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春秋小领主 >

第393部分

春秋小领主-第393部分

小说: 春秋小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甘蔗吗,虽然它的利润比棉花还丰厚。但种过甘蔗的地,再种什么都产量大减。又加上甘蔗毕竟是奢侈物,许妾人一辈子不吃糖,也这么过来了。农夫种了这么多年的地,祖祖辈辈都觉得粮食最重要,因此甘蔗播种面积一直提不上来。
嗯,还有豆子,除了我们赵氏因为养马数量多,武士们在房前屋后种几亩豆子喂马。其余家族的农夫对此可有可无,论说我赵氏种豆子比甘蔗还早,但推广起来依旧不如甘蔗。
“哦,豆子养地啊,你刚才说中国甘蔗的土地,再种什么都减产;但种过豆子的土地,再种什么都能增产让农夫学会轮作,种一季豆子再种其他作物,试一试我说的。”
“我记下了”,父亲,你为什么深夜不睡?是为了豆子忧心吗?”
“不是豆子,是楚国,”你夫婿呐?。
“去了邯郸陪母亲去的。自从魏舒去执政府夺权以来,母亲说:我赵氏恐怕又有灾祸了。如今我赵氏的田土比先祖赵盾在世的时候还广,武士数量比国君名下的还多,财富是各大家族加起来的总和,权势则超越国君,凌驾各家族之上。现在各大家族都赤红了眼睛,但他们畏惧父鼻,暂时还不敢动手,万一父亲有个三长两短,我赵氏大祸就在眼前了,所以,我们不能不未雨绸缪,且先把赵氏的基业转移到自家领地吧。
自那以后,母亲把家族常备武士留在了邯郸、赵城,并说:昔日文公出亡在外。得意保存;其余公子留在国中,先后殒命。若我赵氏在外的势力强大,即使阿成赵成在新田没有一兵一车,依旧安若泰山。”
赵武欣慰的点点头:“你怎么不走?。
赵蓝儿轻笑:,“我已经嫁出去了,嫁的是卫国贵族后裔,谁能为难我呐。再说,阿成留在新田,我在附近也好给母亲通风报信。”
赵武的思维再度跳跃:“我的那些菜呐?茄子辣子西红柿,推广的怎样?。
赵蓝儿噎了一下:“父亲,我跟你说母亲,你跟我说茄子,
“你母亲世家大族出身。对公卿争斗很敏感,这么多年来,只有她占别人的便宜,哪有人占她便宜的?如今她既然提防了哦,我一造的赵氏军事力量我清楚”现在,我只想知道茄子怎么样了?”“茄子?”。赵蓝儿好一会儿才适应赵武的思路:“父亲弄得那些菜肴确实好吃,如今新田各酒肆非常流行,但菜肴不存不住,路远的话,运进城来都颠烂了小家小户的有根本不知道做法,甚至听都没听过,所以那些菜种嘛,也就是在小范围流行。种植面积不大。”
“香弗内,我记得香料过去是我们的拳头产品?”
“父亲,东西种在田里,哪能个个看得住。自我们香料大卖后,与我们亲厚的家族直接索要种子,索要不到的家族则派人去地里偷取,如今各类香料作物,不再独我们一家所有,几年新田城,花枚卖不出价来,八角好一点,胡根挑地,难以种植,还有点价格。至于各种香花,现在都成了烂大街的东西。”
“哦,卖不出价格,这说明市场饱和了,要卖往更远的地方一我记得咱家已有食肆开到了朝歌,让他们在跑远一点,赚不上钱则由家族补贴,他们在当地存在,重要的不是赚钱,而是培养当地人的需求。满足当地人的需求挣大钱,创造一种需求,则钱景无限。”
赵蓝儿忍了忍,问:“父亲。你只关心你的茄子,不想问问母亲吗?”
赵武一声叹息:“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让人应接不暇,”但眼前这件事情了解之后,大约我能与你母亲过悠闲地田园生活了,自此以后,我的名字刻在丰碑上,谁都不敢挑战赵氏!”
赵蓝儿也跟着发出一声悠长叹息:“父亲,当年追随文公出亡的大臣,那个人的名字不刻在丰碑之上,但如今他们有几个家族存世?父亲一心为国,但鄙语说:“家国天下,家在国前”
没有千万个家庭,怎么会有国家组建?一个国家不知道关爱每一个家庭,这样的国家有什么必要存在?。
“封建啊,你太封建意识了”家族武士都动员了吗?”
赵蓝儿情绪高涨起来:“虽然我赵氏既在开发河间,又派遣人员开发代国,似乎人手大大分散了,但各家族都低估了我们的力量。我们有白马之誓,每年有数万的奴隶融入赵氏,如今院氏回归,晋国附近的秋人,不管白秋、赤秋、长秋、委烦、林胡、檐褴,都在接着这个机会投靠赵氏。
这次,不部落,我赵氏动员了五万城邑军,如果形势再恶劣的而,公们怀能动员十万军队。我夫主护着母亲回到邯郸后,已经开始分发武器铠甲,赵氏历年来注重军械的研究,库存的军械堆积如山。父亲只管放心走吧,我们一定替父亲把家看好。”
正说着,赵成身披铠甲走了进来,行礼报告:“父亲,我已经准备好了,打算现在就动身前往赵城”妹妹不走吗?”哦,那么。父亲还有什么吩咐?”
赵武伸手替赵成整理着铠甲,慢悠悠说:“对于楚国,我宁愿示弱以引诱他们动手,但对我家族,我宁愿恐吓别人,大笑他们动手的欲望。因为无论他们动手之后胜负如何。我赵氏或多或少都有损伤。而只要不发生内乱,我赵氏发展的速度,远远不是其余家族所能比拟的。
所以,这次的方针是:你回去后立即迎娶魄氏白姬为侧妻,而后召集家族武装进行阅兵,以此检阅家族的动员能力。阅兵的时候,你把赵城控制好,只许进不许出。只要我们显示出足够的武力,没有人敢挑战我!”
白姬是一名白种妇女,这是白秋部落进献给赵成的。白秋献出部落首领的女儿,是对赵氏表示恭顺赵成因为这段婚姻,对白秋部的酋长个置有了继承权,他也就成为名义上,白秋部下一代“戎子”
真实的历史上,正是这位白姬生下了赵氏下一代继承人:赵鞍。
“那么,父亲,我走了!”赵鼻躬身施礼。
赵成带走了家族第一武士阳党潘党,家族第一力士林虎。第一剑手英触。他这一行可谓实力强大。而林虎的存在,又方便赵成召集林胡部落……
天色微明,赵府大门打开,赵氏武士鱼贯涌出府邸,想着自己家族发源地前进。赵武送别了自己的嫡长子后,又与长女交谈几句,侍从来回报,宋国左师向戎来了。
赵蓝儿没有回避,她坐在父亲身边,对着一个白瓷瓶摆弄着插花艺术,时不时地问问父亲的看法。向戎进来的时候,看到赵蓝儿在座,他久闻赵武对女儿的宠爱,也没多问,假模假式的叹息:“唉,府中人员少了许多啊。武子,我看到一队武士出了你的府邸,赵氏还在忙着开发河间吗?”
赵武一笑:“你看到的是我儿子赵成的队伍,我晋国兵制改革了,各家族的动员能力无法展现出来,恰好我赵氏要继续对代地用兵,我让赵成回去举行一个阅兵式,动员部分力量前往代地。”
向戎歪着头,问:“我还看到了晋国南下的部队,北郊军营里出来的军队络绎不绝,大约有两个军吧。”
赵武坦然的回答:“只有一个军。他们将南下宋国,从宋国接回副帅韩起。回国主政。”
向戎不客气了:“元帅,楚军徘徊在我宋国边境,郑国只高兴他们做了楚国姻亲,大约不会再阻止楚军了,这时候,我宋国势单力薄,就指望上国撑腰,元帅在这时候召回副帅,我宋国岂敢阻止楚军入境?”
赵武笑了笑,露出底牌。毕竟,络盟地点是在宋国边境,赵武还需要宋国的配合:“这支军队南下后,将路经智朔的领地,我当初把智朔留在新智,就是为了这一天智朔能动员一个军。而副帅只是回国主政,他的军队依旧留在宋国,并由智朔接管。这样的话,智朔手中有两个军,加上宋国的军队,应该能迫使郑国出兵了吧。如果郑国宋国各出一个军,那么面对楚军的就是四个军,怎样也能抵挡一阵了吧?而我将继续动员小并带领两个军南下,与楚国会盟天下”宋国觉得怎么样?”
赵武最后那一问,是在问宋国能否履行盟约出兵。
如果晋人出动了两个。军,宋国不见得怕楚人向戎一咬牙:“我宋国出动兵车五百乘。”
“哈哈,宋国也成了“千乘之国。了。一下子能拿出五百乘。”
数年前,平国大阅兵,因为拥有兵车“千乘”曾让鲁人大书特书,并创造出一个词:千乘之国。如今才相隔几年,千乘之国比比皆是,连宋国都是。
赵武这话是一种变相的暗示小向戎当然领会了,他拱手称谢:“全仗元帅加惠于我们宋国,托元帅的福,我们现在也集直起腰来面对楚国了。”
稍停,向戎愣了一下,猛然间冒出一身冷汗:“晋国动员了四个军面对楚人”咦,我们的联军在楚军东南方,迎面向楚军前进,元帅亲自带林两个军自北方南下,这下子”楚人在我们的包围之中了?元帅这是”,要动手了?”
“不止四个军”赵武细声细气提醒:“范鞍那里还有半个军多一点,我们的增援部队将从水路进行增援。得到兵力补充后,就看范鞍胆子大不大了?”
“全面战争?!是全面战争了吗?战场在宋国境内?”,


第三百二十八章如今这世界
巾三百二十八章如今这世界。晋人迹怕谁
这个白天,注定是不宁静的。
中午时分,向戎从返回,他脸色凝重。
恪于形势,赵武终究没向宋国透露晋军的最终意图。虽然他竭力安慰向戎,但晋国摆明一副决战的姿态,这让向戎忧心仲仲。
招待各国使者的驿馆内依旧人声鼎沸,向戎才回到自己的院子郑国的游吉找上门来。
郑国宋国的关系正处于黄金时期,郑国人现在不敢去赵武那里打听消息,只好找宋国朋友了。游吉一进门,紧着问:“左师,你打听到什么,赵武怎么说?”
向戎不答反问:“你那里有什么消息?”
“今天上午开拔了一个师又三个旅,目前,晋人的军队依旧络绎不绝的南下,此外,晋人的动员已开始扩大,我打听到,魏地、韩地全动员了,连他们国君直属的蒲地小修城,也受到了动员令,这”不是说世界和平了吗?不是要签署盟约吗?怎么晋人如此气势汹汹?”
向戎松了口气:“才一个师。好啊。晋国武卫军拆分,目下各个军唯有这一个属于武卫军的常备师存在,想必南下的就是这个师”幸好幸好。”
游吉马上质疑:“那里啊,我听说晋国去年军制改革,各家族都有一定的常备军数量,只是这些常备军力量,大多数都在守卫诸卿的家族领地。晋国从国都动员的那个师是南下的,如果出了晋都,在路上汇合其余的常备军,那么,晋国动员的力量岂止一个军?”
“哦,是这两个小子,那我就放心了。这两小子从未指挥过大部队进行合战,他们南下,估计是为了预先抵达盟誓台,筹备盟誓事宜。”
向戎补充:“张超与祈午将先去新智,汇合智盈(上一章人名错误,误写为智朔,应该是智盈),然后去宋国接应副帅,再然后,他将带领我们宋国的联军前往郑国小你们郑国也要出兵,归智朔统领。一起北上。”
“智盈嘛”游吉沉吟起来:“他依旧没指挥过什么大战役,让这样一个小孩出阵,我有神马担忧的?”
向戎提醒:“智盈从小在赵氏长大,即学会了其祖父智罂的兵法,还把赵氏那一套学了个精熟,我听说智盈如今在新智,仿佛赵氏当初重新崛起的模样。连“白马之誓,都学了个全。一面大肆垦荒,一面大规模释奴,还效仿赵氏四处开作坊,四处筑城。学武的里社(公社)组建的比森林还要茂密,俨然就是赵武第二。”
游吉沉吟:“元帅是什么想法?召唤我们郑国的军队,看来元帅是不在意我们与楚通婚了。那么,元帅的具体命令是什么?”
向戎发愁地说:“我反复询问,都没有从元帅那里得到具体交代,只说楚人狡诈而无信,上次草签盟约,楚人身牢衣甲准备偷袭,所以这次我们要做好准备,召集宋郑联军北上,就是为了防范出任背盟。”
“不会那么简单吧”晋人这次带领联军的是智盈,没错,他确实没指挥过什么大战役,也确实一副饱读兵法的模样,但他毕竟没指挥过一个师以上的军队,咱们被这样的人领着,万一他自持才高,固执己见,却又胆大包天,招惹了楚人,那怎么办?
结盟,多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一个小孩子咦,元帅老了,他这是在扶持下一代,准备交班了。”
向戎无力的回答:“不管怎么说,你我两国得到晋国的帮助,获得了那么大的土地,如今晋国要求我们出兵协助,我们能拒绝吗?”
游吉想了想,下了定语:“这是郑国与楚国通婚的后遗症,元帅扶持我们两国,原本是打算我们能抵御楚人,至少要抵御到晋国出兵的时候,但我们郑国突然与楚人通婚,元帅担忧我们摇摆不定,所以想用这种方式,让我们郑国表明态度小我们都出兵拦截楚人了,以后自然不敢与楚人靠的太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