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坛仙 >

第5部分

坛仙-第5部分

小说: 坛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卓一愣,道:“你爹怎么又答应你去了?”

铁柱解释道:“是这么回事,昨个村长他们家的一个亲戚来探亲,后天就要走了,他们去的地方刚好是五指峰附近,那人也挺有钱的,有好几辆马车,还带着佣人呢,他说了,咱们村里的孩子想去五指峰拜师的,可以坐马车一块走,只要带上干粮,咱们一文钱都不用花。我又没那个命去考科举,这是不要钱的买卖,我爹立马就答应了。”

“那我爹娘怎么说?”刘卓问道。

铁柱直摇头,道:“没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

“厄,那我先回家了,明天再去找你。”刘卓皱眉道。

“那我可走了,我得回家去收拾东西呢,还得多烙些玉米饼子带着。”铁柱憨厚的笑着,便告了别,与他爹张德贵走远了。

刘卓匆忙跑回回了家,实际上他已好几日没见到爹娘的身影,特别是刚刚经过在酒坛子里劫难,他心中想离开山村的念头也弱了不少,当下决定只要爹娘坚决反对,他也就暂时放弃去五指峰的想法。

“娘,我回来了。”刘卓进屋喊了句。

陈玉珠正勾坐着在纳鞋底,见到儿子回来抬头随口道:“卓子,刚刚你张叔来咱家了。”

刘卓打量了一眼,这天老爹刘大志也没去铺子里打铁,饭桌上海摆着几个小菜、两壶酒老酒,显然刚刚与张德贵对饮了一番,此刻刘大志正在那自斟自饮。

“爹、娘,刚才张叔说了让我跟铁柱去五指峰的事吧,你们答应不?”刘卓问道,等着两老表态。

陈玉珠关切的道:“卓子,这一去倒花不了几个钱,不过你要去了今年的乡试肯定赶不上的。你要想清楚啊,这种大事娘做不了主,你问你爹去。”

刘卓点头,坐到桌前望着刘大志面无表情的模样,道:“爹,你给个说法嘛。”

刘大志呷了口黄酒,道:“你这小子,每天尽是想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老老实实的考试,安安生生的当个举人老爷有什么不好?”

刘卓辩解道:“乡试今年考不了,后年我还能去,我才九岁啊,迟两年也当举人也不晚,可这五岳派开仙门的日子,十年就一次,错过了多可惜,儿子要是真被仙人看上,学习仙法,那不比当举人强多了。”

刘大志笑骂道:“你个球小子,老子当年想考学,当个秀才都是天大的难事,你小子现在连举人都瞧不上了?”

陈玉珠此刻数落自己的丈夫,道:“你那个榆木脑袋瓜子,能和咱们卓子比么?”

刘大志笑道:“你既然想去就去吧,求仙这种事情万中无一,就当碰碰运气,你就去一趟,要是没被仙人看上,也就死了这份心,在回来安生考试。”

“爹,你答应啦?”刘卓面露喜色。

刘大志把杯中的黄酒一饮而尽,道:“你既然想去,爹也不拦着。少年时,谁又不有个盼头呢?”

“爹,你等着瞧吧,我一定会被选上的。”刘卓兴奋的跳下了椅子道,难得有了少年的活泼表情。

陈玉珠此时也起身,笑吟吟的嘱咐着:“这一去就是三千里路,就算马车也得走一个多月,卓子你路上可小心啊,娘这就去给你烙玉米饼,做路上的干粮。”

刘大志不高兴了,厉声道:“烙什么玉米饼子?儿子身子弱,天天吃这些粗粮怎么行?烙饼都用白面的才好,在多带上些咸肉,出门也不能饿着孩子啊。”

当下陈玉珠有些不高兴,她白了丈夫一眼道:“我倒也想让儿子吃好的,可你那铁匠铺一天才挣几钱银子?”

顿时,刘大志被老婆揶揄的说不出话来了。

此时,刘卓见到老爹老娘因为这个拌嘴,心中不禁感动温暖,他天资聪慧,当然也比常人更加能体会的到人世间的人情冷暖。

于是,他从怀中拿出那三锭金子放到桌上,笑道:“爹,娘,别吵啦,你们看这个——。”

三锭金子透着耀眼的金光,刘大志看的眼睛发直,他来到桌前一把抓起金子,恍惚了一下,又忽然瞪眼冲着刘卓喝问:“卓子,你这是哪来的?”

刘卓解释道:“爹,你知道我今天为什么这么早回来么?就是因为这金子,我今天在山顶上发现了一个石洞,里头有一堆死人骨头,金子就是从那得来的。”

刘大志见这金锭不是偷来的,脸色顿时恢复了,惊叹道:“奶奶个球的,这可值好几百两银子啊,什么人会带这么多钱死在山上?”

这时陈玉珠的气还未消,她数落道:“三锭金子对咱们来说是钱,对那些老爷们来讲,也算不得什么钱了,卓子捡了金子回来还不好?你吼什么吼?”

刘大志呵呵笑着,也不介意,道:“有了这金子,咱们家以后一辈子都不愁吃不愁穿了,卓子你赶快去收拾收拾东西,后天就跟李家的马车走,爹现在就下山给你买几件新衣裳,晚上咱们一家子吃顿好的。”

刘卓连连点头,一家三口因为这突如其来的财富,都乐的喜上眉梢。

而三锭金子,刘大志只拿出了一锭来,换了一百两银子,其余都都收藏了起来。

……

到了晚上,刘大志果然买来了许多东西,比过年置办年货还丰盛,陈玉珠更是做了一大桌子的菜,一家三口吃了一顿热闹而丰盛的晚餐。

晚饭过后,刘卓便又躲回了自己的房内,既然要走,便要先做些准备,而且他觉得这个古怪的酒坛子也能派上用场了。

在房间内略微收拾了一下,将换洗的衣物与刘大志新买的衣裳都包好,刘卓便开始整理起自己的藏书来。

刘卓从一岁开始读书识字,刘大志对他又格外溺爱,刘家虽生活贫苦,八年来给刘卓买的书册不下百本,满满的堆了半屋子。

刘卓双手抱胸,站在书架前琢磨着。

书架上还有不少书他都没能看完,现在有了奇怪的酒坛子,他决定把这些书都装进坛子里带走。

坛子里空出的地方还不少,他的一些行李或是随身物件都可以存放在里头,这个酒坛子最现实的用处,便是可以当仓库用了,而且还是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仓库。

第十章【菜园子】

有了这样的想法,刘卓便开始了付诸行动。

因为家中的书柜过于是笨重,凭刘卓的力气还无法搬动。

他便找了个包袱,将一部分书册包好扛在背上。

酒坛子被刘卓放到了书柜与墙角间的角落里,有了之前的经验,他也轻车熟路了起来,将双手同时伸进坛口,双脚一蹬,便又钻进了这个不起眼的怪坛子。

进了坛子后,这次刘卓出现的位置依旧在庭院外面。

再次来到这坛中岛,他的心境已经是大不一样,就仿佛到了自家后院的菜园子似的。

刘卓便扛着一大包子书,进了院门,一路是畅通无阻。

院落里依旧是老样子,虽然古香古色,因为没有活物的关系,让人觉得少了几分生气。

因为没办法进到屋内,刘卓便把书册都堆到了屋檐下。

把这些书册分门归类的码放好,刘卓便奔那水井走去,也不犹豫便跳了进去。

很快,他又从酒坛子里蹦了出来,这次刘卓有了经验,控制好了方向,平稳的站立在了地上。

书柜内的藏书还不少,刚刚这一趟还只运走了三分之一,刘卓便继续干搬运工的活,又跑了两趟,把所有的书本都搬进了坛子里。

而万青山留下的两样遗物,短剑和珠子刘卓觉得是既然是仙人遗留下来的,肯定有其他的妙用,为了以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烦,他也不敢随身携带,便暂时放在了坛子里。

此时,望着整齐码放在屋檐下的书本,刘卓心里涌现起了一种莫名的成就感。

他拍着手心中道:“这坛子不仅能放东西,里头景色也不错,比深山里要安静多了,正是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这样的景色,一边读书一边喝茶,可谓是件美事啊。”

有了这样一个想法,刘卓兴冲冲的出了坛子,从外头拿进来了茶碗茶壶,还有刘大志刚买的一斤新茶。

想泡茶,还得烧水,他又去厨房找了个废弃不用药坛子回来。

在坛中岛不大的庭院内,刘卓搬来了几块青石垒了个简易的炉灶,用药坛子烧上一壶开水,冲开了缩卷的茶叶,顿时庭院里是茶香四溢。

刘卓随手从书堆中挑出了一本《山海经》,极其悠闲的躺在藤条摇椅上,静静的看着书,那藤椅也摇啊摇的。

翻了几页书,刘卓便从身旁的石桌上端过茶碗呷了口茶,顿时觉得浑身上下一阵说不出的舒坦。

对与厌烦了村里鸡飞狗跳的他来讲,这样的生活,都可以堪比神仙了。

刘卓逍遥自在的饮茶读着书,而且他发现这用坛子里的河水泡制的茶水,明显比平时甘甜许多,茶香也是格外的浓厚,刘卓用的并不是好茶叶,但却泡出了雨前龙井的味道。

悠然自得的翻着《山海经》,这是一部讲述蛮荒时期妖魔鬼怪的书,里头讲的东西虚构色彩较多,刘卓却看的津津有味,渐渐入迷了。

不知不觉间就过去了三个多时辰,刘卓手上的《山海经》也是看完了。

外头一个时辰,坛子就离差不多就一天了。

所以刘卓也不担心时间问题,只是此刻困意已经上来了,他从摇椅上一跃而起,连连打着哈欠,是到了该出去睡觉的时候了。

他觉得以后甚至可以搬张床进来,困了倦了,也不闻坛外事,一心睡自己的安然大觉。

在这酒坛子里,只要不担心被困的问题,偶尔能生活在这样一片小天地里头,也是一件惬意的事情,怪不得连仙人都要住在里头呢。

一边感慨,刘卓一边向井口走去,无意间望着远处空荡荡的菜园子,他中忽然有了个主意。

这菜园子空着也是空着,何不种些菜进去呢?

坛子里的时间过的快,在外面要生长十个月的作物,在这酒坛子里,一个月就能有收成了。

刘卓此时是越想越兴奋。

光是这一点,即使没那三锭金子,都能让他们刘家一下便摆脱贫苦的生活了。

毕竟到了气候寒冷的冬天,青黄不接的时候,山里人也好、青山镇上的百姓也好,都是靠存粮度日,那时候的鲜果蔬菜集市上很少,都能卖出肉价来。

而酒坛子里面,却彷佛永远都是四季如春,一点都不受外头气候的影响,大可以种上许多蔬果拿出去贩卖。

还有菜园子后头那排鸡舍兔笼,兴许养些野鸡野兔在里头,时间长了也能变成“仙鸡仙兔”呢。

想到这里,刘卓自己都笑了起来。

他当下决定明日便早起去弄些菜种回来,再和铁柱进山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捉几只野兔野鸡之类的,到时候便可以圈养在坛子里。

等刘卓琢磨妥当,出了酒坛子时,小屋的窗外的夜景早已是月上树梢,清月当头照了。

夜深了,山村内回归了平静,在朦胧的夜色里,白日喧闹的村子彷佛与这大山融为了一体,只有蝈蝈在屋外的草地里不甘寂寞的叫唤着。

刘卓洗漱了一番,便上床睡觉了。

躺在床上的他,可以清楚的听见隔壁爹娘均匀的呼吸声,刘卓当下才发觉,他自从吃了那“仙兔”肉,五官六识似乎都比以前敏锐了许多,隔着老远都能听见一些轻微的响动。

……

夜色匆匆而过,到了第二日,朝阳初升,刘卓匆忙起床了。

眼看着明日便要离开这蜗居了快十年的村子,这最后一日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在厨房,陈玉珠已经做好了早饭,这个原本十分清贫的家庭,因为刘卓带来的一笔横财,生活水准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

往日饭桌上尽是是些粗粮咸菜之类的,今日早饭吃的却是透着米香的白粥、油饼加煎蛋,这些肚可都是村民们过年才吃的上的东西。

而且,昨日刘大志不仅买了大米白面,还买了个生猪头,已经卤好了,说是让刘卓带着路上吃,这让刘卓觉得很尴尬。

他臆想自己提着猪头去五指峰拜师的模样,还不被人笑掉大牙,于是他暗暗决定在半路一定要找个机会,把猪头丢进坛子里去。

刘卓就着煎蛋,喝了两碗白粥,同时在心中头盘算着,这次在去五指峰之前,一定要按照自己的计划,把坛子里的菜园收拾好,否则以后也许就没机会了。

吃饱喝足后,刘卓放下筷子道:“娘,我去铁柱家了。”

陈玉珠正在洗碗,她嘱咐道:“你可早点回来,今天你爹请了村长一家子吃饭,这回也算李家帮了咱们家一个大忙了,得好好谢谢人家。”

“知道了,知道了。”刘卓应着就跑出了门去。

此时,刘大志却刚刚睡眼惺忪的起床,他披着件布衫从里屋出来,笑骂着:“这小子,一大早就不让人省心,眼看要去五指峰拜师了,也不在家陪陪老子。”

第十一章【种子】

刘卓出了家门,便直奔了张铁柱家。

铁柱家住在村子的东头,刘卓到那时,张德贵正扛着锄头、提着大烟袋要出门,看样子是要去给他家山间的那两亩山田翻土。

“张叔,您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