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越之帝王传奇 >

第134部分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134部分

小说: 穿越之帝王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屋,旱门皆造楼阁,布局合理,城外还有一护城河,看上去颇有韵味。最近几个月来,那新来的临安知府事潜说友大力整顿市容环境,也使得临安城变得越来越漂亮了。”

    我边听着方灵的介绍,边看着周边的民居和商铺:“灵儿,这两边的民居屋宇高森,接栋连檐,寸尺无空,端的是繁华无比啊。”

    “恩,临安城的居民区和商业区在不少地方都是合二为一的。”说着说着,方灵带着我们转过一个弯,接着道,“我们现在的这条街就是整个临安城最繁华的街道,叫做天街。”

    “天街?天上的街道?”

    “哥,你扯到哪里去了?这是人间,哪来的天上。”方灵嗔道,“林姐姐,这条大街几乎贯穿全城,从狮峰商行过来一点点开始一直到朝天门外清和坊,南至南瓦子北,谓之‘界北’,沿线商业十分兴盛。也就是说,这条大街‘南则呼南瓦,北谓之界北,中瓦前谓之五花儿中心’。天街的夜市也是人气最旺,商贩最多,物品最全的夜市。”

    林莹再次感慨道:“这里的夜市真是人山人海啊。”

    我四下看去,只见街道两旁尽是一座座亭榭楼阁,雕梁画栋,尽管大都很新,但在我看来却都是古色古香,这临安的建筑颇有诗情画意啊。

    我们在天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不少客贩往来其间,有卖食品糕点的,有卖衣服杂物的,有卖金银首饰的,总之是五花八门,样样俱全,看得我这个很少逛街者眼花缭乱。当然,这里是不会出现电器,机械制品之类的现代物品的。

    “长生库?是什么?”我突然见到一个商铺上的招牌。

    “哥,你真是不食人间烟火啊,我还以为你无所不知,原来也就比灵儿强那么一点点。”

    林莹道:“长生库就是典当东西的地方。”

    我恍然道:“原来是当铺啊。”

    “就是啊,哥,我发现你有时也很笨的呢。前面就是北瓦子了,我们进去看看。”方灵见我有些迷糊又道,“哥,你该不会不知道什么叫瓦子吧?”

    我嘿嘿一笑:“灵儿,我还真不知道。”

    方灵叹了口气道:“哥,我现在怀疑你是不是临安人了。算了,我来给你补习一下吧。我朝以前,城内百姓所居住的街道上一律不准开设店铺,而且一到晚上,街上就会实行宵禁,以前的商铺只能开在固定的坊内。到了我朝时期,商家街头之买卖既成事实,皇帝便下诏承认了现状。于是,大街上店铺栉比,密密麻麻。在不少大城市里,一类固定的聚会玩闹场所也在热闹地点出现。当时因为没有一个现成的名称,而人们发现这类玩闹之徒忽聚忽散,犹如砖瓦之属,便将其聚会玩闹的场所称作‘瓦舍’或者‘瓦子’。瓦子里玩闹的项目很多,除了有杂货零卖及酒食之处,还有相扑、影戏、杂剧、傀儡、唱赚、踢弄、背商谜、学乡谈等表演,人们进去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游玩内容,当然也要花费不少的钱两。高宗南渡后,临安城内外陆续也出现了很多瓦子,大约有20多座吧,名字都叫某某瓦,其中就以前面这间众所周知的安桥北瓦子为最大。”

    我点点头道:“原来如此。”

    不过,我整日忙于朝中政务,看来也该多关心了解下民间百姓的日常生活,我天天说道“民生,民生”,而自己对于百姓的真实生活都不了解,还谈什么民生呢?

    就拿这瓦子来说,它是一处表演场所,以极其丰富的曲艺说唱杂技等表演为内容,是一种大众性的娱乐。总的来说,瓦子的出现是好事,代表着城市娱乐业的兴旺,也能带动周边第三产业的发展,标志着普通市民阶层的壮大与城市生活及城市经济的活跃。

    难怪宋朝的商业发达,税收如此之多,单从瓦子就能看出其端倪。

    谈民生,就该先了解民生。我连老百姓在做什么,在想什么都不知道,一味的凭空乱想,就会脱离实际,大忌也。

    我和袁棘跟在方灵,林莹后面进入了北瓦子。

    如果说天街上的人流叫做熙熙攘攘,那这里面就可以称得上是只见人头攒动,不见表演何在了。

    好在方灵,林莹二人身手灵巧,在人群中穿来穿去,很快便挤到了前面。

    “哥,快看,在说书呢。”

    “恩。”

    台上说书人正在说西汉时苏武牧羊的故事,这时,故事已经讲到结尾处了。

    “话说一年一年地过去了,苏武手里的那个代表朝廷的使节上的穗子全部掉了。可是他把那个光杆子的使节看成自己的命根子,每天擦了又擦,始终保持着一尘不染。。。。。。终于有一天,苏武回到了长安。各位,要知道啊,当初苏武奉旨出使时,随从的人员可是有一百多啊,这次跟着他回来的却只剩了常惠等几个人了,那苏武出使时刚刚四十岁,在匈奴受难竟达十九年之久,这时的苏武已经从一个器宇轩昂的中年人变成了衰弱不堪的老人。长安的人民听说苏武回来,都出来迎接。他们瞧见苏武白胡须,白头发,虽步履蹒跚却始终面带果决之色,百姓们没有不受感动的,众人皆言,苏武,大丈夫也。”

    那说书人说到这里,手拍案木道:“列位,苏武牧羊的故事就说到这里,十九年啊,人生有多少个十九年啊?而且还是在那冰天雪地之中,为了我大汉的尊严,坚守了整整十九年,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啊,生子当如苏子卿(苏武字),一生尽忠可堪比!今日到此结束,明日开始为各位带来的是本朝杨家将演义,欢迎继续前来捧场。老朽告辞。”

    苏武牧羊的故事在后世也是人人皆知,我听完后也是暗自道,“苏武,丈夫也。如果我穿越到汉朝,绝对会让匈奴人偿还苏武十九年牧羊生活的这笔国债。”

    方灵赞道:“哥,这苏武倒是个大英雄也。”

    “恩,只可惜似这般忠贞之士者我朝少亦。”

    林莹一听,慌忙左右环顾,然后道:“长老,莫说国事,小心外墙有耳。”

    我笑笑:“无妨。灵儿,林姑娘,我们走吧,再去其它地方看看。”

    “恩。”方灵微一颌首,带着我们继续到处参观,什么相扑,猜谜,傀儡,皮影戏等,虽然我都不觉得有什么新奇,却让方灵等人看得直叫过瘾。

    得闲时,方灵和林莹采购了一大堆东西,不知不觉间我和袁棘都成了免费的挑夫。一个皇帝,一个武林至尊,这两个挑夫可能是世上最昂贵的了。

    我看着方灵兴高采烈地购买着各种物品,突然却觉得有些不对。我张眼四下看了看,绝大部分购物者使用的货币都是铜钱或者纹银,偶尔有使用交子的也就要和商铺伙计磨上半天了,直至老板出面,才偶尔收上一单。

    “大宋华夏币已经上市一个月了,怎么会没人使用?”

第228章 国营商行

    第228章国营商行“阮爱卿。”

    阮登炳见朝会时我第一个点到他,连忙出列道:“臣在。”

    “银庄开业后的情况如何?我大宋华夏币的发行是不是遇到了阻碍?”

    阮登炳低着头道:“回陛下,华夏币的兑换确实不够理想。”

    “原因何在?”

    “陛下,臣以为主要是我朝百姓对于纸币缺乏信心。近几年来,我朝的纸币交子会子信誉不佳,连续出现贬值现象,且幅度很大,所以临安城中的商行有九成以上都不愿意接受纸币,至于小商贩们更是只收铜钱。目前,银庄的存储业务倒是渐渐多了起来,而前来兑换华夏币的客人却是少之又少,即使有,也是用会子来换取华夏币。臣每天都安排人手在银庄外面宣传华夏币的好处及朝廷的货币政策,而且还印制了大量的宣传单,在繁华的商业街道上向商铺和行人发放,但至今收效甚微。”

    我的手指不经意地又敲了敲龙椅的边沿,问道:“各位爱卿,你们有何建议?”

    一阵沉默后,马廷鸾奏道:“陛下莫急,虽然阮大人所言确有几分道理,但只需对百姓多加引导,臣认为百姓会乐于接受的,华夏币毕竟是我朝的法定货币,面值大小适合,且纸币携带方便,还是有不少好处的。当年发行交子会子时,人们也是观望良久,才逐渐认可的。”

    “这个朕也知道,一旦朝廷停止铸造铜钱,百姓也就只好使用纸币了,但那时就十分被动了。朕的意思是找出一种方法能让百姓尽快接受,目的是恢复百姓对于朝廷公信力的信心。”

    “陛下,臣王应麟有本启奏。”

    “王爱卿,请讲。”

    王应麟是我新提拔的崇政殿说书,曾任太常寺主簿、通判台州,先帝西去后,为马光祖举荐,召其为秘节监、权中书舍人,现擢摄礼部郎官兼直学士院。在赵顺孙进入政务院后,又得赵顺孙和文天祥的推荐,我启用王应麟替代了赵顺孙的部分工作。王应麟大约四十出头,祖籍河南开封,后迁居庆元府鄞县(今浙江鄞县),理宗淳祐元年进士,宝祐四年复中博学宏词科。其为人正直敢言,屡次冒犯权臣丁大全,曾被放逐。

    历史上的王应麟学识渊博,著作颇多,南宋灭亡后,坚不仕蒙,隐居二十年,著《玉海》、《困学纪闻》等,后世家喻户晓的《三字经》便是其著作之一。

    “陛下,臣仔细听了阮大人所述之原因,这其中的根本有两点,一是百姓担心华夏币同会子般无法保值,二是没有商铺愿意接受。所以,臣以为应该从这两点入手来加以解决。”

    我微微颌头道:“那王爱卿有何方法呢?”

    “陛下,正如马大人,阮大人所言,我朝的交子会子等纸币在百姓中的口碑极差,要扭转这种思想意识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期间,宣传实为最好的方式,臣以为还应加大宣传的力度,比如说,在临安城的所有报纸上大肆宣传,务必要做到让所有临安百姓都知道华夏币不同于以前的会子,它的发行原则是基于我朝金银的储备量,绝对不会随意多发,滥发的。一旦临安的百姓认可了,其它各路的百姓就相对易于接受。对于第二点,臣以为首先当严令临安城的大商行,大商铺,大酒肆等必须无条件接受华夏币,华夏币是我朝之法定货币,作为我朝之人,你可以不使用,但你却不能拒绝他人使用;另外就是开办直属朝廷的商铺,供应百姓的生活必需品,比如,粮食,盐,火烛,布料等,这家直属朝廷的商铺可以接收任何我朝法定的货币,那么百姓兑换了华夏币就有地方可以使用了。”

    “什么?朝廷怎么能开商铺?”

    “这于礼不符啊。”

    “就是,谬也,谬也。”

    虽然大宋朝的商业气氛浓厚,但在这些朝廷高官眼中,商业的作用,也仅仅只是让其增加享乐的去处而已。

    堂堂的朝廷怎么能做这种事?

    一时之间,王应麟的提议遭到了七成以上官员的反对。

    “王应麟之意不就是要开办后世的国营商场吗?”

    我没有去听大臣们的反对声,国营商场在计划经济时代数量最多,几乎占有了商场总量的九成,在一定时期里起到了稳定物价的作用,也保证了百姓的基本供给。

    “这或许是种可行之法。”我想到。

    殿上的大臣们见我不说话,也就慢慢安静下来,齐齐地望着我。

    “师臣,你意下如何?”我看着心不在焉的贾似道。

    九月九日将会是军改与否的决定日,贾似道的心思都放在了“九九”会议上,最近几日的朝会都显得无精打采。

    “陛下,老臣赞同王大人的提议。从古到今,虽然没有朝廷开办商铺的先例,但也没有任何礼制规定不准朝廷开办商铺,就像我朝出现的纸币,在以前的历朝历代也没有谁使用过。”

    贾似道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对此我也不禁点了点头:“师臣此言甚合朕心。既然师臣也觉可行,那朕就同意了。商业部江万里,廖莹中,银庄阮登炳,崇政殿说书王应麟。”

    “臣等在。”四人出列道。

    “朕下诏,以商业部之名义,在临安城主要商业街道及百姓住宅集中区域开设商铺连锁,主要经营百姓的生活必需品。此事交与你们四人共同商议,由王爱卿负责,所上奏折朕审阅后便交商业部执行。半月之后,朕要在临安街上见到第一间商铺出现。”

    我想了想补充道:“商铺的目的并非要盈利,但也没有必要亏本。定价原则暂时按照临安市面上同种货物的均价,略低就行,不要去冲击原有的市场价格体系。货物的种类由商业部选定,满足百姓的基本生活即可。”

    “是,臣等遵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