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春秋小领主 >

第46部分

春秋小领主-第46部分

小说: 春秋小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敌人持久纠缠。同时,为了避免林虎阵亡,赵武将不得不迅速投入第二攻击方阵……如此一来,赵军的攻击频率将不得不加快,一个攻击波与下一攻击波之间的间距,必须紧凑而快速。
而让林虎来担任“彻头”武清担任“彻尾”——那么,这场战斗就成了一场”彻头彻尾“的、受到精密控制节奏的、收发由心的战斗。因为林虎做“彻头”,当武清的“彻尾”进入时,他已经拼光了力气,并恢复了冷静,可以听从武清的命令,随时撤出战场。这样,赵武就可以根据需要,决定下一攻击方阵何时投入。
一般来说,敌对方看不清本方彻头、彻尾之间的微妙差异,他们只能看到对面摆出的是狂攻阵型还是稳攻阵型。知道利用将领性格差异分配队列,以此控制攻击节奏——这就是智将与猛将的差异。
齐策一开始要求摆出“十彻”狂攻阵型,赵武又安排最勇猛的林虎作为“彻头”冲锋将,面对着敌军一定以为赵武的军队将狂攻不止,但赵武对武清的安排却又使武清成了赵军的制动阀。使得赵军可以根据战场情况,随时变换攻击节奏,所以齐策称他为“一步跃升智将”。
看到赵武那里已经商量好了,大家毫无异议,师偃敲响了战鼓。下军左矩开始向左右展开,慢慢的向前推进,进入自己的攻击位置——此时,晋军右军位置的军鼓也响了,新军所属的郤家兵发动了他们的攻击。
整个新军是郤氏的天下,郤犨是新军将,郤至是新军佐,所以新军完全由郤家私兵组成。
只听军鼓响亮,郤家兵不慌不忙的随着军鼓向前推进,而郤至穿着一身火红的铠甲,傲然的站在自己的战车上,手持战戈目视前方,骄傲的像一只孔雀。
楚兵动了,他们不甘心站在那里挨打,其右军也空群而出,向郤家兵方向冲击。在楚国的部队中,楚王的战车也赫然在列,他用一根白色的绢布包扎着眼睛,那只眼睛还在滴血,渗出的鲜血将白绢染的通红,战车上,楚王挥舞着战戈,嚎叫着,离的太远,听不清他的叫声。
楚王的战车上,养由基站在车右的位置上,他箭壶已经空了。不过没有箭的养由基依旧可怕,他一手持着盾,用盾牌遮挡楚王,一手持着三米多长的战戈,脚下战车虽然颠簸,这厮两手没有抓住车上的任何东西,却站的笔直,给人的感觉仿佛一座泰山。
楚王的御戎是“天下第二”潘党。


第四十五章 郤至的温柔三连击(下)
养由基体型显得瘦弱修长,潘党的体型仿佛拳王泰森,魁梧的可怕。现在,在楚王的战车上御戎潘党抖动着马缰绳,轻松自如的操控着战车的方向,在楚王战车附近,密布着楚国最精锐的王室侍从:“左广”。
两军接触了,郤家兵散的很开,简直不符合春秋惯例。赵武正在纳闷,彻头的郤家兵已经黏上了楚军头彻——魏家兵的攻击是横冲直闯,却又尽力躲开战车的直接撞击,尽量用战车居高临下屠杀对方的步兵,而用步卒缠住静止不动的地方战车。郤家兵的打法却截然相反,他们的战车直接撞向对方的战车,两边战车车辕粘在一起,跟随战车的步兵纷纷抡起手中的戈勾住了对方的战车,而后一声呐喊,尽力向两边拉扯。
就在两军头彻绞杀在一起的时候,郤家兵第二彻突然加快了脚步,他们轻松的越过绞杀在一起的头彻,快速的与楚军第二彻绞击到一起——随后,这一彻士兵的动作完全跟第一彻相同,而正在此时,郤家兵的第三彻也加快了脚步,迅速的通过第二彻士兵扯开的缝隙,撞入楚军阵中。
“绝妙!”齐策拍着车辕赞叹。
“华丽!”赵武用手中的槊敲打着车厢赞叹。
仅仅一个回合,仅仅一个突击,郤家兵第四彻已经与楚兵接触了。
郤家兵的战斗像是华丽的舞蹈,显得轻松随意,与敌军头三个彻行接触在一起只在一呼吸之间,而郤家兵还没有完全展开,就已经完成突入楚军阵中的任务。
韩起在一旁感慨:“郤缺才华横溢、郤克坚韧不拔——郤家两代执政,百年经营,果然非同凡响。魏锜以勇攻破楚军,场面畅快淋漓;而郤家兵破击楚军的速度比魏锜还快,场面却显得轻松自如——那伙郤家兵简直像在散步。”
此时,剩下的郤家兵正以散步姿态包围楚军头三个彻行,而前锋,郤家兵的第四、第五彻行正在全力防守,后续赶到的郤家兵轻松自如的围杀了楚军头三彻行,而后,再度开始了自己的舞蹈。
跃进、跃进,郤家兵如此不停的跳跃,最前方战斗的总是他们的两个彻行,后面的彻行则一拥而上,以多打少的围攻那些被隔断开的楚兵,而后,他们用戈将楚军的战车勾到一边,腾出道路来,随后,后继军队继续跳跃。
楚军虽勇,军中虽然有养由基与潘党这样的人物,但依然阻止不了郤家军的推进,眨眼之间,郤至的战车推进到楚王的战车跟前,此时,郤至那身红色的铠甲上没有沾染上一丝血迹,也没有蒙上半点尘土——自始自终,郤至这厮都没有动过手。
养由基在车上警惕的举起了战戟,此时,郤家兵蜂拥而至,楚王已经陷入了绝望——在他的车后,无数楚兵舍身忘死的向这里涌来;在他的对面,郤家兵的战车已经发动。
一旦郤家兵的战车突入到楚王身后,隔断楚王与楚兵的联系,那么楚王车上即使有养由基与潘党存在,等待他的也是被俘、或屠杀。因为郤家军总人数有三万。楚王的车上连他自己,总共三人。
冲到楚王战车前的郤至,他与楚王的距离虽不说触手可及,但只要他努努力,再冲几步,戈头绝对能触到楚王的袍袖……就在这样的距离上,战车上的郤至优雅的冲楚王鞠了躬,而后一挥戈——他的战车竟然调头了。
楚王见到郤至行礼,他也赶紧微微低头,回答了对方的问候,等他抬起头来,直惊得目瞪口呆——所有的郤家军都在调转战车,他们纷纷尾随在郤至身后,重新绕到了出发点,也就是晋军右翼发起攻击的位置。
郤家军一退却,奋力往楚王身边汇集的楚军涌到了楚王战车身边,看到郤家军退却,他们兴奋的呐喊一声,加快脚步追杀郤家军。
郤家军退的有条不紊,等他们回到出发点的时候,拥有先发优势的郤家军,还有时间在追兵赶到之前调转车轮——而后,郤家军的舞蹈又开始了。
楚军挡不住,也无法阻挡,一身火红战甲的郤至再度杀到楚王身边。
神奇的是,郤至再度向楚王鞠躬致敬,等楚王还礼后,他一挥战戟,再次绕着楚王的战车兜了个圈子,回到了自己的出发点。
一切重新开始,等郤至三度杀到楚王身边,纳闷的楚王看得发呆,派出名叫“襄”的“工尹(相当于后来的工部尚书)”拿弓作礼物来问侯,工尹襄向郤至献弓,彬彬有礼地问候:“穿红甲的将军,您真是个君子,每次见到国君都退避,你是不是受伤不能战了?”
工尹襄是用楚王的口气说话的。
楚王认识郤至,因为郤至负责对楚外交事宜,第一次晋楚“弭兵之会”时,是郤至出使楚国并与楚王签定停战协议,因为楚王对待晋国使者极度不恭敬,郤至回国后立即预言楚王不会遵守停战协议,郤至的理由是——“傲慢无礼的人没有守信用的意识。”
楚王不可能不记得这位来签约的翩翩贵族,他称呼对方为“红甲将军”,可能是不想提那次停战协议,因为签了协议不遵守的是他,撕毁协议的也是他,所以他才装作没见过郤至。
郤至风度翩翩的鞠躬,此时,在他身侧、在他左右,厮杀声响成一片。在鲜血飞溅中、在流矢交错中、在震耳欲聋的惨叫声中,在兵器撞击的嘈杂声中,战前曾明确指出楚军弱点的郤至,一身红甲一尘不染,他温文尔雅的回答:“楚君的外臣、至向楚王致敬。
我因为随我们的国君出战,托国君的福,参加披甲的行列,甲胄在身,因此不敢拜谢楚君的问候——谨(请使者)向贵国君王报告,感谢贵国君王的问候,我并没有受伤,只是因为在战斗中(不能向国君行全礼),只好在这里草草肃拜使者了。”
说完,郤至不慌不忙向使者工尹襄肃拜三下,优雅退去……
精彩,场面太精彩了——赵武还想看下去,他所在的下军擂响了进军鼓,这说明郤至的攻击已进入尾声。也说明郤至已完成了破击楚军右翼的任务——现在轮到赵武所在的下军出场了。
另:编辑通知:本书五一进入vip,欢迎读者订阅,并恳请读者多投vip月票支持!


第四十六章 轮到咱露脸了
中军传来军令催促,赵武一个翻身跳下巢车,他脚不点地的窜上自己的战车,先拿起盾牌,拎起长槊,想了想,又将长槊插回车身,取下弓来,催促御戎武鲋:“左军左矩,出击。”
赵武所在的左路军这一击是制胜的关键,晋国全军都在观望着左路军的出击,军鼓声中,左军动了——晋人称左军为“启”,由于左路军(启)通常是倒数第二波投入战斗,所以它的攻击也一定在“先驱”军后面。当左军投入战斗时,意味着决定胜负的时刻到来,随后将投入“殿后军(后劲军)”发动最后一击——所以,左路军常常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
赵武的出击令传出,“彻头”的林虎兴奋的嚎叫起来,他在战车上跺着脚,催促自己的战车加快行驶。
这一个“十彻”恰好是两个旅,赵武的两千甲士身披银亮的全身甲,听着长槊缓步前进,每彻的虎贲(士官)一边走一边大声喊着:“稳住,稳住,左右看齐,不许超乘(超越战车)。”
军鼓急催,因为林虎的高速前进,第二彻已经与“彻头”脱节,鼓声催促他们加快前进步伐。虎贲在鼓声中大喊:“跟上鼓点,跟上鼓点,别掉队!”
银亮的甲士完全展开,像一道翻卷的巨大潮水,这些赵兵与春秋惯常的甲士不同。春秋甲士一般双手持戈或戟,不会携带盾牌。赵氏的甲士装备精良,不仅一手持盾,另一手将长槊夹在腋下呈格斗状态,而且他们背上还插着两把武器:一柄战斧、一把“断”剑。
随着鼓声的加快,他们开始助跑、小跑、奔跑、呐喊冲锋——紧接着,第三彻、第四彻开始进入冲锋。
韩起跳上了赵武右面的一辆战车,笑着说:“我俩既没有魏锜的勇猛,又没有郤至的技巧,但愿我们对面真是只软柿子。”
对面的楚军排出是“荆尸大阵”,这阵法创始于楚武王。
赵武初次听到“荆尸”这个名字时被吓了一跳,这名字好恐怖啊——估计当初楚国就是这意思,他们常被人称之为“荆”,后面加上“尸”这个词,让人觉得阴森森的,情不自禁想起现代的“虎、豹、皇、霸”之类的名词一样,或许楚人如此命名,就是觉得这名字够威够力,能让敌人一听丧胆。
出于对“荆尸大阵”这名字的兴趣,赵武特地找齐策打听了一下,想知道这阵型是否有什么效果叠加,比如眩晕,中毒,伤害加倍等等,但等到齐策一详细解释,赵武乐了——原来他是个山寨货。春秋时代的山寨产品。
这“荆尸大阵”名字很恐怖,内容不新鲜,它就是把当前流行的“五阵”各部队全重新命名,换上了自己的称呼,就此成为“山寨五阵”——比如“前锋军”,列国统称“先驱”,楚国人改称“前茅”,并以茅为标帜。因为楚军“前茅”都选用猛士,故此“名列前茅”在楚国就成为勇猛的代名词。
另外,生性浪漫的楚国人还把指挥中心所在的中军(列国统称为“申驱”)改称为“中权”,列国通称为“启”的左翼部队,楚人称之为“左追蓐”,右翼军被通称为“胠”,楚人改称“右辕”。至于殿后的后军,列国称之为“大殿”、“殿后”,楚人则改称“后劲”——“后劲”主导最后一击,故此,最后一击乏力就被称为“后劲不足”。
看完楚军排列出来的阵势,赵武大声笑起来:“放心吧,你老爹是只老狐狸,他要不拣软柿子捏,他就不是韩伯。”
这时,头“一旌”的“彻尾”刚刚启动助跑,还没有切入敌阵,他们陡然发出一阵欢呼。
赵武的战车在行驶,他纳闷地想凑近观看,赵氏传令兵单骑走马跑过来,兴奋的面红耳赤:“主上,我对面是楚国联军,主力是郑军与蛮族——郑国国君(郑成公)逃跑了,他还没跟我们接触,就调转马头逃跑了。”
夕阳西下,郑君跑路了!
赵武兴奋的跺脚:“没想到我的春秋第一仗,竟然是跟人比赛长跑……嘿嘿嘿,跟我们赵军比跑路,看我跑不死他。对面既然是软柿子,别辜负了韩伯一番心思,传令:把这些柿子捡到筐里的越多越好。我那里既有黑心小煤矿,也有黑心小砖窑,太缺劳工了!
命令全军出击,别讲队列了,也别管什么天色,不到鸣金不许停下脚步——练了一年跑步,连郑国人都跑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