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洪荒时辰 >

第358部分

洪荒时辰-第358部分

小说: 洪荒时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目望去,尽皆是一片荒芜,迷妄之景色,双目不变分毫。

待得些许时辰过去,双目复又重现光明,只见眼前景色,却是一派亭楼殿宇,宝塔金幢,巍峨耸立,殿群林立,浩大不凡,一股皇者之气,汇聚其中。

眼前熟悉之景色,却是让释迦摩尼回忆起,此地乃是未成觉者时,尚处太子之位时的家乡故国。迦毗罗卫国的皇宫之中。

而自身却也是大变模样,身着太子锦袍,顶上金冠束发,三千青丝盘扎而起。袒露右肩,站于一处园林之中。

依稀回到了昔日那坐享皇庭的一国太子之时,红尘世俗,纷扰之气,化作道道转轮清气,流经释迦摩尼周身。

释迦摩尼双目微微放射金光,化作一道浩大光幕,笼罩周身。不为红尘世俗之气所扰,清净之气流转周身,化作一泓秋波泉水,护持周身。

赤着双脚,漫步于园林之中,路遇侍卫,纷纷颔首示意。

似是沉浸于昔日之景,不愿醒转一般。

“师徒之情,父母之情,骨肉亲情,看你能舍弃多少!”波旬眼观释迦摩尼的变化,心中暗暗说道。

世间万事万象,唯独情之一字,最为奇妙。

师父授业传道恩,父母精血再造之恩,恩德再造。夫妻白头偕老,结发之情。骨肉相连,血浓于水之情。

种种恩情,既有恩又有情,每种俱不是轻言能够舍弃的。

可以说,此时此景,对于释迦摩尼来说,乃是一次考验。虽说乃是幻化而来,但亦是可以反应出一个人内心深处最为重要的东西以及他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有关。并不是说,可以在‘道’路上轻易斩杀,也不像‘’中所说那样,能够毫无顾忌,面对亲人挥刀相向。那俱是空口白话,当不得真。

虽说佛门讲究轮回,因果一道。释迦摩尼昔日菩提树下,成道。知晓前生后世,明晓自身因果,早已是大彻大悟。按理说,却是不会在为红尘俗事所羁绊。那为何自在天魔主波旬,明知如此,还要对他一试呢?此种情况,也唯有波旬知晓。

释迦摩尼游荡皇宫殿宇之内,穿街过巷,一幕幕熟悉而又陌生的人群一一向其行礼。若非身上法力依旧,道行倚在。释迦摩尼都要怀疑,自己还是那位未曾觉者的凡人而已。不过释迦摩尼心中也不知是何意,似是沉浸其中,又仿佛在思考什么,耐人寻味。

游离其中,体悟种种,无论是前世父王的严格或是母亲的慈爱,或是妻子的怀柔,亦或是儿子的玩闹,种种一切,释迦摩尼都亲身参与其中。但其双目,又总是明亮,未见丝毫沉沦之意。

……

许久之后,释迦摩尼于菩提树下,大喧佛法,端坐九品金莲,周身上下,金光攒射,宏大气息荡涤诸天万界。

一圈圈金光拂散开来,所到之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大殿环绕的皇宫纷纷消散。如尘如沙,随风而扬。

睁开一双饱经沧桑的慧目,轻启金口,叹息一声:“此次斗法,魔主胜了。”

虚空中,波旬的身影浮现,带着些许莫名的笑意,望向释迦摩尼:“堂堂圣人,如果无法割舍情爱,怎证大道?”

释迦摩尼听后,嘴角露出一丝笑意,道:“非是吾要割舍情爱,乃是因为……”

“什么?”波旬问道。

释迦摩尼淡淡一笑,虚空之中,无边涌起无数天花,手中拈花一笑,道:“佛亦有情!”

“哈哈,好一句佛亦有情,尔有大才,此次就此作罢,下次本座在与尔一比高低!”波旬说完,转身步入虚空,消失不见。

正文 第四百六十二章 圣位由来 大道唯坚

两界相连,圣位如今已被释迦摩尼,它化自在天魔在波旬分别占据一尊。余下圣位,虽有不少,但仍然让无数修士们,为之奔波杀戮。

那高高在上,不死不灭的圣人之位太过于诱惑。长生易求,永生难得!不死不灭,不垢不净,万劫不灭,天地毁,圣人长存,如此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无数修士愿意为之杀戮奔走。目的只为成为这高高在上的一尊圣人。

然而圣人却不是那么容易成就的,古往今来,多少天资纵横之辈,苦苦于红尘苦海之中挣扎不断。然而最后,乃至生命终结,仍然无法踏出那关键一步,成就不死不灭的无上道果。反而最终下场却是神魂俱灭,自此在天地间消失。

如此之多的前车之鉴,却没有让无数修士们退下脚步,仍然如那飞蛾扑火一般,前仆后继。哪怕上方道路如何凶险,依然无所畏惧,奋勇直扑。目的就是摆脱那‘蝼蚁’之身份,成为以天地为棋盘,万物为棋子的‘下棋人’。

然而天地万物生灵无数,圣位有限,古往今来,自盘古氏开天辟地,破碎混沌。天地呈清浊二气以来,圣人却只有寥寥数人而已。

而这数人无不是身怀天地气运,才华洋溢,天资纵横之辈,能够与亿万众生中脱颖而出。这本身就表明了,其独特的地方。

殊不知,那道祖鸿钧,亦是曾与魔祖罗睺相夺圣位。

但是那罗睺与鸿钧二者,却是有着明显的区别。

罗睺想求逆天成圣,夺取洪荒地脉灵气,抢夺众生气运。视万物为蝼蚁,众生为棋子。用之则用,无用则弃。

但是其不知,此举乃是下下乘之道。

鸿钧身怀天地气运,虽说神通不如罗睺,但其身怀浓郁无匹的天地气运,灵宝无数。凭借种种至宝,方与罗睺周旋。

鸿钧秉承顺天成圣,教化万物众生。使其脱离愚昧之态,晓性明心,知晓自身本心所在。此举已然获得天地认可,是以鸿钧能够集结到帮手,共同对抗罗睺。

最终鸿钧得东海太初仙岛青辰相助,集合另外二位大神通者,共同于洪荒西方之地大战罗睺。此一战,打的是天崩地裂,山河失色。

无数万物生灵被毁,无端遭此厄运。

虽然最终战胜了罗睺,但是亦是有洪荒西方亿万灵脉相葬。导致西方之地,从原本的富饶之地,变得贫瘠不堪。

天地灵根,珍贵灵宝,被毁无数,富饶之地,顷刻间化作不毛之地。

即便相隔亿万载,如今的西方之地虽说得到改善,但仍然没有恢复到昔日的富饶程度。

大大不如洪荒东方,钟灵毓秀,秀美无双,天地灵根,奇珍异宝无数。人才无数,才华横溢之辈,更是有如那过江之鲫,多不胜数。

而此经典战役,更是被永久载入天道之中,那一时代,亦是被余下众生称之为‘太古时代’。

可以说,那太古时代乃是一饱经杀戮纷争的混乱时代。

自太古时代结束后,西昆仑先天神人鸿钧,于西昆仑得到昔日盘古氏诛杀混沌三千魔神,得其大道之基鸿蒙紫气,所化作的造化至宝‘造化玉牒’。

造化玉牒内含大道三千,乃是至宝中的瑰宝,蕴含无尽大道至理。

只可惜,造化玉牒虽为造化至宝,但是其不惧攻击以及防御能力,只是一件蕴含无量大道的至宝。乃是三千混沌魔神身上的大道法则所演化的鸿蒙紫气所化成,其内含无量大道,得之可以轻松感悟三千混沌魔神之道。

可惜的是,这一至宝却是无法承受盘古氏那磅礴无匹的开天之威。

最终被开天神斧,斧气所伤,散落无数份,落入洪荒之中。

其中大部分遁入洪荒世界之中,后为青辰所得。另一部分,却是大半落入西昆仑,后让那西昆仑先天神人鸿钧所得。

凭借此至宝,在加上诛灭罗睺所获得的无量功德,最终于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合一的状态下,证得无量圣人大道。

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天象垂怜,顿生无边妙相,遍布天地,包囊万物。

后鸿钧自命为道祖,于玉琼山之巅创建道场‘紫霄宫’尔后,闻传洪荒,吸引无数众生不辞辛苦,来至混沌前往紫霄宫。

只可惜众生虽说知道这混沌,乃是孕育盘古氏,以及三千混沌魔神之地。但是,除此以外,对混沌却是毫不知情。

未到大罗金仙者,擅入混沌,只有死路一条。

而即便修为臻至大罗金仙道果境界,若是无至宝护身,亦要陨落于混沌。

大道不可轻易言传,若想得无上大道,若无至宝神通傍身,怎么能有资格听闻无上大道?

这也是道祖鸿钧,对于洪荒众生灵的最后一道考验。

其考验却是共分三道,第一道,乃是九天罡风层。九天之上,有罡风层地带,这罡风狂暴无匹。吹割在身上,有如万把钢刀袭身,肉身稍差一些。便要被这无数罡风,撕成肉糜血沫。陨落于此。

第二道考验,乃是天地屏障。此屏障乃是天道为了保护天地不被混沌之气侵蚀,以规则所立之结界,用以保护洪荒大地万物。

须知这混沌之气,乃是元始始祖之元气,万物灵气,无论是先天灵气或者后天灵气,乃至于仙气统统是这混沌之气所分化。

而混沌之气乃是品质最为元始的始祖元气,除却于混沌中诞生的三千混沌魔神,却是无任何一位外在生灵所能吸纳。

而混沌之气侵蚀性极为厉害,若无天地屏障保护,这洪荒万物大地,不消几日,就要被混沌之气侵蚀毁灭,同化为混沌之气。

是以为了使洪荒大地免遭混沌之气的侵蚀,故此在开天辟地之初,由青辰划下一道时间屏障保护洪荒。后来,由天道接管,演化为天地o}。n}eT屏障。

前面二者对于前来听道的众生来说,虽然有着阻碍,但是也能够通过考验。而相比于前面二者来说,这最后一道考验,乃是在混沌之中找寻那‘紫霄宫’此次不仅需要极为深厚的气运,也需要极为高强的手段以及缘法。

而这混沌之中,又是以凶险而闻名,最终到达紫霄宫的,只有寥寥三千人,正合大道之数。而这三千大能,乃是突破重重艰难险阻,来至这混沌之中。每一位,俱是身俱大神通之人。乃是真正的大神通者。

可以说,来至这紫霄宫中听道的三千人,乃是整个洪荒之中最为精锐的强者。而且,此等大神,虽说不如太古大神。但在上古时代,已是真正精锐的大神通者。

在太古,上古时代诞生的大罗金仙,足以比拟后世斩三尸突破的准圣强者。

太古,上古时代的大罗金仙,乃是经历无数厮杀,突破而至。无论是各种眼力,或者是手段,神通比之后世准圣还要强上三分。

这也是为何后世大罗金仙,不如上古之时的大罗金仙一个根本原因。上古之时的强者,吸纳的乃是先天灵气,这一灵气只在混沌之气下,乃是品质极为精纯浓郁的灵气。富含些许盘古精髓,而盘古精髓又可淬炼肉身,这也是上古之时修士的身体,比后世仙人的身体要强悍的原因。有种种条件,前古修士又怎能不强大?

紫霄宫听道众人,于道祖鸿钧那里听来独特的‘斩三尸’证道成圣之法。三尸之法,极为奇特,乃是道祖鸿钧参悟手中造化至宝‘造化玉牒’所参悟的独特证道之法。此法只在三千混沌魔神‘以力证道’之下,在功德证道之上,居于二者之间。

三尸者,乃是善尸,恶尸,执念三种。其中善尸最容易,恶尸次之,执念最难斩。此种证道之法,除却道祖鸿钧斩却三尸外,无一人能够尽斩三尸。而道祖鸿钧斩尸所用之物,既不是先天灵宝,亦不是先天至宝,乃是用顶上三花寄托善,恶,执三尸之念。后传于三千大能的,乃是简单之法。

道祖鸿钧于紫霄宫布道三千,共传下六尊圣位。传七道鸿蒙紫气,鸿蒙紫气乃大道之基,得之可成圣。

圣人者,不垢不净,不生不死,万劫不磨,万劫不灭,是为圣人。圣人之下,万物为蝼蚁。

鸿钧道出,圣人的强大,圣人的至高无上,圣人的无量神通。其最后更是道出,得鸿蒙紫气者,可成圣。

三千大能尽皆心动,他们不辞辛苦来至混沌紫霄宫,就是为了能够得到大道真传。如今鸿钧道出能够成圣,更是让他们心动不已。随后鸿钧收入六人为弟子,其中三清乃是盘古元神三分所化,身俱盘古大道,身怀无量功德,成为鸿钧座下弟子。女娲乃是先天阴阳二气中的阴气所化,对于阴阳造化一道,颇有心得,为道祖四弟子。接引,准提乃是洪荒西方之地先天灵根所化,身负西方因果。

而道祖鸿钧曾大战罗睺于西方之地,欠下西方因果,因此收二人为记名弟子。传下鸿蒙紫气,分予圣位。

余下一道鸿蒙紫气,却是被红云所得。这红云乃是开天辟地之初,天地间第一朵云彩得道。其本体乃是一朵红云,所以字号红云老祖。乃是先天大神,其最好自处结交好友,紫霄宫中因一时怜悯让出圣位与那准提。其身旁的鲲鹏,亦是迫于三清之威,不得不让出圣位,最后接引,准提得传鸿蒙紫气。有成圣之望,鲲鹏恍然大悟之下,知晓自身已然丧失大道机缘,故此结怨红云。

不过红云早年有青辰暗中相助,整日躲藏在镇元子五庄观内。镇元子有一宝,唤名‘天地宝鉴’乃是天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