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记事簿 >

第503部分

重生记事簿-第503部分

小说: 重生记事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当韩俊有些纠结的时候,麦克代森的电话,到了……
“嗨!老板,海龙汽车的事情我都听说了,您再一次让我吃惊了。很难想想,要是有了大宇公司的销售网络,我可以肯定,我们的汽车可以卖到全世界任何地方!嘿嘿,当初大宇破产的时候,我就眼红了好久,可我真的不敢想象,您居然真的敢去收购了他……”
最近这段时间,的海龙汽车收购大宇事情,传的沸沸扬扬,网络日趋发达的今天,这样的大事根本掩饰不住。好久当初到处喊要收购大宇,这事儿麦克代森也是知道的,只是跟海龙汽车生产基地的所有员工一样,他根本就没有当回事儿,加上美国工厂的建设已经接近尾声,他也无暇顾及太多。
可是,让麦克代森没有想到的是,这事儿居然不是韩俊为了让海鑫扬名的手段,而是真的要收购大宇!最近才得到消息的麦克代森,立刻兴奋了起来。
跟雷诺的合作,一共签订了30年的合约。可问题是的,这样的合作,仅仅是合资工厂而已,生产出来的东西,不见得就是最适合海龙汽车的。但是大宇不同,原本就是亚洲工厂,对于亚洲市场的把握相当的精准,且在技术上,大宇已经具备了国际先进的水准,对于海龙来说,它绝对是个不可或缺地补充!
是以,麦克代森这厮就忙不迭地打电话来祝贺,同时,将美国工厂的近况跟韩俊汇报一下。
不过,正被韩国公会弄的焦头烂额的韩俊,也没有太多的心思听麦克但跟他汇报美国工厂的事情。而他的敷衍,自然逃不过麦克代森的耳朵。
“咦?老板,您听起来有些疲惫,是不是最近收购的事情不太顺利?”麦克代森身为“同行业者”深知行业内的道道。韩俊只需要一个细节上的表现,他基本上就能猜出最近一定发生了一些不太顺利的事情。
韩俊微微一叹,说道:“岂止是不顺利……”
一听这话,麦克代森心里一沉,听说海龙要收购大宇,他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了一个美好的画面,可听韩俊的意思,这事儿似乎有些二乎呀!
“不会吧?”麦克代森很清楚海鑫的实力,他沉默了一会儿,却没有想到,既然已经投标成功,那么还有什么事情会阻碍收购呢?
“怎么不会?”说着,韩俊便把最近的事情一一给麦克代森说了一下。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还真是很棘手啊。”麦克代森听完,不由也沉吟了,片刻,麦克代森问道:“老板,您已经想到解决的办法了吗?”
“如果能立刻搞定,我也不用这样闹心了。”韩俊摇摇头,说道。
“这样啊……”电话那头的麦克代森似乎在盘算着什么,忽然,韩俊听到电话那头传来了麦克代森有些带着笑意的声音,说道:“老板,我这里有个法子,但是不知道能不能行。而且,至于效果如何,我也不太清楚。不过,我觉得,用这个办法跟韩国工会的那帮人谈谈,应该会有一些效果的。”
韩俊听罢,眼睛一亮,问道:“你有办法?!”
麦克代森道:“这只能算不是办法的办法,只要把压力分散一些,就不会有解决不了的办法。我们不如这样……”
听完麦克代森所说的这个办法,韩俊嘴角挂笑,渐渐的,笑声由小转大,他没有想到,世界上原来有很多东西都是想通的……

第一八三章摆平

兰斯的反击,让韩俊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因为韩国工会的强硬。谈判一度陷入了僵局。
但是,韩国政府对此却并没有表示出任何态度。在他们看来,工会不管怎么强硬,也是为了工人的利益,他们才不会干涉。索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所有的压力都让海龙汽车自己来承担。
不过,一筹莫展的韩俊在接到了麦克代森的电话之后,忽然发现,实际上工会这个看似令人恼火儿的麻烦,也并不是不能在短时间内摆平!
“嘿!老板,我们在密歇根的这个工厂,可是整车工厂,规模可不是一般的小厂能比的,在滨海的海龙雷诺,不也是一样的嘛?这两个工厂,都还没有正式投产,缺少熟练的工人,也是我们所头疼的事情。那么多的韩国技工,您就那么炒了,是不是有点儿可惜?至于工钱,只要他们到了地方。怎么说,还不都是您说了算?”
麦克代森的这番话,让韩俊突然有了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一开始,他就受到了外界的影响,压根儿就没往这方面想。此时想来,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儿吗?
同时开工两个工厂,又参与了如此巨额资金的收购案,对于海龙汽车,的确有不小的经济压力。但同样的,从一个侧面,也给了海龙汽车一个机会。
比如人员。
滨海的海龙雷诺,和美国的工厂,规模都是不小,但都是在建设层面进行到了尾声。至于人员,两家工厂都还没有开始招募。
如果要在当地招募,中国工厂倒还好说,美国工厂就比较麻烦了,在美国,想要找到多一些的合格的汽车工人,难度不小,即便是毗邻底特律这座汽车城也是一样。美国经济的衰退,导致了汽车工业的衰退,进而让年轻人都不太喜欢去当汽车工人。
这样一来,美国的汽车工人渐渐呈现出了“老龄化”,本来这个问题让麦克代森也十分的纠结,一直,他都打着让韩俊从中国国内给他输出的技术工人的谱呢。
可是。没有想到韩俊真的收购了大宇,那么,大宇汽车众多的工厂里,那为数众多的汽车工人,可不就及着麦克代森挑挑拣拣?
至于中国工厂,对人员的消化吸收能力就更强了。
如此一来,大宇汽车原有的那些工人,不见得会成为海龙的负担,相反,他们的存在,大大缓解了海龙汽车队成熟技术工人的需求。
因为海龙的崛起,在国内对成熟技工的需求相当的大,国内的几家汽车汽车,哪个不是对熟练工人你争我抢?要培养一个熟练的技术工人,所需要的费用都是相当大的。
这个时候的工人,基本上已经脱离了手工阶段,可是必要的手艺,先进设备的操控,都是必须要掌握的技术。如果不经过长时间的培训,很难成为一个工厂所需要的工人。
同时,培养工人的过程。所需要耗费的物力财力,也是相当大的。大宇有众多的工厂,熟练工人的数量,自然也不在话下。
此次,经过麦克代森这样一提醒,韩俊突然觉得,一开始被自己看成负担的那些“富余”工人,也不是那么的“面目可憎”了。
美国的工会,远比韩国的更加难以对付,那么多的美国技术工人韩俊都能搞定美国工会,把他们从底特律拉到滨海来,那么把韩国工人弄出去也更加不在话下了。
做出了决定,韩俊立刻开始行动,遥控指挥远在韩国正跟韩国政府进行谈判的工作组,让他们立刻展开跟韩国工会的谈判。
这一次,既然海龙汽车有了新的方案,双方便再次坐下来好好谈谈。
实际上,韩国工会的态度虽然强硬,但是也很清楚,重组进行的越快,对于工人、工会越是有利,如果真的谈崩了,韩国工会方面也不太好和民众交代。
此次,海龙汽车一改之前跟工会谈判的时候被动的局面,从一开始,就占据了谈判的主动。
负责收购事宜的人员,对韩国工会方面,做出来最后的“议价”。
海龙汽车将从不直接收购的企业,也就是比如富平工厂。等韩国工厂里,直接招聘20%的员工,进到美国和中国的两家整车制造厂任职!最初一批招收的数量,大约会在八千人左右。但是这个数量不设上限,也就是说,这仅仅是保守估计,后续的数量可能增加!
但是,所招收的工人,必须可以证明他们是熟练工人。也就是说,不裁员,可以。我们甚至可以帮你接收更多的人,可我们不要垃圾,只要精英!
这是最简单的劳务输出,虽然有些不太合规矩,可是,比起大面积的裁员来,韩国工会更加喜欢这种劳务输出。海龙汽车的这种做法,在韩国工会来看,也未尝不是一种让步的考虑。
而韩国工会方面,也找不出拒绝这种提议的借口来。虽然出国务工是要背井离乡的,但是海龙汽车已经说明,这种出国是轮换制,美其名曰。技术交流。也就是说,韩国工厂的工人会到美国或者中国,中国工厂的工人也会去韩国和美国。
这样一来,似乎这种劳务输出,简直可以称为变相的一种“福利”。这种轮换,虽然三年一轮,可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并不是不能接受。要知道,海员经常成年地不回家,还在枯燥地航海,但是他们不同。这种轮换。如果处理的好,那几乎跟旅游无异。
要知道,一个普通人,一生之中恐怕难有到国外见识一下国外风光的机会,海龙汽车的这样一轮换,可不就给他们的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会?
可海龙汽车也不会单单为了迎合韩国工会,就将大规模轮换的“麻烦”一力抗了。于此同时,海龙汽车提出,在直接收购的企业,最初不会进行裁员,但是,将会根据绩效部门的记录,进行末位淘汰。也就是说,如果哪个班组,哪个人在厂内评比的时候,排在末尾,那么,他就要举起大棒了。
到时候,要裁员,那可就真是名正言顺了。
韩国工会很清楚海龙汽车这样做,实际上还是为了裁员,因为虽然现在自动化的程度已经非常高了,可是设备与设备之间,依然也会有不同,且每一种设备,都不可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合格率,总有那么一个两个产品会有些许的问题。
而一旦出现了问题,自然就成了海龙汽车裁员的借口。
但是,人家海龙已经做出了让步,继续这样纠缠下去,对双方都没有任何的好处,眼看就要进入五月了。如果依然在重组的问题上拿不出个章程来,各方面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即便谈判破裂之后,通用公司立刻跟进,先不说大宇汽车必然会再次“贬值”,工人们也折腾不起,政府也等不及。
所以。即便是明白第二条是海龙汽车为了裁员而耍的花招,韩国工会也就捏着鼻子认了。毕竟,安置下岗工人的问题上,海龙汽车提出来的条件让他们很难拒绝。
百分之二十的工人接收率,对于那些海龙汽车没有直接收购的工厂来说,就意味着每个月少支出百分之二十的薪资,将这部分钱,转化成利润。同时,这些工厂的整车,依然会像海龙汽车提供,也就是说,他们不需要担心销路的问题。
而且,看起来,只要干的好,海龙汽车最短三年最多六年之后,就会收购了他们。
至于真假……那就不是工会能考虑的问题了。
既然海龙汽车已经做出了让他们满意的让步,他们便也顺理成章地达成了谅解。第二天,韩国工会的发言人,便在电视台发表示声明,称:“韩国工会将全力支持海龙汽车的收购……”
“啪!”
一声脆响,不知道第几个高脚水晶杯被摔碎在了地板上。
铁青着一张脸的兰斯千算万算,仍然还是失算了。
周围站着一圈脸色同样铁青的下属。他们计划的很好,海龙汽车同时有两家在建的汽车工厂,还支出了如此众多的现金,收购了大宇,按道理,在经济上应该已经十分困难了才对。
事实也的确如此,可是,他们却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海龙汽车虽然同时在建两个工厂,可这两个工厂却是没有建成,人员的缺口相当大!而海龙汽车正是凭借着这如此大的人员缺口,摆平了韩国工会!
海龙汽车的两个工厂,究竟有多大的规模,兰斯相当清楚,那是两个可以从部分零部件,到整车组装都可以做到的大型工厂!
这跟山东大宇那只需要不到1000人的发动机生产厂是完全不同的,对于人员的要求相当高,同时在数量上的需求也大!
即便是美国的工厂,需要考虑美国官方的意思,必须要招募美国工人,可依然还会有大量的人员缺口,加上这本就是合资公司,招募外籍工作人员也是正常,即便兰斯他们有美国官方和工会的支持,也不能阻止韩俊将那些韩国工人和中国工人引进去。
更不用说中国的工厂,那里根本就是韩俊的地盘,他想找什么样的工人,完全以公司的利益为第一要务,加上中国政府的支持……
想用韩国工会来制约韩俊算盘,算是完全落空了!
兰斯如何能不恨?
看起来,接收百分之二十的韩国工人,的确会给海龙汽车提高经营成本,但那是建立在他其他工厂用不到这些工人的前提下。
此时,韩俊不仅需要大量的工人,还是急需!他让韩国工会逼迫韩俊接收工人,实际上不仅没有给韩俊提高经营成本,相反,这些在破产公司出来的工人,就他们个人而言,甚至愿意自降身价来取得一份工作!
败了,完全的败了。
发泄了一同的兰斯,长叹一声,如果此时回国,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可是,此时的情况已经很难控制。原本,大好的局面在他的疏忽之下,情势急转直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