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我注定不会是大侠 >

第51部分

我注定不会是大侠-第51部分

小说: 我注定不会是大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邃庵公一脸神秘地告诉我们,早已成竹在胸的他怡然自得地坐在书房之中,似乎等待着什么。
“志存国计宁辞谤,力纠官邪岂近名。”入笔遒劲的十四字印入眼帘,只是此时已是半夜三更,再也提不起精神的我完全靠着杨老先生的一句“今晚有大戏”支撑到现在,至于南宫和铁牛,更是满眼红丝地等待着邃庵公嘴中的“大戏。”
“邃庵公,请问…”
“子渊,你可知我这石淙别号取自哪里,我这一清的清字出自何方?”
“那个…”
“子渊,你又可知何谓九镇三边是什么?”
每每当我准备询问杨一清今晚的大戏何时上演之时,邃庵公就王顾左右而言他地岔开话题,什么云南的石淙流韵啊,什么“圣人出,黄河清”的意境啊,什么“一清社稷”之类的东西,对已是困顿至极的我来说没有半点吸引力。即使是第一次听到三边是指的甘肃、宁夏、
陕西,九镇又是什么大同、宣府一堆地名,那股睡意也依旧缠绕着,让脑袋渐渐麻痹起来。
无所事事,便只有品着杨一清亲手栽培的“邃庵新茶”打发时间。
正当我准备再沏一壶“邃庵新茶”来阻挡睡意的时候,屋外的一点点轻微的响动惊动了我的六识。手中龙泉顿时出鞘,用脚踹了踹已经快睡死过去的铁牛,三人便组成玄清的三才阵,将杨一清死死地保护在阵中。
“来者何人!”我一声顿喝,那屋外迟疑的两人便闯了进来。正当南宫准备出手之际,我却正好看清了那人的相貌,我左手一摆,阻止了南宫的出手。
“竟然是你!”
身着飞鱼,腰系鸾带,手提绣春,三品虎豹刺绣让我在第一时间内认出了,原锦衣卫四品佥事——陈敏。他乡遇故知本是好事,但此时此刻,在摸不清对方来意之前,龙泉却是万万不敢收回去的。
“我说张公公怎么说会有惊喜,原来是你小子。”陈敏反倒是先收起了武器,对我展颜笑道,他的右手从怀中摸了摸,便掏出一块令牌递了过来。
这令牌通体由不知名的青玉制成,触摸之间,沁人心脾,想来绝非凡品,翻看背面,一个大大的“永”字便告知了主人的来历。见此情形,我深情一松,便一侧身将邃庵公让了出来。
只是这一刹那,陈敏的脸色突然一变,从怀中飞快地掏出一道黄色的锦帛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正德五年五月,安化王起兵谋反,大理寺总兵官姜汉、少卿周东、镇守太监李增、少监邓广、巡抚都御史安惟学、都指挥杨忠尽皆遇害。反贼扶立朱寘鐇为主,以何锦为大将军,周昂、丁广为左、右副将军,孙景文为军师,其下分授先锋将军、都护、总管等。六世庆王朱台浤亦附之,朕心甚忧。特命右都御使杨一清起复三边总制,总督宁夏、延绥,兼提督西征师旅,与总兵官神英前往讨贼平乱;命张永监军,统京营兵三万暨各镇军马相助,钦此!”
在场几人齐刷刷跪下,直到杨一清亲手接过圣旨之后,众人才又站了起来。
陈敏笑嘻嘻道:“恭喜杨大人官复原职,下官言语之中若有得罪之处,还望大人海涵。”此时的杨一清却不加言语,反倒是将书房内的一张地图展开,做出了详细的规划。
—寅时一刻—
“目标已经出发,目的地宁夏。”简短的十一字汇报之后,那名黑衣男子再度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潜伏在黑暗之中的危险,渐渐地露出了它的面目。
大大的杀字绣在领头人胸前的湖缎上,寂静如冬的夜晚中,那人伸出了右手,打出了一个奇怪的手势,周遭的房屋之上闪过了多道黑影,待这一切又恢复如初之时,领头人的身影早已消失不见,唯有那隐去月光的夜晚,愈发苍凉。
~~~~~~~~~~~~~~~~~~~~~~~
凑字数小废话时间:
HELLO,亲爱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梦舟小哥,许久没有和大家讲聊天了,所以一时心动,便准备说上几句。
首先呢,貌似最近一段时间小哥每天都只是一更啊?
嗯嗯,没错,由于小哥已经回到老家,每天要和亲人们聚在一起,所以时间上就少了很多,其次呢,小哥在作者专区开了个替人评价小说的帖子,又消耗了时间,最后呢,小哥又在玩DOTA,所以时间又少了一些,因此呢,每天一更基本就成了定式了。。。
(你这垃圾作者,居然找这么多借口!)
咳咳,前面是玩笑话。。。(谁信啊!)事实上是这样的,每日一更呢,并不是小哥真的想这么干的。主要原因还是考虑到小说本身的质量。最开始的三更、四更的确很快很好,但是读者朋友们是否发现其中有许多的错别字呢?还有很多可以修饰的更好的地方全都因为小哥的赶速度而变得不尽人意。
为了保持作品的质量,小哥现在将会花大量的时间用在每一章的更新上,以前可能同样的时间可以写两章的,小哥为了保证质量就只能写一章。。。
比如说这一章,看似不是很多,但小哥为此专门查了杨一清、张永、仇钺(后面会提到)、宁夏之乱、锦衣卫、官服等等方面的资料。可以说这一章节的输出基本上都是符合历史的。
(那个圣旨是我根据传记重新编排的。。。)
说这么多,小哥只有一个意思,我注定不会是大侠绝对不会TJ掉,无论A签不A签,小哥都会坚持下去。此外,前面的章节等我存够了稿子就花几天时间好好修改一番,现在自己从头读起来还是能发现不少不通顺的地方。(归功于我近期做书评做的多0。)
如果读者朋友们有什么好的意见或建议,可以在书评区里发表下观点,小哥会按时去查看的~
请继续关注《我注定不会是大侠》~


第七十七章 鸣鸿
更新时间201187 21:33:47  字数:2257

 此际已是芒种之时,正是天地元气造化万物之辰,虫鸟互鸣,樟槐交植,树叶沙沙的沉郁声响,奔驰的马蹄声与车轱声,却并没有惊扰这一片充满生机的声音。
这本就是属于虫鸟之乐的清晨,若非那棵突然离奇倒下的大叔,这场虫鸟的争鸣之辰恐怕并不会因此而停息还要持续好几个时辰。
“吁”,凭借着游刃有余的驾车技术,马车在千钧一发之际终于停了下来。那两匹上好的白马更是因为有些受惊而喷出鼻息,显得有几分仓皇失措。
“终于出手了吗?”我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放下缰绳,便对着周遭的树林朗声问道:“尊驾何人,竟以如此大礼相赠?”这话连续质问了三声,却始终都没能等来应得的回应。
正当我有些怀疑自己是否疑心过重的时候,那横在官道上的大树中却飞出五只迥乎不同的暗器,分别冲着我周遭的几个要穴打了过来。
见此情形,我冷笑一声,右手拔出腰间的龙泉,挥出的一道剑气便将飞向“百会”“天突”两个死穴的暗器弹开,左手又是运起“虎诀”,袖子一卷,先用“虎卷风”收掉了飞向“神门”的三叉小戟,遂又极快地向回一收,又用一记“虎揽尾”回救,用那到手的三叉小戟挡住了打向“神阙”“膻中”的袖箭和六寒针。
与此同时,那大树之上猛然跳出五道黑影,一时之间竟然将那阳光尽数挡住,正当我对那几人的奇兵异器感到诧异不已的时刻,车前的土地突然发生了响动,霎时间黄沙乱舞,一把三尖叉猛的从地上迸发而出,直指下身要害,果然是阴狠至极。
而注意力完全放在上空五人身上的我来不及多想,脚尖一点,硬是赶在那拿着叉子的蒙面人之前率先规避。而那之前的五人更是配合默契地一同出手,正迎上从车上跳下的我,挡在最前面地是一个握刀的汉子,其刀长三尺,身如赤炎,刀口极宽,定是厚重之极,看来此人修为定然不浅。跟在他身后的四人的武器更是奇怪无比,除了两把形似少林宣花斧的较为常见之外,其他几人手上的武器分别是形似钩、镰、挝这些少有人用的奇葩。
诧异之余,龙泉化剑为刀,那剑气也随着主人的心意顿时一变;如一道蓝色的弯月落了下去,直捣黄龙。在这蓝与红的对碰中蓦地升起两道青色的气浪,犹如那大江东逝的浪花,滚滚滔天。
这一刻的时空似乎被扭转,明明是旭日东升的清晨,却被这两把神兵的光芒所掩盖。
苍郁的大树,尘土飞扬的官道,虫鸣鸟叫,尽皆不见。
只剩下那一弯苍月和那不朽的涛声…
蓝色的剑影,红色的刀芒,在几瞬之间擦出三道紫色的火花,犹如绚丽的星辰,点燃了这一抹黑夜。
而在那红色的,如怒涛般的刀芒后面,却是四把黑色阴冷的诡异奇兵,飞掷而来的石斧封住了凌云步的退路,而跟上的三把长兵器则是带着要将目标手脚尽皆刺穿的势头,身后的那把蛇叉更是及时杀到,将最后的退路也给完全封死。
此刻的我,正如那屹立建岩的青竹一般,被四面八方的狂风摇摆着,侵袭着。
左边,右边,上边,后边,尽被封锁。
那就只好正面突围吧,我目光一寒,身躯好似化作一道蓝光,凌云步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向着那把势如劈山的红刃迎了上去。
那手持鸣鸿刀的汉子嘴角一舔,似乎看到猎物闯进了陷阱之中一般。只见他嘿嘿一笑,手中的力道顿时又加重了几分,那红色的刀纹竟在慢慢地蠕动,一股黏稠的滞感迫在眉睫,这鸣鸿刀竟然有此奇效!我心中暗叫一声不好,若是如此,紧追而来的兵器马上定然要在我身上戳出好几个血窟窿,情急之下,我的脚下顿时一变,隐隐约约似乎踏出一道八卦的阵图一般,在数把刀锋之间穿梭而过,那疾步似飞的凌云步配合上六识通神的听猿劲,却也免不了被凛冽的锋芒刮出几道伤痕。
好狠的招数,我面色一寒,饶是我身法已经提升到极致,也只能在这天衣无缝的配合下勉强避过要害,身上的几道伤口感受不到一丝疼痒,想必是喂了毒的。
“弱冠之年就能突破仙境四层?”那手执领头叉状兵器的领头人眼中有些诧异地问道,手上的兵器却毫不见缓的刺过来,那声音突然又变得阴冷了几分:“若是如此,便更留不得你。”
他此言一出,观望的几人便根本不顾江湖规矩的一拥而上。。。
~~~~~~~~~~~~~~~~~~~~~~~~~~~~~~~~~~~~~~~~~~~~~~~~~~~~~~~~~~~~~~~~~~~~~~~~~~~~~~~~~~~~~~~~~~
不好意思,这边老断电,只好先这样了,等这边供电好了再说吧~
注释:鸣鸿刀:上古时期轩辕黄帝的金剑出炉之时,原料尚有剩余,由于高温未散,还是流质的铸造原料自发流向炉底,冷却后自成刀形。黄帝认为其自发的刀意太强,足以反噬持刀者。黄帝恐此刀流落人间,欲以轩辕剑毁之,不料刀在手中化为一只红色云鹊,变成一股赤色消失在云际之中。
《洞宴记》:〃武帝解鸣鸿之刀,以赐东方朔,刀长三尺,朔曰:此刀黄帝采首山之铜,铸之雄已飞去,雌者犹存,帝恐人得此刀,欲销之,刀自手中化为鹊,赤色飞去云中。〃
挝:也称为“抓”,古代的兵械之一,有长械、短械、软械三种之分。挝的使用方法融有长矛、大斧等长柄重械的技法。挝头似斧脑可宕击,挝笔似斧刃可用斧之劈撩之法,伸直之挝指则如矛尖,用以戳扎,挝柄似矛,杆可拨可撩。挝亦为古兵杖之一,形式奇特,长一丈三尺,柄端安一大拳,拳握一笔,纯以铁制,其重量不亚于斧銊,旧式仪仗中时见之。

镰属于戈类兵器,具有钩割功能,镰身微曲,平顶、双刃,长约40CM、宽约3CM,下有椭圆形的銎孔用来装柄。战国及唐时称为“长镰”,主要用于守城战,钩击攀登城头的敌人,似乎与吴钩的作用相反。
钩:武术器械,古代兵器之一。由戈演变而成。春秋时期,钩与戈、戟并用之。武术中所用的钩有单、双钩之分。技法有钩、缕、掏、带、托、压、挑、刨、挂、架等。演练时起伏吞吐如浪式。钩有单钩、双钩、鹿角钩以及挠钩等,是一种多刃的兵器。


第七十八章 道符
更新时间201188 22:42:11  字数:1427

 “有本事你就进来啊。”我冷冷一笑,转身便钻入了那马车之中,只是此刻那两匹受惊的白马早就挣开缰绳不见踪影,我这一举动便让在场的几人一愣,六识感受到他们明显在面面相觑一番后才展开阵型,小心翼翼的靠近。
“阁下这是卖的什么空城计?”为首的黑衣人冷冷的说道“少侠若不快点,和你分道扬镳的邃庵公恐怕就要在扬州曝尸荒野了。”我当下一震,却在转瞬之间并明白这不过是对方使用的心理战术。顿时冷哼一声,笑道:“前辈说的极是,只是前辈又何必心急呢,晚辈既然已经中了几位前辈的奇毒,不到半个时辰就会毒发,前辈又何必引我出来呢。”说完,我更是佯装打了个哈欠,侧着身子靠着这马车的后壁。”假借着这虚虚实实实实虚虚的对话引诱着几人靠近。
“妈了个巴子的,老子还怕了你不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