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六合诀 >

第50部分

六合诀-第50部分

小说: 六合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样约有四分之一的侠士离去,留下的都是愿意为朝廷效力的英雄。
高适走到慧徳方丈身边道:
“方丈,上次听说您少林十三棍僧要选一名混元之首,不知可否有了结果?”
“哦!高将军,不瞒您说,混元之首是选出来了,就是你身边的那位。”慧徳方丈直指法缘道。
“法缘见过高将军。”法缘走到高适面前施礼道。
“好,法缘师傅功力过人,且为十三棍僧混元之首,这次众英雄南下灭永王也缺少一名领导众英雄的首领,不如让法缘师傅领导众英雄如何呀?”高适信心十足道。
“好!”
“好!”
众英雄多数人还是赞成法缘为首领,因为刚才大家都看到法缘功力非比寻常。还有一部分人没有表态。
“这、、、、、这恐怕不妥,诸位英雄都是江湖前辈,法缘何德何能当此重任。请高将军另请高明。”法缘推辞道。其实法缘嘴里虽然推辞,心里巴不得自己能做此次众英雄南下的首领,刚才钱塘四雄和大理三狮对决时他便是有意借机出风头,没想到被师父骂了一顿,正后悔不该那么鲁莽时,机会又来了,看来这一切都好像是为他安排似的。这时高适又道:
“法缘师傅,你也不必客气了,诸位英雄也无人反对,以本将军看来,法缘师傅是要俩位大师答应方可接受此重任吧?那俩位大师意下如何?”
“法缘,来少林寺十几年,未曾下山闯荡过,更不懂行军,恐怕法缘难胜此重任。”慧徳方丈担心道。
“高将军,正如方丈所言,法缘不能胜此重任,否则,会误了军机岂不是坏了大事。”慧源大师也担心道。
法缘听到师父和方丈的话,气得他恨不得大骂他们老不死的,但是,表面还是不能被俩位老不死的看出来,不过事情又有了转机,高适道:
“俩位大师,你们也不肯下山,又反对法缘师父当首领,这怎么行呢?自古道:‘天下功夫出少林’如果,另选他人恐怕难以服众,我看就这么定了。”高适心意已决道。
“阿弥陀佛!”慧徳方丈口诵佛号。
“谢高将军;谢方丈和师父;法缘不才愿跟随高将军为朝廷赴汤蹈火万死不辞。”法缘忙跪谢高适、方丈和师父。法缘终于可以偷着笑了,他终于可以出人头地了。他现在是十三棍僧混元之首;是众江湖豪杰的首领;他已迈开了走向成功的一大步。
一切商量妥当,众英雄兵分三路南下,在江夏汇合。法缘作为此次众英雄南下平永王的首领,领着少林十三棍僧还有部分侠士先行南下。法缘的第一路人马主要是和永王营内的内应联系,再了解永王的军事布局。第二、第三路人马紧随南下等候待命。
 

第七十四章 父子相见
更新时间201021 0:07:33  字数:1634

 段木子等众英雄从洛阳城逃出来以后,襄城王李惕力邀众英雄加入其父永王大营。众英雄有的同意随李惕一同去永王大营,有的则不愿和朝廷有瓜葛依然浪迹江湖。段木子几人现在没什么好去的地方,只好答应李惕随他一起去见永王。如今,酒老前辈已故,也不知道多情子是否命丧韩山。因此,段木子想来想去还是投靠永王也算是拥护朝廷,为国效力,这样也可表明自己与安贼势不两立的决心,使江湖上不会再有不利于自己的传闻。
福儿别看他傻呆呆的,此时他坚决反对师兄的决定,他的理由是:“师兄,你、、、、、、你忘了,在珠、、、、、、珠湖寨的时候,那、、、、、、那什么、、、、、、什么、、、、、、四杰的、、、、、、差点要、、、、、、要了,咱、、、、、、咱们的性命,他们去、、、、、、去了,永王大营,绝、、、、、、绝对、、、、、、没、、、、、、没咱们的好、、、、、、”
“福儿,没事的师兄和珠湖四杰之间,只是有点误会,我想大家不会放在心上的。”段木子不以为然道。
“师兄,不、、、、、、不说别人、、、、、、就、、、、、就姓白、、、、、、那、、、、、、那小子,看、、、、、、看起来挺、、、、、、挺帅气,那次在鄱、、、、、、鄱阳湖上、、、、、、不、、、、、、不是想置师、、、、、、师兄于死地,幸、、、、、、幸亏永王出面、、、、、、还有、、、、、、断、、、、、、断魂岗的事、、、、、、”福儿急得说话结巴更严重。
“也许他想我死是有理由的。”
“师兄,难道我们非得去永王大营吗?”玄月听了福儿的这番话也担忧道。
“你们不要再议论此事了,师兄心意已决。”
“我们还是听段大侠的吧!”春花道。
段木子携福儿、玄月、春花、秋月、夏雨、冬雪、随众英雄投奔永王大营。永王李璘见段木子等众英雄都加入他的大营,他万分高兴亲自出帐迎接。大家见了面后,段木子一眼就见永王身边有一位儒士打扮的老者有五十多岁,段木子一眼就认出此人便是翰林待诏李白,赠他龙泉剑的人——他的父亲。很明显李白也一眼就认出他来,只是他们都没说什么,段木子真想跑上前磕个头叫声“爹”,可是他不能这么鲁莽,他要合适的时候和父亲细说一切。这时永王道:
“本王思贤如渴,今日承蒙段大侠看重,领众英雄来我大营,本王真是倍感荣幸。来人,设宴。为众英雄接风洗尘。”
“谢永王盛情,我等愧不敢当。”段木子有些受宠若惊道。
“段兄弟,何必客气,此次众英雄刺杀安贼虽未成功,但已挫了安贼之锐气。”李白见到段木子仍然谦虚的称段木子为兄弟。
“李翰林客气了,我等草莽不值一提呀!”段木子也客气道。
“父王,此次孩儿率众英雄大闹燕宫,可惜未杀安贼,儿,罪该万死!”襄城王李惕自责道。
“惕儿,你何罪之有?你和众英雄此次深入虎穴,虽未杀死安贼。但是,带来了段大侠等英雄就值了。本王有了众英雄相助必定如虎添翼,何愁大业不成。”永王李璘笑道。
“谢父王成全!”李惕谢道。
“来,众英雄请入席。”永王招呼道。
“众英雄,请!”李惕亦道。
段木子一行人总算在永王帐下安顿下来,但是他总想找个机会见见父亲李白,因为他是他亲生父亲啊!尽管李白对他没有养育之恩,但李白永远是他的父亲哪!段木子想到娘亲已离开人世,父亲又仕途不顺,所以此时他并不开心。
一晚永王与李太白在水寨官船上饮酒,永王放眼望去,见水寨无边无际,战船错落有致,士兵穿行其间,再加上战船上的点点灯火,还有皓月当空,构成了一副美好的画卷。永王见此月色风高、水波不惊心中大喜道:“李翰林,你看我水军气势如此之大,它日北上必定叫安贼闻风丧胆。”
“永王驻守江夏,得天时、地利、人和,因此帐下将士个个神勇,如讨安贼必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李白醉醺醺的说道。
“喝,喝,今个高兴,本王与李学士一醉方休。”
“好、、、、、、永王千岁!干!、、、、、、”李太白酒意正浓举杯道。
“还是李翰林能喝,不愧为酒仙哪!”永王也杯道。
“永王千岁,有段兄弟在,在下可不敢说是酒仙哪!”
“哦,段大侠?”
“正是。”
“好,把段大侠也叫来。来人,传段木子。”永王一听李白说段木子比他酒量还好便来了兴致传令段木子来官船上饮酒。
 

第七十五章父子相认
更新时间2010211 22:38:58  字数:2218

 不多久,段木子便上了官船,来到永王和李白面前。施礼道:“不知永王千岁传在下来有何要事?”
“难道非要有要事吗?本王传段大侠一起来饮酒难道不行吗?”永王笑道。
“那真是折煞段某了,在下实不敢当。”段木子道。
“有什么,敢当不敢当的,坐、坐、坐、、、、、、”永王热情的招呼段木子道。
“谢永王看重。”段木子坐下道。
“段大侠,不要客气了。有酒便喝何须客套。”永王说着要为段木子满酒,全然没有王爷的架子。
“永王千岁,让段某自己来。”段木子接过永王手中的酒壶道。
“好、好、好、、、、、、”
段木子在永王对面坐了下来。李白没有说什么依然只顾喝自己的酒。
“李翰林一言不发是否已有诗意,能否作诗一首以助酒兴?”永王笑道。
“非也!非也!”李白说罢从坐位上站起来,不知为何他泪流满面,他仿佛是自言自语的摇摇晃晃道:“我父李客乃是商人,有家财万贯,为使我李白能出人头地博得功名,乃举家从边塞牵入蜀地。父亲竭尽家财与李白,希望太白出蜀能在仕途上有所成就。然如今家财散尽,父母早亡,我李白依然一无所有,空有一些涂鸦之作怎能对得起死去的父母和列祖列宗啊!”
“李翰林,何必如此伤感,现在你在本王帐下,本王一定人尽其才,想必李学士日后必定在我军中大展宏图。”永王举杯道。
段木子听李白说到身世和经历,也感动得热泪盈眶,使他真正感受到了人生的坎坷,多少年来他独自一人闯荡江湖,他多么希望能有亲人在身边,陪他走过风雨,听他诉说心声。他曾经把公孙大娘当做亲人,可是公孙大娘已成了安庆绪的妻子。所有这一切段木子从未低过头,他都是勇敢的去面对。然而,今晚面对的是李白,和自己有同样经历的李白,他的亲生父亲,段木子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他想起了恩师的嘱托,母亲的临终教诲,他没有恨父亲李白。剩下的只是感慨、激动、、、、、、想到这,段木子已泣不成声的跪在李白面前大哭道:
“爹、、、、、、我段木子就是您儿子,您知道吗?”
“知道。爹早就知道,好孩子起来吧!”李太白说话间老泪纵横。
“您老人家为什么曾经见到木子,为什么都不相认呢?”段木子似乎想把生平所受的一切苦难都向父亲诉说:“难道木子做错了什么?娘做错了什么吗?您为什么就把功名看得那么重呢?也许您是为了爷爷的理想,但是,爹,您顾及过我们母子的感受吗?这样不顾一切追求功名难道就是大丈夫之所为吗?段木子自幼便由承祯道长抚养长大,授我剑术,十八岁时便踏入江湖至今,几经生死木子都挺过来了,为的是要找到亲生父母。当木子找到玉真观见到母亲时,恰逢轧荤雨血洗玉真观,玉真公主和母亲为救孩儿和福儿双双遇难。”
“七娘、七娘、、、、、、”李白闻此讯只觉得天旋地转。
“爹、、、、、、你怎么了?都怪木子。其实您在木子心目中是英雄,只是没有受到皇上的重用罢了,现在永王千岁不是很器重爹吗?您可以重新再来呀!爹您要放得下过去啊、、、、、、”木子马上扶住父亲,后悔自己的言辞过激。
“段大侠,哦李大侠。您看把您父亲伤心成这样。”永王也责备段木子言辞过激。而后道:“来人,扶李翰林帐内歇息。”
这时李白渐渐睁开双眼从木子的怀中挣脱起来道:“永王不必了,李白没事。”
“爹,都怪木子让您伤心、、、、、、”此时段木子不知要说什么好。
“没想到你娘走得这么快,留下李白蹉跎人世啊!”李白感慨道。
“好,这真是一桩大好事。没想到段大侠是李翰林的儿子,真是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啊!”永王大喜。
李白和段木子都擦干了泪水,重又坐了下来,他们心情也都平静下来,转而是开心的笑容。就在这时有兵丁来报道:“报永王千岁,我水营有多处火起,请王爷决断。”
一听这消息三人无心叙旧,酒意也全无。他们齐身站了起来,襄城王李惕也慌忙蹬上楼船来请示永王道:“父王,水营起火,火势越来越大。怎么办?”只见正南方有明显的火焰冲向云霄,其它方向也有火光,永王情急之下命令道:“传令,全军救火。”
“慢!”李白道:“永王千岁,这定是敌军的诱敌之计,切不可操之过急,否则敌军便可能乘乱而入。今晚风力不大,为西北风。只要控制我水营的西北火势,其它各方自救。众将士披甲待命。”
“好。李翰林言之有理。传令:控制西北火势,其它各方自救。众将士披甲待命,不得有误。”永王对面前乱成一团的将士命令道。
刚才乱成一团的水营,在李惕得令安排下,渐渐控制了混乱局面。永王看了看李白道:“李学士不但诗写得好,而且战场上临危不乱是为帅才呀!”
“永王千岁过奖了,太白那里能称得上是帅才。”李白谦虚而认真的继续说道:“太白以为此事来得蹊跷,我军屯于江夏许久未有敌军来犯,而安贼远在北方,如要进攻我军也不至于如此之快、、、、、、”
“李翰林的意思是、、、、、、皇上不相信本王誓灭安贼之心。转而派军来灭本王?”永王说话间愁容满面。
“但近来朝中未曾有此举动,就朝中派军来也不会以此手法防火而不马上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