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修仙帝国 >

第146部分

修仙帝国-第146部分

小说: 修仙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中滋味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不过宝物真假可丝毫瞒她不过。
楚煌坦然道:“不错,鲁阳李君侯便是在下义父。”
南葳轻哦一声,奇道:“李公子从何而来?”
楚煌眉梢微挑,摇身一变,化作一柄银色光刀,半空中打个盘旋,又现了真身出来。
“我如今是金刀之体,方才便一直藏在那东海老骊龙的大龙女身上。”
“好刀,”南葳黛眉微蹙,疑道:“莫非是太古魔刀荒芜刀?”
楚煌笑道:“凤君真是好眼力。”
南葳沉吟道:“荒芜刀素来声名赫赫,为太古三大魔刀之首。我观你将紫芯梧桐深隐异常,并非毫无心机之人,为何又肯以此刀见示?”
楚煌失笑道:“凤君高洁,庄周和李义山都称叹不已,我又有什么放心不过。”
南葳不置可否,想了想问,“你是穿过塔层结界过来的?”
“正是。”
“据我所知,‘五蕴黄金塔’乃是祖龙采‘无量真金’炼就,塔层之间,更种下结界,用以分割五方神力,我虽在念力一道上颇下过几分功夫,也不敢妄言打破结界。你又是如何办到的?”
南葳娥眉微凝,她和楚煌素不相识,仅听他一面之辞,自然不能无所怀疑。楚煌也不隐瞒,便把如何制伏吸星兽,取了‘百兽杖’,又是如何穿过黄金塔层说了一遍,最后又说出自己的揣测,“这塔层一面隔着‘穹苍紫雷’,一面隔着‘黄泉碧焰’,这两火都在‘天地五火’之数,却是一阴一阳,五行之中,火能克金,这两种神火不熄不灭的烧了千万年,便是真金也该炼化了。自古以力为威者,虽能逞一时凶焰,却从来难以长久,强秦二世而亡,胡虏无百年运,不是正可相互印证。”
南葳微微点头,“这般说来也有些道理。”
“凤君可有办法化解‘胭脂泪’和金镯连环?”
“金镯连环倒困我不住,”南葳轻轻一叹,“只是‘胭脂泪’与我素性相违,对我的念力干扰甚剧。须要设想解除。”
“你可有想到计策?”楚煌问。
“本来是没有。”南葳淡淡笑道:“你这一来,倒是有了。不过……”
“不过?”楚煌怔了一怔,恍然道:“凤君说的莫非是‘紫芯梧桐’,……这倒是我的疏忽,此宝是凤族元力至宝,妖凤当初修炼此宝,本就意欲用来浇灌元神,自是对修行大有裨益。”
南葳欲言又止,不消说是害怕楚煌会有所吝惜,毕竟‘紫芯梧桐’这等上佳的宝贝,即便不是完璧,也胜过无数奇珍异宝,修道之士珍逾性命也是平常得很。一旦拿出帮南葳脱困,局面可就非他所能掌握,三思而行原本也是人之常情。
只是楚煌现在对此宝的认识又有不同,首先这‘紫芯梧桐’只是原宝的一些残片,灵妙之处大大减弱,许多法门难以发挥,对凤族来说,自然可以浇灌元神,神异非凡,对旁人却未见得有甚妙用。‘六识神光’和‘指幻为幽术’,实在只有遁逃之力,而无臂助之功。楚煌握着此宝,如同鸡肋,反要想方设法躲避妖凤,实在是得不偿失,倒不如做个人情还给南葳。
至于南葳的性情绝非反覆无常之辈,当年人道大圣庄周一语定评,楚煌也是深信不疑。
想至此处,楚煌更不迟疑,反出打出紫芒,将‘紫芯梧桐’祭起,长笑道:“紫芯梧桐原本就是凤族宝物,今日天幸与凤君相见,原璧奉还,我又何敢过惜。”
紫芯梧桐盘旋云丛,枝丫排空,紫芒缭绕,一派夺目光亮。南葳隐入云丛之中,稍时,化作一只赤火萦绕的凤鸟,毛羽亮泽,形状极美,浑身散溢无量光云,果然有帝皇之威。赤鸟围着梧桐绕了数周,双翼展开,飞落枝头。
楚煌在一旁暗暗称奇,此情此景也是生平仅见,往日只听说【轮回天】以上仙道能修成法相,光辉灿烂,出神入圣,南葳的元神也无一毫妖气,和妖凤的悍重威霸,真有天地之别。妖凤只能使人惧,是以为妖,南葳却能使人敬,无怪其为神为圣。
“想什么呢?这般入神。”
清冷话语传入耳中,楚煌微微一愕,却见云丛光华早已消失,一个双十年华的丽人站在近前,鬓似堆鸦,颜如雪玉,柔情绰态,举世莫比。她穿着一件鹓雏翔舞玫红曲裾,外罩着枣红色的凤羽华氅,比先前的冰清自若又有不同。
“南小姐修为尽复,可喜可贺。”
南葳点头道:“既然你自愿归还‘紫芯梧桐’,我也可不追究你盗窃元宝之罪。”
楚煌微微一呆,怎么我千辛万苦救你脱困,才仅仅得个无罪。转念一想,自己此番做为也全是些利害趋使,归还‘紫芯梧桐’也是不得不尔,将心比心,确实也没有什么好让人称谢的。现今九夏纷纷说利害,仁义之说如同梦话,廉耻丧尽,非只一日。
这般想想,便也气平了,眼下只要能逃出‘五蕴黄金塔’,已算谢天谢地了,还计较旁的作甚。
南葳淡笑道:“不过,你助我解了‘胭脂泪’的禁制,受人涓滴之恩,自当涌泉相报,你有什么要求,只管讲来便是。”
楚煌心下愕然,原来是这般一个说法,你倒是公私分明。换了旁人,得南方凤皇金口一诺,定然要喜出望外,楚煌却无此欢喜,只淡淡道:“不必了。”
南葳浅浅一笑,也不纠缠此事,“那便先出了‘五蕴塔’再说。”
楚煌淡笑道:“我助凤君,本为寻出塔之法,倘若凤君能施法脱困,你我两个都是求仁得仁,更谈不上什么恩情报答。”
南葳微微摇头,“‘五蕴黄金塔’是龙族三大元力亚宝之一,当年祖龙一统海陆,收天下金铁铸就此塔,内蕴五方神力,也不知降伏了多少豪杰英霸,他一心与我凤族元祖争强,塔中早对我五方凤皇设下禁制,我想要脱身而去,反而比旁人更难。”
“此话当真。”
楚煌虽知南葳不善作伪,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他一番所为全是寄希望于南葳,若是她都束手无策,岂不是只剩下坐以待毙。
南葳道:“施法与塔中五方神力相抗,自然是下策。”
“不可力敌,便当智取。凤君莫非已有定计?”
楚煌心思活泛起来,这南葳也不知性情如此,还是养尊处优惯了,便是言语间山穷水尽,也丝毫不见颓丧之色,到底是一方凤皇,只这份心性功夫,便胜过世间仙道多矣。
南葳轻轻点头,“风回天和阎惜娇意在我的‘南方神鸟令’,必是算定了‘胭脂泪’的药性,待到觉着万无一失,便会放神识入塔,向我索要。到时我们便可见机行事。”
楚煌点头称是,奇道:“你为何唤她作阎惜娇,这妖凤到底是何来历?”
“自从人族生伏羲、女娲,龙马传河图,玄龟献洛书,凤凰授丹诏,古来四灵并称,倒有三个不战而降。千万年来,人族虽昧于古事,却也知河出图,洛出书,凤衔丹诏是圣人出世的兆头。可惜,始皇一统,肆行霸道,尊君弱民,只落个贪官污吏欺上瞒下,古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谁料,自秦以来,一千年不出圣贤,盛唐君臣皆不知夷夏之防,遂有安史之乱,盛运中辍,几倾唐祚。”
楚煌未料到南葳忽然说出这么一段漫无边际的议论,虽知她不会无的放矢,一时却猜不透和妖凤的身世有何关联。
“你可知道千年以下,凤凰丹诏还曾一现于人间?”
“哦?”楚煌忖思道:“昔日,龙马传河图于伏羲,玄龟献洛书于夏禹,凤衔丹诏,受命于文王,武王应天顺人,兴周伐纣。是以人言,得河图、洛书皆是及身而王,得丹诏只能得文王之功。却不知这丹诏传得是谁?”

第241章 南葳之威
更新时间2012322 22:48:53  字数:3043

 南葳绽唇笑道:“大宋宣和年间有一人,乃是天魁星降世。此人素以忠义为本,高张替天行道大旗,一伐大辽,天狼丧胆,平田虎,定王庆,又征江南方腊,四方征讨,衣不解甲,实有文王之功,可惜,功高震主,终为奸臣所害。”
楚煌奇道:“南小姐说的可不是时称为‘及时雨’的宋公明么?中夏有一施氏作【忠义水浒传】,单道此人一众兄弟的事迹。不过,历来只是被视作小说家言,似是不足凭借。”
“岂不闻假作真时真亦假。当时人言,宋江曾得九天玄女赐下三卷天书,你道那九天玄女又是何人?”南葳淡淡笑道:“她可是皇天后土之女,天皇帝俊的妻妹,声名赫赫的银河战神。上古之时,因传授轩辕黄帝兵法和‘轩辕剑’大败九黎蚩尤,而功高位尊,只有执掌天庭的西王母和人皇女娲可与相提并论。想开辟之初,盘古大神和道祖化生四象,是为帝俊、木公、金母、老聃,分别为四族之神,后来帝俊做了天皇,九天玄女便代帝俊成了凤凰一族的守护神,这玄女天书可不就有丹诏授命的意思。”
楚煌皱眉道:“宋江既是战功彪炳,又有玄女天书相助,为何却功业难成,死于非命?”
“这中间缘由复杂,也难以细说。”南葳说道:“你不闻宋江怒杀阎婆惜,你道是什么缘故?人只言是阎婆惜匿了宋江的招文袋,那袋中却有梁山好汉的书信,宋江害怕东窗事发,才一时失手致她于死。这也是枝末的话,全因不识得阎婆惜的底细?”
“阎婆惜有何底细?莫非……”楚煌心头一动,大觉难以置信。
“不错。阎婆惜便是阎惜娇的化名。她本是北方凤皇幽昌的属下。当年,幽昌深恨九天玄女不传天书于他,千方百计与天魁星主为难,直到后来请得麒麟族正传的天罡星卢俊义上山,幽昌才不得不有所收敛。”
南葳说至此处轻轻一叹,摇摇头道:“这也都是沉年往事,只因你问起阎惜娇的来历,自然引出这一番话来。听闻施氏的【水浒传】斐声中夏,号称‘四大名著’,江湖人士莫不详熟,依我看来,却有些不惬人意之处。”
“哦?”楚煌微微一讶,笑道:“凤君熟知本事,若有议论,定也是卓尔不凡。”
南葳绽唇微笑,沉吟半刻,才道:“这第一么,【水浒传】涉及神异之事,大多云遮雾现,语焉不详。洪太尉误走妖魔,九天玄女授天书事,天降石碣以明座次,俱都虎头蛇尾,莫知原委。徒使后人以伪诈视之。虽是事涉秘闻,向为官家所忌,也是施氏昧于鬼神,不能深思的缘故。”
楚煌点头道:“凤君功参造化,神通盖世,施氏只是一凡人,‘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理亦如此。近世能以人道进窥天道,只有一纪晓岚而已,蒲留仙亦有所不及。”
“施氏写人物,即如鲁智深,武松,林冲之辈,皆是生龙活虎,人间雄杰。反而一百单八之魁首,大名鼎鼎的及时雨宋公明显得庸懦可怜。这又是施氏不明人事变化之处。”
南葳笑了笑道:“遍观古今太平之时,多是平庸浮诡之人居于上游,德能才杰之辈或沉沦下僚,或远避江湖,左思所谓,‘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不惟是一时之言,同样是万世之论。皆因始皇以来,专一尊君弱民,不许民间多气力也。”
“绿林之中又不然,况有偌大声名如宋江者。观其身边兄弟,三教九流,无所不有,宋江勇不及玉麒麟,智不及智多星,却能名满天下,众望所归。其高举大旗,道是‘替天行道’,此一事已可发见肝胆,庸弱之流能如是耶?”
“古来草莽豪客,啸聚山野,打家劫舍多如恒河沙数,宋江独能被人称赏,千载以下莫不心服,权谋伪诈之流又能如是耶?君不见魏武曹操何等豪雄,勘平祸乱,功劳不可谓不大,徒以喜好权谋之术,不能以肝胆见人,方落得个奸邪之名,谁道庶民之眼目不能明辨是非?今读【水浒】,却觉宋江之名实不能相符,岂不是昧其事而难昧其名的缘故?”
楚煌叹道:“自汉武罢黜百家,而独尊五经,儒学若似炙手可热,一仁一义早不知丢在何处。千载纷纷罪儒家,何曾有一真孔子。礼失而求之于野,水泊宋江正是其中佼佼,可惜,真仁真义向来被假仁假义忌讳,群情习于伪态,反于其真处生出怀疑。施氏既写出这般一个鲁智深、武松,便不该有宋江来总摄之,即便有时,也绝不该是此一番面目。”
南葳点头道:“莫说人族,便是四灵与神圣,也不可能完美无缺,世界雄杰也是一样,如宋江此人本非等闲之辈,偏要和世间恶吏同看,已是岔了。像方今神国,五百年间,神人辈出,更是可笑。想你们人族开创之祖,伏羲、黄帝何等的通达睿智,不料后世子孙如此庸弱可欺,大概倾轧太周,气数将尽,已不足以统率三界。”
楚煌微微沉默,“虽是官家无能,毕竟太平不易,几世人填死沟壑,仅换得今日硕鼠满仓。”
古说积德百年,方可以兴礼作乐,现今泰平军又起,官家必视作洪水猛兽,役税也会随之而来,盛德之事只怕已是遥遥无期。
“听那风回天的意思,还要寻什么‘黄鸟令’,不知这件物什又在何处?”
南葳瞟他一眼,淡淡言道:“黄鸟令在我中央凤皇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