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记事簿 >

第86部分

重生记事簿-第86部分

小说: 重生记事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学不急,跟学校都打好招呼了。我过来的事儿别跟我妈说啊。”韩俊叮嘱,昨天晚上回家睡的就让老爸老妈好一个盘问,今天来的时候还是掐算着老妈出去办事的时间过来的。
“你小子,又玩什么花样啊?”老朱乐了。
韩俊神秘地说道:“这次可是大花样,跟我一起去趟市郊?”
老朱闻言一怔,问道:“市郊?哪?”
“吉戈庄!”
“有点儿耳熟啊?你知道在哪?”作为一个老滨海人,也不可能知道滨海所有大大小小的村镇,市内的还好说,可市郊的村庄,可就有些为难他了。
韩俊惊讶道:“你不知道?”
“很奇怪吗?滨海乡镇那么多,一个小村子我怎么能知道?”
“在这!”韩俊左右一打量,发现了办公桌上的一张滨海地图,拉着老朱走到近前,略一察看,指着一个地名说道。
“这么远?快到平度了啊!”老朱抬头看看窗外天色:“这回来可就天黑了。”
“没事儿,我来之前租了辆车,耽搁不了,要说,咱还真得买辆车了。”韩俊说道。
“买车?行啊,把咱们在高尔夫俱乐部里头那15%股份套现了,啥车都能买。”老朱笑着说道。
“朱叔,你也忒过日子了,博物馆赚那么多钱,买辆车才哪到哪?改天抽空咱俩去看看,不过,正事儿要进,赶紧走吧!”不由分说,拉着老朱就出了门。行动必须要快速,要是被金芳发现他翘课,少不得一顿说教。
韩俊从市委出来之后,先去找了辆出租车,以200块的价格包了全天,毕竟今天要跑的路太远,靠公交车就太儿戏了。
上车之后,老朱一路都有些迷糊,不知道跑这么远要干嘛,实际上就连司机都不知道那个所谓的吉戈庄在哪,好在有地图,按图索骥不至于跑到胡树地去。只是问韩俊到底要干嘛,他始终笑而不答,吊的他胃口高高的。
拉达车一路向西北驶去,出了市区,道路也不甚好走,颠簸了近两个小时,一边沿途问路,下午…多的时候,才到了这个所谓的“吉戈庄”。
只是到了地方,老朱大失所望,这是个什么样的村子啊,用“穷山僻壤”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而且,看这里的地理位置,前后不搭,说是滨海市,近郊都算不上,说是平度镇也离的还远。看着一排排老旧的平房,放眼远望,地理的庄稼也是蔫儿了吧唧的,土地貌似也不肥沃,很明显是贫困村。那么,韩俊到这里,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跟司机交代了一下,让他等在村口,俩人下车朝着村里走去。
“小俊,你到这里来干什么?”满腹疑虑的老朱不由地问道,踩着坑坑洼洼的乡间小道,跟着韩俊一路向村北走着。
“快到了,快到了。”实际上,韩俊看到这里的景象也有些微微失望,不过笔记里记载的地址,可就真真实实地在这儿啊。本想找个人问问,可秋天正是农忙的时候,村里除了偶尔溜达着的几条狗,半个人影儿也见不到,萧条的可以。
正在这时,不远处胡同口里拐出一个扛着锄头的老乡,韩俊疾走两步喊住他问道:“老乡,咱们这儿是不是有座铜矿?”
老乡疑惑地看着两个陌生人,怔了一下,转而点点头:“对啊,再朝北走三里地就到了。”
“谢谢啊。”
“那个破矿,一年出不了几吨铜,还弄得的庄稼长不好!”韩俊刚一转身,老乡扛着锄头喃喃着远去了。
而听到他的话,老朱才恍然大悟,他终于记起这个听着有些耳熟的吉戈庄到底是个什么地方了!而唯一能让他对这个地方有些许记忆的,便是这里有一座铜矿!
铜,还有铜合金的应用极其广泛,电气工业、电子工业、交通工业、轻工业、建筑业、高科技应用都少不了它,可以这么说,小到一根电线、螺丝,大到轮船、航天飞机,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也正是因为应用的广泛,才造成了它的紧俏,虽然不似金、银那种贵金属,却也成为了一种稀缺金属。
而中国又是个贫铜国,山东有几座铜矿都是有数的,自己的家乡能有一座铜矿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只不过,吉戈庄的这个铜矿在解放前就已经存在了不知道多少年了,在50年代的时候,经过诸多权威专家的多次勘探,一致认定它已经是个储量远不足千吨的贫矿了。并直接将其归为村政府所有,一直以来作为这个村的一项聊胜于无的收入来源。
听到韩俊居然对这个铜矿感兴趣,老朱不由的有些吃惊,虽然自己所做的生意勉强跟矿石沾点儿边,可完全是两个概念啊,甚至说八竿子打不着也不为过,他可不认为韩俊上了两天大学就忽然成了地质专家了,怎么就打起铜矿的主意了呢?赶紧问道:“小俊,你找那铜矿干嘛?”
韩俊道:“当然是为了买铜矿啊,要不大老远的跑来干嘛啊?”
“买!?”听到韩俊这话,老朱瞠目不已,连忙说道:“等等!小俊,你知不知道你在干什么?你对这个矿了解多少?”如果说,吉戈庄的铜矿是个富矿,一切都好说,不管能不能谈成,起码目标是好的,可明显这矿根本就是已经接近“尾声”的贫矿了,还能再买吗?
“朱叔,铜很值钱啊!”韩俊说道。
“呃……”一句话噎的老朱直翻白眼儿,立马拉住韩俊不走了,如果不给他一个明确地解释,这事儿一定不能由着韩俊胡来:“我也知道铜值钱!可这个矿好多年以前我就听说了,根本就是个贫矿,产不了多少铜,你要是几百年前过来开采还行,50年的时候专家就鉴定过了这个矿都快挖没了,现在能挖出什么来?煤?”
“朱叔,也不一定啊,没准儿当时因为技术水平和设备的原因他们弄错了呢?”韩俊的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平静地说道。
老朱把眼一瞪,如果说以前在生意上,他跟韩俊有什么争执,基本都会以韩俊的胜利而告终,而事实也屡次都证明了韩俊眼光的不俗,可这一次,他决定坚持自己的意见!一步也不会退让!毕竟多年之前国家级的勘探队都来过了,如果这里是个好矿,还能等着他们来买?
“小俊,不行!这个事儿我坚决不同意。咱先不说你买这个矿要花多少钱,就说买矿这事,就不如把那钱扔海里!扔海里还能听个响儿呢!这个矿,根本就已经是个废矿了,你买它来不是烧钱吗?咱跟市委这么好的关系,去沿海一线找个什么项目不行?非要弄这个吗?”老朱越说越激动,似乎韩俊已经把他俩辛辛苦苦赚来的钱都烧光了一样。
韩俊本来就考虑到自己的年龄问题,单独一个人前来谈买矿不管对方愿不愿意,起码在信任度上就会大打折扣,是以才带着老朱过来,可完全没有想到老朱居然这么坚决的反对。而且,显然他对这个矿的事情还是有些了解的。
韩俊不以为意地笑笑,说道:“朱叔,您又不相信我了不是?没准儿,咱们还能变废为宝呢?”
“变废为宝?我不信,不管怎么样,小俊,不是叔不信你,是实在不能看着你往火坑里跳啊。”朱培江语重心长地说道。
韩俊耸耸肩无所谓地说道:“好吧好吧!朱叔,既然你不同意,我也不强求,我不会动用咱们博物馆的钱,我只用我自己的那份,你看成吧?今天带着你来就是陪我一起看看,能见到矿长就聊聊。”
“小俊,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你这是在胡闹啊!”老朱还是不答应。
韩俊微微一笑:“朱叔,你就放心吧!你不一起玩就算了,不过你可别后悔啊?”
老朱撇撇嘴:“绝不后悔。”
“行啦,既然来了,难道我们就这么回去?”韩俊堆了个笑脸,跟老朱说道,拉着一脸不情愿的老朱,朝着矿场的方向走去。
老朱始终不同意韩俊的决定,可韩俊却知道,笔记上记载的那么一段话:吉戈庄铜矿90年代初几经易手,在1998年的时候,在原矿洞一公里外勘测出新矿脉,蕴藏量达到三十万吨……
如果这还不是变废为宝……那……什么才是?

第四十七章我支持你!

吉戈庄的这座铜矿。解放前就有了,已经不知道存在了多少年,恐怕就连村里年纪最长的老人也说不清这座铜矿最初建于何时。
要说解放初期,吉戈庄村民们的生活远比周边几个村子要好上许多,铜这种金属,根本就不用发愁销路,只要开采出来的的矿石,就会有人上门来收购,一车接一车的拉走,用不管是现金还是粮食、水果、紧俏的生活用品作为交换。那时,这种行为本是违法,要搁在正规的大矿,根本就不可能,但这里山高皇帝远,根本就没人来管,村长支书说了算。即便这里仅仅是做贫矿,一年所出产的矿石也足够村民们温饱。
在当时,村里的青壮都以进铜矿工作为荣,有了这份收入不俗的工作,谁还去种地啊?而吉戈庄的这种情况也让周边的村民们羡慕不已,四里八乡的姑娘纷纷能以嫁到吉戈庄为荣。可是。这种情况并没有维持太久,这矿,本就是贫矿,产量就如秋后割韭菜是一茬不如一茬。进入八十年代,吉戈庄的铜矿基本上就处于了半停产的状态。每年出产的些许铜矿石,甚至连工人的工资都无法支付。
自从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来,村里也想把这片矿给承包出去,可村里的人谁不知道这个矿是个什么东西?那会有人傻乎乎地来承包这个矿?
而外村的人,也不是没有想承包铜矿的,但人家来承包,自然是想赚钱的,不会仅仅听你一面之词就投资承包了,总要找勘探队来勘察一番,当得知这个矿贫的已经见底儿了,谁还会来承包?
进入90年,矿场的买卖眼看着是做不了了,村里也就放下了,但生活还是要继续,于是只有转而鼓励农耕,但问题是,这些年来,对矿石的开采给周边的环境影响颇大,开采矿石需要深挖矿井,而不可避免的会有地下水渗出,为了安全避免塌方等事故,四五台抽水机24小时不停地抽水。只是这样一来,吉戈庄的地下水位下降的十分厉害。不仅对庄稼的生长影响十分严重,就连村民吃水都要打四五十米的深井。几十年前的沃土,虽然不至于变成不毛之地,粮食的产量却也一直不高,以至于一村人都挣扎在温饱线下。
诸多原因夹杂在一起,这座原本被村里人宝贝的不得了的铜矿,此时却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了。甚至,比鸡肋的肉还要少些!
村长还好些,支书却要倒霉的多,因为他兼任着矿长一职,本来矿好的时候,他每年的收入还能多上一些,可现在矿基本上算是垮,可这矿长一职却不是说卸就能卸的了的。多年前,他为了跟村长挣这个矿长可是没少费心思,这会儿再放下,脸面上也不好看,是以,就一直这么吊着。
此时,不管是村长还是支书。都盼望着天上能掉下来一个大财主,把这个破矿承包了去吧!他俩都没有想到,长久以来的愿望,居然在92年10月的这一天,看到了实现的曙光!
虽然老朱对韩俊的做法质疑万分,可韩俊却坚持他自己的想法。笔记里记载,那条矿脉说是在98年发现的,蕴藏量也只有三十万吨,当初乍看这个数字的时候,韩俊并没感觉有什么特别之处,可当他看到笔记里的那些数据,和相关的资料之后,才知道,这三十万吨是个什么概念!从而更加坚定了一定要拿下这座铜矿的想法!
1993年,全世界铜产量为9563万吨,全世界的铜矿藏量也不过11053万吨!可当年的世界铜消费量就达到10987万吨,而仅仅四周的世界铜消费就达到了845万吨。也就是说,新出产的铜矿石根本就是一种供不应求的局面,其间还要夹杂着大量的二次回收利用的金属铜。甚至在如此巨大的产能下,全世界的铜库存,也仅仅剩余251万吨!
这意味着什么?三十万吨看似很少,可如果全部开采出来,也仅够在世界市场上销售1个多星期!也就是说,只要找到了那条矿脉,韩俊就只需要把矿石挖出来,也根本不用什么广告、宣传,便会有人过来收购!只在家里等着数钱就行!
再说价格,笔记里对于价格并未提及太多,可小的时候。韩俊也不是没见过到偷了家里铜器去卖钱的。自然知道那玩意儿挺值钱,这段时间仔细的查阅了一下资料,韩俊惊讶地发现,一吨铜,在现在已经卖到1372美元!换算成人民币,也就是一吨一万!三十万吨是多少?想到那个数字,韩俊就咋舌不已!
这是个铜矿?根本就他**的是一个金矿!还是一个被别人弃之如敝屣的金矿!天予不取?那是傻*!以前没钱投资承包也就罢了,现在有了300多万,不趁着别人都不想要的时候一举拿下,更待何时?
一脸不情愿地老朱跟着韩俊一路来到这个矿场,看到矿场的情况,老朱颇有种幸灾乐祸的感觉,四下一指,说道:“小俊,你自己看看,这哪里是个矿场?”
仅有一个一人多高的矿洞,入口开在一个小山包上,山包上长满了生命力顽强的野草,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