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道仙凡 >

第559部分

道仙凡-第559部分

小说: 道仙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罢,不等随风开口,一把拉过旁边的虎头铡砍在了自己脖颈之上。
登时献血迸溅,他的身躯瘫倒了下去。
一代名将就此身殒,随风也不料他如此刚烈,也有些措手不及,不禁长长叹息了口气。
“长清兄……”高仙芝愣愣地看着封常清瘫倒在一旁的尸体,久久说不出话来。
“高将军,在下花费如此心思救下你们并非只是为了你们二人的性命。你们二人都是世间难得名将,若是这般死在了小人的阴谋之中未免太过可惜。能够留有有用之躯精忠报国才是正理,还望将军切莫要也寻了短见。”随风伸手将高仙芝从地上给扶了起来。
他眼中光芒变幻了一阵,便一下坚定了下来。点了点头,道:“这点高某人自然知晓,如今潼关之外形势严峻,只有哥舒将军一人怕是独木难支。在下自不会这么容易寻了短见。”
随风脸上闪过一分赞赏,这高仙芝拿得起放得下,今日遭逢如此巨大变故仍然神志清醒,思绪缜密,的的确确很有几分良将的气度。
“不过昔日的高将军已死,今日,将军却是还需要另想一个身份才是。”
高仙芝想也不想,直接便道:“阁下甘冒如此大险救下在下,如此恩德如同再生父母,在下无以为报。若是阁下不弃,在下愿更名为随萧,从今往后唯阁下马首是瞻!”
第八百七十章 兵马三千
随风有些欣慰地笑了笑,并没有表态,而是看向了一旁的哥舒翰,道:“哥舒将军,不知今日的事情将军如何看待?”
哥舒翰见随风朝着自己看了过来,眉头一跳,心底暗暗腹诽不已。他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哪里还不明白,随风哪里是真的过问自己的看法,分明是让自己守口如瓶保守秘密的。轻咳了一声,郑重无比地道:“随兄台尽管放心,此事事关重大,在下定然守口如瓶。绝不外泄半个字,圣上的旨意传达,所有人都依旨行事,高仙芝和封常清两人身死法场虎头刀下,这些在场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绝不会出岔子。”
随风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转过身来对着随萧道:“那好,那从今天开始你便跟着我吧。你从前出身军旅之中,虽然这身功夫差了些,不过多年身处军营,想必这御下之术很有一套。我正好这一趟从门中带来了三千弟子,交由你统领再好不过。想必这些对于你来说小事一桩,算不得什么。”
随萧点了点头,问道:“请问公子,这三千人马都是什么样的层次,可比得上一般的兵士?”
“这三千人都是我天山派之中的精英翘楚,每一个都身怀数十载内功,便是比之江湖上一些成名高手都毫不逊色。听闻前线战事紧急,便直接抽调来了这潼关之地,想要尽到在下的一臂之力。”
他这么一说,所有人都齐齐吃了一惊。便是带着随风进城的高力士也只知随风实力不凡,手下很有可能怀有一个不小的势力。却也没想到他手中的势力竟然如此庞大,这三千兵马看起来虽然不多,可是其中个个都是后天高手。每个人都身怀真气。真的上了战场打起来,个个以一当十,以十当百,便是十万大军都未必能够将这三千人马给强留下来。
若是这三千人马再好好加以训练整合,配合上各式战术。完全可以当做一支王牌之师,精锐中的精锐。每每两军相会之时,只消将这三千人马排在大军阵列最前方。冲刺起来,直捣黄龙,便可将对方大军从中间整个切断。到了那个时候,己方的军队一拥而上。便可以将其合而歼之。
除此之外,这三千人还有这其他许许多多神妙的用处。在一场战役之中不论哪一方能够得到如此助力,几乎可以颠覆整个战局。
“此话当真?!若真是如同你所说那般,虽然只有三千人马,足足比得上二十万大军!天助我也,有了这一股势力相助守住这潼关便没什么问题了。”哥舒翰紧绷许久的眉头一下松了开来。满脸的喜色。
随风看着他满脸欣喜,心中却半点也不觉得轻松。那慕容世家哪里有这么简单,不管怎么说,只凭着这三千弟子定然是不够的。这城中虽然有着二十万大军,但是由于玄宗皇帝偏信谗言,下了死命让哥舒翰统兵东征,收复失地。
只是那叛军又岂会是傻子?怕是早就下好了陷阱在半道之上。只要这边官军一出几乎肯定就是一个请君入瓮的结局。如此明显的一个事理,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可偏偏当今皇帝被蒙在了鼓中,还以为官军一出,立时便能收复失地,恢复往日的大好山河呢。
“我将这三千弟子从天山之中带了出来,还不知其中又能有多少最后能够活着回到故里。”随风想到这些,心中一阵不忍,只是事已至此,他一个人人力有限,又能如何?
“哥舒将军不必担心。只要一日不击退叛军,在下便一日不会撤走。不过这些人手都是我天山派之中的弟子,却是不好直接通从阁下的调遣了。不过将军若是需要我们配合官军采取什么行动,我们却还是会给与配合的。将军,不知这样你看如何?”
这些弟子都是随风门内精锐。自然不可能就这么轻易交到他人手中,不过说起来,能够配合官军行动,其实已经和听从调遣差不了许多了。随风也知这一点,毕竟此刻乃是特殊时期,而且他打着勤王的口号,若是对于哥舒翰的军令全然不管,却是有些说不过去。
“如此当真是再好不过!”哥舒翰大喜过望,满是急切地又追问道:“不知你那些弟子现在何处?我现在就想要去看一看,不知方不方便?”
“随风的三千弟子现就在城中,既然你们能够达成共识却是再好不过。原本咋家却是想以咋家的面子来请将军帮这么一个忙,安排一下这三千人马的食宿问题。现在看来却是不必我费心了。”高力士也满是喜色,心中对于随风又更为高看了一分。这么一个少年绝不仅仅是武功超凡脱俗而已,行事手段为人处世,每一项都很是完美,几乎挑不出刺来。
便是像当年李林甫那样的宰相都未必能够做到随风这般滴水不漏,从如此方面来看,他哪里像是个少年?
任凭高力士见多识广也决然猜不到,随风幼时落魄潦倒,早已见过人情保暖。又去过那道境之地,眼界之开阔又岂是寻常人能比?
“如此人才怎么能和普通的军士住在一处?岂不是太过怠慢了!这样吧,刚好前些时候圣上派来一万御林军千牛卫,现在也正驻扎在潼关之中。不如就让让随兄的这三千人手和那御林军住在一处如何?”哥舒翰皱了皱眉头说道。
“不劳将军了,这些弟子没那么多讲究,正好将军有兴趣,我这就带着你过去。顺便就将地处给他们安排妥当吧,随萧,你也跟我过去,从今日起,这三千兵马便交给你掌管。你既然跟着我,这实力却也不能太寒酸,这本心法你先收下,回去好生习练,突破先天境界都不是什么问题。你也不用担心,那些弟子虽然实力强悍,但都是通从调遣之人,你之前是如何练兵的,之后就如何训练他们,却是没必要心慈手软。你明白没有?”
随风边说着,边带着他们向之前天山派弟子等候之处走去。
远远地,还隔了几条长街,便已然可以看到前方黑压压一片聚集的弟子了。那三千弟子虽然并未经受过严酷的训练,但一举一动倒也很有调理,一看便不是乌合之众所能比的。
随萧打量了两眼,心中不住点头。
哥舒翰暗暗观察了一番,眼前的这些弟子个个眼光如水,隐隐喊着几分威势。就像是时时刻刻都在积蓄着力量准备猛然一击一般,哥舒翰自身本就武功不凡,之差一线便能踏入先天境界,是以倒也多少能够看出眼前这些人的真实实力来。
随风将这些弟子聚集到了一起,将随萧和哥舒翰介绍给了他们。最后由哥舒翰手下的一个弟子带入了军营之中,这些人从天山之地日夜兼程,丝毫不得停歇,一直跋涉至此,很是疲倦,肯定先要好好休息一番。
“哥舒将军,这些弟子你觉得如何?”
随风目送着这些弟子的离去,向着哥舒翰问道。
“好!”哥舒翰大赞一声,“这些弟子个个龙精虎猛,好好加以训练、调和,定然能够在军中发挥不世之威。只是圣上此次特意催我出战,如今持平的状况怕是持续不了多久了。”
哥舒翰高昂的声音又低落了下去,眉宇之中透出了深深的忧色。
“哥舒将军,这前线的事情你自己拿主意便好。咋家却是要回京复命去了,恩公他日你定要来长安一趟,我却还未好生谢过你的救命之恩。”
高力士突然开口,对着两人辞行道。
ps:求下支持好么
第八百七十一章 紫微暗淡
“高将军,我送送你吧。”
高力士此来本就是只为了传旨,现如今圣旨已然执行完毕,高力士回去复命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哥舒翰也没有在意,随口说道。
高力士摇了摇头,“这潼关之地乃是此战关键,将军任重道远,不必为了咋家费心了。咋家那些随从已然到了城外等候,我一人也能回到长安去。”
哥舒翰见他坚持,也不再多劝,点点头道:“大人一路多加小心,到了长安之后还望大人能在圣上面前美言几句。”
高力士应声点头,“这是自然,将军放心便是。”
“我刚好有些事情要出城一趟,不如我送送大人好了。哥舒将军国事为重,还有诸多事情需要将军操心,如此小事交给在下便好。”一旁的随风突然开口说道。
“也好,今早便听派出去的斥候带回了消息,刚刚因为接收圣旨险些误了正事。那末将便先走一步了。”哥舒翰说着,转身向着军帐所在去了。
哥舒翰这么一走,便只剩下了随风两人。他们二人一路上谁也没有说话,就这么一直沉默着一直到了城外。
“将军难道不想说些什么吗?”眼看着城门已经到了近前,随风忍不住心头的疑惑,开口说道。
他刚刚并非是突发奇想才送高力士出城的,却是因为看到了他向自己施展的眼色。眼看着到了城门,他却什么都不说,不免觉得有些奇怪。
高力士见随风主动问起,还没说话,先长长叹了口气。酝酿了一番,才开口道:“随风,此处潼关乃是长安的门户,请你无论如何也要守住它,决不能让其落入叛军的手中。一旦此地沦陷。长安亦是不保,大唐百余年江山很有可能便因此毁于一旦。天下不知有多少百姓将因此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哥舒翰虽然是员名将,可是,奈何如今朝堂之上小人得志,却也未必挡得住那如潮般汹涌的叛军。我思前想后。能够有可能办成此事的,也唯有你了。”
高力士言语之中尽是恳切,自从安禄山公然反叛以来,他何曾睡过一次安稳觉?他亲眼见证着当今天下在玄宗皇帝的带领之下,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空前盛世。却又亲眼看着它凋零败落,如今的大唐。就像是即将回落的夕阳,只剩下了最后一抹璀璨的余晖。
谁也不知这夕阳究竟是最终沉沉落下,还是重新一跃而起,腾入天际正中,恢复当年万般璀璨的闪耀光辉。
以高力士这般多年的经验来看,这未来如何走向,这一根线全然系在了这平叛战争之中。而这平叛的关键便是先守住潼关。守住潼关,在他看来却是全然落到了随风的身上。
这般看来,当今天下何去何从,所有的希望种种竟全然落到了一个少年的肩头。
随风虽然并不身处庙堂之中,但也只这高力士虽是一介宦官,但却心忧天下,贤良辅政,若不是这官宦身份,定然也是一辅国贤才。当即应道:“将军尽管放心,随风定然全力以赴。不过说到镇守潼关。在下却是有些好奇,不得不问下将军。”
高力士眉头紧皱,还不等随风说出心中疑惑,便接口道:“你是想问此次圣旨之事吧?”
随风倒也不吃惊,接着道:“正是。以将军的眼光定然也能看得出来,敌军势力正盛,此刻绝不是出城迎战的最好时机。稍有差池,便是兵败城破的下场。陛下操之过急,却并不是良策,将军乃是陛下的近臣,怎么也没劝说一二?”
高力士又叹了口气,摇头道:“说起来,我已经好几个月不曾见过陛下了。”
高力士语气之中充满了深深的无奈,连连摇头不已。
“什么,好几个月?”随风吃了一惊,“将军身为圣上的近臣,怎么会一连数月都不曾见过陛下呢?”
高力士背负起了双手,脸上一下暗淡了许多,“具体的缘由我也是不知,只是从数月之前开始,陛下便一直开始称病,再不见外人。便是我也是不行,如今能够见到陛下的,除了贵妃娘娘之外,便只剩下了国相杨国忠一人。极有可能陛下是真的生了重病,所以才会听任那杨国忠胡乱作为,我有心查明真相,但奈何实力有限。杨国忠在陛下所在华清宫附近部下重兵,一般人根本无法进入其中。所以在这边逼退了叛军之后,我希望你能来长安一趟,我虽然不知陛下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