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琵琶三绝 >

第47部分

琵琶三绝-第47部分

小说: 琵琶三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师太想是很满意这个答案,连连点头道:“这样好!这样好!你们都是聪明人,当知道自求多福之理。好了,时光不早了,你们早点走吧!把马匹带走,使此地像是什么事都没发生,趁著还没被人发现,这是最难得的机会。”

韩宏答应了,忙来到後面,只见许俊已经把三具尸体都丢进了枯并,而且也把土墙推倒了下来,正用斧头敲劈并栏,要堆平这口井。
韩宏要上前帮忙,许俊道:“大哥,兄弟一个人就够了,你快把这套衣服换上,我们好脱身出去。”
原来他已换好了燕军的胡装。
说也凑巧,这两套服装也恰好配合他们的身材,胡人多半比较高大,偏生其中一个较为消瘦,与韩宏相似,而许俊身形雄伟,像巨灵天神,而其中一个胡儿也是巨无霸型,两人穿上了衣服,各骑了一匹马,带著一匹马,只朝柳青儿她们挥挥手,立即扬鞭而去。





  

  


 司马紫烟 》》 《琵琶三绝》

二十一

安禄山的近卫在长安市上神气不可一世,他们至此才算得到了证实,马行之际,他们遇到了一位唐朝的将军,现在当然是已经降了安禄山,仍然维持了大将军的职务,俨然新贵,在市上耀武扬威,而且还摆开了仪仗。

可是见到了他们之後,韩宏还在猜测是否会受到盘问。他虽然略事化装,只不过把脸涂黑了一点,仔细看了,仍然会被人认出来。
但他却是白*心,仪仗队老远瞧见了他们,赶紧避过在一边,而那位将军更妙,居然下马来,也垂手站在一边,向他们行礼先请了大燕王的安,又向他们问候。
许俊在马上只点点头嗯了一声,韩宏则扬著头,连招呼都不打,就如此扬长而过。
直到双方去远了,韩宏才轻呼道:“这是何苦来,那位将军在以前也是统率龙禁卫的,御前侍卫见了他,只有向他问候请安的份,现在他仍然统率著龙禁卫,却倒过头来要向安禄山的近卫请安了。”
许俊一笑道:“大哥!这没什麽希奇的,因为皇帝不同了,从前他是皇帝身前的贴身红人,现在他只是在外城守大门,跟一条看门狗似的,而我们才是皇帝面前的人,他敢不恭敬吗?”
韩宏道:“那也不需要如此卑恭屈膝呀!他的官阶比一名近卫不知高出多少。”
“大哥,不是这麽算的,像皇帝身边的太监,什么官衔都没有,可是一二品大员,见到他们,谁敢不客气?”
韩宏道:“这是那些官儿们自己没出息,我会在李侯寓所里见到了官里出来的太监,李侯问候圣安时,他们固然是抬著头答话,但请遇圣安後,他们垂手肃立回话,礼貌上一点都不敢有失。”
许俊一笑道:
“这是李侯本身有尊严,开国公李老公爷对大唐的功勋太大,皇帝对三原李家都搭不起架子来,那些太监自然也不敢放肆了。
在灵武,也只有侯大人对太子身边的那些人不假辞色,其他的那些官儿,对那些近侍仍然是十分恭敬的。”
韩宏道:“我想这还是本身的问题,只要我立朝无亏,用不著对他们如此的,我也绝对做不来这些。”
许俊道:“是的,侯大人对这一点也极为反感,他说内廷近侍之所以在以往跋扈骄纵,甚至於干扰朝政,就是一些官员对他们太过於放纵阿谀,他劝太子要励行新政,革新政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削弱内侍的权力。”

韩宏道:
“好!这是针对时弊的一个大革新,以前这些内侍闹得太不像话了,太子对这一个谏议作河反应呢?”
“太子当然是赞同了,事实上他自己当年也吃尽了那些小人的亏,他身为太子,有时竟然半年见不著一次皇帝。”
韩宏道:“会有这种事?”
许俊道:
“的确有这种事。那些小人最可恶了,皇帝身体不舒服,太子去省视,他们因为跟太子不太愉快,故意推说皇帝服药後已经睡著了,太医嘱咐不能惊扰,把太子给挡驾在宫外,然後却又在皇帝面前进谗,说太子在东宫府中欢宴享乐,而不来视疾。”

韩宏道:“这批狗头太可恶了,皇帝信了吗?”
许俊道:“皇帝起先是不信的。可是当不起这个说,那个说,居然就信了,於是以後病好了,太子来进省时,皇帝也下口诏挡住了,说叫太子回去请客重要,不必再来宫中耽误享乐。”
韩宏棚一叹道:“这皇帝未免气量也太窄了,对自己的儿子,那怕真有此事,也不该赌那种气呀!”
许俊道:
“可不是。而且太子天性仁孝,明知皇帝对自己有了误会,却不敢辩驳,只有含泪领命而去。”
“这是为什麽?该想法子辩个明白的呀!”
许俊道:“太子知道皇帝是受了蒙蔽,若是去辩明了,岂不是有损皇帝的英明?而且皇帝连骨肉至亲都无法信任了解,岂不是闹笑话?”
韩宏道:“那顾虑是不错,但是如此一来,岂不是会更引起皇帝的误解吗?”
许俊笑道:
“太子虽然不加辩解,但是他却会在旁敲侧击的地方设法的,尤其是有侯大人为他居间参赞,当然不会叫他常受冤屈的。”
“不错,有司马大人为太子策划,当然不会让太子吃这闷亏的,可是侯大人又是如何为之缓颊分解呢?”
许俊道:“侯大人知道这类家务事一定不能由廷臣直接进言了,皇帝除非有意改诏废储另立,否则也不会跟大臣商量这些事情的,倒不如走贵妃的路线,托她进言的好,於是就要太子去私访秦国夫人与虢国夫人,先说通了,由她们进宫去见贵妃。”

韩宏道:“杨国忠不是跟太子素来不和的吗?怎麽会让自己的妹妹去帮太子解释呢?”
许俊道:
“杨国忠虽胡闹误国,但是那两位国夫人却比他识大体,最主要的是她们看得远,皇上只有这麽一位太子,而且外有许多功臣国公拥戴,大宝迟早要交给太子的,为将来的长久富贵计,也不该开罪太子,所以她们姐妹俩立刻进了官,说动了贵妃。”

“贵妃怎麽样?”
“贵妃对这件事也很重视,立刻把两个姐妹留了下来,设宴请皇帝来吃酒,皇帝对这两个小姨子一向很喜欢,听说三姐妹陪他喝酒,当然很高兴,等他有了三四分酒意,最高兴之际,两位国夫人才婉转地说出太子的冤屈,而且贵妃也在旁边打边鼓,说皇帝生病时,太子不但天天来探病,而且也到自己这边来请安,因为被那些内侍所阻,所以每天都在自己这儿打听皇帝的病情。”

韩宏道:“贵妃对太子倒是很支持的了。”
许俊道:“是的。贵妃也和那两位国夫人一样想法。”
许俊忽又压低了声首道:
“大哥,小弟听同僚说起,贵妃在未曾入侍皇帝前,跟太子也有过一段情,所以她对太子,一直是很照顾的。”
韩宏也在民间听过此一传说,乃轻叹一声道:“李家天子风流是遗传的,从太宗皇帝开始纳进武则天,父子同宠一女倒也不算是新鲜事了,还好他们在宫闱生活上虽然略加荒唐,在处理国事时,倒还算英明……”
臣下批评君上,涉及官闱,是大不敬罪,要不是际此乱世,他们也不敢如此公开在闹市中直言的,好在他们此刻身穿胡服,且是大燕王近卫的身份,即使批评大唐皇帝几句,也不怕人听见。
许俊笑笑道:
“反正那一次皇帝总算明白了是几个内侍在捣鬼,龙颜大怒,一下子杀了好几个身边的重要近侍,而且,听说这一次事件中,高力士还出了不少力,自从那天之後,高力士也升了内廷总监,成了皇帝身前的红人。”
韩宏道:“这当然是道听途说的传言,而且还有内廷夺权的阴谋在内,内情不会如此简单,兄弟!你以後对这种事,听了放在肚里,却千万不可对人再转述。”
许俊笑道:“大哥放心,小弟没这麽鲁莽,这是在大哥面前才偶一谈谈,在别人面前,小弟绝不开口,侯大人也是因为小弟言行谨慎,才会一再地擢拔升迁,担任机密事务的传达的。”
韩宏点点头道:“这就好,我也知道你是个靠得住的人,只因为我们是兄弟,我才对你要求多一点。”
许俊感动地道:“是!多谢大哥的教诲,小弟对大哥的擢拔举荐之恩,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韩宏忙道:
“兄弟,别这麽说,你我既是兄弟,本该互相照应的,而且,今後恐怕是你照料我的地方多了。”
“这怎麽敢当呢?小弟在侯大人门下所以得受信任,完全是大哥举荐之故,而且侯大人巴巴地要小弟到长安来要大哥前往效力,主要是因为大哥的参赞策略高明之故,今後仍是大哥提携小弟之处为多。”
兄弟两人一路低声谈著,已经穿过了城区,到了设关检查的地方,沿途他们已经遇到一些巡逻的胡兵,但由於他们身上那套服饰十分抢目,不但没人敢盘问他们,而且都是老远就避开他们,低头垂手行礼。
这使许俊更为充满了信心,驰马直闯拓马的地方,连声大喝道:“开闸!开闸!不长眼的狗头,难道你们没看见老爷来了吗?”
一名军官忙过来了问道:“什麽事?二位是要出去?”
许俊沉下脸道:“不是出去难道还是进来不成!”
那军官陪笑道:
“是!是!官爷别生气,卑职是为了职责所在,才特别问详细一点!因为外面虽是我们的地界,却没有派军驻守,那些唐人坏得很,大军到临时,他们是恭顺得很,大军一过境,他们立刻就变了嘴脸,我军弟兄落了单,经常受到他们的暗袭……”

许俊冷笑道:
“这都是你们会辨事,才挑得爷们这份好差事!”
那军官忙道:“二位是出去公干?”
许俊怒道:“不是公干难道还是私干不成?大燕王就是听说有弟兄在郊外受到暴民的袭击,才著令爷们出去调查一下,看看是那个王八蛋吃了狼心豹子胆!”
那军官道:“就是二位出去?”
“怎麽了?难道还嫌太多了?”
“不!不!卑职只是怕二位的力量太单薄,那些暴民之中,有些是唐军逃亡流落在民间的……”
许俊一拍鞍边的大刀冷笑道:
“爷们追随大燕王从范阳一路杀过来,不知宰了多少南蛮子,现在居然会怕几个逃兵,你快给我滚一边去!”
他神气十足,那军官却也没有被唬倒,只是客气地道:“是!上差既是追随大燕王征讨的,必然是艺高胆大,请上差赐下令箭!”
许俊一膛眼道:“你说什麽?”
“令箭!史元帅亲下的日谕,说任何人要通过,必须要有他的中军令箭!”
许俊一听,内心焦急异常,他知道史元帅必然是指安禄山的都招讨大元帅史思明,此人是安禄山部下的勇将,统率著大燕一半的军马,十分跋扈。而且连安禄山都要让著他几分。
没想到此处已换了史思明的部属把守,看来自已这个大燕王的近卫也不管用了。
但是他若回头,将更为糟糕,因为安禄山的近卫也是不肯服人的,所以他率性冷笑一声道:“爷们办任伺公务都是凭大燕王的一句口谕,从来也没领过什麽令箭,难不成还要跑去向史思明去讨令不成!”
那军官不禁也愠然道:“二位上差,怎麽直呼史元帅的名讳!”
许俊道:“爷们当了他的面也是如此叫他,你若是不信,把他叫来,爷们且叫给你听听看!”
部军官肃然道:
“这个卑职不敢,不管二位在大燕王面前有多得宠,但此处是史元帅辖区,以元帅的将令为上,二位没有通行令箭就无法放行。”
许俊冷一声道:“好!大燕王的口谕居然没有史元帅的命令行得通了,行!你要令箭是不是?把这个带给史思明去。”
说著刷的一声,对那军官的脸上就是一鞭,然後又是一鞭,卷著了横在路中间的拓马圆木,信手一拉一抖,竟把三百多斤重的拓马架子卷起抛开一边。
这一手神技震住了那些涌过来的胡军,许俊装著满脸怒色地道:“大哥!咱们走!回来再跟这狗头算帐,看史思明是否有种把咱们哥儿俩的鸟咬下来!”
这一副腔调像煞安禄山属下亲兵家将的口吻,因为安禄山未叛之前,长安市上已有许多胡人,他们都是一些胡将的亲信,蛮横不讲理,许俊学得很像,何况又露了一手,使得部些胡人都慑然不敢动,韩宏拍马前行。那挨打的军官却恼羞成怒喝道:“弓箭手!放箭射他们下来!”

刷的一声,两边草丛中站起两列弓箭手,每个人都是一面强弓,长筋新弦,比住了他们。
许俊倒是进退无据了,他自己拍马冲出去,尚可利用骑术,藏身马腹下突围,但韩宏却无法脱身了,当然,这时若是回头,就更为丢人了。也有更引起疑心了。
他只有装做到底,慢条斯理的除除驱马,日中还冷笑道:
“好王八羔子你倒真有种,跟爷们玩上这一手了,行!算你厉害,你叫他们放箭好了,只要爷们碰断了一根汗毛,你看看史思明那小子会怎麽奖赏你!爷们同标的哥儿会怎麽地感谢你。”
韩宏一颗心,本已几从腔子里跳出来了,可是他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