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修仙帝国 >

第118部分

修仙帝国-第118部分

小说: 修仙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煌两人对视一眼,展开身法,朝着声音来处掠去。百十步距离片刻便到,只见桃林深处,却有三间茅屋相依伫立。外面圈着木栅篱笆,许多花藤攀缠其上,颇有几分山野之趣。
木栅外正候着几个人,两男一女,相貌不俗,三人身旁放着一个担架,一个面色蜡黄的汉子躺在上面,远远瞧来,好像很是虚弱。
那女郎等了片刻,不听屋内答话,又道:“我二哥身中奇毒,命在旦夕。请药王赐与一见,大施妙手,救我二哥性命。天帝四尚,感激不尽。”
“这桃谷药王却不知是个什么人物,天帝四尚,名字也好生奇怪。”楚煌疑道:“岚姐,你可知道他们的来历吗?”
涟岚苦笑摇头:“我自问对四海成名人物多有耳闻,不管是仙道门派,还是武学世家,也算有些知见。只这两日进了这桃源谷,却让人谜团丛生。果真是世外之境。”
两人自在一边猜度。只听的‘咿呀’一声,木门拉开,一个衣着素朴的老者走了出来,一边打量着门外的四尚,一边将栅门打开,面上露出一丝讶色,拱手道:“几位朋友请了,我听闻你们要找什么桃谷药王医人,为何却堵了我的院门厮扰不休。”
那女郎刚要说些请药王略施妙手之类的话,听了老者此言,疑问道:“您莫非不是桃谷药王?”
老者哑然笑道:“你们既是找人治病,这般重大的事情怎么不打听个清楚。这里虽是桃谷,却从不闻有什么药王,我老汉僻居此间多年,姓名早已不用,只因生平喜爱调弄花草,有个别号唤作老圃。却不是你们要找的药王。”
“请问老先生,这桃谷之内有多少人口?”
老圃笑道:“桃谷中都是些山野无拘管之人,不知岁月,苟且度日罢了,谁又管他多少人口。”
“那此间可有一个叫作药王的?”女郎不肯死心。
“此间之人,生不用药,死不用医,既不乐生,也不惧死,哪里用得着什么药王。”老圃扫了担架上那人一眼,“你们若想医那病人,还是另寻高明去吧,休要在此耽搁了功夫。”他说完便架上木栅,自顾转身而去。
“老先生,请留步。”
楚煌快步跑了过来,笑嘻嘻地道:“老先生,我也想向你打听一人,此间可有一位老先生,如你一般的年纪,唤作老农的?”
“老农?”老圃乜了他一眼,奇道:“你寻他作甚?”
楚煌见他并未一口回绝,心思电转,胡诌道:“这位老农先生,原是我邻家一位老伯父,只因他迷上道术,一心修仙,便抛妻弃子四处云游。如今他父亲命在旦夕,亟盼在临死之前见他一面,因我会一些小小术法,前些时打听着老农伯父在此,便受他家人央托,千里迢迢来与他报讯,希望他人情不泯,能够回去一趟。”
“原来如此,小哥儿原来是受人之托。可敬,可敬。”老圃嗟叹道:“可惜你来迟一步,老农已在半年之前亡故了。还请回去在老人家面前妥为遮护。”
“亡故了?”楚煌吃惊道:“老先生此话可真?”
老圃不悦道:“生死大事,我还能骗你不成。”
“不是,”楚煌飞快得理着思绪,迟疑地问:“老农伯父平生笃信道术,他会否得道飞升了呢?”
老圃打个哈哈,摇头笑道:“这个老农平时就爱说些鬼话,他哪里懂什么道术,你说到这里,我倒有一物相赠。等我一会儿。”他叮嘱了一句,快步走回茅屋去了。
“岚姐,今日之事可越发让人摸不着头脑了。”楚煌笑叹。
涟岚凝眉道:“这老圃说老农已在半年以前亡故,难不成我们昏迷了半年之久,或者前时众多豪客都是白日见鬼了。”
俗话说,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烂柯、刘阮之事,古已有之。便是楚煌亲身经历,当年在无忧谷中,龙袍人布下【鸿蒙初临阵】,将卸甲令主王朕、柳惟一困在阵中五百年之久,也算世间一奇。只是楚煌现在修为精进,那【天河倒影阵】虽然奇奥,却并无修为奇高之人主持,楚煌却不信它能将自己困上半年。
说话间,老圃从屋里走了出来,拿着一卷东西,送到楚煌手里。笑道:“这老农平日便喜欢搜神述异,临终别无他物,只有这一卷帛书。你既是他家亲邻后辈,我便将这卷帛书赠了于你,斯人已去,睹物思人,或还有个念想。”
“哦,多谢老先生。”楚煌接过来检看,只见那物以一个布囊包了,抽出来看时,果然是一卷帛书,他心中起了几分好奇之念,仔细看那文字时,几乎跳了起来。
只见帛衣开头写了一溜小篆,笔法流丽,甚是工整。却是‘九歌真解’四字。

第198章 天帝四尚
更新时间2012216 22:52:28  字数:3262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飞禽以凤凰为首,号为不臣。走兽以貔貅为首,号为阿焚,水族以玄龟为首,号为玄武,麒麟以圣德君临天地,被万族奉为天子。……
祖龙者,麒麟王子,麟首蛇身,群以为不祥。修行三千岁,得大神通。乃西击貔貅,败玄龟,臣水族。受禅于麒麟王。号为至尊。当是时也,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祖龙崩,国裂为五,传而为五龙帝,东方青帝灵威仰,西方白帝白招拒,南方赤帝赤熛怒,北方黑帝汁先纪,中央黄帝含枢纽。……
今传之【山海经】,太古【四灵族】之【圣经】也。本名【山海经图志】,今传有图无文,文为战国西汉间人所补,殆非原貌。今文之某首某身,八尾九首之类,群以为骇怪,不知太古亿万年间,物种各有嬗变,亡族灭种者不可胜计。便是牛马虫蛇之属,不过因其形似而强名之而已。……
故老相传,【山海经】中有四灵五帝神通。……
楚煌目下数行,见这【九歌真解】中不过是写些太古神异之事,都是些散乱短章,意尽而止。至于其间所叙大约是些习见之说,只是往日治史者都以怪诞不经视之,不如这老农将其连缀成篇,若成系统而已。
楚煌匆匆看了几段,心头微感疑惑,也不知这卷帛书到底是不是那桃花源主请柬上所指。不过只看其内容,也不过是些搜神述异之文,一新耳目而已。这等文章,从古便夥,数千年间络绎不绝。【山海经】以下,直至【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之类,不胜枚举。宋代更编了一部【太平广记】,宋代以前小说,无所不包,能让人看至厌而又厌。
此般书中纵有些深隐之处,观其文者总不至于把花妖狐怪当了真。这【九歌真解】大约便是些觅奇之文,又谈何救世神通。
楚煌心中一动,又问:“敢问老先生,这谷中可有一位叫做陆灵枢的吗?”
“怎么?”老圃愕笑道:“难道你跟他也是亲邻?”
“那倒不是。”楚煌嘿笑道:“不过,我们可是受了这位陆先生的指引方才寻来谷中的。”
那自称【天帝四尚】的女郎双眸一亮,急道:“我们兄妹四个也是得了那陆灵枢先生的指点方来此求医的。请问老伯,那陆先生可在谷中?”
“我这谷中都是避世之人,谁还耐烦世俗挂扰。既是那陆灵枢引你们来此,你们还是找他去吧。那【灵枢】、【素问】都是医中典籍。他既是以此为名,或许懂几分医道也说不定。”老圃挥挥手,便要架起栅门。
“对呀,那陆先生既以‘灵枢’为名,想必是个行医的。那桃谷药王多半便是自比了。我兄妹竟然当面不识,致生波折。”女郎和两个同伴一计较,都是叹恨不已。
楚煌见老圃转身便走,忙道:“敢问那陆先生住在何处?”
“向西直走,自己打听吧。”老圃摆手说了一句,‘砰’的一声,关上木门。
“今日之事,真是大有蹊跷呀。”
楚煌见那老圃一付拒人千里的架式,也不好过多盘问。将手中的帛书递与涟岚,说出自己的观感。
那女郎三人也低声商议一番,两个大汉便抬起担架,看样子是要寻那陆灵枢去。
楚煌看她几个褒衣博带,神情和雅,与寻常修士似有几分格格不入。心中微奇,快步上前,拱手笑道:“三位请了,不知这位兄台得了什么病症,在下略通几分歧黄之术,或许能医他一医。”
女郎瞅了楚煌一眼,淡笑道:“不瞒小兄弟,我兄妹四人都还懂些医理,奈何却对我二哥的病症束手无策。我闻世间医理早休,所余者,剖腹洗肠之类,便是康健之人,一经诊治,也要丢了半条命去。何况,病余之羸弱。”
“小姐此言差矣,开膛破颅之术,也非今日才有。当年华元化为关武圣刮骨疗毒,又欲为曹操破颅治顽症,当时称为神医。这也是对症施药之理。”
“你倒还知道一些故事。”女郎掩口笑道:“以歧黄称医术,人固知之矣。请问其所以然?”
楚煌微微一怔,笑道:“歧为歧伯,相传是黄帝医官,黄自然是黄帝。【黄帝内经】记载黄帝向歧伯问医理之事,是针灸学之祖。是以,便以歧黄来称医术。此言可对?”
女郎笑着点头,轻声叹道:“今人为学,多不能会通古今,究其泉源,徒知其名,不察其实。你能有此留心,也算难得。不过我二哥此症却非凡庸可治。我四人不是旁人,乃天帝御前四尚官,专掌天帝衣食起居。近因大景腐败,世情靡烂,衣食住行皆不得所安。天帝便命我四人下界匡助其事。我便是天帝尚衣,字阿云,号霓裳。”
“原来是这么个天帝四尚。”楚煌听的将信将疑。
“二哥尚食,字珍馐,号百味。”
“三哥尚居,字容膝,号庭实。”
“四哥尚行,字安步,号千里。”
“幸会,幸会。”
楚煌一脸和煦,那尚食躺在担架上形销骨丁,颇伤形神。至于尚居、尚行,倒是气度不俗,一个貌相清奇,大有山林隐逸之风,一个衣着朴实,却有生龙活虎之气。
阿云轻叹口气,无奈地道:“我二哥生性贪嘴,世间美味无不沾口,岂料世间人心大坏,五谷之事,酒肉之类,皆不求之地利。以致用鹤顶之红染肉,砒霜之毒酿酒。我二哥下凡以来,食不果腹,酒不沾唇,七日不到,便至形销骨立,不得已而食,一病至此。想我等天神,虽然名列仙箓,暂得长生。却须受人间香火。世人供俸愈是虔诚,我等形魂才得坚牢。如今世间饮食之道大坏,为求金帛之利,竞作狼心狗肺之徒。我二哥是尚食之官,香火不至,沉疴便重。虽有灵丹妙药也难治他。”
“原来如此。”楚煌感叹道:“这般道理却是闻所未闻。今天听霓裳姑娘一番话,真如皓月扶出,乌云尽散。”
“礼仪廉耻,国之四维,礼崩耻丧,国便不国。衣食住行,人之四体,四体皆丧,人又岂能久存?”阿云摇头苦笑,不胜唏嘘。
尚居庭实道:“前日路遇那陆灵枢先生,言谈之下,颇得我心。他言桃源谷中有一药王,医术通神,能挽救天下气运。我兄妹喜这陆先生磊落,一闻此言,深信不疑。我二弟中了饮食之毒,已然至此。今日人间,岂惟饮食,衣裳,停居,行走俱日益靡烂,殆将不可救药。我兄妹乃掌衣食供俸之神,香火乏绝,命岂能久?因此抱着一线生机奔涉而来,谁知听那老圃一番言语,此事只怕也是空谈,只不知那陆先生何以开此玩笑。”
“哦?”楚煌沉吟道:“这位陆灵枢正遍天下约请豪客,声言天道崩坏,九夏道丧,托言五柳先生邀请世间人杰参详什么【九歌真解】。说是可以挽救气运。这话倒和你们所闻的一般无二。此事若是属实,或许真能救四位的病症也说不定。”
“谈何容易。”尚行千里摇头苦笑:“我四人奉天帝之命匡助下界,实亦如同贬逐。只是天帝念我们素行勤谨,又非战之罪,并未多加责罚罢了。如今天界也是乱象纷呈,虽由人间之变所启,实在也有其根源。天帝都无可奈何,何况我等小神。”
“四位尚官游迹人间,观我人间乱象究竟如何?”楚煌问。
居庭实沉默片刻,慨然道:“方才霓裳已说了饮食之局大坏,我身为尚居,便来说说这居停之事。自大将军高玉柱执政中朝,手下一干关城军横行无恣惮。更有所谓‘破字营’,专为朝廷大吏当帮办。”
“这破字营为首乃是破家四将,老大作破武,据说是当朝第一武将,天剑帝御赐金牌天宝无敌大将军,锋芒之盛,隐隐还在高玉柱之上。二弟破梁,三弟破栋,都有万夫莫敌之勇。四弟破强更是了得,号称无强不破。这四人深得天剑帝宠信,以为泰西之强,在于商业,商业繁荣则国可富,而其根本则在于通忂大邑,于是遍天下毁民之产,建为通衢大邑。”
“四人之父破秋风,乃当朝亚相,朝歌城守。此人曾言,李太白有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小民之乐无过于登仙,使守百金穷活不如天宫一游,于是广建‘摘星楼’,高百丈,斗室之仄可值千金。因有个浑号,唤作仙人掌。令小民倾家入住,室产却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