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道仙凡 >

第556部分

道仙凡-第556部分

小说: 道仙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里城郭化为焦土的惨象了。
这么短短片刻的功夫。那轰然扬起的烟尘已然到了近前,和唐军的前线终于冲击到了一起。
喊杀声、马蹄声、还有刀剑相碰的叮当声响,尽数交融在了一起。
所有人都杀红了眼睛,到了这个时候,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根本没有其他可能。
虽然最前线的敌方双方相碰的兵力是一样的,由于战线的长度限制,叛军的人数优势并不能发挥出来。只是在骑兵与步兵巨大的差距面前,唐军的战绩还是显得那般的微薄。
一匹强劲的烈马冲击之下,便是十余人的阵列未必都能将马上之人给阻拦下来。骑兵借助马匹的力量挥刀劈斩威力更是绝伦,相同的兵器,足以将对方手中长刀一斩而断。
唐兵一片一片地倒了下去,许多人连哼都没哼上一声已然被砍下了脑袋,化成了尸体被马匹踩在了脚下。有些意志坚定之人,明明已然倒了下去,却仍紧咬着牙关在生命的最后关头生生用刀砍断了马匹的前腿,或是将长刀捅进了战马的腹中。如此一来战马吃痛之下,一下便能将马背上之人给甩下来。
如此之大的冲击力,摔上一下便足以他身死当场了。
高仙芝看着前方一片一片的兵士倒了下去,眉头直跳,那一个个倒下去的人影,都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啊!他们个个是后方大好河山之中某人的丈夫、父亲,便这样葬送在了这里。
“将军,前线似乎有些顶不住了,我们要不要鸣金收兵?那叛军今日才刚刚到此,想来应该不敢追击过来才是。若是再打下去,我们的损失就太大了。”
旁边的副官眼看着前方的战况陡然间便落入了下方,所谓兵败如山倒,前方战线崩塌不仅损失惨重,同样极为影响其后的士气,此时后方的大军依然不像刚刚那样士气如虹了。
“无论如何,决不能后退,给我顶住。反向者杀!”高仙芝紧紧咬着牙关,神色如同疯狂一般,鼻中重重地吐着气息。
什么叛军今日刚到不会追击过来?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己方已然黔驴技穷了,所谓趁胜追击,若是一击得当不但可以将他们大军全军覆没在此,更是可以一鼓作气拿下东都洛阳。一旦给了唐军喘息之机,逃入了洛阳城中,等待援军来到,还不知要什么时候才能拿下洛阳。对方的统领乃是那胡人将领安禄山,虽然其貌不扬,但和西北作战多年,屡有胜迹,胆敢起兵谋反,自然也不是傻子,岂能想不到这么一点?
“将军,援军来了!”
突然,一道振奋人心的话声涌入了他的耳中。高仙芝浑身一颤,陡然之间又振奋起了精神,眼中光芒闪烁,声音虽然不大,但却透着浓浓的激动之色,“此事当真?是哪一路人马?”
副将道:“似乎是洛阳城中自发组织而来的勤王兵马!”
“好!”高仙芝赞叹一声,问道:“他们还有多久到达这里?”
“他们已经到了,将军请看!”
高仙芝向着副官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就看到整个阵列后方尘土飞扬,显然是大批的人马正在逼近。
“看来天无绝人之路,到底还是给我们留下一条生路的。”高仙芝仰天长叹一声,大声喝道:“正好援军到来,我们趁着这股助力杀出去!”
他正说着的功夫,身后隆隆的马蹄声已然到了近前。
高仙芝转头看了一眼,登时吃了一惊,喃喃念叨,“这勤王的兵马怎么才这么点人马?”
那兵马到了近前他这才看了清楚,虽然气势不凡,尘土漫天,可是满打满算也不过只有千余人马罢了。
ps:求支持。。。
第八百六十五章 洛阳城破
千余骑兵看起来虽然不少,但是和这十几万大军比起来却是不值一提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那洛阳东都之地难不成召集出来的所谓大军只有这么点人马么?这么些人手却还不够这叛军塞牙缝的。”
高仙芝轻叹了一声,眼里刚刚燃烧起来的希望之火顿时熄灭了下去。
就听一旁的副官解释道:“原先这勤王兵马足足有三万多人马都是清一色的骑兵,只是后来听说叛军来势汹汹,恐会危及长安首府之地。所以后来宰相大人便从其中抽调了一些兵马向着长安而去,剩下的人手却是立即给洛阳之地派了过来。”
高仙芝浑身一晃,只觉得全身上下像是被猛然抽走了所有的力气一般,再也站立不稳。长长吸了口气稳住了身形,重重一叹,“国有如此奸臣便还罢了,可偏偏圣上还给与重任,实在是误国啊!他杨国忠难道是傻子不成?这洛阳之地还未丢,长安能有什么危险?而且他哪里不知道前线吃紧么?非但不派援军还这般拆台,误了大事啊,误了大事!”
高仙芝句句痛断肝肠,说到了最后声嘶力竭,连喘息都变得费劲无比。强撑的身子再也支撑不住,眼前一黑,险些便要摔倒下来。最后还是他一把将长剑撑在了地上,支撑起了自身的重量,这才不至于摔倒。
而此刻的前线虽然有了千余人的骑兵加入,但依旧是杯水车薪,所起到的作用很是有限,还不曾掀起多大的浪潮,便被淹没在了人海之中。
很快。前线兵败如山倒,五万人马被冲散大半,直接溃散了下来。
“将军,前线顶不住了,趁叛军还不曾打到这里。我们先行撤退吧。大帅早已料到此次洛阳恐怕不保,特意让下官前来保证大人的安危。”
高仙芝身旁的人群之中也不知从何处突然现出了一道人影,径直绕过了他身旁的副将来到了他的面前。高仙芝只觉得自己耳畔陡然传来一声清朗的话语声,接着才发现眼前蓦地多了一道人影。
高仙芝吃了一惊,讶道:“大帅,荣王?他已经做好了洛阳城破的准备么?这神都乃是两京重地是说可以放弃便能放弃的?”
面对高仙芝痛声疾呼。来人丝毫不退,身子如同鬼魅般的一扭,也不知怎么就来到了高仙芝身后。
“将军大人,下官得罪了。”来人伸手如刀,一下斩在了高仙芝的脑后。
高仙芝脑后受了重击,闷哼了一声。直直向后瘫倒了下去。来人手中动作不停,一把将高仙芝抱了起来,身影如风飞速地向着阵后奔袭而去。不过身子几个起落,两人的身影已然消失在了战场之上。
天宝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洛阳城破,五万大军全军覆没。
东京留守李憕和御史中丞卢奕誓死不降,被俘后被杀。河南尹达奚珣投降。至此,东京之地彻底沦陷。
副元帅高仙芝、封常清退守潼关。
————————————
长安城内,宰相府邸之中。
还是之前那一处黑暗的书房之中,杨国忠当先而坐,正凝神看着手中最新的战报。眉头连跳,一道欣喜之色洋溢其中。
“石锐,你的计策果然是妙,如今洛阳之地一丢,李隆基那厮果然对我亲近了许多。不过按照他如今这副情况也支撑不了多久了,搞不好还不等叛军平定他便要下去阎王那里报到了。”
杨国忠阴沉的脸上现出了几分笑意。直直地看着面前唤作石锐的家丁说道。
石锐冷测测地笑了笑,“大人做得不错,不过这却还是不够。”
“这还不够?如今洛阳之地已然落入了叛军手中,要是再让只有潼关了。可是那潼关乃是长安的门户,潼关一破。长安便危在旦夕。难不成你让我让出潼关不成?这一下恐怕做得有些过了,便是李隆基那厮不敢拿我怎么样可是旁人总会有些微词的。”
杨国忠眉头一跳,惊呼道。
石锐摇了摇头,道:“大人这般认为可就错了,虽然那洛阳之地被叛军收入了囊中,可是对于大唐而言损失却并不算大,说起来也不过就是高仙芝帐下那五万骑兵罢了。大唐中央禁军还有着不小的兵力,这区区五万算不了什么。根本没有动摇唐室的根基,难道大人甘愿看着荣王和那高仙芝手握重兵气焰嚣张么?”
杨国忠脸上一狠,恨恨道:“哼!我老早便看那荣王不爽了,不过是个王子而已,竟然想与我比肩,简直痴心妄想。他难道还真以为他能当皇帝不成?”
石锐冷笑连连,“既然如此,大人何不顺水推舟趁势将他们给……”说到这里,石锐将手横在脖子上,做了一个“杀”的动作。
杨国忠神色一肃,脸上所有的表情都隐没了下去,突然冷哼一声,双目盯着这石锐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突然声色俱厉地道:“你这般挑唆我和唐室之间的关系,到底是和居心?难道你是叛军那边派过来的卧底?”
石锐身子猛然一颤,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大声呼道:“冤枉啊!”
“大人,小人三年之前便跟在了你的身边,小人对于大人忠心耿耿,天地可鉴。大人既然不相信小人,那么小人留在大人身边再也没了用处,小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不如直接撞死了好。”
说罢,石锐刷地一下又站了起来,转头就要向着一旁的石柱撞去。
“好了好了,我也只是问问罢了。”杨国忠摆了摆手,“只是最近乃是特殊时期,我心里有些烦乱罢了。你却是不必多想,我并没不信任你的意思。只是你说的那些却还要好好谋划一番。”
石锐这才脸色稍缓,道:“大人,这些小人早就已经替你想好了。大人不妨附耳过来。”
杨国忠迟疑了一下,还是将脑袋凑了过去。
“大人只需这般这般……”石锐对着杨国忠的耳旁低声细语了一番,“大人,那潼关之地一丢,叛军兵临城下,到了那个时候,大人再一举拿出私藏的军队,击退叛军,拯救大唐于水火之中。如此一来,非但满朝文武对大人感恩戴德,而且李隆基那厮对大人也当更为器重和信任。”
杨国忠眉头紧锁,又沉思了片刻,缓缓道:“好罢,此次便按照你的计策行事,若是此事能成,定当重重赏你!”
“大人无需如此,能为大人分忧,乃是我石锐的荣幸。”石锐郑重无比地说道。
“好了好了,你退下吧。”杨国忠摆了摆手,将石锐赶了出去。
石锐应了一声,毕恭毕敬地退了出去。
“哼哼,就凭你还想与我家公子斗?当真可笑,我倒要看看,当你发现最后是你自己亲手将唐室推入深渊的时候,你又会是怎样的表情?”石锐刚刚退出了书房门外,立时便换了一副嘴脸,阴惨惨地笑了笑。
“不过刚刚倒确实惊险,我还当他看出了什么破绽来,想不到被我三言两语就给糊弄了过去。什么当朝宰相,也不过只有这么点心志罢了。”
石锐向着杨国忠的书房看了两眼,眼中光芒闪烁,一分鄙夷之色却是怎么也挥之不去。
而此刻,随风带着三千弟子,终于也赶到了潼关之前。
潼关地处黄河渡口,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乃是汉末以来东入中原和西出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其上城墙高筑,远远便感到了一股沧桑厚重的肃杀之气。
ps:收藏何在?
第八百六十六章 又见力士(上)
“前方便是潼关所在了。”
随风远眺着前方高高雄踞的关塞,只觉得前方一片沧桑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心中一阵波澜起伏,就像是那中间千余年的历史历历在目一般。
青竹看着也是长叹不已,他之前一直久居天山,从小便在天山长大,哪里见过这般雄浑的关塞?看着看着,仿佛心神都被吸引了过去,久久伫立不语。
“师尊,接下来我们却是该怎么办?”
方涵佳毕竟是中原人士,只看了两眼,便移开了双目,看着随风问道。
随风怔了怔,思量了一番,道:“这潼关地型险要,南有秦岭,东南有禁谷,谷南又有十二连城;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华岳。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如此险要之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想来那唐将之中只要能有一二贤才派出五千兵马死守潼关,任凭他叛军千万也休想进到长安。听闻那大将哥舒翰与之前败退的高仙芝都在潼关之中。有这二将在此,想来守住一年半载应该没有问题了。”
“却不知这潼关守将让不让我们进城?”青竹皱了皱眉头,有些担忧地问道。
方涵佳也道:“如此机要之地,恐怕不会这么轻易让我们进去吧?”
随风点了点头,沉声道:“这倒确实是个问题,不过想来各地勤王的兵马应该也不会少,总也有来这里的。我们先去找那守城说上一说,若是不让我们进去再另想他法好了。”
“如此也好。”青竹两人齐声应道。
随风带领着三千人马。浩浩荡荡地向着潼关城门所在靠近了过去。
“站住,来者何人,这里乃是兵家重地,不得乱闯!”
到了近前,这才发现。这潼关城门站着两排一身盔甲的兵士。到处都充斥着一股大战一触即发的紧张之感,那些士兵看着随风一群人靠近,立时出声将他们给拦了下来。
“在下乃是天山派掌教,我等乃是前来勤王的部队,还望军士能够开下城门,让我们进城去。”随风对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