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四叶之上 >

第668部分

四叶之上-第668部分

小说: 四叶之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胖子等在外面一整天,几次想进去说些什么,最后都忍住了。

    死了未必就是真的死了,只要尸身没火化,说不定能靠关康换成另一种生命形式复活。

    可这样的话,陈亦锋最终都不忍说出口,他不忍用自以为是的做法,轻玷了故去老者的善意。在这个养老院里,死亡是寻常事,谁也不会因为死亡而哭天抢地。取而代之的,是怎么更好的利用剩下不多的时间。

    活着的时候没有了遗憾,死亡便不再恐怖了。生是起点,死是归宿,这个循环不该被自以为是的不忍心所打破。

    “景爷爷。。。。。。您和我去钱塘好不好?那里有大房子。。。。。。我来照顾您。。。。。。”顾清清红着眼,好不容易才好受了些,挽着景爷爷的胳膊不松手,老人连想去厕所都不太方便。

    小折耳真的害怕了。

    “不去啦不去啦,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咯。小清清啊,你有空多来看看老头子,老头子就很高兴了。”就是知道小孙女忙,景爷爷更加不会去添乱了。这里挺好,谁走了都有人送送,也不会吓到孩子们。

    “爷爷我求求您了。。。。。。呜呜。。。。。。您和我走吧。。。。。。”

    “可不得行。爷爷实话告诉你吧,爷爷啊找到徒弟啦!我这木匠手艺要是传不下去,可不难受得要命,好不容易有个肯学的,老头子不能轻易放过。”景爷爷笑笑,摸摸小孙女的脑袋。孩子长大了,懂事了也孝顺了,虽然没有半点血缘关系,可这份感情却超越了血脉本身,景爷爷心里暖滋滋的。

    “唔。。。。。。真的?”顾清清抬着眼皮有些挣扎,景爷爷确实经常念叨想要找传人的。。。。。。

    “当然是真的。比你还小的俩男孩,勇子还说以后给我也弄个什么培训班嘞。”景爷爷笑容更舒展了,眼角的皱纹聚在一起,褶皱的皮肤怎么舒展都舒展不开。

    不经意间,时光已经在老人身上留下来那么深的印记。时间究竟是多了少了,还是太快太慢?

第861章 筚路蓝缕() 
灾变四年是难得的和平年间,实际上无论是往前还是往后,都难再看见这样太平的光景。丧尸大部分被阻挡在人类城市之外,变异体的袭击事件也屈指可数,外星人因为某些人为因素几乎没有出现,所有人都太需要这休养生息的一年了。

    四叶学院的假期并不长,胖子倒是想带心儿出去玩玩,可小女孩现在身兼数职比胖子还懂事。无论玄兽岛的深入研究,或者符文的改良,以及丧尸病毒中强化试剂的萃取,没了零博士全都靠心儿撑着。

    白天四处忙碌,晚上赖在胖叔叔身边,听温泉如何如何舒服,雪山如何如何巍峨。即使聪明的心儿一早就知道,胖叔叔压根就没亲自体验过。

    四年三月,四叶学院新学期开学。按理说下半学期不应该存在招生的情况,只是送孩子过来的家长实在多了些,尤其是十四五岁的半大小子,正好补充了中学部生源匮乏的短缺。

    新宿舍动工完毕,可依旧有学生愿意住在监护人家里。两个月的监护活动已经结束,按理说逢场作戏,大家都拿到了好处自然就结束了,可就是有些大人、孩子假戏真做。总有缺少关怀的孩子,总有需要陪伴的大人,有时候人和人之间的联系只是缺少契机而已。

    新学生到来的同时,战斗者公会钱塘分部正式成立。虽然只是第一期工程,大多功能性建筑都还没动工,可最主要的接取和考察提升却已完备。四叶学院的师生集体办理入会手续,此后的实践课程将从委托中挑选。

    与此同时,借着第一批便携式家用电器的热潮,孙珏琳不失时宜的推出了天下楼手册。开始单薄一小张,正反面都是各种热销电器介绍,就和宣传册没什么区别,即便逛逛大商场也能拿到。

    可久而久之,里边的内容就丰富多彩起来了。手册从一页成了十页二十页,主要依旧是广告,其间若有似无提到些新奇事物。

    比如说异能者协会最高奖励的宠物礼盒,比如某个城市奇幻无比的空中游乐场,再比如在南都新开张的北府老字号承诺十分钟服务。说是广告吧确实像,可问题是大多都是想消费都找不到地方的,唯一的作用就是看得人心痒痒。

    接下来,手册就变得更加丰富起来。新晋漫画家天赋卓绝,最新连载正式登录!人气少女偶像组合举行大型演唱会,现场画面为您呈现!中心医院修复整形酬宾大减价,联合天下楼药厂免费为战斗英雄家属提供帮助。

    一页页纸张像是有了生命一样,不再只是传统的文字图片。演唱会的歌声、酬宾的画面、老字号的饭菜香,一切该有的感觉都浮现于前,是那样的活灵活现。

    册子不再只是宣传的附赠品,慢慢分门别类,演变成了杂志,生活中看不见的所有新奇都在里边找寻。小小的册子从赠品变成了商品,可愿意消费看一看新事物的反而更多起来。

    米其林能从一个轮胎小册,做成世界美食的导向杂志,孙珏琳得天独厚,怎么就不能让手里的册子占据南都信息市场?御姐的野心远不止于此,娱乐只是第一步,先声夺人的第一步。资讯,才是她统治的手段。

    不知不觉,杂志里开始加入了时事报到,加入了全国物价信息,加入了安全城市评级,加入各个城市的法规比较。

    北府的年财政收入是多少,东郡的下期公务员招募有几人,下西京被驳回的异能法案是哪些,南都去年的军费究竟花了多少。

    这些敏感的话题一旦开始,再想制止就不容易了,尤其是这本叫天下楼的杂志无孔不入。注册、生产、运输、仓储、销售,商业上的所有渠道都和南都联系不大,城里甚至都找不到个售卖网点,就是想用财政手段遏制办不到。

    行政手段倒是可以,只不过上面人都知道背后之人究竟是谁。孙家如果只是麻烦了些,那么此刻占据钱塘的已然成了庞然大物,尤其是这庞然大物名利双收,真翻了脸还不知道谁吃亏。

    市政厅迟迟不说话,资讯市场被孙珏琳以翻江倒海的势头所占据。各种市场盈缺,招工需求,材料收购信息全在杂志上,定价不高很快大量盈利起来。

    不得不说,把商业这块交给孙珏琳打理,是胖子作为校长为数不多的英明之举。悲风管的几个月就是按部就班卖武器,可到了御姐手里立马玩出花来,投入不小,可利润翻了好几番。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天下楼商会打响了第一炮,钱塘所有的产业都被带动起来,效益蒸蒸日上。

    养殖场扩建,根据玄兽岛的驯养经验进行改良,又有几种变异体加入大规模养殖。去年尝过三尾鸡的客人老早开始预定,新年才刚开始,三个月内的产出就已经被预订一空。

    施工小队业绩也不错,所有的收入都分给施工队的工人,四叶学院只留下被回收回来的建筑垃圾,重新回炉加工。几十吨几十吨的建材往工厂外拉,光是这些就让学校大赚一笔,后续的建设也算是有了着落。

    天方酒家开设分店,中心医院推广美容套餐,就连钱塘居民自己开设的酒庄、布坊、果店,也趁着这股热潮赚了许多。

    不过也不尽然全是好消息,意料之外的问题也一并出现。

    浮空田的试种植失败了,第一批蔬菜苦涩,粮食干瘪,完全没有预想中的高产优质。眼看就是下一轮播种时节,钱塘城内少有耕地,更别说四叶学院附近的山地地形了。如果不尽快解决,就意味着全年的粮食只能依靠外购,成本更高还不算什么,就怕被人从中利用,威胁钱塘的自主性。

    陈亦锋立刻牵头成立专项小组,一面日以继夜检查问题所在,一面找上八荒垦长老寻求帮助。

    虽说零博士不再,好在这问题也不深奥,归根结底就是昼夜温差和土壤失肥。

    土地土地,本该依附于大地,依附于大地便意味着有昆虫往来,有植被腐落。可四叶学院旁实在找不到合适耕种的区域,更别说是需要灌溉的水田了。浮空田的优势是自我创造条件,化不可能为可能,节约了农业所需的占地面积,可问题一样暴露出来。

    不是所有动物都喜欢高空环境的,大部分蚯蚓、青蛙、鱼苗都适应不了,水田一旦离开相伴的生物体系,土壤立刻失去活力。高空保温措施又没有涵盖土壤,这才半年土地就坚硬无比,和石块都没太大区别了。

    找到了症结所在,便是专人的对症下药了。由于胖子不是直接拿中央星域的成熟技术使用,这东拼西凑之下,不完善之处太多太多。加之地球的特殊环境,压根就找不到一个万能的高科技出来。

    农研小组提出了不少解决办法:有人工育土,有让小型变异体参与生态循环,有增强种子本身耐贫土性,还有提出用营养液替换土壤的。

    胖子一个连下地都没下过两次的人,自然不懂哪些办法才算有效,也没个偏向性,所有的方案都支持实验。要地给地要钱给钱,此举倒是又让不少生活堪忧的老人来了劲头,谁年轻时还没弄过庄稼地,不说专家多少有些小窍门吧。

    浮空田的麻烦提醒了陈亦锋,钱塘的发展不能只靠某一两个人。现在只是零博士缺勤,出现问题就惊慌失措,万一下次连心儿都不在身边呢?四叶学院的根基不该在某几个人身上。

    趁着春耕之前,胖子急忙发布消息,钱塘将成立新纪元农业研究院,诚意邀请在农业方面有建树、有经验、有想法、有抱负的各界人士报名。薪资、待遇写得一清二楚,研究之闲暇,还兼任大学的农业专业讲师,这份外快的薪酬就没比本职低多少。

    很快,正愁怀才不遇,一脑袋知识的农业人才蜂拥而至。研究从来都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费心费力斥巨资不说,成不成功还两边看。即便成了,没有专利法的保护,技术就和公共资源一样,人人都能盗取白白使用。

    末世之中,混得最难的就是这些专业科研者,除了搬搬扛扛,几乎无从就业。

    消息一出,成千上万的人蜂拥而至,真才实学者有,想谋条生路的也不少,其中甚至还有跑来和学校做生意了。胖子来者不拒,只要守钱塘的规矩安安分分,谁也不会为难。

    就这样,晚南瓜、晚葫芦、豇豆、芋头、慈姑等等作物,赶在了三月份里下了地。后边的芥菜、茭白、生姜也有希望在四月时完成种植。

    大批农业人才,一下子解决了钱塘的粮食危机。相应而来的,又是胖子第二个大麻烦,钱塘人更多了。

    十来万的人口,十来万的的劳动力,无论钱塘接下去准备指定何种社会契约,都有一个无论如何绕不开的难题——户籍。人太多了,想找个人都找不到,更别说是管理了。

    其实不光是胖子有这样的感觉,顾清清每次发通知,地址都乱七八糟。尤其是此前的家长会,没有个固定的街道、地名,填写什么地址的都有。天下楼商会也一样,需要大量劳力时找不到人,等人听到消息来了,生意已经结束了。

    说白了不就是没有社会契约保障,商家与劳动者都不敢签订长期合作的合同么。要是商家跑不了,劳动者跑不了,何必等到需要临时通知。

    钱塘的户籍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心儿和咪哑重新回到学校上课,陈亦锋一个人对着张白纸头大。以前的身份信息是怎么登记来着?他不了解的东西好像实在多了些啊!

第862章 栉风沐雨() 
自己想不明白就求教于人,陈亦锋反正也看清自己不学无术的真面目了,也不在乎多丢点面子。往周围的大都市转了转,四处看看人家是怎么统计户籍的,结果这一看之下还真颇有启发。

    南都和东郡虽然近在咫尺,可两城的户籍信息也有不尽相同的地方。

    南都是按照旧例,把户籍一块交给四城守备负责。守备士兵以户为单位,登记辖区居民统一编号造册,记录各家成员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成员关系等详细资料,其中还记录了某些所属不动产的变化。

    所有的一切任聘关系、医疗保障、教育体系、兵役制度全都和户籍挂钩,若是要去更远的城市经商、旅行,还得申报批准,兼具了护照签证的效能。

    东郡则相对开放不少,除了姓名和地址等基本信息之外,并没有太多的政策和户籍挂钩。只不过东郡户籍的门槛极高,真正成为居民后,也享有各方面的福利优惠,不强制却有不少市民抢着定居于此。

    再到两西京,又有各自的差异。有偏向军功定籍的,有偏向天赋优育的,原本简简单单的一个登记本本,就是被大佬们玩出各种花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