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若娘 >

第102部分

重生之若娘-第102部分

小说: 重生之若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若听得笑了一下道“珠姐姐可真逗。”说罢和文瑜对视一眼,两人无声的笑了。

红盖头下的人,羞恼得面红耳赤,只是她们看不见而已。

不多久府门前放了爆竹,i吹锣打鼓的声音也不小,她们知道这是迎亲来了。两人起身打开门,王夫人和三姑六婆们很快进来,王夫人让谢清霞看着点,她要去大厅看看,

陶若和文瑜站在边上,反正也没她们什么事,等了一会儿看见一身新郎装得钱生,她心里没什么感觉,只要红盖头下的人不是她就行了。

钱生含笑给三姑六婆拱手作揖,引得三姑六婆们夸赞礼仪周到。

又是一阵吹锣打鼓,陶若看着钱生背着人出了闺房,她笑了一下,前世她也是被他背出去的,不过她在他的背上,红盖头遮掩之下落泪了,他们都没发现,只有她知道她哭了,不甘愿的哭了。

新娘子被接走,府上还是很热闹,亲戚朋友都在,他们用了午饭才离开的,上午是文瑜被王夫人叫到身边,让她跟着招呼客人,陶若一个人坐在角落里看着长袖善舞的谢清霞出神。

送走客人府上安静了许多,陶若回了园子靠着软榻休息,下午又绣了花样。

文珠回门没几日,安国候府赶在年前准备了礼物问名,两人八字相合,问名属吉兆,第三日就遣媒人准备礼物上门纳吉。

总之,陶若和司马玦的亲事,在年前就定下了日期,定在三月下旬。安国候府的礼金丰厚,聘礼隆重。

王夫人看着聘礼开始犯愁,若是她的嫁妆太寒酸了,肯定会被取笑,而司马家的聘礼隆重,她要是跟上礼金,就得花费一大笔银子置办嫁妆。

王夫人现在最愁的就是银子,看着储蓄越来越少,她肉疼啊,没办法把几个不挣钱的店铺买了,她得了一笔银子应急,反正留着店铺也挣不了钱。

陶若没想到在年关时她还能得了三个店铺,心想王夫人这是真的走投无路,让嫁妆给压着了。

说到底,还不是她弄的,陶若笑了笑,心安理得的收下三个店铺,让掌柜的过年之前休整休整,明年就开业。

除夕的夜晚在花厅用饭,陶若依然和文瑜坐在一起,饭桌上又少了一个人,少了个文珠,听说她过得不错,这是乐姨娘说的。

陶若想,要真是过得不错也就好了。

吃了年夜饭她们各自回园子,天冷了都睡得找,陶若踩着积雪在岔路口顿了一下,道“乳母先回去吧,我走走就回去。”

乳母点点头,把灯笼给她,又把手笼给她戴着,道“小姐小心些,下雪天地上滑。”

她点点头,提着灯笼。踩着积雪咯吱咯吱作响,走着走着到了假山处,湖面已经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块,她提着灯笼站着,想着以前和他在这儿偷偷幽会,那时她一定没想到费尽心机的接近他,得了他的心,最后还是抵不过他想要的荣华富贵。

说到底,一切都是幻影而已。

想到这,她苦笑了一下,摇头转身,看着站在几步外地身影,熟悉的面容让她手一抖,手中的灯笼落下地上。

王恒之走近拾起灯笼给她“天冷了,回去吧!”

她盯着他,接过灯笼,王恒之看着她手上的手笼,目光一暗,陶若没察觉他的目光,笑了一下道“我以为表哥不会来这儿了。”

王恒之沉默不语,他不知道该怎么说。

她等了一会儿见他不吭声,心中有数,也不迟疑,提着灯笼踩着积雪咯吱咯吱的离开。王恒之回头看着她的背影,她却一直没回头,若是她回头,他会告诉她为什么会来这?

天冷了,文瑜不知道怎么受凉了,在园子里养着,陶若无事去看看她,文瑜怕传了病气过去,让她在外面坐着说了一会儿话让她回去了。

陶若也没推辞,回去就开始绣花,毕竟嫁衣不是那么轻易做好的。没什么特别的事情她都会在屋里缝制嫁衣。

初二文珠夫妇回来拜年,而王恒之带着些清霞回了娘家,陶若去露了一个面,钱生知道她即将嫁入侯爷府,来的路上就让文珠好好的和她套好关系,以后有什么事也能帮上忙。

文珠本就不屑和陶若打交道,钱生的话自然是不会听的,而她嫁过去之后,对钱家是越来越失望,有时委屈得直抹泪,钱家的园子还不如她的青珠园好。

她对乐氏哭诉,乐氏只说她都进门了还能如何,又让她好好的抓着钱生,在钱家可别软弱了,毕竟她是三品大官家的小姐,该有的架子就得有,文珠那可是把架子端的,在钱家她可是最大的,钱夫人都不敢说她什么,把她当成菩萨供着。

陶若做了一会儿回去继续绣花,不多久碧月上门,手上拿着一个锦盒道“给表小姐问安,这是我家少夫人准备的礼物,表小姐若是喜欢就收下吧!”

陶若打开看了看,是羽宝斋的簪子,不是挺贵重的簪子,对钱家那样的人家来说,算是破费了。

她笑着收下“多谢珠姐姐,就说我很喜欢。”陶若想以文珠的性子,肯定不喜欢和她套近乎,这簪子恐怕是钱生借着文珠的面子送来的,他最擅长的就是溜须拍马,这点她早就知道了。

等碧月一走,她把盒子交给乳母道,拿去店子继续买吧。她可不会戴着这簪子的,还不如换了银子实在。

随后的日子都过得平平淡淡,她偶尔也会去假山那里站一会儿,并不期望能遇见王恒之,她知道,自从他成亲后,他们之前的种种都烟消云散了,她想抓都抓不住。

为他算计,为他心动,为他欢喜,为他吃苦,为他私奔,最后得到了是把他遗忘。苦笑了一下,她拿着一个石头丢进湖面,打破一池春水,拍了拍手转身离开。

回到园子铃儿笑嘻嘻的说“小姐,奴婢今日得知了一个好消息。”

“说罢什么事?”接过布巾擦拭手上的水迹,她说。

铃儿笑笑道“少夫人像是病了,雪霁在厨房给她煎药了。”

“这算是什么好消息,下去做事吧,别闲晃,”陶若开始绣花,铃儿应了一句退下去。

乳母等她走了,道“恐怕是偏方,少夫人进门快五个月了,肚子没动静,奴婢前些天听嬷嬷说,夫人把她叫去询问了一下呢。”

想着他们的孩子,她叹了口气,如果她没记错,他们成亲的第二年就生了一个孩子,还是儿子,洗三那日她还回来了。

不过现在都变得面目全非了,谁知道以后会怎样呢。她没多想,继续绣花,今后她的人生就在司马家开始。

谢清霞端着汤药闻了一下,实在是喝不下去,让雪霁拿出去倒了。

雪霁道“可这是夫人吩咐的,少夫人若是不喝不是辜负了夫人一片心意?”

谢清霞连连摆手,道“什么心意不心意,中午我都喝吐了,拿出去倒了。闻着就让人难受,别被人发现了。”雪霁拗不过端着出去透透的倒在池子里。

谢清霞想,她也想要孩子,和他都不让自己近身,她一个人怎么生的出孩子,又不好对王夫人说,实在是难以启齿。

夜里谢清霞沐浴了等着王恒之,王恒之去书房坐了好一会儿才回来,见她还没睡并未说什么,脱了衣服上床,谢清霞便脱衣服边道“相公,娘给我找了偏方,说是对身体好的,娘说我们成亲好几个月,询问我的肚子为什么没动静。。。”

她还想再说,王恒之道“别说了,睡吧!”说罢他闭上眼,谢清霞气得一句话说不出来,那事情又不是她一个人能行的。

她气了一会儿,躺在床上嘤嘤的哭泣,王恒之假装没听见,继续睡着。谢清霞开始大声的哭泣,就是为了引起他的注意,见她不理会自己,她渐渐的不哭了,心里却越发的委屈得很,希望陶若早点嫁出去。

眼看着快到日期,王夫人准备的嫁妆还太轻了些,她打开收着贵重东西的柜子,从里面捧出一个锦盒,锦盒里放着陶若当年给她保管的首饰之类的贵重东西。

王夫人本想留着给文瑜,现在看来是留不住了,没好东西压箱底,被笑话的也是她,没办法,王夫人只能忍痛割爱的把首饰还给她。想想她就觉得不值当,她可是保管了七八年了,选了一两样自己喜欢的,从自己的首饰中学了几样不喜欢的放进去。

又找了一个喜庆的锦盒装着,上了锁准备压箱底的。

杏花开满枝头时,司马家的花轿已经停在王家门口,陶若一大早就被叫醒彻底的梳洗一番,王夫人给她梳头抹脸,看着她带着黄金打造的锦鸡头饰,盖上红色盖头等着司马家来亲迎。

三姑六婆依然在场,陶若梳洗好就坐在床上,文瑜陪着她说话,其他人坐了一会儿就出去了。陶若早上没吃饭,乳母给她准备了一碗粥,文瑜瞧着道“若姐姐,不是不能吃吗?”

“那是骗珠姐姐的,一天不吃不喝怎么吃得消,你别说出去就行了。”陶若掀了盖头,抹掉口脂,小口小口的喝着粥。

文瑜暗想,珠姐姐成亲那日不是饿坏了?

陶若喝了粥,又抿了口脂,这才盖上红盖头等着。

文瑜发现今日的她格外的美,心想她嫁人时应该也不会很丑。

听着喜乐声越来越近,陶若知道接亲的人来了,三姑六婆看着一表人才,玉树临风的司马玦,心里暗暗嫉妒陶若好命。一个孤女居然也能嫁入侯爷府,真是不知道侯爷府是怎么想的,好好的世家小姐不娶,娶一个寄人篱下的孤女?

她们不明白,很多人都不明白,知道的应该就那么几个人,就连陶若也是半知半解的。

房门被推开,陶若有些紧张,乳母低声道“姑爷来了!”

她当然知道他来了,她心思复杂,开始胡思乱想,手中多了一根红绸,下一刻她的手隔着袖子被抓住,盖头下,她看见面前的背脊,迟疑了一下起身攀上他的背脊。

他的背和王恒之清瘦的背脊不同,他的背要宽大许多,背着她也稳当许多,根本不颠簸,挽着腿弯的手臂格外有力。

想着乳母说他对自己上心,陶若觉得脸红心跳了。她想应该是衣服的颜色,一片红色让她有些眩晕。

王恒之站在人群中,看着一袭大红色锦衣华袍,绣着锦鸡的新郎袍,以及他背上背着的身影,他再熟悉不过。

随着他的走动,红盖头微微掀起,他看见一小节雪白的下巴,他看着心中隐隐作痛。

谢清霞想看看王恒之见她出嫁是什么神情,找了一会儿没看见他的身影,她好奇的出去找了找。

她在后院的假山看见了王恒之,正要上前,她迟疑了一下,知道她现在过去不过是被讨厌而已,压下心中的不悦,她转身离去,权当没看见他为了另一个女人暗自神伤。

作者有话要说:若娘终于嫁人了!撒花恭喜!

正文 103第一零二章 成亲

陶若是被司马玦背着上了花轿的;从闺房一路背着不停的去了府院门前的花轿。要说新郎背新娘上花轿是天经地义;约定成俗的事情;可陶若住着的这个红芜园离开正大门的距离;那是有些远的。

她不知道别人留意到了没有,她趴在他的背上;身子并不敢上前倾在他身上;因为她觉得胸部鼓鼓的趴在他身上会很尴尬,也很疼,她平常都不敢碰,乳母说那是在长大,她也知道;因为三年后她胸前鼓鼓的比现在大了很多。

她僵着身子被他背着,渐渐的也听出他略微粗了些的复习身,已经看见他下巴上挂着的汗水,想着今日后他会是自己的相公,她不管有没有人看见,她悄悄的用袖子状似无意的擦拭了一下他的侧脸。

走动的人脚步顿了一下,双手颠了颠,嘴角含笑的把她背得更稳当。

在一路人的尾随下,陶若的双脚落地时已经踩在花轿上了,司马玦在关上轿帘时,暗暗捏了捏她的手,吓得陶若连忙收回手。

司马玦却忍不住笑了,她虽然不重,这一路背着他也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了,婢女送了一条手绢给他抹汗,陶若走在花轿中,右侧站着乳母,乳母唤了她一声,示意她在旁边。

陶若在花轿里听着喜乐,忍不住掀开红盖头看看,手刚攀上窗口,乳母发现的把她的手打回去,道“小姐,今日是大喜的日子,要守规矩。

她这样一说,陶若也不好说什么了。靠着花轿坐着,不多久有人走近,车帘被掀开,王夫人塞了一把钥匙给她道“这是姨母的心意,去了司马家可要谨遵礼教,侍奉公婆和相公。”

陶若点点头,红盖头顺着她的动作上下飘动。

王夫人又道“其他的姨母也不说了,祝你们白头偕老,永结同心,早生贵子。”

“谢谢姨母。”陶若淡淡的回了一句,王夫人很快退了出去,陶若拿着钥匙看了看,猜想箱子里会是些什么?

她连店铺都卖了,恐怕不会又太多贵重的东西,箱子里的东西恐怕是她当年给的那个锦盒,越想越觉得有可能,这样一来,她笑了笑,最后还是回了她自己手里。

正想着,花轿动了一下,她连忙扶着墙壁,听着爆竹声,知道花轿这是要走了。

一路上吹吹打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