那群友伴,走他当年的老路。“作为大秦的太子,那是他的责任。”宁芷平静地道,但是眉宇间却分明有着一股哀愁,但是最后她还是坚定地支持了自己的丈夫,“明天,我陪你一起去。”

翌日,邺县城外,曹操带着黑骑营的士兵,低调地送行着自己的儿子,他不想让太多人知道,可惜荀彧和荀攸,陈珪,钟繇,陈群几个重臣还是闻讯赶来阻止了,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太子年幼,又是大秦的未来所在,不能轻犯险地。”被这几人一说,曹操和宁芷几乎就要心一软,不让自己的儿子去了,哪知道曹昂自己倔脾气上来,跟荀彧和荀攸几个定下赌约,只要他一个人能打赢他们几个大人,就让他去,不再为难曹操,荀彧和荀攸他们自是满口答应,但是结果几个文臣惨败,输给了曹昂,让他们发誓以后要发奋练武,于是到了后世太子想去边关历练必须打赢五名文官成了一种传统,当然后世的文官自然不像荀彧和荀攸,陈珪,钟繇,陈群几个那么无用,不过那已是后话了,至少现在,太子可以顺利地去边关历练。

“昂儿,记住你是大秦的太子,绝对不能给大秦丢脸。”出发前,曹操对着自己的儿子道。“是,父皇,昂儿就算战死,也绝不给大秦丢脸。”这一句话听得几个文官更是心惊胆战,好在曹操及时喝道,“混蛋,你的命就那么不值钱吗。你是大秦的太子,你死了,会对国家造成什么后果你明白吗,难道说我平常教你的那些东西你都忘了吗?”被曹操一顿喝骂,曹昂底下了头,但是不过很快他就抬起了头,看着自己的父亲道,“昂儿错了,昂儿到时候一定会打胜仗回来。”“不错,这样才是大秦太子该有的气魄。去吧!”曹操终于点了点头。

“铁勒,昂儿拜托你了。”曹操最后看向了与曹昂同去的曹陀。“主人放心,只要铁勒一口气在,绝不会让小主人有事的。”这么多年过去了,曹陀还是改不了对曹操一家的称呼。

“陛下,您真地放心让太子就这样去吗?”看着曹昂一行人消失在远处,陈珪他们忍不住问道。“大秦的皇帝必须接受这挑战,否则他就不配坐在这至尊之位上,(W-R-S-H-U)这将是以后大秦的传统,太子年满十三就必须去边关接受战火的磨练。”曹操重重地道,这下几个重臣不响了,他们似乎可以预见,大秦的未来决不会是平淡如水,那将是一副波澜壮阔的画面。

天下裂,几人帝王! 第四十九章 周瑜的去处

(关于新书,再一次光荣的被编辑枪毙,继续修改中,残念!)

“阿瑜,朕没有让你去边关,你是不是觉得很失落。”回城的路上,看着一脸失望的周瑜,曹操笑问道。“瑜不敢,一切但凭陛下做主。”“你啊!”看着举止有措,礼数森然的周瑜,曹操摇起了头,然后才道,“阿瑜,青州的海船你可知道?”“瑜知道,倾大秦半数赋税而做的海师战船,是陛下寄予厚望之所在。”周瑜答道,可是曹操对青州船厂的投入却远远不止大秦一般的赋税,糜竺在入主户部尚书之后,糜家几乎将家族所能自由支配的利益全部投在了青州海船之上,但饶是如此,青州造的战船和商船才在前不久略有小成。

“阿瑜,你回去准备一下,马上就去青州,替朕训练一支精锐的海师吧!”曹操忽然拍在了周瑜的肩膀上,目光中全是信任。“诺!”周瑜眼中泛出了激动的神采,他终于要开始属于他的功业了啊!“阿瑜,你记住,朕不会给你太高的位子,一切都得靠你自己去博取那些战士的信任,去掌控那些战船。”“瑜谢过陛下的厚恩。”对周瑜来讲,曹操让他从一个普通的士兵做起,是对他最大的尊重,他会用他自己的实力去博取男儿的功业。

曹昂,周瑜他们走了,原本热闹的皇宫又清净了下来,不过曹操始终不会让自己清闲下来,现在大秦的体制已基本完成,各方都稳定了下来,而地方的制度由于采取了三权分立,各有职司,也都是井然有序,由于大秦实行的教育制度,使得现在读书识字的人极多,相应地会参加科举的人也更多,所以曹操和内阁商量之后,索性定下了一条规矩,科举之后,吏部将考核各地官员的政绩,落在最后的百人将被取代,这样一来,那些官员更加努力地干活了,现在他们做的最多地就是协调自己辖区内的工程和水利修建。

这样一来,清闲下来的曹操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太学院了,曹操现在可以地将一些政务交给内阁和三省六部去做,他不希望那种制度最后因为皇帝的特权而被破坏,那么作为开国皇帝的他就应该以身作则,用传统使后世的子孙不要过多的干涉政务,当然必要的事情必须由皇帝来处理,而且军权也必须掌握在皇帝手里,在大秦的科技和经济以及制度还没有完全达到那种程度前,保证大秦存续的军权必须掌握在皇帝手中。

现在太学院可谓是热闹得很,由于皇帝不时地去墨学,农学,道学等几家讲求实用的学派去听课,连带着去那里的学子数目暴涨,让这几家学院里那些名为儒士,实为各家信徒的导师高兴坏了,再加上皇帝亲临,这讲起课来更加卖力,当然曹操也不至于让儒家完全沉寂下去,也不时地儒院走走,不过他每次去都是带着一个能让那些饱学儒士和那些充满朝气的年轻学子争论不休的话题,至于结果,在皇帝的默认支持下,基本上都是年轻学子占了上风,不过在某些他所希望的关于风气的问题上,曹操毫不犹豫地站在了那些儒士一边,特别是忠诚一项上,不过他强调的不是愚忠于皇帝本人,而是要绝对忠诚于大秦,忠诚于皇宪,一旦背离大秦,背离皇宪,那么皇帝也就做到头了,皇帝也是可以被废的。

“想不到陛下对黄芪之道也有兴趣。”完成了每天的听课之后,曹操也会不时地看望一下个学院的院长,现在他就在医学院的屋子内,和他说话的正是曹操花了不少人力找来的华佗和张仲景二人中的华佗。“哪里,这医学之道,对我大秦的百姓有着莫大的好处,朕怎么会轻视呢!”曹操笑着道,当初为了把一心只想游走四方,治病救人的华陀给留下来,可没少花他的心思,“只是不知道如今华先生可还想走否!”他倒是不忘拿旧事来损一下华佗。“陛下取笑了。”想到当初自己的固执,华佗也不禁脸色微红。“对了,仲景先生呢?”见张机不在,曹操又问道。“仲景兄正在忙着他那本伤寒杂病论,这几日都在医馆内忙着呢,陛下。”华佗和张仲景不但是太学院中医院的院长,同时也是大秦帝国医馆的馆长,一个月内有一半时间他们倒是带着学生在医馆内替人看病,在曹操的支持下,这两个内外科顶尖的高手将大秦的医学体系给充实了起来,在内科方面,中国的中医向来强悍,只是外科一道却不如内科那般厉害,现在有华佗这不世出的外科天才,曹操又怎么会浪费,甚至为了支持华佗,曹操公开进行了一场辩论,就是说华佗为了治病救人而解剖尸体是不是正确的,最后靠着他无与伦比的影响力,让民众勉强接受了华佗的医学做法,只不过供给解剖的尸体基本上全部是死去的奴隶,这也是大秦民众的最低底线。

“恩,叫仲景多注意点身子,你们要是累坏了,那些生病的百姓该怎么办啊!”曹操表示了一下自己的关心,让华佗殊为感动。“对了,志才和奉孝还有元龙的身体究竟如何,你们有结论了吗?”曹操终于问到了正题,戏志才和郭嘉还有陈登三个历史上都是早死的主,他可不希望这样三个人才会英年早逝,所以找了华佗和张机替他们三人会诊。

“陛下,戏大人的病情最为严重,虽然表面上戏大人没什么事,但是如果戏大人再不戒酒的话,恐怕很难逃过十年之数。”想到那三人的病情,华佗脸上也不由一沉,这三个人对帝国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作为皇帝信任的太医院院正,他必须尽力去挽救他们的生命,这是他作为医者的责任。“戒酒的事,朕会费心的,那么这医治一道就多靠先生了。”曹操慢声道,显然心情沉重。“那么元龙和奉孝呢?”“郭大人的病乃是一种微臣也没见过的隐疾,眼下只有让郭大人注意休养,这酒能戒则戒,微臣会竭尽全力尽快想出医治的法子的。”华佗答道。“那元龙如何?”曹操看向了随侍在身后的陈登,眼神中包含着一丝关心。“陈大人的乃是旧伤,只要能坚持服用陀开的药房,好好调理半年,应该就能断根了。”华佗带着一种责怪的神情看着陈登,当年他游走四方时,曾为陈登看过病,并为他开了方子,想来定是他后来觉得好了,没按他的吩咐连服三月,才落下了病根。

“元龙,华先生的话听见了没,以后可不要再把药给倒了。”“多谢陛下关心,臣必然听华先生的话,再也不敢了。”陈登激动道,能有这样的皇帝也是大秦的幸运。“那么就不打扰华先生了。”“恭送陛下。”看着消shi身影的曹操,华佗笑了起来,“这样的皇帝还真是听都没听说过呢!”想到刚才自己一直都是坐着与皇帝交谈,华佗不由道。

“元龙,你说我该用什么法子让志才戒酒修身呢?”想到嗜酒如命的戏志才,曹操也不禁头大。“陛下最好的法子还是莫过于以令严禁,同时找几位细心的女子照顾。”陈登答道,作为天子身边的亲随,他很明白曹操对于手下人的关心并非出于收买人心之举,而是出自赤诚,的确曹操建立的大秦体制不需要皇帝太过事必躬亲,那些琐碎的政务完全可以交给三省六部,所以皇帝对于臣子的关心不会带有太多的功利,而事实也正是如此,曹操曹昂之后的大秦皇帝由于皇宪所规,在政事上其实只是空架子,而且由于皇族的培养方向,大秦历代皇帝显少有与文官团体起冲突的,反而历代皇帝与大臣之间的关系都是极为不错,这也是大秦延续数百年后,过渡到民主制度时,议会坚持要采用君主立宪,而不是完全民主的主因。在曹操的严格铁令下,戏志才屈服了,他开始戒酒,然后在曹操派去的女官逼迫下,每天喝起了那被他称为比毒药还难喝的华佗开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