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三国之云台 >

第169部分

三国之云台-第169部分

小说: 三国之云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如此,那便将那晒盐之法也给了袁尚,我想以如今袁尚的为人,我既投之以桃,他定会报之以李的!”刘备却是言道。
对于荆州给予的晒盐之法,即便是田丰却也只能在半信半疑之间将它作为刘备对袁氏当年恩情的报答,毕竟这件事物却是能够给此时的袁尚带来很大的财富,还能增加很多的势力上的加成,即便有些不利处,终究是敌不过那些明眼看去就很巨大的财力的。当然这就是阳谋的威力。
对于荆州的恩惠,此时的袁尚能做的却是又给荆州输送了不少的战马。这却是荆州需要的。
这边厢的动作,自是做得纷繁,虽然一旁的江东看着荆州和袁尚两方之间频繁的往来,多少有些不喜,可是此刻正在全力的消化那些原先被山越据有的地盘,也在同化那些在战事中被虏获的山越人,虽然有大部分的山越人见形势不妙时,纷纷潜行匿踪进入了江夏又或者长沙等荆州各地。可是几十万户的山越人即使剩下了少部分,对于户数不足的江东却也是很大的一个补充。
这么大的补充,自然需要江东好好的把握,而且,随着江东境内全部平复,不再受累于往日的内忧,却是上下一心,可以完全的发挥他们的势力了。
又加上,在夷州以及在附近随后又陆续发现的岛屿上,除了江东自身的开发之外,却又发现了不少了当地的土著人,这一时段的江东却是见人便欣喜,毕竟冷兵器时代,不论是国家的发挥还是征战,却都要人来堆集,而今荆州之所以能够发展的如此迅速,除了当政之人的明断之外,归根结底,却要拜刘表时给如今存续了这么多的流民人口。曹操所占据的中原虽说地盘大,人口也不少,可是那些地方的战事却是太过频繁,就像曹操他的诗中说的那般“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荆州和袁尚的几番教义,自是给了他荆州带来了充足的骏马,原本邓瀚说与慕容野要求的八千白色战马,如今不仅足数得到了八千,还绰绰有余,加上原先的三千余,这么一来,却是可以轻松的将白马义从补充到一万五千人,当然这却是不太可能的,毕竟作为荆州最大单位的精兵。他们所要消耗的钱粮赋税装备绝对不是个小数。
要知道荆州总不能光靠着这一万五千人去守护这么大的地方,更遑论还要对外有所举动呢!
而今荆州的兵马中最为精锐的自是白马义从为首,且也声名赫赫,接下来的都是名声不显的部队,不过他们的战力绝对不凡,此刻的他们就像是还隐在黑暗中的刺客一般,随时准备着给予敌人致命一击的机会。
就像此时的白耳精兵,这是部队已经成型,虽然只有六千四百人,却是个个精猛强悍,就像他们的统率陈到一般,虽然有着可以和赵云一较长短的武艺,至今却依然不为人所知。
当然无当飞军依然犀利,自山越人从江东进入了荆州,从这数十万人中却是又挑选了不少的精干之士进入了这只仅在援救益州的时候小露了一手的强军中。
除了这些之外新成立的自是要数由黄忠统领的精锐弓箭兵,魏延统领的另一只荆州骑兵,花费了荆州多年的积蓄,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后,这一只只的精兵却是都在逐渐的成型中,这些却都是将来刘备要称雄天下可以依仗的无双利器。
此时的荆州却是处处一片繁忙,武将们自是练兵忙,文臣们当然是政事忙,像糜竺这样的却又是忙着收拢财物,好为兵士们准备武器装备,而像在上庸的陆绩却是要精心的和那些匠作师傅们协调一致,争取给将士们出产出更加优异的物事。
当然也有清闲的,就像邓瀚,如今的他却是心安理得的压榨着邓艾和周不疑这两个小子,他当初答应了今后有事便带着他们,让他们也身体力行一番,不过眼下这般的行为,对于两个小家伙,却未尝不是得偿所愿。
每日里邓瀚到了中司马府自有邓艾和周不疑两个家伙辛苦的忙碌,邓瀚却是只要在两人处置不当的时候,把把关,调整一下就好了,想邓艾和周不疑两个人自是百里挑一的天才型人物。故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这两个家伙帮衬的邓瀚却是显得越来越闲。
“哎,忙的时候,人想清闲,可是这般闲下来,却又觉得实在是无聊的很,哎,这人啊,还真天生是犯贱的物种,想我堂堂的一代穿越众,总不能就这么整天混吃混喝才是啊,可是现在公事上,这两个家伙已经可以独当一面,而家里想看孩子,香香,又是左推右挡的,我总得找点事情做把!”
正这般想的邓瀚,此刻却是看到杨仪进来了,他的身后却是跟着邓艾和周不疑,看来这次是的事情,是需要他出马的时候了。
“大人,益州传来消息,说,刘璋要派个叫做李恢的人,来我荆州交好!”
果然又要有的忙了!

第三卷 第六章 东边日出西边雨(二)


对于这位即将出场的李恢,在邓瀚的印象中,最为出名的当属演义中替诸葛亮走了一趟,劝降了当时正在帮着张鲁攻打葭萌关的马超,使这位西凉的神威天将军投降给了刘备,除此之外,后来演义中对于这位先生确实没有什么记载了。
不过此时的邓瀚却是凭了日渐强大的情报系统,已经让九芝堂的属下们,仔细的将这位先生打探了一番,这却也是分内之事,倒也不费多少事。
而今就是这位先生要来荆州,想象一下,原先的他却是能够将马超说服,总该会有几分口才的,不过荆州如今却是不会缺少口才便给之人,不说诸葛亮,庞统以及徐庶这几位,邓瀚谦虚之下,还有新近的马谡等人也是心思机巧,头脑灵活的人才。
不过说到对于益州的想法,志在天下的刘备,自然是有心的,可是有那份儿心是一回事,如何取,它却也是个问题,而此刻益州这般急切,自是因为他们对荆州的实力深切恐怖,这还要多靠刘璋这个人自身性格的游移不定。
几次三番求援曹操,总是不得其要令,所以在加进了自己的布防的时候,却又派人来荆州交好。不过如今的荆州却还没有将进攻益州的那份心思实施,所以此刻益州的举动多少有些杞人忧天的意思,尽管和杞人不同的是,天终究没有掉下来,而等荆州的发展达到了他们自认的标准的时候,向益州的进兵却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不过益州要来求和,想刘备毕竟和刘璋都分属汉室宗亲,而今天下间毕竟都已曹操为国贼,虽说当时益州出兵荆州于道义上说不过去,可是若是来人将那件事情推诿给天子大义之上,却也只能说得过去了。
当然对于益州的求和,结果终究只不过是答应与否之间的选择,可是这其中对于荆州今后的发展却有着很多的关联。
益州自是与江东不同,说到底,江东却是位于荆州的下游处,从来由上而下自是易事,而以下克上总是会多出许多的不便。再一个说,江东的战力却又要比益州的刘璋强上许多,故而对于江东的友好相处,自是可以答应,毕竟若是进伐曹操这位国贼时,江东或许还能给以一定的助力,不过益州却是身在荆州的背后处,又是实力不济,正像诸葛亮的隆中对中描述的那样,同样和荆州一般的沃野千里之地,对于有着高低之别的刘备和刘璋两人,这主政之人的选择,或许接受了刘备的统治还会让益州人更加的甘愿些。
在议事堂上,邓瀚却是带来了益州方面的最新消息,以及还有对于李恢其人的了解。大战中益州的趁乱打劫的事情,刘备却是一直避而不谈,这么长时间以来,因为君臣先前定计要好好的将荆州的实力回复一番,再做筹谋,却是不怎么将益州放在心上,毕竟两家之间虽偶起了小龌龊,但是荆州终归没有受到多少的伤害。
如今荆州和益州却都还姓刘。想当初汉灵帝无奈于天下纷乱,将宗室内有能力的贵重之人分置四方以为社稷,派刘虞这位宗室长坐镇北疆以防塞外,益州给了刘焉,荆州交托给刘表,而还让刘繇去了扬州,可是如今却是物是人非,当初的那些人物都已经作古,各领一方的已变成了刘璋和刘备,而当朝天子却又成了他人手中的摆设。
“几位先生,你们看对于益州的求和,我们是接受还是虚与委蛇一番应付过去了事呢?”刘备却是问道。
“其实照我的意思,可以答应他,我们且先答应他,”却是庞统先说到,“待到我荆州的准备事宜到妥当的时候,那时我们在打出去就是了!这段时间内,就先应付着,也好让益州人过的安稳些,麻痹一下他们!”在庞统的心中却是更加的认同那种霸者之道,在他的想法中,所谓的和约,不过是一句话,甚或者不过是一张纸,对于我们有利的,倒是可以应承,若是没有什么好处,实在无利可图时,那便不防不当做一回事。
说实话,庞统的这样做法,却是在这乱世中能够很快的得到很多的利益,毕竟他的一切行为准则却是以一种很现实的态度来进行的,不过如今他的主公,虽说也想在这乱世中成就一番霸业,可谁让他是刘备的,刘备的行事却是每与操反,又是以仁义待人,或许他内心中对于庞统的看法颇为认同,却也不能和一向以来的行事相悖。不过此刻他却是没有什么言语。
“这是要先看主公心中有何抉择?”自是徐庶问道,虽说如今卧龙凤雏,尽入刘备的帐下,当初那流传过的谶言已经渐渐消散,可是有心人未必不会将那些事情留在心中,但是作为刘备帐下的老人,徐庶依然是这几人中最得刘备信重的。
迎着徐庶望向自己的眼神,刘备却是笑着答道,“终归是同姓,又是宗亲,当初若没有刘焉大人的相助,我们三兄弟却是不知道还能不能有而今的局面!”
刘备的话虽说得有些不是很精确,那时的他们即便是少了刘焉,他们也是可以想已成了一郡太守的公孙瓒求援,再或者他们也是可以凭借师生之意,去投了已是一方中郎将的卢植也未可知。不过这些都是事后话,由得人说。可是刘备既然这么说了,倒是表明,对于益州多少还有些脸面上的挂碍过不得去。
“既如此,对于益州的事情,且看来人言辞如何,毕竟如今是他们益州理亏,看他们能够拿出什么言辞来说服我们,当然还要看看他们能够给我们什么条件补偿我们,反正我们总不是急迫的哪一方,这么做,主公看,可是合适?”徐庶说道。
对于徐庶的意思,刘备却是应下了。
不过在邓瀚对徐庶这番言语的理解中,自然也看出来,这位师兄却也不是空谈仁义,迷恋情谊的人,他说的却是比庞统除了多了一些委婉之外,也相当的现实。
“只要条件合适,道义上说的过去的话,我们倒是可以接受益州的求和,可是这条件的合适与否,自是需要谈,谈来谈去,时间自是可以把握,等到哪个,我们恢复过来的时候,便再做打算,也没有什么可非议的!”

第三卷 第七章 东边日出西边雨(三)


益州。
熙熙攘攘的成都城内。却是没有枉担了益州天府之国的美誉。自先秦时,有李冰父子将造起了都江堰,将流经成都平原却又时常出些状况的岷江变害为利,却是历千年而下,这里都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而今虽说刘璋当政,并没有在益州施加了多少的政策,可自给自足自理的益州人,却也在这里过的依旧富庶,或许还正是因为刘璋不管不顾,人们才能过的这般轻松。
当然刘璋的不作为给了他百姓宽松的环境,而刘璋的不作为却又让许多的有心人,让那些或是看不惯刘璋身为外地人又是如此的无能却掌管这块富庶之地的权柄而心有不甘的人,让那些对于刘璋的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却还占据着益州这块宝地而心有埋怨的人,让那些对于刘璋的眼光卑鄙没有识人之能而叹息自己只能碌碌无为的人,都有着各自的盘算,毕竟这个时候,却是乱世,乱世出英才,时势造英雄,如此而已!
自上次议事后。张松却是将他那天在众人面前表现的落寞灰心的神情一直保持到了现在,这样的表现自是让许多人明白了,张松对于之前益州所做的很多事情都有些不满,而且他虽然身为别驾,却是对于这些事情有心无力,不容他变得颓势一些。
可是作为与他彼此交心的法正和孟达两人,又怎么会和一般人一样,不明白张松真正的想法。
“永年,有些事情做做就算了,做的过了,可就不妙了!”都说法正为人睚眦必报,可是只有和他交心后,就会知道,那不过是他为了保护自己的一种伪装罢了。
都知道益州人,也就是一直到后来的四川人,可是很有些排外的情绪的。而法正他们的祖籍本来在扶风,虽然自他父祖辈时与先前的刘焉相善,使得他到了益州为官,可是毕竟刘焉故去后,刘璋却不是能够掌握了益州大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