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修仙帝国 >

第123部分

修仙帝国-第123部分

小说: 修仙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字笔划固然不是愈繁愈好,但也绝非愈简愈好。因我中夏汉字并非符号文字,一笔一划都有意义所在。文字之道,在于足应用。先人造字,实在并非造了几个文字,更是指明了一种记叙万事万物的方法。根据六书的方法,不但千万年前的事物,可以表达出来,千万年后的新生事物,也可以表而出之。是以,许慎一将六书体例道明,中夏文字便成为一种完备的文字,数千年来,真草隶篆,蔚为大观,称为艺术,而无大增减。实在是文明之钥,传承之本。
千百年后有人徒羡泰西之制作,率而将一切归罪于文字,此等不学无文之徒实在应该以金瓜击顶。至于反问何不习大篆,何不写甲骨文之流,亦等若说你是喝母乳长大的,既言母乳好喝,何不回去喝母乳。便是痴傻之人也该知此议之不可了。譬如人已长成,饭量已足,每顿吃两碗饭两个馒头,今嫌你吃饭费时,必只与一碗饭一个馍,人能不饿耶?但是亲生爹娘便不会这么干。
是以,有以明六书之文字,方是活文字。任意斧削,鲁莽灭裂,便是废文字,符号而已。有人方从废文字中寻找规律,并厚颜以诲人,真不知是真傻还是假傻。此亦何异于换子而食耶?

第205章 昙花一现的人族盛世
更新时间2012224 21:18:54  字数:2733

 黄帝封少昊于东夷,临崩传位于王孙颛顼,颛顼乃少昊养子,传位于少昊之孙帝喾,帝喾崩,传位长子帝挚。
自黄帝时,制作大备,制衣裳,造文字,人文始大。从黄帝到帝喾,四君皆贤明仁德,位列五帝。不但于中夏治史中为仅尔,放眼天地万族之中,四代皆圣人,亦是绝无仅有。人族又安能不盛不强?
是以,黄帝至帝喾四代之中,承伏羲神农之治,征亡逐北,疆土大辟。万族莫敢与我争强。
至帝挚之时,龙族势微,白虎乃有合纵之议,遣使游说诸侯,结连万族,联兵抗御人族。
当是时,海皇龙神若兴风作浪,提劲旅威行大陆,十二孽龙为其前驱,江河泛滥,人族为鱼鳖,鏖战九年之久。
妖族沆瀣一气,以六君为首,合四方之众,八面来攻。
其一,为窫窳,赤身人面,其状如牛,嗜血残虐,杀人如麻。为妖族三军大元帅。
其二,为凿齿,齿长三尺,尖利如凿,左手操戈,右手持盾,雄武非常,驻军畴华大野。
其三,为九婴,生有九头,能喷水吐火,呼其名能止婴孩夜啼,因名之为婴。驻军凶水之上。
其四,为大风,鸷鹫之类,排翼如云,凶猛异常。驻军青邱大泽。
其五,为修蛇,身长数丈,碧眼鲸齿,能生吞犀象。又名巴蛇,后世蛇吞象的典故便因此而来。驻军洞庭。
其六,为封豕,体似巨象,铜头刚鬣,万夫莫敌。驻军桑林。
当时,合纵军声势浩大,翻江蹈海,移山造陆,即便千万年后,提及洪水猛兽,人族还心有余悸。
帝挚无计可施,只得求告于天皇。帝俊之意,自然不愿任何一族太过壮大,威胁天庭地位。当年,祖龙一统大地,开创【万世系】,气焰万丈,帝俊也不敢轻撄其锋,后来,祖龙崩逝,帝国裂而为五,五龙帝攻战不休,天庭才得以尊威起来。前车之鉴不远,帝俊自然是深以为戒。现今妖族合纵攻伐人族,他也乐得人族削弱,达成制衡之局。可是作为至高无上,抚爱万族的天皇,帝挚的求告也不能置之不理。于是赐人族大将大羿彤(红)弓素缯(缯),使扶下国。意思是你们自己打吧。
帝挚气怒非常,却也无可奈何。既然天皇不肯出面,只得遣使与合纵军求和。海神若要求和帝挚约谈,帝挚无奈应允,结果被扣押在妖族大营之中,人族顿成群龙无首之局。
唐尧乃帝挚之弟,先被封于唐,当此危亡之际,便被迎立为帝。
帝尧于是起而收拾残局,命大羿率人族大军迎战妖族六君,又命鲧迎战海神若。
帝尧继位之时,人族看似日益强大,同时也是内忧外患。除了妖族六君和退居深海的海神若。人族内部又有所谓四凶,各拥众兵,难以节制。
其一为驩兜,黄帝之子,好行凶恶,是非不分。
其二为共工,少昊之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
其三为鲧,颛顼之子,不可教训,好勇斗狠。
其四为三苗,蚩尤之后,贪财好利,溺于享乐。
这四人俱是名族之后,节制一方,又因性情跋扈,诸帝碍于情面,不能处置,至帝挚时,遂成尾大不掉。
当时,帝尧命鲧迎击海神之军,鲧知道帝尧有一宝物,唤作‘息壤’,祭出去能围筑土城,连绵不绝。于是想方设法窃出,鏖战之中,仗着宝物利害,不听帝尧号令,致使川决堤溃,损失惨重。帝尧命舜斩之,诸侯侧目,纲纪为之一肃。
随后,羿率人族大军连战连捷,诛杀妖族六君。
帝尧有季(小)女,唤作瑶姬,神通广大,勇冠三军,诛杀十二孽龙,万族震怖。
五龙帝不肯罢休,上天庭要求天皇惩治瑶姬。帝俊顾忌龙族势大,又见事与愿违,四灵及龙族死伤惨重,人族益发强盛。于是命十大金乌捉拿瑶姬,瑶姬力战不屈,肉身被十金乌晒化。
当十日齐出,焦禾稼,杀草木,五谷尽死,人族因先天体质所限,饿死、晒死者不计其数。帝尧大怒,命羿大战十大金乌,射落其九,向天庭宣战。
当是时,金乌坠落,万族胆寒,天皇被迫退位。帝尧又命大舜流放四凶族,镇守四方,命禹平治洪水。天下大定,帝尧封禅泰山,昭告天地,开创天皇、地皇之后的第三个时代,后世称为中古。
昔日,秦始皇六合诸侯,一统天下,自以为功越天皇,德超五帝,命群臣议定帝号。大臣说,‘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贵。’然而泰皇为谁,古史已茫昧难知。
有说泰即是太,古时太写作大,泰皇即是人皇之误。却不知这天皇,地皇,人皇之说,本是汉代以后才有。其时,古史亡失,纖纬之说盛行,胡乱猜度层出不穷。却不知古之天皇、地皇、泰皇与道教盛行后的人族三皇原不是一回事。
事实上,这泰皇即是九歌中的东皇,名太一,亦作泰一,因而称作泰皇。
当时天地平靖,人族雄视万族,总管天地。帝尧封禅泰岳,自号东皇,亦称泰皇。
分封云中君代掌天庭。
分封大司命掌管冥府。
分封少司命为春神,掌管婚姻之事。
羿以射日之功,又诛杀妖族六君,封为东君,即日神。
舜以流放四凶之功,封为湘君,为大地之主。
娥皇、女英以女德,封为湘夫人,为水神。
瑶姬因斩杀十二孽龙,封为山鬼,为万山之主。
大禹以治水之功,封为河伯。
大祭阵亡将士,生为雄杰,死为鬼雄。
这便是【九歌】,又叫【东皇录】,【东皇语要】,其实便是尧舜时代的史书。古有【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皆是古史。【九歌】也一样,只不过【九歌】这一段历史太过惊人,可谓是人族治史上空前绝后的事业。上管天庭,下管冥府,悉决于人族。亘古以来,何曾有过。
尧舜时代人族至强,但飞禽一族经营天宇亿万年,和天庭千丝万缕,关系密切,便是龙族盛时,也奈何不得。龙、妖两族虽然死了六君,十二孽龙,大伤元气,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况且其煊赫历史决不在人族之下。不肯就此俯首,亦是显而易见。
此时,西王母便开始崭露头角,她审时度势,看出人族的神通大能专在九神,其中又以大羿最为强悍,于是赐以长生药,借机笼络于他。大羿坚拒,结果被害。
东君一死,人族势力便退出天庭。之后,帝尧渐老,四凶蠢蠢欲动,帝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
帝国三传以后,便不复尧舜时气象,后来大禹传子,开创家天下之局,亦是收势固本之计。夏启时,与天庭达成谅解,天庭赐以【九歌】,【九辩】,夏启达以【九招】,便不复分庭抗礼之势。
后来,三教共签‘封神榜’,人族要借重仙道抵抗妖族,这段历史自然渐渐深隐起来。几千年来,也只有一个屈灵均,好学深思,一篇【离骚】,一篇【天问】,能追本溯源,省察天道。想来屈灵均之时,【九歌】已经窜乱不能读,只是大舜、大禹的毕生志业与楚地关系甚大,所以楚地保有祭祀十神的风俗,大羿因为活跃在北方,所作所为又太过惊世骇俗,人道渐卑之后,百姓习惯了王道教化,自然就以虚诞视之了。
屈灵均之为人,心怀美政,志业不移。以楚王之愚弱,自保都困难,更别说尧舜那样的事业了。只好作【九歌】表出十神身份,后人只要爬梳古史,便不难缀而连之,揭示本原。所谓,‘众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灵均之志行言论让人难以理解,后人茫昧,只能以高洁视之,只有知道这一段隐秘之事,一切才能豁然开朗。
试问一个人心中藏着这样一段深隐的辉煌历史,藏着一腔光大人族,学法尧舜,总领三界的理想和抱负,偏又触怒时禁,无可言说。
这可不就是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吗?
……
……
有票吗??

第206章 创生真解
更新时间2012225 18:16:12  字数:2931

 这一段秘事因为天庭的忌讳,几千年来渐不为凡人知晓,【通天六隐】背景特殊,傅尘霄身为【雪苍云府】少府主,地位超然,却是知之甚详。
俗话说,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却是为何?
要知寿命只是一种计量方式,‘上寿百二十,七十古来稀,’只是人族的计量法,日月一替是为一日,月魄盈亏一度是为一月,便像发行币值,面额既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而是要兼顾市场,用着方便。
但是,神仙妖鬼却与此不同。好比半桶水和半桶缸水,同样是一半,但是多少却大不相同。人族受认知所限,彭祖阳寿八百,已觉得惊世骇俗。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一年三百六十日,这也许便是说神仙的平均寿命是人的三百倍。中寿几千年,高寿三万岁。
知道这一点,就不奇怪为什么以堂堂神仙之尊,却挤破头要参加西王母的【蟠桃会】了,那蟠桃园中有三千六百颗桃树,分为三等,有三千岁,六千岁,九千岁一熟之分,三千岁的吃了得道飞升,六千岁的吃了长生不老,九千岁的吃了与日月同庚。说的直白点,就是分别延寿三千年,六千年,九千年。高的几乎是加了一倍寿命了,俗话说越老越怕死,仙道岂能例外。
你想吧,若是一个神仙吃了一个三千岁的蟠桃,延寿三千岁,六千岁的蟠桃就该熟了,吃了六千岁的蟠桃,就可以等到九千岁的了。这也可见,天庭的金字塔顶端便是蟠桃会中人,这人又分为三等,三千年一小会,六千年一中会,九千年一大会。长此以往,三界主宰的力量便牢牢掌握在以西王母为核心的九千岁老神仙手里。这个定额应该不是会超过一千二百位。
当年美猴王大闹【蟠桃会】,肯定间接弄死了不少神仙,他也真是少不更事,一下得罪了全体神仙,难怪人人皆曰可杀,不但二郎神应邀参战,便是西天如来也赶来帮忙。
言归正传,【通天六隐】虽然不受仙箓,却也是神仙中人,帝尧征天以来的几千年岁月,人世间虽是沧桑变幻,在他们眼中不过十数年而已。
而【通天六隐】能够超然于神道之外,实在也有一段渊源来由。
……
当年,大羿斩杀妖族六君,射落九日,万族震怖,帝俊有鉴于祖龙霸天地的旧事,便私自将皇子皇孙遣送海外仙山躲避。
帝俊娶羲和,生十日,娶常曦,生十二月,这是尽人皆知之事。然而要问羲和和常曦的来历,可就没几个人知道了。
这事还得从天地创生说起。
自来创生法则,老子的【道德经】,和伏羲【易经】说得明白。
便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推衍六十四卦”,既是铨叙周天之事物,亦是化生之过程。
【道德经】则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以和【易经】之说互补。这两种说法之所以有主次之分,乃是因为【道德经】出自老子之手,自然要推尊道祖。
先来说【易经】,所谓‘太极生两仪’。
太极便是【混沌之主】,万物皆由混沌而生,这点诸国神话皆同。
太极生两仪,便是阴阳两极。
一阴便是【道祖】,一阳便是【盘古大神】。
何以见得道祖为阴,盘古为阳呢?只要看【道德经】中,处处以水譬道,又说冲、虚,柔、弱,以婴儿作比,便可见一斑。
混沌之主化生道祖和盘古大神,气力已尽。
作为两仪的道祖和盘古还要继续化生四象,便是太阳,少阳,太阴,少阴。
而同时,作为一生二,二生三的‘一’,道祖和盘古还要各自化生两仪。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生二,好理解,便是太极生两仪,二生三,却并非二加三而得五,而是二生一,一合二以为三,俗话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